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實踐路徑探析

2023-04-19 12:27蔡永茂聶挺進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研究型審計工作研究

蔡永茂,聶挺進

(1.常州大學審計處,江蘇常州 213164;2.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研究型審計是審計實務界基于審計實踐的需要不斷探索的產物。2009 年,審計署駐南京特派辦首次提出開展研究型審計[1]的觀點,十余年來,研究型審計實踐在審計領域不斷深化和發展。2021 年,審計署年度工作要點及審計長的講話中也多次對開展做好研究型審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同年,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署印發《“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轉變審計思路,創新審計理念,積極開展研究型審計,既要善于發現問題,更要注重解決問題,推動審計理論、審計實踐和審計制度創新”[2]。

內部審計是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研究型審計是新時代內審工作發展的必然選擇。2022年12 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年度總結交流大會重點對“內部審計探索研究型審計”實踐案例進行展示,一方面希望廣大內審人員學習審計實踐中的經驗和做法,同時也是倡導審計人員加強探索內部審計研究,不斷提升內部審計能力建設[3]。目前,隨著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資金來源的多元化,高校的管理風險也在增加,內部審計工作在高校治理體系中發揮的建設性作用還不是很強,內部審計需不斷拓展服務和管理職能,針對高校經濟活動和內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避免風險,提出改進建議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這就需要高校不斷加強內部審計人員配備,進行審計理論和實踐研究,培養研究型思維習慣。

一、高校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必要性

(一)高校開展研究型審計是審計新定位和新要求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隨著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定位的進一步明確,在深化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審計監督在站位、廣度、深度、精度上的不斷提升和拓展,從而使審計工作由傳統的以查錯防弊、風險防控為主的合規導向、制度導向、風險導向審計,逐步全面拓展并向著以促進完善治理、增加組織價值為主的治理導向轉型。

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作為審計監督系統的組成部分,共同服務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內部審計進一步拓展監督范圍,擴大到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領域,更加關注黨和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更加關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更加關注管理績效情況等方面[2]。在新要求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也要按上述內容為主而開展重大政策措施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新型經濟責任審計、建設工程管理審計、績效管理審計等方面進行拓展深化,通過探索審計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徑,開展研究型審計已成為適應新時代和新要求的必然選擇。

(二)高校開展研究型審計是促進提升審計質量和效率的內在需求

2020 年3 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對在教育系統內部開展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內部審計最根本的目標是要促進單位完善治理,而不再是簡單地揭示問題、提出建議。內部審計作為高校治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工作中需注重加強黨的領導,提高審計質量,強化結果運用。這就需要審計主體能守正創新、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在審計工作中站位高遠、視野開闊,推進審計成果精準高效。而要達成上述目標需要審計人員掌握深入思考、系統調研、敏銳洞察、整體把握、科學處置等研究型審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而傳統審計工作的經驗依賴模式已經舉步維艱。高校開展內部審計研究工作對于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質量,推動新時代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型審計的概念內涵和主要特征

(一)概念內涵

研究型審計的概念和內涵源于審計實務界對審計實踐工作的探索,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相關文獻的表述各有不同。戚振東等認為是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型審計基本出發點是創造更高的審計價值,以研究的思路方法開展審計,更好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盵4]他從轉變審計新理念、探索審計新模式、創新審計新思路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議,構建研究型審計分析框架。鄭石橋等認為是研究的方式,“研究型審計是以研究的方式開展審計工作?!盵5]他從審計工作、審計客體分別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實現研究型審計的審計價值對審計客體相關專業知識要求更高,進而提出在培養審計人才的時候,要更加注重“審計+”的培養模式,培養審計和其他專業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商思爭認為是新審計范式,“研究型審計本質上是基于實質理性和價值理性,以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為主體進行的,旨在推動治理現代化的一種新審計范式?!盵6]他認為通過深入推動這種審計范式,將帶來審計理論和實踐的深度變革,實現審計高質量創新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筆者認為研究型審計本質上是一種審計工作理念、審計模式,而非具有嚴格定義的學術概念。研究型審計的“研究”之意在于以廣泛學習為基礎,以深入思考和系統調研為關鍵,以整體把握為靈魂,并在此基本框架之下輔之以敏銳洞察、有效交流、科學處置等方法運用,從而將審計業務的各要素、環節、流程、事項等系統化、邏輯化、體系化乃至理論化的過程和方法。研究型審計是以提升審計質量和效能為核心目標,在審計業務全鏈條過程中,運用研究的思維和方法,通過調查研究在審計實踐中充分調動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將審計研究成果與審計實踐高度融合的審計工作范式,其內涵和外延將會隨著對這一理念、工作模式的倡導、認同和應用不斷豐富和發展。

