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若干思考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為例

2023-04-22 12:18胡運鋒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思政課研究生教學內容

胡運鋒

(安陽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盵1](P329)研究生思政課是高校思政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高校思政課體系的上層??偨Y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取得的成就,分析當前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提高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對策,對于更好發揮思政課在研究生教育中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作用,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取得的成就

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隨著新中國成立后研究生教育的除舊布新而起步,在改革開放前經歷了艱辛探索和曲折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和研究生教育的恢復,研究生思政課教學開始步入正常發展軌道。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改革、建設,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取得了顯著成就。

第一,師資隊伍日益專業化。上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思政課教師隊伍存在人員數量少、專業水平低、后繼乏人等明顯不足,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尤其缺乏。為改變這種狀況,打造一支數量足、質量高、后備力量穩定的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黨和國家采取了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培訓研修、設置專項計劃等方式,多措并舉提高思政課教師專業化、規?;?。為加大思政課教師培養力度,1978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決定“迅速恢復中國人民大學,立即著手招生,為全國高等學校大量培養理論課教師?!盵2](P476)1984年4月,教育部又決定在南開大學等12所高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采取正規化的方法培養各種規格的思想政治工作專門人才。同年6月,教育部又決定在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班,培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為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專業水平,國家教委決定在辦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基礎上,從1988年開始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2005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又在《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其所屬二級學科,培養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學科體系更加規范、完善。為進一步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和專業水平,教育部決定從2008年起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學位”專項計劃,拓寬了思政課教師學歷提升的通道。2018年,教育部又決定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專項支持計劃”,由50所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進行非定向全日制專項招生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更加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先后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2013—2017 年)、(2019—2023年)兩個五年規劃,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引方向、擘畫藍圖。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指出,建設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師隊伍。2015 年9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對思政課專任教師的任職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在著力培養思政課教師專業人才的同時,我國還采取全員培訓、骨干研修、國內考察、國外研修、以項目選人和選人給項目等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加大對在職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著力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思政課教師專業化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課程設置日益規范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恢復和發展,研究生思政課的課程設置也日益規范。根據現有文獻資料來看,改革開放后,我國明確規定研究生思政課設置的首個正式文件是1981年發布的《教育部關于開設自然辯證法方面課程的意見》?!兑庖姟分赋?對于自然辯證法方面的課程,“有條件的,應列為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課”[3](P91)。為進一步規范研究生思政課設置,原國家教委于1987年專門作出規定,要求所有碩士研究生均須開設“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除此之外,文科碩士研究生還要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理工農醫各專業碩士研究生還要開設“自然辯證法概論”;文科專業博士研究生要開設“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理工農醫專業博士研究生要開設“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2](P703-704)。同時,這一規定還對開設課程的學時、教學方法和考試作出了原則要求,研究生思政課的設置開始走向規范化。1998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普通高等學?!皟烧n”課程設置的規定及其實施工作的意見》,在堅持1987年國家教委相關規定基礎上,又要求“各層次各科類學生都要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盵4](P949)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據時代、實踐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在堅持導向性、層次性、實效性原則基礎上,對研究生思政課進行了與時俱進的調整:碩士研究生開設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同時選修“自然辯證法概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的一門;博士研究生開設必修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同時選修“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4](P1311-1312)。2021年,教育部頒布了最新的高校思政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進一步拓寬了研究生思政課選修課程的范圍,提出要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史”、憲法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設定課程模塊,開設系列選擇性必修課程。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修訂完善,研究生思政課的設置日趨穩定、規范,已成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第三,教材建設日益體系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材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再到體系化的發展歷程。由于思政課突出政治性,加上我國研究生教育時間不長、規模不大,以前沒有成熟的研究生思政課教材,改革開放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對研究生思政課只要求設立教學大綱,而沒有指定統一教材。對此,中共中央在1985年8月發布的《關于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中,把“編寫出幾套適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教材”,作為“改革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課教學的中心環節”。[2](P614)為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中央號召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單位以及實際工作部門通力合作,并成立“全國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課教材編審委員會”,統籌規劃課程設置、教材編輯及審定、教學參考資料的研究等工作。在全國統編教材出版之前,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主要使用的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文獻、馬克思主義相關著作、社會科學名著和現代科學技術革命代表著作,要求學生在自學基礎上進行專題研討,教師進行專題講授。為了加強研究生思政課教學的指導,保證研究生思政課教學選用經典著作、重要文獻的代表性、規范性,國家教委組織編寫了研究生思政課的教學綱要(教學大綱),組織編輯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和碩士研究生思政課必修課程的教學要點——《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課教學要點》《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要點》。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后,中共中央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貫徹到相關學科和教材建設中。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中指出,要把研究生思政課教材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由中宣部、教育部負責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工作,在全國選聘首席專家,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的人員共同編寫研究生思政課教材。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材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碩、博研究生思政課的必修課、選修課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經典著作選讀》、《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自然辯證法》等5部教學大綱和教材已全部出版,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思政課教材體系,為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文本。

