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震》中空間的詩意表征

2023-04-22 23:09
保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家庭后現代智力

劉 麗

(中原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引言

美國后現代主義作家庫爾特·馮內古特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一直深切地關懷后現代人的生活狀態?!稌r震》發表于1997 年,是一部后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作,充分體現了馮氏的寫作風格,由序言、后記和六十三章組成。

馮內古特的研究發端于20 世紀60 年代末,國內外學者已經運用多理論、不同視角對馮內格特的作品《時震》進行了多維度的闡釋,主要集中在作品中人物分析[1]、后現代主義的藝術手法和寫作特征[2]、主題分析[3]和媒介分析[4]四個方面,極大豐富了《時震》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國內學界運用空間理論分析《時震》敘事空間的研究在知網上僅查到1 篇普通期刊論文,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發文質量還有待提高。本文將運用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后現代空間理論和加布里爾·佐倫空間模型闡述《時震》的空間詩性品質,深刻品味馮內古特對于當代語境的思考和批判,感受馮內古特濃烈的人文主義關懷。

一、空間概念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以馬克思主義的后現代文化批評享譽中外。他認為空間化是后現代主義的最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后現代主義的關鍵。詹姆遜主要探究了抽象文化層面上的空間,概括出后現代文化的空間特征并提出了“超空間”的概念。后現代文化的空間化特征是深度的消失、距離的消解、歷史意識的喪失和主體的消亡[5]?!俺臻g”就是現代的空間定位概念無法有效運用的區域,隱喻著人們思維的無能為力。當主體處于超空間時完全喪失了空間定位能力、自我定位能力和認知圖式的形成能力,不辨東西,茫然失措,陷于混亂的窘態。為了應對這種混亂,人們必須通過認知繪圖和意識形態重獲對超空間的整體把握,實現自我位置定位,因為認知繪圖能夠搭建一種具有政治教化意義的新文化,通過構建烏托邦想象力圖改變社會改造世界。

加布里爾·佐倫的《走向敘事空間理論》中將文本的空間看作一個整體,從垂直的空間層次和水平的空間維度構建了一個空間模型,是目前理論水平最高、應用價值最廣的模型。在垂直維度上,空間分為地志的、時空體的和文本的空間。地志的空間是靜態實體的空間,包括一系列對立的空間概念和人或物存在的形式空間。時空體空間由事件和運動構成,包含共時和歷時兩種關系。共時關系指的是在任一敘述點上所有客體在文本中彼此關聯形成的空間關系,歷時關系表示在文本中空間遵循因果邏輯的線性發展軌跡,受作者意向、人物意圖與行動、情節阻礙等因素的影響。文本的空間受到選擇的語言、文本的線性時序和視角結構三方面的影響。在水平維度上,空間結構分為總體空間、空間復合體與空間單位[6]。

二、《時震》中的超空間

作品中的文字符號和空間想象建構出的虛構空間世界具有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生活的等特征,是一個生動、豐富的空間。本章節將運用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文化空間理論和加布里爾·佐倫地志空間以及??碌纳餀嗬臻g分析《時震》中內容層面的敘事空間。

《時震》中雖講述的是從1991 年2 月17 日到2001 年2 月13 日的重復經歷,但“他實際上涉及的不僅僅是10年,而是從20世紀初到未來的美國社會文化的歷史和發展趨勢”[7],所以《時震》描寫的后現代社會的美國極具詹姆遜的“超空間”特征。

(一)智力深度的消失

《時震》中《B-36 姐妹》的故事背景在布布星球,講述了三姐妹分飾的藝術和科技的較量,生動地描述了科技對傳統的藝術和文學的沖擊,隱喻了科技濫用導致的人類智力深度感消失。布布人的書寫文字是地球上英語的翻版。其中兩個姐妹一個是畫家,另一個是短篇小說作家,都受到大眾的喜愛。第三個姐妹是科學家,總是乏味不堪,令人討厭。布布星球的人主要依靠讀書和藝術館來教育孩子,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溫情和想象力??墒堑谌齻€姐妹因為嫉妒兩個姐姐,努力通過創造電視攝像機、信號發射機和接收器等科技產品剝奪布布人的想象力。這些商品立即暢銷市場,看節目不需要動腦子。布布人不再熱衷于想象力,因為開關一開,各種各樣的熱鬧放縱的蹩腳貨都有了,紙張和繪畫刻板單調難以帶來快感。于是第三個姐妹創造了更多的科技商品,使布布人徹底拋棄了想象力和同理心,變成了星系中最無情無義的物種。

