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運作機制的構建
——基于驅動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2023-04-19 15:57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優勢高質量機制

胡 亮

(南京工業大學 科學研究院, 南京 211816)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集聚了具備較高學術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專業教師和研究人員,培養了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經驗的大批學生,形成人才集聚,可為地方發展注入新鮮動力;擁有課題研究和產學研合作方面的經驗和資源優勢,可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技術咨詢、技術轉移等服務,推動地方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還擁有融合了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文化和專業文化的文化土壤,可助力區域文化繁榮發展。目前,較多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因學術方向和發展速度與產業發展要求不匹配,以及單一學科無法支撐高新技術發展等綜合原因,在服務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尚未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相關領域有一些理論與實踐成果,但關于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反哺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不足。為此,本文重點研究以驅動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的運作機制。

1 文獻綜述

有學者關注了高校優勢學科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互動關系。謝雨宸深入研究了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問題,進而探討了西部地區高校高質量發展對現代化建設的意義[1]。喬淑英研究了自貿港背景下海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并探討了海南高質量教育對自貿港發展的影響[2]。陳亮等研究了學科集群對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分析了兩者間的互動關系,并針對兩者的沖突給出了優化策略[3]。李化樹分析了地方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途徑,研究了地區經濟、產業特色等相關因素對地方高校高質量發展的影響[4]。丁寧研究了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創建面向關鍵領域的高校學科平臺的建議[5]。

考慮到區域重點產業涉及多種學科,有學者針對學科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開展了研究。肖桂華研究了“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光伏工程的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6]。劉長靈研究了高水平專業群的產教融合平臺建設問題[7]。王保生以東華管理學院為例研究了產教深度融合創新平臺的建設[8]。陳斌則從職業技術學院的角度分析了產教融合科技創新平臺的構建和實施[9]。張百新研究了如何通過構建融合創新平臺實現多學科融合發展[10]。

2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的內涵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指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在特定的領域或方向上進行學科融合和創新研究的平臺,其內涵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具備牽引多學科融合發展的能力。以地方高校優勢學科為牽引,跨學科開展多維聯合創新研究,實現優勢學科人力、物力互補,打破學科間壁壘,促進學科交流合作。

其次,具備以科技聯合體形式開展多維度創新研究的能力。整合地方高校優勢學科的學術與教育資源,開展前沿、創新的科學研究,提出多學科融合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推動學科發展和社會進步。

再次,具備跨機構、跨院校聯合的機制。以相應機制支撐合作網絡和平臺運行,驅動學校之間、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合作交流,形成人才、資金、設備和信息的共享,凝成發展合力,推動學科融合創新,進而促進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最后,具備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的學術成果轉化機制。重點關注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研究方向,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實際成果。同時,積極參與地方服務和公共事務,為地方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持。

3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建設的基礎及難點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建設融合創新平臺具備一定基礎。一是政策基礎。各級政府為發展當地經濟,普遍在政策供給和財政資金方面大力支持創建科技創新平臺,培育預備隊,以引導跨學科、跨領域大協同的技術攻關,支撐重點產業發展。二是專業基礎。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謀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一般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動態調整和優化專業方向,以提升人才培養的適應性。三是人才基礎。區域重點產業發展能產生人才集聚效應,且本地區高校在科研啟動、子女就學、配偶隨遷、醫療保健等方面亦能提供優惠條件,吸引了更多高層次人才,充實了高校優勢學科的人才隊伍。

同時,當前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建設融合創新平臺也面臨一些難點。一是政策精準性不夠。部分地區相關政策偏向宏觀,落地落實不到位,促進地方高校融合創新平臺發展的具體條款欠缺。二是政策投入不連貫。有的地區由于建設理念改變、工作重心調整、財政壓力增加等因素,有時出現經費到位不及時、配套政策不到位的問題。三是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尚不充分?,F有理論研究論證了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創新平臺的重要性,但對其具體的運作機制缺乏深入探討,同時,高校關于融合創新平臺運作機制的實踐探索也尚未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范式。

4 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運行—反饋三階段機制”的構建

地方高校學科建設融合創新平臺不僅必要,而且具備堅實基礎,應聚焦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需求,構建以國家級科研平臺為引領,以省部級、廳局級、校級等各級各類科研平臺為基礎,以行業頭部企業為支撐,與地方政府共建共治的科技創新共同體。通過機制創新促進融合平臺長效發展,真正實現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發展,服務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融合創新平臺運作機制應包括建設、運行和反饋三個階段。建設階段的重點是明確目標和任務,形成合理的規劃和布局;運行階段的重點是保障平臺的高效運轉,推動創新項目順利開展;反饋階段的重點是總結經驗,及時反饋優化措施。

4.1 構建合作機制,夯實融合創新平臺建設基礎

融合創新平臺建設是一項涉及多主體的系統工程,合作機制構建是平臺建設的基礎和關鍵。

一是依托地方政府項目或由地方政府主導,一所或多所地方高校牽頭,吸納行業、企業、政府部門與金融機構等多主體參與,多方簽署合作協議,明確各參與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框架,賦予融合創新平臺充分的人財物自主權和獨立科研管理事權。

