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動力機制、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

2023-04-20 06:28張宏勝楊尚釗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蔬菜經營主體

張宏勝,楊尚釗

(貴陽人文科技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一、引言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優化農業產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效益,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三農”問題重點關注的領域。同時,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2013—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重點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380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223萬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9萬家,聯合體7000多個,輻射帶動農戶1700萬戶,規模效益明顯[1]。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過程與政策制定的目標并不完全一致,導致經營主體在發展中受阻,制約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效發展,不利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內部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社會服務體系貢獻率相對較低、生產規模較小、運行機制不健全、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能力較弱等[2-8]。如何突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制度瓶頸,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是當前“三農”發展的重要命題。本文以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為研究對象,采用深度訪談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摸清當前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制約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關鍵原因以及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動力機制。在制度框架下,以優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內部結構,創新發展模式為前提條件,提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的保障機制與政策支持,以期為推動貴州蔬菜產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提供思路,同時為其他區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二、貴州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動力機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其培育和壯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及不同發展階段這些因素又呈現出不同的作用形式,蔬菜產業經營主體亦是如此。結合貴州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歷史進程看,政策供給、技術進步和市場建設等因素長期發揮著主導作用,構成了驅動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關鍵要素。

(一)制度創新:農業政策與制度改革的共同作用

制度是決定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生變量,在社會演變與發展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它能長期性地決定一個區域的經濟效益,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一環。正是由于相關制度在不同歷史階段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較好的融合性、適應性,才能使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能夠在短期內得到快速發展,產生愈加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截至2022年底,貴州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200個,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3022個,進入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3.40萬家,帶動農戶數量逐年遞增,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經營主體長效運行激發了蔬菜產業內生動力,生產資源要素效率提高,規模效益增長明顯,對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宏觀戰略層面,當前貴州已徹底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如期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并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果顯著,新型農業產業經營體系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為持續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2022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明確提出:做優做精特色優勢農產品,深入品牌強農戰略,支持建設產地冷鏈物流設施,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在這一文件精神的指導下,貴州不僅改善了長期以來農村資源要素外流問題,同時也推進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注入活力。

在農業政策層面,貴州省委省政府、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及蔬菜產業的長效發展問題,2019—2021年相繼出臺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發展的意見》(黔府辦發〔2019〕4號)、《貴州省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貴州涉農相關政策持續不斷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傾斜,尤其是蔬菜作為本土特色優勢產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及自我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催生了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諸多新業態和新模式,經營主體發展邊界不斷向外延伸。

在制度改革層面,新時代賦予和保障了農民當家作主的自主權,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激活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農產品定價機制、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等重大改革的推進,有效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來源,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新發展階段下,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高效發展取決于國家與地方宏觀戰略導向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必須借助宏觀戰略環境持續發揮好政策與制度保障,穩步推進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二)技術賦能:農業科技創新與技術大規模推廣應用有效結合

農業科技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對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隨著農業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農業產業鏈專業化分工水平與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農村資源要素重組、空間聚集和優化的發展態勢明顯。從我國農業現代化歷程上看,每一次重大科技變革都會使農業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到智慧農業,均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最好體現。我國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世界近1/5的人口,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持續創新和進步[9]。

貴州作為發展山地農業的典型區域,耕地面積、耕地質量、土地產出等是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原因,同時也是限制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規?;洜I的重要因素。為解決農業發展問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在推進現代化農業中的作用,全國及貴州各領域、各層面支持和鼓勵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立體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及智慧農業等,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創造外在優勢條件。

