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科代會代表的產生過程及相關問題分析

2023-04-24 07:46王傳超
科學文化評論 2023年6期

摘? 要? 1949—1950年間,科代籌委會在推選科代會代表的過程中,拋開原有的學會組織,試圖在開展自然科學工作者大規模登記的基礎上進行普選。但限于諸多客觀條件,大多數地區進展并不理想,最終科代籌委會不得不求助于各地黨政機關,才完成任務。通過考察科代會代表產生的過程,分析這一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重新評價原有學會的作用和經驗。

關鍵詞? 科代會? 科代籌委會? 推選代表

中圖分類號? N092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2023-11-10

作者簡介:王傳超,1981年生,山東菏澤人,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科技史。Email: ccw32@163.com。

作為新中國科學事業的開篇,1950年召開的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以下簡稱“科代會”)聲勢浩大、影響深遠。它通過為期一年多的籌備工作,將全國科學工作者組織起來為國家建設服務。關于它的發起、籌備、召開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對新中國科學發展方針的確立、對科技團體組織形式的設計等問題,此前學者已有系統回顧[1],本文不再贅述。目前尚有一些細節問題值得討論,如科代會代表產生的過程,代表的地域、學科、性別、年齡等方面的情況,與之前“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科代籌委會”)委員產生過程相比有何不同,這些情況對我們今天又有哪些啟示,等等。剖析這些問題,可以深化我們對當時中國科學發展狀況的認識,探討當時對科學發展方針所做探索的得失。

一? 科代會代表推選的準備工作

1949年5月,為團結教育科技工作者,有組織有領導地發展科技事業,并邀請科技界派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作貢獻,中國科學社、中華自然科學社、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和東北自然科學研究會等四個科學團體正式發起籌備全國科學會議,隨后推選籌備委員會委員,并將“決定出席會議之人數及分配原則”[2]列為籌委會任務。

在醞釀過程中,尹贊勛等五位籌備委員曾就籌備期間需要討論的問題開列了一份清單,其中關于科代會代表產生的方式列出了以下幾種供討論:(1)由政府的全國性的科學中心機構聘請;(2)由全國科學工作者的新的總組織系統選舉;(3)由全國綜合性的科學社團推選;(4)由全國各專門科學學會推選;(5)由全國各科學機關及有關部門推選;(6)由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方式產生[3]。7月13日,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召開,科代籌委會正式定名,并成立了常務委員會(按照當時習慣,以下簡稱“總會”)。在以學科分組的討論當中,理、工、農、醫各組普遍支持以普選方式產生代表[4]。

其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關于代表名額總數,相關討論以800為基礎展開,除工組想要增加人數以外(可能由于工組從業人員數量大),其他三組無意見;第二,各組普遍支持普選,反對或主張限制由舊有專門學會推舉代表;第三,強調在登記、選舉工作中重視青年、婦女等群體。

科代籌委會“代表產生原則”工作組于7月16日開會討論了《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產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7月18日籌委會大會正式通過)?!稐l例》對代表及選舉人的資格做出了規定:“凡符合下列各項條件并愿為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努力者,均得參加選舉及被選舉為出席大會代表。甲、在自然科學的任一部門內有學理的素養者。乙、現在從事自然科學的工作者,或過去曾從事自然科學工作5年以上者?!保?]但這一規定過于籠統,給之后的工作帶來大量問題,主要是對“有學理的素養”缺少明確、可操作的說明,導致各地自行其是,將標準放得比較寬。8月17日,科代籌委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產生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對條例中涉及的術語做出了解釋,其中“學理素養”是指“對任一專門科學的基本學理有超出普通經驗水平以上的了解,并能負責應用或繼續研究”。這一說法其實仍然很籠統,不過《細則》中還舉例說明了哪些人算是自然科學工作者,其中包括“普通中等學?;蛑械嚷殬I學校的自然科學教員”和醫院中的“護士、助產士”[6]。

