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黨報集團所屬紙媒發展路徑研究

2023-05-03 03:17吳舟沫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統一性差異化專業化

摘要:文章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研究黨報集團的發展路徑。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這一時期,媒體經過改革發展的陣痛期和艱難期,取得了顯著成效,媒體融合步入“深水區”。從單一媒介轉化為多媒體融合發展是傳播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由于外部資源分配及內部機制創新等,黨報集團內部的各類紙媒形成共生共榮、相互競爭的關系。文章經過深度研究發現,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黨報紙媒面臨一些問題,如浮于表面、融而不合,在內外部的雙重壓力下黨報集團內部出現競爭態勢等。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黨報集團不同紙媒差異化發展路徑,主要有:強化政治責任擔當,筑牢意識形態陣地;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精品內容生產;拓展服務功能,完善協同治理體系;重視民生新聞報道,加強區域內容挖掘;細分傳播平臺差異,賦能內容精準分發;深度拓展受眾市場,加大產業融合力度;堅守專業原創,深耕內容稀缺性;優化報道內容,著眼大眾化解讀;打破思維邊界,加深跨領域融合??偟膩碚f,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黨報、都市報、專業報應該如何克服同質化問題,走上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是值得深入思考、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媒體深度融合;黨報集團紙媒;統一性;專業化;差異化

中圖分類號:G21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4-0095-03

2014年被稱為“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元年”。 當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全方位繪就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宏偉藍圖[1]。頂層設計與理念轉型的要素共同驅動主流媒體深入、多樣化發展。

就媒介發展史來看,傳播媒介經歷了由合到分的多元化發展、由分而合的融匯式共存的過程,遵循“融合—分化—融合”的螺旋式上升軌跡[2]。黨報是黨報集團的“母報”,都市報和行業報是黨報集團的“子報”,三者隸屬同一主流媒體集團,既存在共生共存、分而一統的關系,又存在特色化、差異化的競爭關系。因此,黨報集團媒體在深度融合、縱深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三者之間“統”和“分”的辯證統一關系。

一、媒體深度融合態勢下黨報集團所屬紙媒的共性

黨報、都市報、專業報是各級黨報集團內部的三大紙媒陣營,最先受到新媒體沖擊,卷入媒體融合浪潮,在目標定位、發展思路、融合手段方面存在一致性[3]。

(一)目標定位一致

“融為一體、合而為一”是媒體融合轉型的最終目標。2014年后,媒體融合成為行業共識,《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的目標。此后國內媒體掀起了“融合”熱潮[4],但不少媒體只是形式上的“合”,本質上沒有實現真正的“融”。 2020年《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的發展目標。頂層設計之下,黨報、都市報、專業報自然有同樣的融合目標[5]。

(二)發展思路一致

傳統紙媒從簡單相加逐步邁向深度相融,逐步取得“1+1>2”的效果,已經步入融合水平較高、成效較好的階段。黨報、都市報、專業報必須突破傳統紙媒報道方式的限制,實現多種傳播介質疊加融合[6]。黨報、都市報、專業報在加強優質內容生產、打造精品佳作的同時,還要拓寬發展渠道,尋求跨界發展,建立多元化、綜合化、立體化的融合傳播平臺及合作伙伴關系,探索商務政務服務體系構建,共享融合資源[7]。

(三)融合手段一致

先進的媒體技術是媒體融合發展的載體,是媒體傳播發展的必要手段[8]。傳統紙媒要通過新興技術手段轉型升級,運用同一個互聯網介質,實現不同媒介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最終目標,合力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新型主流媒體集團[9]。

二、黨報集團所屬紙媒的自身特性

不同媒體傳播范圍、受眾、內容、資源、效果存在差異,“千媒千面”,而非“千篇一律”。同為傳統紙媒,黨報、都市報、專業報也各有特點,存在以下幾方面差異。一是傳播受眾不同。黨報的受眾主要包括各個層級領導干部、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都市報反映社會民生,受眾定位是當地市民。專業報主要面向某一專業領域從業者[10]。二是傳播定位差異。黨報的核心使命是引領主流輿論,做好輿論引導;都市報立足于地方社會新聞、民生報道;專業報主要報道行業領域政策規范、前沿技術、行業動態,促進行業發展[11]。三是內容特征不同。黨報特征是權威報道、嚴肅沉穩,都市報極具生活氣息、通俗接地氣,行業報具有鮮明的行業特征[12]。

三、媒體深度融合中黨報紙媒面臨的問題

媒體融合前期實踐中,各種媒體形態在體制機制、組織架構、內容生產、傳播運營、隊伍建設等方面逐漸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的融合成果[13]。面對新的時代要求即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黨報集團需要進一步鞏固既有優勢,補齊自身短板,掃除融合過程中存在的障礙。