近年來,貴州農業科技創新在推動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方面主要呈現以下態勢:一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不斷健全,農業產業鏈不斷向外延伸,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等全過程、全要素、全鏈條技術創新,整體上提升了產品附加值,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效益明顯。二是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式不斷優化調整,生產經營更具科學性、合理性。過去經營主體的生產方式通過消耗大量化學能源提升土地生產率,帶來了農業產出的較快增長,但同時也引發了土壤污染、耕地質量下降等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長效運行。農業科技創新優化了經營主體的生產方式,資源得到高效利用,促進了農產品產量、質量與生態安全的統一。三是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向外拓展經營范圍。在當前大食物觀視角下,農業經營主體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林牧漁業發展模式,推進資源要素整合,促進農林牧漁業協調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足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與勞動力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將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轉型升級,提高生產經營能力和規模效益。

(三)市場需求:綠色農產品消費理念與優化農村市場結構并行

社會與國家的長效運行離不開健全的市場體系和高度的市場化水平,市場化對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暢通資本流動、降低要素流動成本以及提升市場經濟活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踐表明,良好的市場資源配置不僅能有效促進城市和農村發展,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動能。農業市場化轉型,改變了農業和農民的弱勢市場地位,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并提升了農業價值鏈目標,構建了完善的現代農業市場交換體系[10]。在農產品領域,完善的市場結構有力地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較好地融入到市場經濟體系中,生產的商品能與市場高效對接。

一是農產品要素投入市場化。行政管理部門保證了農業機械、農用化學用品等農業生產資料有效供給,使大量工業用品進入農產品市場中來,推動了農產品要素投入市場化的步伐,保證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資料的有效供給。二是農業生產環節市場化。在農產品生產環節中,政府充分發揮了公共資源提供者的職能,為農產品生產過程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和服務,減少了經營主體因為信息差而帶來的經營損失。三是農產品銷售過程市場化。農產品銷售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是打造農產品品牌的有效途徑。政府在支持和打造農產品品牌建設上持續關注,進一步規范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銷售渠道,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內生動力,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長效運行,提高其規模效益。

隨著綠色農產品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社會大眾對健康、綠色農產品消費需求呈快速上升趨勢,短期內市場難以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綠色農產品市場缺口大,市場前景好。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區位優勢,農產品生產大多依靠天然的水土資源和山區環境資源優勢,生產的農產品化學殘留少、營養價值高,尤其是綠色蔬菜,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目前貴州農產品不僅滿足本土消費者需求,還銷售到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城市,甚至出口到東南亞國家,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綠色農產品消費理念驅動市場需求,為綠色農產品經營主體,尤其是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帶來機遇。同時,市場推動了經營主體內部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了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布局,規范了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如此,經營主體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體系,與市場產銷對接暢通,實現經營主體、綠色農產品及市場共贏。

三、貴州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現實困境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不同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和政策背景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出不同要求,而通過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農業發展的總基調。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漸進式發展,當前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面臨以下突出矛盾和挑戰。

(一)多元目標兼容協調的難度上升

貴州是全國唯一無平原的省份,人地關系緊張,生態環境約束不斷趨緊,在此背景下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需要兼顧的目標必然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包括糧食安全問題、生態環境問題、農民增收問題、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等等。尤其是糧食安全問題,如何在培育壯大蔬菜經營主體的同時兼顧糧食安全,成為當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陀^上看,兼顧以上多元目標的難度在不斷提高。

比如,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出發點,旨在增強蔬菜產業市場競爭力、推進蔬菜產業規?;a和集約化經營、打造蔬菜產業市場品牌、增加農民可持續收入等。短期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成為當地重點打造的農業發展模式。但隨著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能力不斷推進,各地區競相模仿,沒有秉承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不惜重金招商引資打造蔬菜經營主體,導致同質化發展嚴重,產品滯銷、品牌混亂、產品價格與實際成本不成正比,嚴重損壞了生產經營者的利益。上述問題反映的僅僅是短期內出現的生產經營者利益受損問題,從長期及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看,肆意引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產業,不僅會造成國家與社會資源的浪費,更重要的是會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筆者根據實地調查發現,部分鄉鎮為了吸引外商投資農業,耗費大量資金將原本不屬于道路硬化場地的土地進行硬化,當外商投資者經營不善時,所投資建設的場地長期閑置,硬化的土地不適宜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導致土地緊張問題愈趨嚴重,糧食安全問題面臨巨大挑戰。再者,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追求高利潤、高收益,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及農膜等化學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增加了生態修復成本,嚴重違背了綠色發展理念,損害了社會大眾對貴州綠色農產品的信賴,降低了產品的市場信譽,不利于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可持續發展。

