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社會”對老年群體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2023-04-23 22:27
大慶社會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幸福感主觀群體

張 菁

(中共宜賓市委黨校,四川 宜賓 644000)

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來看,是讓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群體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因此,如何對待老年群體檢驗著我們社會的文明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善待老年群體也體現著社會應有的人文關懷。在數字浪潮的劇烈奔涌下,年輕人在恣意地享受著乘風破浪的快感,而部分老年人卻只能在隔岸觀望、無法融入。雖然有不少老年人在熱情擁抱新事物和積極學習,但面對眼花繚亂、門類繁多的智能應用(APP),大多數老年人還是處在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的困境中,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的最大問題在基礎操作上,成了老年人“觸網”的門檻,這一方面似乎無法形成針對老年群體的友好型數字生態,部分老年人由于跟不上社會變遷的節奏,在“數字化生活”中逐漸被邊緣化。

一、對主觀幸福感的總體研究

“主觀幸福感是指人們根據內在的標準對自己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全面評價,并由此而產生積極性情感占優勢的心理狀態。幸福是個體重大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實現而獲得了極度愉快的心理體驗[1]”。大體來講,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客觀因素,例如,常見的人口統計學變量、經濟因素、歷史文化因素和社會支持網絡等可供考量的類別;二是以人格、自尊和氣質為典型代表的個人主觀因素。與此同時,外國學者理查德等人以世界價值觀調查為基礎,利用社會經濟狀態分類,針對我國從建國早期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這一歷史進程,著重研究了中國人主觀幸福感的變化趨勢,他們在研究后認為,中國是最理想的案例用以來驗證如下結論:“基于從時間維度對不同國家的比較,一個普通的論斷是,在人均GDP處于低水平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可以提升生活滿意度,但是超過某一個節點,這種效應會減少[2]”,也就是說,在這一節點之后,經濟發展水平將不再成為影響國民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從一些具體方面來看,有學者從城市化進程和環境污染的視角出發,探討其與居民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富人等利益所得者作為排污工廠的牟利方、私人汽車擁有者或者園林綠化區域的居住者,因排污獲得的收益可能遠遠大于損失。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老年人、低學歷者等處于不利地位的群體卻可能由于經濟或身體原因而承受了更大的主觀福利損失[3]”。這種主觀感受的差異性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不公平現象。也有學者認為,在社會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支撐下,由于對幸福感的研究屬于多學科研究的交叉領域, 不能以某一單一變量簡單論之, 故而將絕對收入、相對收入和預期以及主觀幸福感三者統一起來做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在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的基礎上,倘若對生活有相對自由的掌控度,同時對自身未來的生活有所期待的話,幸福感會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二、老年群體與“數字社會”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保障范圍的持續擴大和醫療水平的顯著提升,人均壽命呈逐年增加態勢,“老年階段幾乎占到個體生命歷程的1/3[4]”,換言之,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在退休后去享受生活和科技所帶來的新體驗,拋開原有工作的重負,真正去開啟“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新篇章。然而,“數字信息技能的缺失和日益信息化的社會使得老年人無法獲得基于信息化的各種服務,老年人對信息科技相關的生活掌控能力下降,因而造成新的社會排斥和不平等[5]”,面對紛繁復雜的設計界面,老年群體多少顯得有些無可奈何,由于“普通智能機系統對于這部分群體并不是十分友好,繁瑣的功能以及并不詳細的引導教程,歸根結底并不是為老年人設計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的使用體驗[6]”。不難看出,這一困境是隨著時代發展而出現的,“老年人口、低收入者、農村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更有可能陷入數字鴻溝的困境[7]”,在這條“數字鴻溝”面前,相較于生活在城市的老人來講,部分農村老人更是舉步維艱,“特別是在邊遠山區,信息化的基礎條件不足,即使一些地方有較好的信息化條件,因為老年人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了解和認知有限,加上也很少有針對農村老年人培訓使用及推廣方面的服務[8]”,他們不知如何下載APP以及面臨一系列的注冊、登錄、支付等問題。但實際上,“對于老年群體而言,數字融入可以幫助他們維持現有社會網絡或建立新的社會關系,具體表現為社會補償和社會強化兩大維度[9]”。一方面,老年群體可以通過積極適應網絡化的環境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或興趣圈子,當原有的線下老年大學、社區小組的形式無法滿足擴大社交的需要時,他們可以借由新興的網絡社交平臺尋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銀發一族”,通過日常分享和交流互動,搭建新的友誼橋梁,真正繪就一幅姹紫嫣紅的生活場景,增加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甚至全新的與時代接軌的生活體驗?!梆B老獲得感本質上是老年群體評價社會改革方案對自身發展的資源供給程度和發展包容度,與抑制老年貧困、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具有目標一致性[1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增加老年群體的養老獲得感,在軟硬件設備設計和開發上,也日漸關注到這一群體的需求,搭建出了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充分融入了當下時興的“互聯網+”模式,以互聯網智連萬家、暢聯萬物,將老年群體從“數字社會”的邊緣重新拉回社會的焦點,打造舒適、便捷、簡約的智慧生態。

“數字中國”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其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提升則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這既是順應數字化時代的要求,更是促進國民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因此,在數字時代,應使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為此,我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滿足老年人對信息素養和數字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切實解決他們在交通、就醫、金融、理財、購物、點餐、支付等高頻生活場景中智能應用的現實困難,努力消除“數字鴻溝”,實現“數字包容”,助力老年人順利邁入數字時代、享受智慧生活。同時,應構建起上下聯動、多元參與、廣泛覆蓋的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服務體系,提供數字基礎知識、網絡使用及網絡安全、智能設備使用及信息檢索等方面常態化、個性化的學習培訓及跨代互助和互聯網技術支持,使老年人數字技能穩步提升,從而提高老年群體在“數字社會”中的生活質量,為建設“數字中國”貢獻重要力量。

猜你喜歡
幸福感主觀群體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觀解釋論的提倡
幸福感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