二要完善組織架構,多方主體共同組建專項工作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優化頂層設計,明確合作目標、核心內容、時限等具體安排。確定投入方式和比例,保障平臺獲得資金、技術、后勤等支持。充分梳理各方優勢資源與需求,及時解決平臺建設階段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優化合作方案。例如,采取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討會、現場會等方式進行溝通和協商,深入分析地方高校依托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所能為地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發展動力,以及區域產業依托實踐平臺和市場資源優勢所能為地方高校提供的實踐機會和應用場景。

三要明確風險承擔方式與利益分配方案,構建多元投入機制,通過組合投入降低風險,尋求稅收支持和風險擔保政策,確保合作參與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四要聯合制定監督和評估辦法,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合作各方的履約情況進行監督和評估,采取包容審慎的“柔性”監督方式,以評估促進合作機制完善,以監督推進整改措施落實,引導平臺靈活快速發展。

4.2 構建運行機制,保障融合創新平臺平穩運行

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需要設立面向企業和高校的多樣化機構(如平臺日常運維機構、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中心、人才培養與實訓基地及合作交流與信息共享中心等),并推行市場化運行機制。

一是以價格機制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校將智力投入和科技成果通過價格機制進行合理定價,更好地體現其價值。重點產業鏈上行業企業通過價格機制了解高校提供資源的真實成本,更精準地決策。例如,采取“先確權、后轉化”模式,將“事后的獎勵權”轉變為“事先的收益權”。對不宜確權分割的科技成果,按照“先賦權、后轉化”模式,采取普通許可、獨占許可、排他許可等方式,與科技成果完成人(團隊)簽署協議,合理約定成果收益分配方式。

二是以競爭機制促進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升級。引導高校和行業企業通過競爭來提高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在平臺規模、規范及準入政策方面獲取話語權,實現平臺有序發展。例如,統籌設計“揭榜掛帥”“賽馬”等方式,按照“產業化一代、研發一代、戰略布局一代”的思路,超前梯次部署科研攻關行動,促進產業技術研發、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公共技術服務拓展。

三是以供求機制促進產教融合。融合創新平臺研發方向的確定、技術帶頭人的選擇、團隊的組建、人才的引培、資源的流動、融資的力度和成果的轉化應以區域重點產業鏈上行業企業需求,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技改升級、產品迭代的共性需求為導向。成果的形式也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重點支持科技成果產業化、對外技術轉讓或技術許可、重點產業鏈上行業標準制定、新工藝或新方法研發等。

四是以風險機制加強風險管控。應通過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等方式來降低合作的風險,保障平臺多方主體的利益。例如,用好社會風險投資、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創投基金、PE 基金和信貸類產品、科技保險產品等。

4.3 構建反饋機制,促進融合創新平臺創新發展

融合創新平臺的反饋機制建設對于平臺的持續改進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

一要建立反饋渠道??稍O立多種反饋渠道,如推進技術轉移中心、技術轉移服務聯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的建設,完善信息公開發布、供需互動對接、招標拍賣、掛牌交易等服務。依托網絡實現平臺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促進交易公平開放。還可以通過監測平臺運行數據和用戶行為數據來獲取反饋信息。

二要分析反饋信息。充分發揮戰略智庫、專利導航、產業發展規劃、技術預測預見的導向性作用,通過數據挖掘和透視,對收集的反饋信息進行深入分析,重點分析平臺上地方高校優勢學科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服務重點產業的成效,以及重點產業鏈上行業企業的發展問題和真實需求,為平臺改進和創新提供支持。

三要制定改進措施。根據反饋信息和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改善平臺架構、完善治理機制、細化運行策略、提高平臺產出,并確保改進措施得到有效執行,形成反饋閉環,保障可持續發展。

四要跟蹤反饋效果。在提出改進措施后跟蹤改進效果,以評估改進措施的有效度??梢酝ㄟ^定期收集成果產出情況、各方主體反饋信息、平臺運行數據等來評估反饋效果,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調整和優化。

五要倡導反饋文化??赏ㄟ^培訓、宣傳等方式在平臺內部營造反饋氛圍,讓各方主體了解反饋的重要性,并能積極參與反饋活動。還應將反饋結果轉化為改進平臺運行的標準,真正實現“用戶思維”,注重用戶需求和體驗。也可以通過激勵手段培養各方主體的反饋習慣,進而形成反饋文化,推動平臺的優化發展。

5 結 語

以驅動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構建和創新地方高校優勢學科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運行及反饋三個階段的機制,可打破地方高校與產業間的信息壁壘,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發展,優化成果轉化生態,促進科研成果切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區域發展的科技支撐力量。

猜你喜歡
優勢高質量機制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矮的優勢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畫與話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談“五老”的五大特殊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