《B-36 姐妹》揭示了藝術和文學是孕育想象力、溫情和同理心的花園,警示了科技替代了藝術和文學之后人類的智力將在多方面受到破壞。多元智力理論提出每個人至少擁有8 種智力,分別是言語的語言智力、音樂的節奏智力、邏輯的數理智力、視覺的空間智力、身體的動覺智力、自知的自省智力、交往的交流智力及自然觀察智力?!禕-36 姐妹》首先預警了科技濫用將破壞人類的言語智力。不再閱讀文學和藝術,人們就會喪失讀、寫、運用想象力的機會,逐漸失去高效地使用言語思維、用語言相互表達思想和欣賞的能力。其次科技濫用使人們只醉心于科技提供的熱鬧,不屑于動腦仔細觀察形態各異的豐富世界,懶于進行辨認、分類,推理等,進一步地破壞了自然觀察能力和邏輯智力。最后科技中一些更危險的發明會讓人們失去交流智力。人類失去了同理心,在人際交往中將不能準確察覺和體會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做出及時恰當的反應,變得冷酷無情。馮內古特通過小說人物佐爾頓之口預言“不久的將來地球將是一個文盲的世界”[8],因為每種智力都能有效地幫助人們領悟和改良世界,但在智力多方面受損的人類無法應對荒誕混亂的后現代社會,所以《時震》中塑造了很多無深度感的單向度的人。

(二)文化歷史感的消失

在科技濫用帶來的無數碎片化現象的裹挾下,人類的記憶也逐漸碎片化,永遠活在“當下”,很可能造成歷史感的消失。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切斯瓦夫·米洛什在獲獎時感嘆當下是個“拒絕記憶”的時代。歷史學家卡爾·肖斯科也感慨當代人們對歷史已經漠不關心,覺得枯燥無味,因為歷史對他們而言分文不值毫無用處[9]?,F代人拒絕記憶的癥結在于科技對人們記憶的改造使歷史失去了鮮活性?!稌r震》中馮內古特這樣描寫自己外甥斯蒂夫·亞當斯的親身感受:斯蒂夫幾經波折終于明白了他在編寫電視劇的喜劇段子時必須選擇“不久以前”的且在電視上大肆宣傳的素材。否則盡管配音笑聲不斷,觀眾也會感到不明就里,一頭霧水?!安虏略趺椿厥??電視是個擦除器”[8]。電視是個擦除器,能把過去的一切和剛剛成為的過去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歷史也就變成了無稽之談。

特倫斯·莫蘭認為碎片化的信息無法成就一個智慧充盈連貫的整體。生活在失去智力深度感、歷史感的后現代美國社會里的現代人也隨之失去主體性和個性特征,不再生機昂揚充滿活力,所以《時震》中的大多數人物都是扁平的,寥寥數筆的三兩行,沒有背景、品性、人生經歷介紹,沒有性格發展,零零散散地點綴在小說中。他們對周圍的世界不懷好感,不抱希望,如艾麗絲直言不諱地說憎恨生活,大聲叫嚷:“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8]。老庫爾特超速被警察逮捕時說:“槍斃我好了”[8]。

被拋入超空間的后現代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應變的方法。在后現代的超空間中,如果人們想化解空間帶來的迷失感,重新找回自我的位置和重獲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動力,就必須在社會和空間層面重構一種全球性的認知繪圖[10]。

三、《時震》中的認知繪圖

“馮內古特在小說中的確提出了新的政治、社會進取心和決心?!盵11]馮內古特在《時震》中努力提供了一些應對并改變現實世界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建立一種生活在凝聚性的文化中的意識。大家庭成為他共同體理想的標準隱喻”[12],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世界的整體性和聯系性?!按蠹彝ァ笔邱T內古特作品中反復強調的主題,是《貓的搖籃》中的“卡拉斯”,是《打鬧劇或曰不再孤獨》中的擴展大家庭。在《時震》中作者再次倡導“構建大家庭”,認為作為人,我們需要大家庭的溫暖,就如同需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一樣”[8]?!稌r震》中的大家庭思想在空間上表征為地志空間、時空體空間和生物權力空間,凸顯了他對人類和社會的愛。