(二)內部未形成穩定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內在要求[11]。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嵌入農業農村社會現代化發展中,與農民具有天然的利益聯結,既要保障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又要保障農民利益,這就需要構建一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一是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的利益大多僅為買賣關系,缺乏長效利益聯結載體。亟需培育壯大和發揮好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農業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使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與農民緊密合作,形成緊密嵌合型的利益分配關系。二是一些地方經常出現蔬菜產業經營主體或農民違約現象,從而影響了農業發展整體信用,無法有效通過經營主體激發農民內生動力、提高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如經營主體在收購農戶農產品時,未履行好合約或口頭契約的規定,以低于市場價格收購農產品,使承擔了市場經營風險的農民收入受損,挫傷其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又如,農民未履行好與經營主體之間的規定,生產的產品未達到質量要求或因種種原因停止經營生產,給經營主體造成嚴重損失。三是基層政府部門追求短平快農業產業項目,未將農業產業鏈條向外拓展延伸,只顧當前既得利益,未考慮產業長遠利益和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導致引進的產業“匆匆入場,草草收場”,給國家和社會資源造成巨大損失。如部分鄉鎮在引進蔬菜產業經營主體時養成跟風隨大流的陋習,見到某蔬菜近期市場行情好,便大張旗鼓搞宣傳,鼓勵農民生產種植。誠然,其出發點是盡快提升農民收益,但未考慮產業引進后的長效保障問題,也未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造成產業生產效益低,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與農民的利益受損,利益聯結問題持續發酵。

(三)土地流轉機制不暢

當前我國耕地流轉面積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12],并且存在大量閑置或撂荒農地[13]。如何將農村閑置、撂荒土地進行資源要素配置整合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當前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土地流轉不暢,主要受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影響。

客觀因素方面,受區位地理因素影響,貴州農村土地碎片化嚴重、面積小、土壤肥力有限,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舉步維艱。主觀因素方面,一是農民土地流轉意愿不強。貴州大部分城鎮發展長期落后,就業機會少,非農收入不穩定且農民始終將土地作為進城務工的退路,對土地依賴性較強,從而土地流轉較少,土地流轉率較低。再者,基層相關部門對土地流轉問題關注度不夠,未及時宣傳和解讀政策,群眾對政策理解有限,存在信息失真問題,導致政策激勵不足,農戶對政策認知不全面,在思想上存在抵觸心理,阻礙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二是缺乏健全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農村土地流轉大多為自發組織,主要流轉給本地熟人,以口頭協商等形式將土地流轉給他人,未簽訂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紙質協議,即使簽訂了相關土地流轉合同,但因對流轉契約不了解,內容絕大部分是不完整的,隨意性較大,雙方的權責未明確,致使流轉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一旦發生土地流轉糾紛,將給農村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由于缺少健全的土地流轉交易市場,一些農民即使有土地流轉意愿,也由于信息不通暢,導致農民產生將土地閑置、撂荒等不當想法。三是農村土地流轉定價機制不完善。流轉雙方因信息不對稱,土地流轉價格與市場秩序規范要求異質性較大,缺少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帶有明顯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主要是雙方溝通協定土地流轉價格,導致現實中農地流轉價格普遍低于市場價格,進而影響了農村土地流轉的科學合理發展,限制了蔬菜產業及其他經營主體發展對土地的需求,擾亂了土地流轉市場秩序,不利于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四)產業鏈條銜接難、產品附加值低

