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結合”推動技工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2023-04-18 17:18劉煜原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兩個結合技工中華

劉煜原

(廣東省技師學院,廣東 惠州 5161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技工教育也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技工教育是培養具備現代職業技能、擁有國際化視野和競爭力的人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助力10個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廣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廣東省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1],以高標準建設20所高水平技師學院,為培養技能人才提供更多支持,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技能人才培養的高水平發展。精心篩選30所辦學質量優良、服務能力卓越的示范性技工學校,為“廣東技工”培養提供標桿性示范引領,以推動中國技工教育的發展。如何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每個技工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1 “兩個結合”下,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在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需將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論與中國特定的國情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被觀察者們命名為“兩個結合”的觀點,這一理念具有深遠的理論影響[2]?!皟蓚€結合”深刻地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邏輯和發展規律,極大地深化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在促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結合中國實際,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教育中,提升文化自信,以此為指導,實現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由此,能夠培養出具有高超技能與正確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的一流技工人才,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

當前,技工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當下技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實現知識的傳授、價值觀的塑造以及能力的培養的多元統一,實現以達到立德樹人、育人育才的目標有機統一。技工教育工作者們正在積極探索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教書育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抵制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言論對學生的危害[3]。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必須匯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不斷提升他們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并讓他們成為未來的接班人。

2 “兩個結合”在技工教育建設中的重要性

作為技工院校的建設者,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從根本上講必須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了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必須緊密結合中國的國情,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的指引下,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實踐相結合,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更多的挑戰,從而更加全面地發展[3]。

首先,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是引領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輝煌成就的主旋律。而在技工院校的建設中,如果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難以真正把握教育的發展方向,也無法做好技工院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所以,日常應該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實事求是等教育引導,使學生理解真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技工院校建設必須結合中國實際。中國擁有上下5000年歷史文明史,孕育了許多文化經典和傳統美德,對全國人民的思想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在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洗禮。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中國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社會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技工院校在建設中必須注重結合中國的實際,注重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競爭力的技術人才。同時,在建設中也要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提高技工院校教育的質量,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是我們的黨一貫的路線和方針。在打造技工學校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不只是掌握尖端技術和管理知識,同時也能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含義和精神價值。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青年技術工人,提升“四個自信”,堅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理想信念。

3 利用“兩個結合”推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技工院校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實施技工教育強基工程,以促進技工教育的發展和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技工教育作為勞動者培訓的一種形式,其本質是為了滿足勞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技能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在開展職業教育工作時,必須堅持立足于市場需求、面向產業投資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原則,實現人才素質和職業能力與產業投資和需求的高度匹配。

3.1 “兩個結合”把握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在現代工業化社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職業教育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革。深入學習和貫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從根本上把握職業教育的本質和發展方向,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教育理念,依據市場需求和行業化人才培養特點,提供更加實用的學習和實踐環境。為了滿足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變升級、人才培養以及社會服務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對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在編寫教材及各種資源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其中,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使其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其文化自信。充分發揮技工教育在支持產業升級、推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兩個結合”關注技工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進行塑造和培養,使其在認知、情感、道德、社會行為等方面具備應有的素養和能力,成為獨立自主、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結合中國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自主創新、勤奮務實的企業家精神和敬業樂業的工匠精神,將其融入技工教育中去,使學生不僅具備現代技能,還具備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蘊。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職業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3.2.1 講師專業素質提升

技工院校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決定性因素的是教師的水平?!兑庖姟分刑岢?,將實施教師師德師風和職業能力提升專項計劃[4]。積極推動技工學院的教師職稱制度的改革,將教師的道德品質作為評估教師整體素質的首要標準。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傳授課堂知識,還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內涵建設,承擔起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成為“智、仁、勇”理念的實踐者,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標志著課程的焦點已經完全改變。在技工教育的日常課堂中,教師需要超越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范疇,將“兩個結合”融入技能文化中。豐富技能文化的內涵,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規范、工匠精神、社會價值等。這要求教師具備較好的思政意識,較高的行業素養、職業技能和教學經驗,以能夠有效地教授學生相關知識和技能。時代賦予教師使命,教師要深入了解我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現狀,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教師也需系統地學習和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它滲透到專業課程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國的特殊歷史背景和現實情況,增強學生對技術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融入教學中,例如,借鑒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念,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交流和學習。

3.2.2 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這個體系重點關注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能和校企合作水平,旨在加強風險管理,提高對學院教學質量的監督和評價。在學生評價體系中,道德評價應與技能評價并重,職業道德是隱性的,不僅包含了從業者對職業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課程的目標、內容、結構和模式進行深化改革,將思想政治教育,如政治認同、國家理念、文化自信、人格培養等,與傳統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相結合,使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得以完美融合。

3.2.3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

“兩個結合”要兼顧人的整體發展。在技工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發受到關注。由于學生處于青春期或成年階段,面臨著許多壓力,如學業成績的壓力、家庭和社會的壓力等等。只有注重人文關懷,才能真正做到“兩手抓”?!兑庖姟窂娬{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指出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并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加強學校心理咨詢服務,三是加強學校心理干預活動[3]。

3.3 “兩個結合”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技工教育課堂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論在技工教育中的應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作為技工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技能培訓與知識傳授并行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深入思考。

3.3.1 給學生傳授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擁有一顆愛國、敬業、勤勞、誠信的心

這與馬克思主義中關于價值觀的論述密切相關。同時,教師應該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許多精華,如追求“德、才、體、藝”的全面素質教育,注重實踐與實用,以及強調紀律和修養等,融入技工教育中。

3.3.2 秉承將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的教學準則

學生要通過實踐掌握技能,但也需要一定的理論支撐。因此,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基本原理,對學生來說也應該是必修的科目。同時,還可以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體現的“實踐出真知”“以身作則”等思想,激勵學生在技藝上不斷追求進步。將具有育人價值的內容進行提煉,通過合適的形式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在教材中具體呈現出來。此外,還要根據時代的需求和實踐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教材內容,持續完善教材體系,推動教材結構的變革,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得到更好的體現。

3.3.3 在教育方法上,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

尤其是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兑庖姟分兄赋?,要大力培育高素質的人才[4]。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技能訓練,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這才是國家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實踐性教學、課程與企業合作等方式,都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力。此外,可以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道德內涵,提倡師生和睦、主動遵規守紀的良好行為和習慣,以此培育優秀的品格及職業操守。

4 結語

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并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結合中國的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不斷進取。只有寓教于樂、寓教于生產實踐中,才能夠讓職業教育更加深度和廣泛地融入國家的經濟發展大局,并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做出更加積極而有效的貢獻。

猜你喜歡
兩個結合技工中華
從技工到英雄
新時期重談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結合”
基于“兩個結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關于做好兩個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ZPSTUDIO TOOLS與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藝品
抓住機遇 迎接挑戰 拓展技工教育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