(一)地志空間離宮:人類的精神家園

小說中虛構了一個叫離宮的作家度假村,每間套房都用藝術家的名字命名,如歐內斯特·海明威套間、尤金·奧尼爾套間等。離宮海濱野餐會,參加人員包含真實和虛構的與文學創作有關的人如特勞特、敘述者、知名作家、演員、出版人、敘述者已故的家人、美國藝術文學院的工作人員等。他們濟濟一堂構成了一個熱鬧的大家庭,共同守護人們的精神家園。

《時震》一共提到了約60 位有名有姓的歷史名人,如馬克·吐溫、亨利·大衛·梭羅、法茨·沃勒、君特·格拉斯特、埃利·韋瑟爾、田納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等等,他們來自德國、非洲、意大利、智利、奧地利、法國等國家,組成了一個沒有種族和國別歧視、歡樂融融的大家庭。馮內古特在小說中幸福地感嘆道“我是幸運的”,因為出生在一個滿是書籍和圖畫的大家庭里。作者在小說中對這些藝術家心馳神往,對其作品如數家珍,相關觀點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快活自在。如在第一章中,敘述者描述到讓人生無可戀的社會現實時,作者立刻引用了馬克·吐溫的話:“自我長大成人以后,我從來不希望任何獲得解脫的朋友得到再生?!碑斕貏谔氐弥髡哂H人之間關系緊張時,他駕輕就熟地用莎士比亞的名言“忘恩負義”,“毒蛇利齒”進行批評。他們猶如一個個知心溫暖的家人,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分享給年少的馮內古特,成為他感情和道德的標準。

特勞特在離宮里自由暢談,稱馮內古特為“親愛的同僚”;在離宮的套間里,馮內古特為特勞特系上領結,“這就像我自己學會系領結前,我哥哥幫著我系的情境”[8]?!巴拧北砻髁酥就篮?,“親愛的”和“哥哥”兩個口語詞匯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味道,傳達出人性之光:“我大致同你一樣感受事物、思考問題,關心的事情中有很多也是你所關心的?!悴还铝??!盵8]正如《冠軍的早餐》中基爾戈·特勞特的墓志銘所說,“只有我們思想是人性的時候,我們才是健康的?!?/p>

劉易斯·芒福德認為印刷書籍是把人們從一地雞毛的現實統治中釋放出來的最有效的途徑。馮內古特在《時震》中強調了偉大的文學作品能賦予人們活著的尊嚴和力量,使人們感到“活著是一種榮耀”,能夠“像硅谷奇跡一樣”保存和傳遞語言文化,閱讀是一場入眼入心入腦的精神歷險,滋養身心,寫作就如同以筆和紙為媒熱情友善地與素未蒙面的人相見,“讓人感覺愉快”。特勞特認為舞臺劇的人造意境“使我們適應不可避免的失敗和滑稽結局”[8]。馮氏的親身文化體驗表明了“文化本身是為人類生命過程提供解釋系統,是幫助他們對付生存困境的一種努力?!盵13]

通過地志空間離宮,馮內古特引導人們通過文學文化找到應對后現代超空間帶來的精神困境,重新建立與人類精神家園的連接獲得自我定位。

(二)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按照加布里爾·佐倫的空間模型,《時震》中敘述者購買信封的行動構成了家—報刊店—郵局的時空體空間,通過“我”從家到報刊店買信封再到郵局寄稿件的系列活動,展現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大家庭式的溫暖。