關于代表名額,《條例》暫定為700名,其中各地區代表500名,解放軍代表100名,團體代表20名(由青聯、婦聯、總工會、農會分別推舉5名,須符合基本資格條件),其他代表80名(由總會協商推舉或聘請)。關于具體產生辦法,除解放軍代表及團體代表各由其單位自定外,《條例》對各地區代表的產生程序規劃為:(1)總會將全國劃分為若干地區,分別組織分會;(2)分會根據總會相關規定,于1949年10月底前完成對本地區自然科學工作者的調查、登記、審核;(3)分會根據登記結果,結合當地情況,擬訂本區代表選舉辦法及名額分配比例,與登記結果一并匯報總會;(4)總會根據上述匯報,加以復核,決定各地區的代表名額及分配比例;(5)分會按照總會規定的代表名額及分配比例,進行選舉,產生大會代表,并報總會;(6)如因當地特殊情形,選舉進行困難,經總會核準,分會可以協商提名方式產生部分或全部代表[5]。

科代籌委會全體會議閉幕后,各項工作隨即開展起來??倳M織部做了分區規劃,準備在全國(包括未解放區)設立23個分會,但由于各地情況的差異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實際成立的分會并沒有那么多。到1949年11月以前,有上海、杭州、東北、武漢、濟南、山西、石家莊、天津、西北、鄭州、長沙總會在北平、南京也指定了召集人組建分會,但前者由于籌備階段在組織及工作方向上存在疑難而未能成立,后者因召集人工作變動,在1949年11月底前限于停頓,直到總會另行指定召集人后才啟動相關工作。成立的各分會命名方式不統一,大多以城市命名,但負責地域則不限于本市,如石家莊分會負責“冀中、冀南及平原省”,天津分會負責“天津、唐山、冀東地區”等等。成立了分會。大多將自然科學工作者登記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做了大量工作。到1949年底,大多數分會在初步完成登記工作后,一邊開展補充登記,一邊進行審核工作。但是因為登記標準中“學理素養”方面的要求不夠清晰、難以量化,而總會對于下一步科學組織的定位及目標任務缺乏共識,導致審核工作陷入停頓。

1950年4月,吳玉章在總會第10次會議上作報告時,明確了日后科學團體的主要任務在于配合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建設工作,其主要組織形式將是與政府有關部門密切結合的專門性學術研究團體,而不是以個體成員為主的工會性組織。這就要求下一步的工作要更強調學術性:在自然科學工作者登記表的審核中,明確要求“??埔陨希ㄖ复髮W程度)學校畢業,或相當于??埔陨蠈W校畢業程度”;在代表人數方面,也由原定的700降到450(暫定) [7]。

1950年5月,各分會陸續將審核后的登記名單報送總會復審。同時,總會組織部也對代表名額的分配和產生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制訂了《條例》的實施細則補充部分,其中對各地代表的產生辦法進行了詳細說明(表1)。

6月11日,總會召開第12次會議,吳玉章在報告中請各地分會加速登記工作并匯報總會審核,同時強調:“有好些地方沒有分會,沒有舉辦登記,所以代表產生不能全部用選舉方式,但要照顧到各方面如青年的科學家與婦女等?!保?]事實上,按照總會的指示,登記工作不再與推選科代會代表掛鉤,大多數地區(即便是已設分會并舉辦登記的地區)不再以普選方式推舉代表,而是求助于當地黨政領導機關,在其指導或幫助下推舉代表;有些地區甚至直接由當地軍政委員會代辦代表產生事宜。之所以如此,一方面體現了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和科技事業要為政府的工作服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數地區的科代籌備工作很不完善,缺乏舉行普選的基礎條件,只能求助于黨政機關。6月11日的會上還修正通過了各地區代表名額分配辦法(表2)。

這一分配計劃是總會常委們討論后確定的。此時各地登記人數尚未完全報送總會,因此名額分配并未與登記情況掛鉤。但事后來看,各地得到的指標與各自科工人數在全國的占比情況相差較多,如上海通過復審的科工人數占全國登記總數的近三成,而代表名額只是全部登記地區所占指標(261)的17.24%;與之相反,東北上報的科工登記人數不到上海的六成,獲得的名額卻比上海要多15人。這可能是東北作為老解放區的政治地位和作為工業基地的經濟地位決定的。