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可持續收入是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問題。然而,蔬菜產業由于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所帶來的收益并不樂觀。筆者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調研發現,該區域蔬菜產業規模大,主要生產白蘿卜、白菜及蓮花白,當地俗稱“三大白”。蔬菜生產經營方式以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及龍頭企業為主。產品主要銷往長三角與珠三角周邊發達城市,市場行情較好,滯銷率較低,但生產經營者的收益卻增長緩慢。這主要由于產品沒有進行任何的深加工及缺乏產業鏈條,蔬菜銷售價格普遍偏低,盡管蔬菜年收三季,但總體收益不高,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此外,蔬菜經營主體的多功能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據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貴州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數25萬人左右,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1.30萬個,營業收入僅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4.26%,充分說明了貴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第一、三產業融合程度滯后。此外,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產品品牌小且雜亂,多數品牌只在省內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全國市場上的影響力非常弱。

(五)經營主體融資渠道缺乏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實現具有重要作用。持續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穩步推進及規范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14]。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門出臺的《關于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根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和特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更好地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然而,當前蔬菜產業及其他產業經營主體融資難成為普遍性問題。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要農業金融政策的支持,但現有區域金融體系不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渠道狹窄問題更為突出,同時還面臨貸款抵押門檻高、貸款利率高等困難。在資金使用受限的情況下,難以支付農村土地流轉產生的費用和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成本,限制其規?;洜I,無法實現規模經濟。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業務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由于相關部門缺乏科學合理的信用評價指標和體系,導致基層貸款風險劇增。較多基層金融機構與農業經營主體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信息失真等問題,導致涉農貸款項目不能有效惠及農業經營主體,政策紅利未能在第一時間發揮應有的作用,使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受限。此外,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信用評價指標和體系,導致基層金融機構涉農貸款業務效率低下、風險增加,致使放貸機構放貸周期長且流程復雜,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意愿受到影響。同時,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季節和氣候等方面的影響,存在收益低、周期長、風險大等特征,農業保險業務體系不健全、農業產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基層金融機構放貸風險,致使融資難度加大。

四、貴州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優化路徑

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必須立足貴州農業產業特性,以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重要目標,堅守糧食安全底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確處理好經營主體、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推動蔬菜產業與市場深度融合,保障蔬菜產業經營主體持續向好發展,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增強制度供給效能,重塑經營主體發展激勵約束機制

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過程,必然是相關政策機制成熟定型的過程。當前,貴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展面臨較多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復雜、困難問題,對制度供給的系統性、整體性及協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構建更有效、更完備、更穩定的制度供給,以適應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需求。一是加快推進政府與市場的法治化關系。依托《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實施,明確界定蔬菜產業經營中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政府在守好糧食安全底線、保障農民權益、種子安全等突出方面必須承擔責任。同時避免政府對市場進行不當干預,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完善農產品定價機制,整合農村資源要素,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支持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二是增強農業政策效能。針對糧食重點生產區域和純農戶重點群體,通過直接補貼、價格支持、收入保險等政策,提高政策精準性和協調性,推動新增補貼和支持手段從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領域向全產業鏈拓展,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增加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規模效益。三是發揮好政府執政效能。明確好一項政策的實施、調整和推出程序,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加強對蔬菜經營主體生產、加工及銷售環節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支持,提高政府市場監管、組織管理及風險防范等能力建設,推動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穩步、有序發展。

(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經營主體與農戶雙贏共同體

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通過與小農戶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在提升新型經營主體規模效益的同時,對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及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政策制定者要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做好頂層設計,持續筑牢和保障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擴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生產規模,提升規模效益。

