?

云南省中職教育升學發展回顧與啟示

2023-04-18 17:18何云飛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升學云南省考試

王 舜 何云飛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666100)

2022年5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背景下,云南省的職業教育發展也迎來更好的契機。為了促進中職生升學,政府、教育部門、職業院校、社會等主體需要改變傳統觀念,科學認識職業教育背景下云南省中職生升學面臨的困境,更有效、科學地推進中職生升學制度的建設。本研究從云南省中職教育升學發展歷程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出發,分析中職生升學的有效策略,做好中職升學工作。

1 云南省中職教育升學發展回顧

1.1 選送或保送形式對口升學階段(1953—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等職業教育屬于精英教育。學生入學后實行免費教育,畢業后由國家和政府分配到地方工作,而且解決了戶口問題。

這一時期中職生畢業之后,大部分走上工作崗位,僅有少數優秀畢業生被選送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學習。云南省中職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云南省教育廳結合該省實際情況,擬定下發了《1953年云南省選送師范學校應屆畢業優秀學生入高等師范學校實施計劃》[1]117,被選送生不參加高等學校全國統一考試,只需參加入學考試,但選送名額有限,全省選送生名額分配到各州、市。

1953—1984年,中職生畢業即進入就業市場,升學途徑單一且有名額限制,僅少數中職畢業生以選送的形式進入高等學校繼續全日制學習,其余中職畢業生以成人高考、技術短期訓練班或進修班的形式提升自身學歷和業務水平。中職教育為師范、醫護等行業輸送大批人才,滿足了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為基層社會發展和重工業產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職生這種統包統籌的就業模式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初顯弊端,社會需要高學歷、更專業的技術人才,勞動力市場也逐漸供大于求,中職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1.2 推薦報考的對口升學階段(1985—1999年)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畢業分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中職畢業生開始另謀出路。這一階段,中職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機會增加,同時難度也增加。1985年4月23日,云南省招生委員會下發了《云南省中等專業學校推薦優秀畢業生報考本省對口高等院校的通知》,其中指出:云南省試行各中等專業推薦2%以內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參加統考,錄取時,適當降低分數培養,畢業后原則上回原地分配工作[1]173。另外,社會急需的專業人才,在推薦報考人數、考試難度、錄取分數線方面給予一定“照顧”。比如,推薦農業職業中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的30%~40%,報考本省對口農林院校,參加全國統考,免考英語,加試農業常識,錄取時另行劃定最低控制分數線[1]174。同時為鼓勵職業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1987年試行從職業技術學校招收少數應屆優秀畢業生,采取在推薦的基礎上參加省招生委員會統一組織的文化課和專業課考試,免試外語,擇優錄取,升入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師資班學習,畢業后回原報送單位工作,此項舉措為職業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培養了高學歷專業課和實習課教師。

從“畢業即就業”一條路到“畢業就業與升學”兩條路發展,中職生不斷提升自身學歷和專業技能素養。這符合當時社會對中職生就業的需求,也滿足中職生終身學習、追求更高發展層次的需求。云南省中職生升學形式初具雛形,為中職生今后更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升學形式打下基礎。

1.3 推行“三校生”高考制度,徹底變革發展階段(2000—2011年)

“三校生”指的是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技工學校的應往屆畢業生。2000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和考試改革,首次推行“三校生”高考,云南省高職班招收“三校生”計劃擬占高職招生計劃的50%左右,應屆生和往屆生均可報名參加考試[1]191。最初的“三校生”高考,文化考試科目由省招辦統一組織,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政治,后增考英語,文化課考試科目逐漸與高考科目銜接。從2009年開始,在“語文、政治綜合”科目試卷中呈現“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考試內容,這在全國屬創新之舉。