第56章講述了從家到報刊店路程中發生的對話或趣事。在家中,“我”給自己的秘書打電話請她打印文稿。這是一通商務電話,按照西方人的直線式思維方式,工作作為最重要的事情理應最先提起,但是兩人首先相互問候了天氣、孩子近況和健康狀況,最后才談到打印稿件的公事,而且只用了兩句話就草草交代了,看似無關的寒暄卻占了大部分篇幅。文中使用直接引語形象生動地刻畫了那位女士的感嘆“十四歲!哦,天哪,哦,天哪。好像昨天還是個小嬰孩”表達了“我”與她的長久友誼。按照公事公辦的態度“我應該把她解雇了”因為她住得遠又沒有傳真機“使交接稿件很不方便”,但“我”并沒那樣做,“把她解雇了”的想法也只是毫無效力的牢騷。這種反差飽含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求同存異的溫暖,它不但能夠幫助人們安全度過漫長的歲月,更能幫助人們維系長久的關系?!凹摇睍r空體表征著人際間的溫暖和安全。

從家出來“我”去買信封踏入了外面的世界,“行兇搶劫者!找名人簽名的追星族!毒品販子!有真正職業的人!亂交的女人!聯合國工作人員和外交官!”[8]?!拔摇币浴奥握摺钡纳矸萦^察外部的世界,用列舉和感嘆號表達了外部世界的紛繁復雜與危險。富有的外國人違章停車,卻還趾高氣揚。假模假樣的電影明星佯裝認識打招呼的路人?!拔摇迸杂^者的視角諷刺了上流社會的虛偽,表達了不與為伍的道德操守。

進入報刊店,印度裔女店主因為眉間紅寶石顯得生動可愛,店里的顧客雖身份卑微但誠實可靠?!拔摇狈艞壛恕奥握摺钡淖藨B,反客為主,對鋪子的文具品庫存了如指掌,輕而易舉地找到了需要的紙信封,還能想到“FOLDER”的雙關語,可謂思維活躍,妙語連珠?!拔摇薄爸鲃印闭镜疥犖才c其他顧客閑聊起來。報刊店是非主流文化的象征,在報刊店里的“我”以一種放松、融入的姿態享受與異質文化的交往。

從報刊亭再朝南走一個街區就是郵政便利所,是多元文化平等交流的場所?!拔摇庇梦逵X描述了對一位女士“凝視”,但這種“凝視”不帶任何權利的訓誡,完全是一個欣賞者的目光?!拔椰F在需要的是郵票!好味道,好味道,好味道!”是嗅覺描述;她脖子以上部分就像一席感恩的盛宴,“她使我感到猶如眼前鋪開的一桌美餐。隨便吃!隨便吃!”[8]是味覺描述?!岸‘斪黜懙亩h”是聽覺描述,“她的頭發有時做得很高,有時下垂,有時拳曲,有時平直”是視覺描述。五覺描寫生動有趣,立體地展現了那位女士的美。在她面前“我”心情愉快,所有的感官放松舒展、異常敏銳,彰顯了蓬勃的想象力。因為這位女士的年齡、膚色、宗教信仰、外貌特征和國籍等都未提及,所以她就成為“任何人”,暗示著在與“任何人”的平等交往中人們可以綻放生命的活力。

在等待付款的過程中,“我”與他人主動攀談,建立了與不同世界的聯系,了解到了自己永遠不可能親身體驗的世界、老板、職業、疾病和狗狗等,延伸了自己的人生邊界,增強了對世界的整體理解。

在從家—報刊店—郵政便利所的過程中,在歷時上“我”與世界的聯系一步步擴大,從統一的文化內部擴展到異質文化再到豐富的多元文化。在共時中,在與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我”與他者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構建了具有共通性的大家庭,重拾了“我”的生命活力和希望,“告訴你:我們都到地球上來逛一回。別去理會別人的胡說八道?!盵8]

(三)生物權力空間:綠色政治

在??聶嗬臻g理論中生物權利的空間場域是全社會,協調和控制的對象是與社會群體生存相關的經濟和政治場域?!艾F代的生物政治更多地使用正面的生來實現管理和規訓,達到最大限度地調節、平衡其中的生命系統”[5]。國家是生物權力運作的途徑。所以國家的職能是通過正面地調控經濟和政治保障社會群體的生命安全?!安祭虏J為后現代社會的作家們具有史無前例的社會責任感,因為他們密切地關注著人類政權與政治力量、人類暴行和恐懼”[14]。斯普瑞特奈克在《綠色政治的精神維度》中提出生態社會應該在社區建設的基礎上提高社區成員的幸福指數,強健人們與親人、朋友以及大自然之間的幸福關聯[12]?!稌r震》中馮內古特提出了建立生態社會政府的建議,踐行綠色政治,以求改善人民“生”的境遇。