除東北外,盡管從登記科工人數的對比上來看,其他各地區獲得的名額數也毫無規律可言,但如果考察各地區的高端研究人才,會發現各地所獲名額與其科學地位基本相稱。按照科代籌委會的統計[9],參與登記的“研究院畢業”人才共有747人,各地排名及人數依次為上海(225)、北京(146)、天津(86)、武漢(60)、中央科學領導機關(54)、南京(47)、東北(35)、杭州(31)、濟南(28)、長沙(22)、西北(7)、山西(6)、鄭州(0),除少數例外除長沙分會所獲名額偏少外,東北、西北名額偏多。東北有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西北則因為上報的登記人數只包括西安、銀川兩地,甘肅、青海、新疆以及陜西部分地區未包括在內。,各地代表數額基本與此相稱。這說明常委們在做決定的時候對于國內科研力量的分布有比較全面的估計。

除各地區這335個名額外,總會組織部在7月9日第13次常委會議上報告:中央直屬機構代表名額為35人,其中文委會7人(內中衛生部2人,文化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出版總署、新聞總署各1人)、財委會28人,其代表產生辦法由各該會人事處自行處理;軍委會代表名額共計70人,包括各野戰軍及軍委直屬機構[8]。代表名額總計為440人。

總結科代籌委會為推選代表所做的準備,可以得出以下認識:

其一、在舊科技社團遭到批判、亟需整改的背景下,科代籌委會拋棄了通過舊有社團推舉科代會代表的途徑,而是探索先進行科學工作者登記,然后在登記基礎上進行普選的新方式。

其二、由于對科學工作者的定義過于寬泛,各地登記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難以把握的問題,導致工作進展緩慢,加上對即將成立的科技社團的定位存在分歧,因此代表推選工作被擱置了一段時間。上述問題解決后,因時間倉促,大多數地區來不及組織普選,且已經確定了科技界要為國家建設服務的方針,總會指示代表推選工作要更多地依靠地方黨政機關。

其三、盡管科代會以科技界為主,但代表的推選也受到當時國家大政方針的影響,不能只考慮候選人在科技界的影響。比如,考慮到男女平等和培養后備人才的需求,總會方面要求各地推選代表時要照顧青年和女性。

二? 科代會代表的產生

代表名額分配辦法出臺后,各地迅速行動,制訂代表推選方案。各地在選舉代表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即總會常委是否具有直接參會資格、是否占用地方名額。在收到南京分會的請示后,總會組織部于1950年7月11日通知各分會:“總會頃決定全體總會常務委員為出席大會當然代表,各地方產生代表時可不必再選總會常委?!保?0]

負責地域比較廣的分會還存在名額二次分配的問題,比如濟南分會的10個名額,經各方面的考慮協商,最終定下來的分配方案是:濟南4名、青島4名、徐州1名、淄博和濰坊共享1名。對這一方案,青島支會在寫給總會的報告中說:“在科工的人數比例上,青島的代表名額是少了些,但是為了照顧全省,我們青島支會同意這樣的分配?!保?1]

各地推選代表的方式不盡相同,甚至有些地方本身就采用了多種方式,但大多是在當地黨政機關指導下進行的。以青島為例,4名代表中,有1名由軍管會直接選派,剩下3名則由選舉產生,具體選舉方法是:以普選方式推選142名代表,和青島支會的45位籌備委員一起,召開青島市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于會上選出3位代表[11]。

杭州分會采取了以下方式:先由籌委會常委與浙江省文教廳等進行協商、研究,確定10個代表名額的分配(結果為理組3、工組3、農組2、醫組2);次由籌委會各組提出候選人名單,邀請籌委以外一倍半的人士召開擴大會議,協商產生代表;然后再由常委與省領導機構共同研究,定下初步名單意見,并采取了照顧婦女代表的措施;最后再召開擴大會議,通過代表名單[11]。

長沙分會先召集全市與科學工作相關的53家單位,舉行聯絡會議,協商代表產生辦法及名額分配比例,讓各單位照比例普選出170位代表,召開長沙區域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選出出席科代會的5名代表。7月15日,分會得到省文教廳轉來的通知,代表名額增至8名,遂研討再產生3名代表的方法[11]。

北京情況特殊,由于分會遲遲未能建立,該地區的登記及代表選舉都是由總會組織部代辦的。6月11日,總會第12次常委會議通過了由20人組成的北京區代表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理、工、農、醫每組5人,提名委員為當然候選人),在開展登記的同時發放選票,以普選方式選舉代表。共計發出選票2933張,收回73%的選票,產生代表20人(表3)[8]。