專業綜合課由招生學校單獨命題或多所招生學校聯合命題,并對取得專業等級證書的考生給予20~40分加分。為進一步使“三校生”考試規范化,2009年省招辦根據中等專業學校課程設置,調整編寫了《云南省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招生考試說明》,其由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模擬試題三部分組成,規定了考試范圍和命題依據。學校教師依據考試大綱教學和組織復習,學生所學和所考內容一致,使專業課考試更體現公平性??荚囌f明的編寫對“三校生”考試有著指導性的作用,云南省“三校生”招生考試方案日趨完善。2011年數據顯示,全省共有9791名學生報考“三校生”高考,有190名被省內外本科院校錄取,近6000名被省內高職高專院校錄取,錄取率超過70%,更多有志于“三校生”高考的中職生能進入普通高校繼續學習,實現大學夢。

1.4 “三校生”+高職單招并行向“職教高考”發展階段(2012年至今)

2012年云南省“三校生”高考進一步做出調整,“三校生”高考不采用全國統一的高考試卷,由云南省單獨命題劃線單獨招生??荚噧热菡{整為“文化綜合素質測試+專業基礎知識測試+專業技能水平測試”?!拔幕C合素質測試+專業基礎知識測試”屬于全省統考?!皩I技能水平測試”由應屆學生所就讀學?;蛲鶎蒙厴I學校測評結合各級技能大賽成績確定結果,此項測試為考生加分依據。

文化綜合素質測試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德育課、健康與安全常識,分值為250分。2015年調整為文化知識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120分、數學100分、英語100分、政治100分,滿分為420分,按300÷420×考生4門卷面總分=折算后分數計入考生總分,如某考生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共考150分,按照300÷420×150=107計算,該考生文化素質實際得分為107分。

專業基礎知識測試實行分類考試,考試專業可根據招生及畢業生變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起初有12個專業類別,至2022年已調整為16個專業類別,分值為300分,主要測試不同專業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2015年專業基礎知識測試調整為專業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分為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考生需根據報考的專業類別參加云南省指定院校組織的專業類別技能考核。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專業類別的技能考核進行省統考的筆試考試,省招生考試院統一組織命題、考試、評卷。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建立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自2014年起,云南省實施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單獨考試招生(以下簡稱高職單招),云南省內高等職業院校根據學校情況,設置高職單招專業,采取自主命題、考試、評卷、面試、錄取“一條龍”招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文化素質成績滿分為200分,職業技能成績滿分為200分,中職應往屆生高職單招滿分為400分。每年1月15—20日報名,次年3—4月考試、公布成績、確定錄取名單。為使高職單招錄取更規范,2022年各高等職業院校在規定時間內組織考生考試、評定成績、上報成績,考生在招生系統填報志愿,按照“平行志愿”原則錄取。

云南省中職生主要以“三校生”高考和高職單招兩種考試形式進入高職院校學習。2019年國家推行百萬擴招專項工作,對職業教育予以重任,實乃滿足社會晉升需求和調整高職院校封閉辦學的破冰之舉[2]。中職生有了更多途徑繼續提高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更好地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3],要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不斷地推進職業教育形成完整的體系。2022年6月27日,《云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從2025年起,每年春季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評價方式,全省統一組織開展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考試,分類考試成為高職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4]。職教高考為中職生提供進入???、本科院校學習的多樣化渠道,中職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考,職業教育也迎來了春天。

2 中職生升學發展存在的現實困境

中職教育發展過程顯示,云南省中職教育從發展初期以滿足就業,服務社會建設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就業與升學為主的兩種發展途徑。在此期間,對云南省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基層建設尤為突出。在中職生升學的渠道中,積極推動中職生繼續升學學習,提升學歷和專業技能,同時也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困境。

2.1 中職生升學選擇存在限制,中高職專業建設體系分離

云南省中職應往屆畢業生可以報考“三校生”高考(包含省外戶口在省內就讀考生),但是招生過程中仍以錄取省內考生為主,導致中職生升學僅局限于省內高職本科和高職??圃盒?,省外僅有2所高職??圃盒T谠颇鲜韧斗耪猩媱?,中職生到省外高等院校就讀機會少,少部分選擇到省外就讀的學生,只能選擇到省外私立高職院校就讀,存在地方招生保護政策。