第四,教學方式日益多樣化。在研究生思政課建設過程中,廣大研究生思政課教師根據研究生成長成才規律和研究生思政課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思政課教學方式日益多樣化,教學手段日益現代化。教學實踐中,廣大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講授與討論相結合、學習與研究相結合等“五個結合”,既注重聯系實踐講理論,又注重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既注意發揮傳統教學方式循循善誘、層層推理的優點,又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便捷高效、音像并茂的長處;既注重課堂教學傳道受業解惑的基本功能,又注重課外學習、實踐的拓展、延伸作用;既注重老師的“講”,又注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論”;既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的提高,又注重學生研究能力的提升,探索出了諸如專題式、研討式、案例式、“菜單”式、“問題+專題+實踐”式、“教、學、考、研、行”五位一體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根據不同專業研究生的特點,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采用某一種教學方式,或交叉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形成耦合效應,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二、當前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充分肯定我國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建設成就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課題組以碩士研究生普遍開設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為例,通過對全國16所高校近200名碩士生和研究生思政課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當前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班授課現象突出。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對高校思政課的課堂規模作出了明確要求,指出“課堂規模一般不超過100人,推行中班教學,倡導中班上課、小班研學討論的教學模式”[4](P1657),以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授課效果。課題組將研究生思政課的班額設置成小班(50人及以下)、中班(50-100人)、大班(100人以上)三個層級,經過調研發現,在受訪對象中,小班授課占比33.3%;中班授課占比20%;大班授課占比46.7%,其中超大班(200人以上)13.3%。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數量多,教師數量少。二是部分高校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理解有偏差,將上述標準中關于思政課教學課堂規模的規定大都限定在本科階段執行。

第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在課題組設置的調研問卷中,有一道關于影響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效果主要因素的問題,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有86.7%的受訪者把教師素質看作影響研究生思政課效果的主要因素,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影響因素。影響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教師素質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的理論功底。33.3%的受訪者認為,教師理論功底越深厚,教師理論分析就越透徹,授課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師理論功底越淺薄,理論分析就越蒼白,授課效果就越差。二是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端正,直接影響著授課效果。三是教師的授課風格和個人魅力。少數教師不愿意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陳舊、呆板,授課缺乏幽默、風趣感,不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在學生中的吸引力、感召力不強,缺乏個人魅力,進而影響授課效果。