一是繼續完善好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者提供優質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降低農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進農戶生產積極性。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保障農戶的權益不受侵害。農戶與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沒有好壞和優劣之分,只要能保障農戶和經營主體的利益,符合生產經營需要,都值得提倡和支持。在實踐中不能脫離實際,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注意政策疏導;不能在利益聯結機制上強行推廣,要尊重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選擇和農戶的意愿,由其自主選擇。三是持續完善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保障機制,做好產品保底和兜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就業帶動、服務帶動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不僅成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參與者,而且更成為其中的收益者。此外,全力延長農業產業鏈,積極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及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生產經營合作,探索延長農業產業鏈的方式,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業發展出路。當地相關部門要采取多元化方式鼓勵和引導農業生產向加工、流通、銷售及休閑農業旅游等環節拓展,提升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組織化程度,增加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效益,增加農戶就業崗位和機會,提升農民可持續收入。四是政府相關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政策紅利分享制度,把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數量和農戶收入增長情況作為考核指標,鼓勵和引導當地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發揮帶動作用,推動農業產業良性發展。支持以資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幫助農戶參與“保底收益+二次分紅”和“入股分紅”。此外,對蔬菜產業經營主體不履行合約的現象及時公開,將不符合相關規范的經營主體納入企業失信名單,在政策優惠、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懲罰。加強對農戶的信用教育,通過開展誠實守信等活動引導和規范農戶與經營主體之間的信用體系。

(三)強化經營主體全產業鏈建設,拓展蔬菜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以蔬菜產業為依托,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發蔬菜產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是推進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從全國各地來看,現有的農業產業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互聯網+農業”“文化創意+農業”等[15],通過產業融合,農業整體發展水平能夠得到提升,提高農業附加值。農業產業融合是市場驅動演變的過程,但不意味著政府無所作為,政府可以在政策設計上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融合。一是聚焦人才、土地、資金、技術等關鍵環節,政策傾斜應做到常態化、系統化,破解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在用地、融資、人才及技術等方面的癥結。比如,對于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用地難問題,一方面,應積極制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的產業融合用地管理政策,另一方面,支持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利用農村閑置土地發展休閑農業、農耕文化體驗、鄉村旅游、農產品冷鏈、倉儲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有效解決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用地難問題。二是降低農業產業融合成本,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及農業產業經營體系等。如完善農村道路、電網、供水、供氣、移動網絡、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農業產業融合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融資、土地及規劃等綜合服務。

(四)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化解經營主體外部經營風險

保障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的穩定性需要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相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土地流轉的重要性,從不同領域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區域土地健康有序流轉。一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完善農村交通、水、電等設施,加強農村數字化建設,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進而減少農業生產、交易成本,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二是構建完善的土地流轉交易服務體系,相關職能部門應對土地流轉進行全過程監督,對農戶土地流轉所發生的糾紛采取科學有效的調解方式,以推動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與土地流轉方簽訂具有保障性的土地流轉合同,實現經營主體與農戶互利雙贏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強政府對農業土地租金的調控,在土地租金的設置中應將土地的區位、肥力及產出等作為重要的衡量指標,土地租金高于指標要求的,政府應當給予適當補貼。

(五)增加融資渠道,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在培育壯大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過程中,由于信貸風險監測補償、金融風險處置轉化等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面臨融資難、風險大等問題,嚴重制約其可持續發展。因此,亟需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滿足蔬菜產業經營融資需求。一是要提升信貸服務水平和創新信貸產品。相關職能部門要有針對性地創新和拓展信貸服務,提供蔬菜產業經營主體真正需要的信貸產品,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二是完善農村金融體系,通過完善政策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向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融資,加大信貸傾斜力度。三是推動蔬菜產業經營主體融資方式多元化發展,鼓勵和支持基層金融機構開展多元化抵押業務,滿足農戶貸款需求。四是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針對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建立信用數據庫并對基層金融機構公開,便于金融機構及時對經營主體進行信用評級,并根據經營主體的信用狀況提供相關貸款,從而降低信用貸款的成本風險。

猜你喜歡
蔬菜經營主體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奇怪的蔬菜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蔬菜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蔬菜也“瘋狂”
我省加強煙花爆竹經營安全監管放寬經營限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