云南省招收中職生的本科院校有8所,其中有1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共56所,其中私立院校16所。職業本科和應用型本科對中職生招生比例低,高職本科專業建設貧乏。省內高職??圃盒U猩幠D芑緷M足中職生升學需求,但中職生缺少到省外就讀的機會,部分國控專業的專升本名額不能滿足高職??飘厴I生升學需求,導致部分優秀學生接受高層次職業教育的愿望難以實現。中職生升學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受限,高職本科和高職??曝巾毺岣呓ㄔO層次。

云南省內應用型本科院校和專業的發展起步晚,中高職專業缺乏銜接,中高職升學分離,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職、高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體系。

2.2 高職單招形式存在不規范性和不公平性

云南省高職單招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各高職招生院校自主命題、組織考試、評卷、面試、自行錄取,不同的招生院校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不同,其中存在不足之處。高職單招院校各自劃定招生專業,這些專業往往是各自院校難招生、難就業、難發展的“冷門”專業,中職生中只有對學業成績不滿意的考生參與高職單招考試,錄取率難以保證;由于區位優勢和高職單招院校發展質量的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院校招生考試時統一使用省招考院命題的文化知識考試,考生文化成績達到各自院校劃定的分數線,則進行職業技能測試(專業技能面試),對考生各方面素質要求更嚴格。地方高職院校和私立高職院校為保證招生規模,對文化知識自主命題,將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計入總分,自行錄??;少數中高職專業學生共存的院校,為保證中職生的就業率和高職專業招生規模,高職單招考試錄取時會偏向本校中職學生。

從招生專業、考試形式和內容來看,采用高職單招的選拔方式,有專業特長但文化成績一般的中職生有更多機會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其具體實施過程涉及高職單招考試的宣傳、組織考試,耗資巨大,也因不同院校、不同地域、不同考試形式、不同的評定標準,導致中職生面臨高質量院??疾簧?、“冷門”專業不想上、私立院校上不起的問題。

2.3 中等專業學校升學與就業教育定位不清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對高質量人才需求的影響,當前省內的大多數中等專業學校會進行分班制招生教學,分以升學為主的“升考班”和以就業為主的“就業班”?!吧及唷钡慕處焾F隊依據招生考試大綱進行教學,部分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教學,對學生進行全面輔導,這也導致“升考班”對專業技能訓練重視程度明顯下降。

“就業班”的學生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在基礎理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教學完成后,進行頂崗實習,修夠畢業學分即畢業,可以選擇就業,也有學生因就業困難,又返回來繼續升學。分班教學雖然能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但造成教育資源分配和教學質量發展失衡。存在學校沒有綜合調研自身辦學情況、學生情況和當地實際社會需求等因素,沒有考慮好以就業為導向和以升學為導向的辦學定位問題。

2.4 中等專業學校文化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大部分中職生文化知識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不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導致“三校生”高考時兩極分化,有的考生文化知識分數低,主要依靠專業技能考試分數升學,其余則相反。中等職業學校根據中等專業教育專業領域和行業標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設置公共基礎模塊、職業基礎模塊、職業能力核心模塊、職業能力拓展模塊,提高公共基礎模塊的課時比例,優化設置職業課程的課時,有利于中職生提高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但中等專業學校學制大多以“2+1”模式為主,文化基礎課僅在第一學年時開設,第二學年以專業課教學為主,第三學年進行頂崗實習,中職生難以對文化知識掌握扎實,再加上基礎薄弱,學習過程中斷,畢業學年進行高考復習時,易喪失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信心,學習積極性不足。加上中等專業學校文化課專業師資不足,難以提高文化課教學質量。