第三,教學內容與現實契合度不高。研究生思政課是對本科生思政課的深化和拓展,無論在內容廣度或深度方面都比本科生思政課有更高的要求,這在本次問卷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證。受訪者普遍認為,與本科生思政課相比,研究生思政課無論是在知識廣度上,還是理論深度上,以及學術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時,80%的受訪者也指出了當前研究生思政課在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明顯不足——與現實的聯系和契合度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過于抽象,教學語言過于政治化、學術化。思政課教師不能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沒有很好地將教材中的政治語言、學術語言轉化成教學語言,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有困難。二是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學習缺乏融合。思政課教師跨學科知識的融合能力不足,既不能將思政課相關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有效融合,也不能從方法論層面對學生加強專業學習、科學研究提供指導,單純就思政課講思政課,導致部分學生上思政課的內在動力不足,甚至把思政課看作影響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的一種負擔。三是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不密切。研究生思政課在引導研究生樹立、鞏固正確的“三觀”方面,發揮著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生思政課這種作用的發揮,需要思政課教師將授課內容密切聯系研究生的生活實際,將研究生生活實際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納入課堂教學中,運用思政課相關理論、原理、方法幫助學生分析、研究、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政課對學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否則思政課教師就很難與學生產生共情、共鳴,思政課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四是教學內容陳舊,時效性不強。研究生思政課與其他課程相比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比較強,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及時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黨和國家取得的最新成就、國內外最新形勢變化融入教學過程,防止出現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缺位、反映黨和國家建設成就數據更新滯后、無視國內外形勢變化的現象。一些受訪者指出,部分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時,選用的教學案例大都是多年前的事情和數據,與現實相比有很大的滯后性,大大削弱了思政課的時效性。

第四,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任重道遠。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成就顯著,但改革遠沒有結束,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研究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沒有得到保障。在受訪的研究生中,有53.3%的研究生認為在思政課上學生很少甚至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上往往都是老師在講,學生被動地在聽(實際上很多學生是沒聽),這是導致研究生上思政課的積極性和抬頭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專題式、研討式教學的系統性、邏輯性不強。研究生人才培養的目標決定了包括思政課在內的研究生課程應以專題式、研討式教學為主。調研中發現,大多數高校的研究生思政課都采取了專題式、研討式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研究生思政課教學與本科生思政課的重要區別。然而調研中也發現,在專題式、研討式教學中,由于不同教學專題、研討話題由不同教師承擔,每位教師講授什么專題、研討什么話題主要取決于自己的研究專長而非基于教材內容,較少考慮本人負責專題與其他專題的關系,這就使得專題式、研討式教學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隨意性,整體性、系統性不強,且教材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配合不夠緊密。20%的受訪者反映,思政課教師只重視課堂講授,忽視課外學術實踐和社會實踐,沒有充分發揮課堂上所學知識指導實踐的作用,思政課教學存在重課內輕課外、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全過程育人、全環節育人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提升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思考

為提升研究生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我們必須對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全面系統的分析,抓好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這一“關鍵點”,打通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這一“堵點”,克服專題式、研討式教學各自為政這一“難點”。

第一,抓好教師這一“關鍵點”,高質量建設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隊伍。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學質量。提高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實效性,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數量足、質量高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隊伍。首先,要配齊研究生思政課教師數量。為保證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中宣部、教育部對高校思政課的師生比例明確提出了1∶350的要求。在此要求下,本科階段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迅速壯大,不僅大大減少了大班授課的現象,更顯著提升了本科生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如前所述,由于理解上的偏差,部分高校僅僅在本科階段落實了1∶350的思政課師生比,研究生階段并未嚴格執行這一要求。調研中發現,大班授課比例之所以在某些高校居高不下,專題式、研討式教學之所以在某些高校研究生思政課中無法實現,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學校研究生思政課教師數量不足。因此,要消除研究生思政課大班授課現象,廣泛推行專題式、研討式教學,必須首先足額配齊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其次,要著力提高研究生思政課教師質量。研究生思政課是對本科生思政課的深化、拓展,在教學質量上比本科生思政課要求更高,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支撐。對此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研究生思政課教師的遴選、培養工作:一是抓好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入口關。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學習特點,要求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教研、科研能力。因此,在遴選研究生思政課教師時,要在符合本科生思政課教師條件的基礎上,加大教師職稱、學歷尤其是教學研究、科學研究能力方面的要求,切實將研究生思政課交由研究能力強的思政課教師擔任。二是暢通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出口關。要加強對研究生思政課教師的考核評價,實行動態管理、優進劣汰,將那些考評不合格的教師及時清理出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隊伍,確保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三是抓好研究生思政課教師激勵工作。只有高要求,沒有相應的激勵措施,就不能有效調動研究生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制定一系列制度,采取相關措施,對那些有信仰、有擔當、有業績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師,在精神鼓勵、物質激勵、職稱評聘、評優評先方面給予傾斜,使他們樂于從教、安心執教。