據上表所示,北京選出的代表絕大多數為資歷較深的正副教授或研究員,且全部為男性,在選舉過程中主要關注候選人在科學界的影響。

同樣采用普選方式,上海的工作雖然細致周到,但結果卻與北京大不一樣。6月初,上海分會就開始籌備代表產生工作,舉行了數次全體籌委會、常委會和候選人提名小組會議,反復商討代表名額問題、代表產生方式問題、候選人數目和具體人選問題,以及如何遵照總會指示適當照顧青年、婦女,并兼顧理工農醫各組間的相對均衡分布。相關討論結果隨時報送總會核示??倳_定上海名額為45人時,也同意上海方面采取普選方式,由登記合格之選舉人(即參加前期登記的自然科學工作者)以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科代會代表。

上海分會候選人提名小組經反復磋商研討,提出了180人的候選人名單,報分會常委會修正通過,復經全體籌委會討論修正,期間還向政府文教等有關部門征詢意見,最終形成了包含180名候選人的選舉票,發放給選舉人(但選舉人可在候選人外另選自己認為合適的代表)。180名候選人的分布情況見表4。上海分會通過總會復審的自然科學工作者登記人數為10049人,其中理組1223人、工組5583人、農組575人、醫組2668人(各組女性依次為252人、77人、65人、946人),各組候選人數及其中的女性人數是參照登記總人數,并在學科、性別方面加以平衡調整的結果。

合計180人,女性13人60歲以上16人,30歲以下9人有留學經歷者120人;有博士學位者53人醫組的博士學位有兩種,一種是醫學博士(相當于后來的八年制醫學本科),另一種是哲學博士(或醫學科學博士)。本表對此未作區分。

為遵照總會指示,適當照顧青年、婦女及各學科間的平衡分布,分會在“選舉注意事項”中規定:“選舉人于下列180名候選人中圈選45人……理工農醫各組每組必須至少圈選6人。被選人總數多于45名者,作為廢票;但少于45名者,仍屬有效。選舉時應適當照顧青年、婦女?!逼者x工作始于7月11日,7月20日截止,共發出選票9000余張,收回4000張[8]。錄取規則為開票后先依理、工、農、醫四組最高票數每組錄取6名,其余21位按票數多少、不按學科而依次錄取。實際上,7月21日開票后,因種種原因對結果進行了一些微調據投票結果,理組的彭慧云(女,1466票)、莊長恭(785票),工組的錢正英(女,1017票),農組的何康(1493票)、錢崇澍(1228票)、周宗璜(1099票),醫組的崔義田(1342票)均得高票而未入代表之列。其原因不一而足,有的可能是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上海(如錢崇澍),有些可能是因工作原因難以分身(如崔義田)。,最終選出代表的情況見表5。

共16人,其中女性6人60歲以上3人, 30歲以下0人有留學經歷者10人;有博士學位者6人

合計共45人,其中女性10人60歲以上7人, 30歲以下5人有留學經歷者32人;有博士學位者17人

女性候選人當選比例為76.92%,30歲以下候選人當選比例為55.56%,遠高于平均當選率25%,體現出廣大選舉人在投票時的確遵照了分會關于“適當照顧青年、婦女”的政策選舉人中包括不少中等學校教師,以及助產、護理人員,他們并不熟悉科學界的狀況,在選舉時只能按照形式上的要求照本宣科?!皨D女”這條標準是最好掌握的,因此女性候選人的得票往往很高。。但女性候選人及當選代表過度集中于醫組,實際體現出在此之前婦女就業受到極大限制。與北京的情況相比,上海方面的選舉結果更多地凸顯出候選人的行政職務、性別角色及年齡特征。

1950年7月中下旬,各地按照分配的名額陸續完成了代表選舉工作,并將代表姓名、簡歷報送給總會。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地方出現了超額問題。杭州超額一名,發函給總會表示“欲以代表團秘書資格列席大會”。山東、蘭州、專門學會等方面也紛紛來函要求增加代表??倳试S山東方面增加5位代表,蘭州方面增加4位少數民族代表。臺灣方面要求增加代表3名,總會也予以通過。