3 促進中職生升學發展的啟示

3.1 在職教高考背景下,完善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考試,促進中職生升學

在明確提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社會背景下,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它對中職教育升學整個發展過程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十四五”期間將建立職教高考制度,這對確立職業教育“類型教育”地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等都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5]。職教高考制度可促使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及家長對職業教育產生新的認識,改變過去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觀念;職教高考制度可促進高職??坪透呗毐究圃盒I體系的形成,使高等院校生源多樣化,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職教高考制度可促進職業教育體系和分類招生考試制度完善,使中職教育升學向更規范化、科學化及實現教育公平的方向發展,也促進各中等專業學校辦學理念的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考試內容是分類考試的職教高考制度的核心部分,針對如何劃定考試內容和選擇考試科目這一問題,應堅持從上而下原則,充分調研、借鑒、吸收先進經驗,再結合自身實情,采取由點到面、全面開展的策略。依據考試形式對現階段高職專業類別、考試科目及招生院校要求進行相關研究,根據高職院校分類招生考試的專業分類設置和招生需求,做到依據課程標準教學,依據課程標準考試,更好地為中職教育升學服務。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具備在高中文化基礎之上的技術知識與技術應用能力[6]。高職教育普遍要求招收的學生具備相關的專業文化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不同的專業類別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不同,需要在分析中職生學業升學考試成績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科學、系統的測評標準。

政府及教育部門繼續完善職教高考制度體系,從政策上對職教高考給予支持,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升學環境。中職教育從以就業為主,到推薦升學,到升學率高漲而不得不劃定標準控制升學率,再到現在在重視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的環境下更加重視升學,其變遷主要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包括學生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增加,學習觀念改變。這些變化促使高職本科專業和應用型本科、高職??圃盒9芾砟J胶徒虒W模式、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產教融合與時俱進,辦出有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力爭做到省內升學和省外升學相結合,完善招生錄取的規范性和公平性,為中職生升學解決到哪里去的問題。

為中等專業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招生政策提供更多的保障,特別是偏遠地區的縣級中等專業學校,滿足學校辦學基本條件,推動教學質量提高,讓學生有條件可學、有想學的專業,使中等專業學校教學理論和實踐教育一體化發展。

3.2 明確中等專業學校發展方向和突破途徑

在推進高職院校建設的同時要加快中等專業學校專業群、師資隊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建設,帶動中等專業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培養職業人才和增強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

調整中等專業學校的教育定位,從單純以就業為主轉為就業與升學并重。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起點,對職業教育起到基礎性作用。辦學過程強調中職生掌握好基礎專業技能,強化文化教育,改變以往只學技能,文化知識掌握不扎實的現象。

在專業群建設方面,要對比分析高職院校的專業群,結合區位特點和地方特色準確定位,以指導中等專業學校的專業建設,做好中高職專業的銜接,更好地實現中職生對口升學。中職學校專業群建設應對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和崗位需求做好調研,不能僅憑主觀經驗和隨波逐流,要結合中職辦學特點和實際情況,切勿“貪大求全”[7]。所以要考慮學校實際,做好優勢專業,做活弱勢專業,做高質量的緊缺專業,做出特色專業。課程設置與專業建設同等重要,應協調文化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所占比例,符合中職生學習規律,在中職生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指導其專業實踐,持續學習,同時為升學做好準備。

學校在專業群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很多學校師資不足,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學生管理,教師缺少學習提升的機會,學校缺少“雙師型”教師團隊。為了優化教師隊伍建設,要鼓勵在職教師崗位流動、企業優秀技能型人才進校兼職。學校教師要走出去,到企業去實踐,去學習行業的新標準,了解企業的發展。企業優秀人才走進來,學校與企業友好互助,凝聚產業優勢,共同進步,也能有效促進產教融合。

中等專業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校企合作離不開政府政策支持,應加強企業參與的責任意識,學校不斷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改革,學生提高對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認識,實現做中學和學中做。協調好政府、企業、學校與學生各方的關系,通過校企合作共同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4 結語

在中職生升學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政策從以就業為主到就業和升學并重,逐漸提升職業教育地位,從推薦入學到考試入學,從少部分招生到面向所有應屆和往屆中職生招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困境,應解決好這些發展阻礙,為中職生升學提供保障。隨著職教高考制度的實施,中職生升學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有了更好的機會。職教高考與普高相比,競爭壓力較小,考試難度低,就業前景廣闊。中職生可借此提升技能水平,學好文化知識,真正成為應用型人才。

猜你喜歡
升學云南省考試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為子女升學攢資歷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別讓熬夜毀了升學夢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升學啦
你考試焦慮嗎?
準備考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