第二,打通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這一“堵點”,切實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離,是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的“堵點”。為了疏通這一“堵點”,需要做到以下“三個結合”:一是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研究生專業學習、研究結合起來。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從教學內容中提煉出適合各類、各專業研究生學習、研究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幫助研究生提高專業學習、科學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對授課對象的所學專業有所了解,找到思政課教學內容與研究生專業知識的契合點,幫助研究生拓展學術視野,發現科學研究的新課題,實現學科交叉和知識融合。通過這個結合,把思政課打造成研究生專業學習、研究的“助力器”,而不是影響研究生學習、研究的“阻力器”。二是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研究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研究生思政課教師要經常深入研究生中間,加強與研究生的溝通交流,與他們交朋友,熟悉他們的語言,掌握他們的交流工具,了解研究生日常生活中關注的話題、遇到的難題。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運用研究生熟悉的語言和交流工具,將他們共同關注的話題、遇到的難題設置成教學案例,在授課過程中師生一起探討話題、化解難題,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共情、共鳴。三是將教學內容與研究生的未來發展結合起來。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當好研究生的“人生導師”,通過思政課教學幫助研究生樹立、鞏固科學的“三觀”,將個人發展與推動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當好研究生的“職業規劃導師”,教師要通過思政課教學,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發展的戰略規劃和人才需求,熟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學”與國家發展的“所需”結合起來,從而更好服務國家,成就自我。

第三,克服專題式、研討式教學各自為政這一“難點”,不斷增強教學的整體性、系統性。專題式、研討式教學在研究生思政課教學中之所以出現各自為政這一“難點”,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研究生思政課教學組織機構不健全,責任不明確,教學工作缺乏整體性謀劃;二是集體備課制度沒有有效執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協調,教學工作缺乏系統性;三是研究生思政課教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授課內容具有隨意性。為克服這一“難點”,我們需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健全研究生思政課教學組織機構,明確研究生思政課教學組織機構的責任。當前,普通高校中不僅普遍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簡稱“思政部”)作為負責本科生思政課教學的專門機構,而且在其內部又成立了6個基層教學組織(教研室),具體負責各門思政課的教學組織工作,為本科生思政課教學的規范運行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然而調研中發現,在不少承擔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中,其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部內部并沒有成立相應的研究生思政課基層教學組織,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往往由本科階段的相關思政課基層教學組織(一般是概論教研室或新思想概論教研室)的教師承擔。由于組織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明確、師資隊伍不確定,導致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工作缺乏整體規劃。為改變這種狀況,課題組建議在所有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中,應在其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部中普遍設置獨立的研究生思政課教研室,具體負責研究生思政課的教學工作。二是加強研究生思政課集體備課。在研究生思政課專題授課教師確定后,為增強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授課教師應積極開展集體備課,確定各專題講授的內容,厘清各專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各授課教師的職責,避免各專題之間出現毫不相關或重復講授的現象。三是緊緊依托教材確定教學專題?!敖滩氖莻鞑ブR的主要載體,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體系,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盵5](P203)在確定教學專題時,要以研究生思政課教材為基本遵循,把授課教師的研究專長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在教材規定的教學內容范圍內選擇教學專題,將教材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各教學專題,而不能僅僅根據教師的研究專長來確定教學專題,從而有效克服教學內容的隨意性。

猜你喜歡
思政課研究生教學內容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