對學會方面提出的需求,總會決定讓其以特邀代表身份與會,并由組織部擬訂了一份特邀代表名單,為每個學會提供兩個名額,其中至少一名分配到京外。一些未能當選代表的知名科學家便通過這一渠道得以與會,其中有孫云鑄、王鴻禎、尹贊勛、趙九章、高士其,等等。此外,為滿足各界旁聽大會的需求,組織方印發了470張旁聽證,對于各地超額代表想要列席會議的,也按照旁聽處理[8]。

雖然總會事先對代表額數及分配做了規定,但隨著形勢發展,總有增減微調。據總會統計,科代會最終的代表總額數為529名據1950年8月編印、作為資料發放給與會代表的《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名錄》,代表總數為530人,各類別代表數字也稍有出入。但這可能是由于編印這本名錄的時候,代表情況尚未塵埃落定。本文以會后的統計數字為準。,其中包括:(1)總會常委46名;(2)中央直屬有關科學工作機構代表40名;(3)解放軍及軍委直屬機關代表57名;(4)各地區代表327名;(5)特邀代表59名。各地區代表具體分布見表6[13]。

對于科代會代表產生的過程,有以下認識:

其一、在總會安排下,大多數地區的代表是在當地黨政機關指導或參與下產生的,采取普選方式的只有北京、上海兩地。

其二、即便同樣采取普選方式,但由于選舉程序上的不同,北京和上海的選舉結果也出現了較大差異。上海方面按照總會要求,在選舉中明確要選舉人投票時適當照顧青年、婦女,這一點忠實地反映在投票結果中。這可能與上海方面的選舉人中有比例較大的基層知識分子不無關系根據《全國各地區登記核準自然科學工作者統計表》,北京核準自然科學工作者人數為3069人,其中大學??埔陨袭厴I者為2862人,占比93.26%;上海核準人數為10049人,其中大學??埔陨袭厴I者為7846人,占比78.08%。北京選票回收率73%,上海則不足50%。上海方面各學歷層次的選舉人的選舉參與度及投票差異情況,尚待進一步的資料來揭示。。這些人主要集中在中學教師及護士、助產士群體,對科學界的情況并不熟悉,在投票時可能更加傾向于按照官方明確的標準來執行。

其三、此次代表推選總體上比較倉促,無論是以選舉形式,還是政府指導下的推舉形式,都存在不少問題,所以在后期科代籌委會又采取了不少補救措施,主要有:針對名額明顯不足的地區或少數民族等特殊群體,追加名額;對學會方面做出妥協,以特邀代表的形式給予照顧;發放大量旁聽證給社會各界,等等。

三? 科代會代表情況分析

科代會召開期間,實際向大會報到的代表為469名,其中總會常委40名、中央直屬有關科學工作機構代表37名、解放軍及軍委直屬機關代表50名、各地區代表291名、特邀代表51名。按學科分類,實際報到的代表中有理組119名、工組173名、農組78名、醫組99名。其中農組代表數量最少,以至于出席會議的農學家丁穎說:“農組工作者原占多數,而代表特少。經于主席團會議時,由各代表提請于將來代表機構成立時,予以增加?!保?4]事實上,據總會復審的自然科學工作者登記結果,總登記人數為37797,其中理、工、農、醫四組人數分別為6158、18428、4028、9183盡管因華南、西南未開展登記工作,且其他地區也多有遺漏,導致這組數字并不完善,但從人員占比方面來說,還是有參考價值的。,農組的人數實際上是最少的。各組代表數量之間的差異,并不像登記人數之間的差異那樣大。

在科代會的代表中,女性只有20名[12]。在女性代表中,屬于醫組的占了絕大多數,而上海一地就有10位女性,當中有4位非醫組代表,這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和工作的機會較多,另一方面還因為上海分會在選舉代表時對于“照顧婦女”落實得比較好。