(二)主要特征

研究型審計是在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審計實踐加以拓展的一種工作范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研究型審計具有政治性與宏觀性?!丁笆奈濉眹覍徲嫻ぷ靼l展規劃》中提出要增強政治意識,研究型審計必須牢牢把握“國之大者”的基本內涵[7],按照規劃要求,要圍繞各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謀篇布局,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和政治要求,不斷加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8],精準確定審計項目,立足宏觀層面,重點揭示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服務于宏觀決策需要,助力治理能力提升。

第二,研究型審計具有系統性與科學性。研究型審計要“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9],樹立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對審計項目全過程開展調查研究,做到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解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在審計揭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始終樹立科學的工作理念,審計方案要科學、審計方式要科學、審計評價建議要科學,最終提交高質量的審計報告[10],發揮審計在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

第三,研究型審計具有實踐性與創新性。研究型審計不是一事一議的課題式研究,也不是純理論的學術性研究,而是與審計實踐有機融合的應用型研究,通過實踐運用與調查研究,收集大量有用的相關數據,從中歸納分析出普遍規律,這是研究型審計的根本。此外,研究型審計通過審計思維、審計內容、技術方法和審計管理等方面的創新,聚焦主責主業,實現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三、高校開展研究型審計的實踐路徑分析

(一)加強審計對象研究,促進審計過程定性的準確程度

對審計對象分析研究的不斷深入,是搞好研究型審計的前提和基礎,需要在審計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和提高。隨著高校不斷進行擴招擴建,各類財政撥款和招生收入以及各項教育經費支出等都導致高校內部管理難度和運營風險加大。目前,高校部分審計報告的審計建議針對性不強,削弱了審計部門的權威性,只有加大對審計對象的研究力度,全面提升研究型審計的深度和層次,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效能和作用。

首先,系統了解。學習審計對象相關宏觀政策、行業基本情況、具體業務和業務政策、規范、制度,包括部門組織架構、治理結構、業務流程、財政財務數據、重大投資項目、重大決策事項、重點業務范圍、重點工作任務、內部規章制度、年度工作報告、重點目標責任書等主要信息,同時要結合實際,體現審計對象的特點,開展系統分析研究。其次,深入剖析。對審計對象精準畫像,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和審計方法開展研究分析,既要及時全面揭示典型問題,又要注重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深入研究審計對象存在問題的具體表現、突出特點、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最后,溯源整治。深入探究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和背景,對于一些普遍性、典型性、傾向性問題,善于分析機制及制度缺陷,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健全內部控制措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推動源頭治理。

(二)加大審計實施環節內容研究,規范審計工作的組織與實施

整個審計實施環節(審前、審中、審后),是對審計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種流程管理。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需要運用邏輯性思維解決具體審計問題,運用大數據思維拓展審計方法,運用系統性思維滿足審計全覆蓋需求,運用宏觀性思維研究審計成果轉化[11]。對高校審計工作而言,更需要靈活運用多種審計思維,將研究貫穿審計項目的始終,才能進一步規范審計工作的組織與實施。

第一,審前階段要做到研究先行。充分重視審前調查,對審計項目所涉及的相關業務知識和政策、規范、制度要學深悟透;利用對審計對象的精準畫像,明確審計思路,找準審計重點。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既要對以往審計成果進行全面檢索分析,也要評估當下審計環境的變化,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預測分析,橫向縱向比較,尋找數據特征及相關問題的線索,揭示風險隱患,科學制定具體、詳細的審計方案。