在生態社會中,政治家應努力建設綠色政治。第45 章披露了“一小部分掌管財富者可以成百萬、成億地從中撈取而不會礙著任何人”,批判政府違背了建設綠色政治的使命,容忍一小部分人以極為不健康的方式瓜分民眾的財富,令人失望。

為了構建綠色政治,《時震》中提出國家的財富應該用在“創造有意義的就業機會,訓練人員充實崗位,撫養年幼的、安置年老的,讓他們獲得尊嚴和安全感”[8]。雖然馮內古特也承認同甘共苦、關懷體貼在“一個泱泱大國蔚然成風則不容易”,但是如果國家不制定可行的方案確保每個人都從大家庭中得到足夠的幫扶和貼心的照顧,那么一切得為人民謀幸福、謀生活的美妙愿景都只是滑稽可笑的空談。小說中還倡議在憲法中增補四項條款,如“第二十八條:每一個新生嬰兒都應得到熱誠歡迎,并得到關懷直至成年。第二十九條:每一個需要工作的人都應該得到有意義的工作,得到能維持生活的工資?!盵8]在增補的四條建議中,“關懷”“有意義”“莊嚴”“新義務”和“尊重”是重點字眼,這些基本成分“只有在大家庭中,才能得到確切無疑的保證”[8]?!稇椃ā肥且粋€國家的根本法,最有最高的法律權威,馮內古特提出在《憲法》增加以上條款,無疑是將大家庭的重要性提升到憲法的高度,凸顯大家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時震》中塑造了一個關懷體貼的人民領袖特勞特。在重播結束后當整個社會仍處于時震后麻木癥中,他是第一個重獲自由意志的人。為了避免或減少其他人遭受因重播結束帶來的混亂的傷害,他冒著生命危險帶領第一批被喚醒的人到處施救,把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館改造為臨時醫院,給那些肢體、頭顱受傷的人提供一個溫暖和獲得救治的地方。他把美國文學藝術院改為陳尸所,將鐵皮大門和門框重新堅立起來不讓室內暖氣外溢,保護受難者尸體??此苹恼Q的舉動實則展示了特勞特對亡者的敬重,即便是死者也應給予應有尊重和得體的安置?!八劳觥笔巧谋亟浿?,它處處向人們提示生命的可貴。小說中還引用了社會主義黨總統候選人尤金·德布茲的話來表達一個生態社會政府應有的政治姿態,“只要有下層階級,我就是其中的成員。只要還有犯罪因素,我就不會袖手旁觀。只要還有一個人蹲在監獄,我就還沒有獲得自由?!盵8]

馮內古特的獨特之處在于他一直致力于在一個迷失自我的后現代超時空中繪制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后生態人類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國家在執行生物權利時努力貫徹綠色政治理念,保障社會群體的每一個生命的安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別的人都能“用善良和共同的莊重去觸及他人的生活”,相互尊重,同甘同苦,如同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時震》中馮內古特通過空間對當代美國現實進行了文化政治學的反思,塑造了一類人人平等、相互關愛的綠色空間,對抗由科技和腐敗政治帶來的異化超空間,為后現代人們追求幸福和自由提供了可能性。

四、結語

“藝術家的一個實際可行的使命,就是使人感到活著至少還有點意思?!薄稌r震》的魅力不僅是新穎的空間詩意表征,更多的是其中蘊藏的馮內古特不斷用文學創作探索改變現實的執著,用不斷創新的新形式表達對后現代社會人類生存狀況的關心,實現了他對敘事形式創新與意義深度辯證統一的藝術追求。

猜你喜歡
大家庭后現代智力
《墜落的人》中“拼貼”的后現代敘事意義
中隊大家庭掠影
90后現代病癥
智力闖關
智力闖關
《寵兒》中的后現代敘事策略
大家庭文摘
大家庭文摘
大家庭文摘
歡樂智力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