將所在單位劃分為政府機關、高校(含高等職業學校)、科研院所、廠礦企業、社會服務機構(包括醫療衛生、科學普及等)幾個類型,對各地出席科代會的代表加以分析,能夠對此次會議的代表構成及其代表性形成更加明確的認知。依照《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名錄》,排除少量信息不明的條目,能夠明確服務機關的代表一共有309位,其中來自政府機關的有74位,來自高校等教育機構的有142位,來自科研院所的有19位,來自廠礦企業的有41位有些廠礦企業性質比較特殊,如張家口機電廠,全稱“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張家口機電廠”,其廠長(此次會議代表)在工作中的身份更多地是行政管理人員,而非技術人員。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來自社會服務機構的有33位醫組代表有其特殊性,兼有高校教師和醫療從業人員的特點,本表統計時依照《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名錄》登記的服務機關,登記為高校的就計入“高校等教育機構”欄,登記為醫院的就計入“社會服務機構”欄。。比較明顯的特點,一是來自政府機關的代表占了較大比重(如沈陽的16位代表中有8位身擔要職[12]),如果加上廠礦企業的代表,就占到了代表總數的近四成,這從側面體現出此后科學界要在黨的領導下與政府有關部門密切結合,積極配合國家的建設工作;二是來自科研院所的代表明顯偏少,若非總會設置了特邀代表這一選項,很多知名科學家就會被排除在科代會之外,比較典型的如馮德培、貝時璋、趙九章、尹贊勛,等等。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大批深刻影響了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開拓者沒有出現在科代會上。與一年前的科代籌委會全體會議相比,科代會少了很多為人熟知的名字,如:饒毓泰、羅宗洛、戴松恩、錢崇澍、蔡翹、裴文中、章鴻釗、林巧稚、伍獻文……[15, 16]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兩次會議代表推選方式不同造成的。1949年,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聯合其他社團,在科技界經過廣泛宣傳、協商,邀請國內理、工、農、醫各界及各地區和各團體代表共同組織籌備,最終形成了科代籌委會。由于各團體充分發揮了在本學科領域的資源和影響力,因此科代籌委會盡量涵蓋了科技界有影響的代表人物??拼鷷淼倪x舉則大為不同。當時對舊有學會整體持批判態度,認為其有著“人力財力分散、分宗劃派、爭名奪利等弊端”[17],是“腐敗的”[4],因此在討論代表推選方式時,首先就排除了通過舊有學會來推選的渠道。當時主流意見是實行普選,但工作進展并不順利,有些地方尤其是新解放區不具備開展選舉人登記的條件,開展登記工作的地區在工作中也頗費周折。到1950年4月,總會才確定了今后的組織路線和工作路線,隨后根據新的要求調整了代表額數,制訂了分配方案。但此時,大部分地區并不具備開展普選的條件,因此往往是在當地黨政機關指導下,召開籌委會擴大會議,以選定科代會代表,只有上海等工作基礎較好的地區以普選形式選舉了代表。但無論哪種形式,都有大量此前一直從事基層工作的小知識分子參與到代表推選中來此次自然科學工作者登記,科代籌委會明確將“普通中等學?;蛑械嚷殬I學校的自然科學教員”和“醫院中的……護士、助產士”納入登記范圍。前者多在理組當中,比如杭州分會自審通過的理組登記人員為786人,其中476人從事中等教育;后者多在醫組當中,醫組人員里女性數量較多的原因就在于大量助產、護理人員的存在。。他們對科學研究的方法、歷史和現狀都不夠了解,參與選舉只能是隨波逐流、草草了事。加之總會又提出了“適當照顧青年、婦女”的要求,使得推選更加偏離了“科學”這個主題。這些共同造成了科代會代表情況中的種種不如人意之處。

四? 結語

1950年的科代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學發展史上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仡櫄v史,科代會的歷史使命和重要工作,大多在一年多的籌備過程中就已經完成或是做好鋪墊了,包括推選科學界的政協代表,將延安和解放區的科技工作經驗引入新中國的科技事業實踐當中,為籌備中國科學院出謀劃策,設計新科學團體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方針,等等。因此,被推選出來于8月份來京參加科代會的代表們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工作任務(提案審議工作非常倉促,“潦草塞責”[18]),更多地是來為一年多的籌備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并見證人民科學工作翻開新的一頁。

盡管如此,代表產生的過程卻頗有值得注意之處。此前一年,科代籌委會籌備過程中,委員的推選是由科技界通過原有的社團來組織商討、醞釀的;此后不久,原有的社團組織就受到“不團結”“宗派主義”“名利場”等等批評,而科代會代表的產生方式遂另起爐灶,試圖在開展自然科學工作者大規模登記的基礎上進行普選。但大多數地區進展并不理想,最終不得不求助于各地黨政機關,才得以完成任務。