第二,審中階段要做到調查研究?!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治已病、防未病”的審計定位與職責下,對審計業務實際運行情況深入調查研究,做到掌握實事、了解實情。對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線索進行系統分析,聚焦潛在的、現實的風險和問題,敏銳洞察、精準研判、系統把握、有效鎖定風險和隱患。對其產生的根本性原因,研究審計認定事項和審計證據的關聯性和邏輯性,注重審計調查取證的完整和規范,確保審計證據充分、客觀、可靠。

第三,審后階段要做到研究整改。以審計報告和審計信息為主體,從宏觀的角度科學定性問題、合理確定責任,研究并細分整改分類管理,對需整改的問題按難易程度、工作周期等分為“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三類審計整改清單,分門別類提出有建設性的整改意見和建議。完善整改全周期管理機制,實行清單化動態管理和對賬銷號制度,對“問題分類—問題掛賬—整改反饋—審核認定—對賬銷號”等全流程進一步明確,加強對審計整改的持續跟蹤,實現整個流程的閉環管理。另外,內部審計整改和結果運用需不斷強化,加強整合校內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的監督力量,貫通協調機制,形成整改合力,提高審計整改的質量和效率。

(三)研究掌握審計工作新技術、新方法,全面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大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內部審計必須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適應新趨勢和新要求,推動審計方式方法創新。當下,面對海量化、多樣態的信息現狀,審計業務對信息處理全樣本、個性化的需求使得審計工作對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學習、研究、掌握和應用日益迫切、不可或缺。雖然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在穩步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但是大部分高校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才剛剛起步,遠遠跟不上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

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首先,高校要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建立較為完善的數據庫,以便審計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處理。其次,在大數據環境下,既要從信息化系統應用能力培訓和大數據審計業務角度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的培訓,也要積極引進“計算機+審計”復合專業的人才,培養審計數據研究分析團隊。通過智慧審計,不僅可以減少審計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時間,大大減少審計工作中的重復性操作,而且審計人員利用大數據的全面分析能力、高效的自動化處理能力、對業務風險的智慧洞察能力,可以關注更加重要的關鍵問題,提出具有創造力和更有價值的管理對策建議。因此,審計新技術、新方法已成為審計工作優質高效開展的必要和有效支撐。

(四)提升審計隊伍素養和能力,整合審計團隊資源,做好研究型審計核心保障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審計人才必然是開展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推動各項審計項目得以實施的核心保障。目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較少,且專業結構單一,難以滿足新時代高校對復合型研究審計工作的需求。因此,面對新的審計研究環境,高校應通過加強審計自身隊伍建設和借助外部審計力量來壯大審計團隊,進而提升審計隊伍素養和能力。

第一,加強審計自身隊伍建設,培養堅實的審計基礎。通過定期開展政策法規解讀、案例研究指導、專題研究成果分享、審計論壇等活動,在內部審計部門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研究氛圍,切實提升審計人員敏銳洞察、科學處置的綜合素養。此外,要對審計隊伍的專業結構進行優化,按照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文件要求需合理配備具有審計、財務、經濟、法律、管理、工程、信息技術等專業知識的內部審計人員,以便適應新時代的研究型審計要求。

第二,自身審計力量不足時,內部審計機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向社會中介機構購買審計服務,借助外部審計力量來共同完成審計項目。但是購買社會審計服務,并不意味著審計業務全部交給外部審計機構來完成,而是在審計的過程中,由內部審計部門指派1-2 名人員作為組長,參與研究整個項目的組織實施方案,深入調研審計現場,監督審計完成質量。利用內部審計人員對學校實際情況的了解與外部審計的專業技術水平,雙方互學互鑒,以審促學、以審促研,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思考能力、鉆研能力、持續學習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12],綜合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素養和能力。

猜你喜歡
研究型審計工作研究
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數字化的探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建材發展導向(2021年6期)2021-06-09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時軍:定錨現代化研究型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