對比兩種方式下產生的結果:科代籌委會的成員不僅有大量有聲望的科學家,還有不少來自解放區的科技工作者,群賢薈萃、團結一致;而科代會代表數量近兩倍于科代籌委會,卻在容納知名科學家方面頗多遺珠之憾,即便以“特邀代表”的方式打過補丁,也只是聊勝于無。出現這種問題,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無論是求助于黨政機關,還是通過普選來選出科代會代表,其中都要關涉到諸多對科學事業、科學界不那么了解的基層科學工作者。他們缺少深入了解科學家的機會,在需要做出關鍵選擇(審核或投票)的時候,只能借用臨陣磨槍或道聽途說得來的信息。而科代籌委會的形成則仍主要是科技界自發行動,互相之間都很熟悉,所以做起事來事半功倍。其二、按照總會要求,科代會代表的推選中要考慮各學科間的平衡分布,并適當照顧青年、婦女。在這方面做得最到位的是上海,但這種偏離了科學主題的要求,再遇上本就對科學了解不夠深入的選舉人團體,就使得很多并不那么合適的候選人被選中了。

綜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對舊有學會的批判和改造在政治上確有其“不得不發”的態勢,但對學會已有的工作經驗未能認真總結并發揚,未免有蘭艾同焚之嘆。其實,在追求科學精神、探索科學思想、組織學術活動等多個方面,原有學會做過大量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值得好好借鑒、發揮。然而,在科代會代表選舉過程中,科代籌委會拋棄了舊有的工作方式,卻限于諸多客觀條件,沒能把新的工作機制建立起來,最終又求助于行政干預,導致代表產生當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其中的經驗和教訓,至今仍值得我們反思。

參考文獻

[1] 王揚宗. 1949—1950年的科代會: 共和國科學事業的開篇[J]. 科學文化評論, 2008, 5(2): 8—36.

[2] 全國科學會議促進會. 中華全國第一次科學會議籌備委員會簡章草案[J]. 科學通訊, 1949, (1).

[3] 尹贊勛等. 試擬關于中華全國第一次科學會議的基本任務可以提出的問題[J]. 科學通訊, 1949, (1).

[4] 馬大猷等. 籌委會學科小組討論摘要[J]. 科學通訊, 1949, (2).

[5] 科代籌委會大會. 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產生條例[J]. 科學通訊, 1949, (2).

[6] 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簽寄籌備委員會簡章、代表產生辦法、選舉人登記辦法等通知及同德醫學院為報送自然科學工作者名單、登記表的函件[B]. 1950. 上海:上海檔案館, Q249-1-58.

[7] 嚴濟慈等. 本會常委會一年來總結報告[J]. 科學通訊, 1950, (10).

[8] 佚名. 本會常委會會議記錄摘要[J]. 科學通訊, 1950, (10).

[9] 科代籌委會. 全國各地區登記核準自然科學工作者統計表[M]. 北京: 科代籌委會, 1950.

[10] 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委會上海分會選舉人登記辦法、選舉辦法結果及全國科代會( 籌 )有關問題的函件[B]. 1950. 上海:上海檔案館, C42-1-3.

[11] 佚名. 各地分會籌備狀況[J]. 科學通訊, 1950, (10).

[12] 科代籌委會.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代表名錄[M]. 北京: 科代籌委會, 1950.

[13]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紀念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1.

[14] 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會議經過報告[B]. 1950. 北京: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 丁穎SG-001-145.

[15] 樊洪業. “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留影[J].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3, (1).

[16] 王天駿. 文明夢: 記第一批庚款留美生[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106—107.

[17] 王淦昌等. 關于中華全國第一次科學會議的基本任務的意見[J]. 科學通訊, 1949, (1).

[18] 竺可楨. 竺可楨全集·第12卷[M]. 上海: 上??萍冀逃霭嫔?, 2023. 163.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and Related Issues of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as Natural Science Workers in 1950

WANG Chuanchao

Abstract: From 1949 to 1950,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as Natural Science Workers,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abandoned the original academic organization and attempted to conduct universal suffrage on the basis of large-scale registration of natural science workers. However, due to many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progress in most regions was not ideal, and ultimately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had to seek help from local party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This article reviews various issues in this process and re-evaluates the role and experience of the original society.

Keywords: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as Natural Science Workers,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as Natural Science Workers, the 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