(一)浮于表面,“融而不合”,部分業務板塊內容生產同質化嚴重

媒體融合是指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推動下實現的內容、渠道、終端、組織等不同層面相互滲透和相互交融的過程[14],其中,內容融合是關鍵?!爸醒霃N房”的建設使用,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為各大媒體提供統一的“食材”,由不同媒體平臺加工“烹飪”進行分發,聚合產生規模效應。在實際融合過程中,黨報、都市報、專業報在新聞業務領域、報道內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交織(比如黨報、都市報的時政新聞報道,黨報的部分新聞條口與專業報存在重合),由于沒有深入研判及規劃自身紙媒的特點和優勢,為了抓住優質資源,搶占先機,造成部分新聞產品內容重復度高,戰略差異化、內容特色化、傳播分眾化不足,容易導致用戶和流量流失[15]。

(二)在外部生態、內部環境疊加作用下,黨報集團內部出現競爭態勢

在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紙媒最早感受到生存發展壓力,成為轉型發展的前沿陣地。紙媒受到沖擊,呈現“斷崖式下滑”,在外部財政支持、政務合作,內部運營創新、媒體融合等主客觀因素作用下[16],投放到報業的資源開始從子報向母報集聚,一改“子報養母報”的局面,黨報的傳播力、影響力迅速提升,經營能力也全面上揚,“子報”面臨更大的生存發展困境。面對有限的財政支持、社會資源、外部平臺,黨報、都市報、專業報之間產生資源和用戶競爭,造成黨報集團內部消耗,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集團事業的整體發展[17]。

四、黨報集團不同紙媒差異化發展路徑

黨報作為傳統主流媒體,在內容建設和專業水平上具有先天優勢,黨報集團各紙媒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追求精品生產,實施內容差異戰略,同時注重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等先進技術手段,摒棄“求大求全”,追求“專業精深”,錨定目標群體,打造特色化、分眾化產品內容,滿足不同受眾及細分市場需求[18]。

(一)黨報發展路徑

第一,強化政治責任擔當,筑牢意識形態陣地。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壯大主流輿論陣地。堅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主流價值引領,實現內容主流化,塑造社會共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情感傳播要素,激發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精神價值。

第二,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精品內容生產。發揮傳統紙媒優勢,在新聞流程再造過程中,延伸傳統傳播價值鏈,聚力深度報道、典型報道,策劃主題宣傳,增強新聞宣傳的集聚效應,深度打造優質內容,為黨報打造區域品牌主流媒體集團賦能。

第三,拓展服務功能,完善協同治理體系。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開啟“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新模式,一方面保證出色完成新聞宣傳任務,另一方面依靠制度化和媒體組織平臺優勢,打造強大的現代傳播能力,提高政務、服務、商務功能,加強與地方用戶的再連接。

(二)都市報發展路徑

第一,重視民生新聞報道,加強區域內容挖掘。結合當地實際,發揮熟知本地民生的優勢,增強與市民的連接互動,深度挖掘社會微小典型事跡,生產更多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提升內容生產競爭力。

第二,細分傳播平臺差異,賦能內容精準分發。結合新媒體技術手段凸顯傳統都市報社會責任。不能簡單地做內容生產的“搬運工”,而應注重區分傳播平臺,根據“兩微一端”、直播平臺的受眾需求及內容傳播特征進行內容生產,實現內容與受眾的精準匹配。如今,都市報與新媒體融合,也要嘗試打造更多具有本地特征的內容,如直播探店,給受眾推薦本地的優秀資源,既能夠打造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又能額外拓寬盈利渠道,更利于都市報的長期發展。

第三,深度拓展受眾市場,擴大產業融合力度。充分運用政策、技術、平臺優勢,提升用戶數量,拓展傳播途徑,打造特色IP,實現多維資源整合、深度創意策劃、有效落地執行,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三)專業報發展路徑

第一,堅守專業原創,深耕內容稀缺性。專業性是專業報最鮮明的標識和特征。碎片化信息時代,專業、精深、原創內容具有高價值、高稀缺性,用戶愿意為此類知識信息付費。專業報應當深耕垂直領域行業需求,精準定位目標受眾,持續輸出高價值、高稀缺的內容,培養長期穩定的用戶群。專業報的發展路線相對簡單,受眾類型比較單一,其必須扎根精品內容,確保內容的稀缺性、實用性,能夠切實助力受眾在專業領域的成長。

第二,優化報道內容,著眼大眾化解讀。在服務業內人士需求,深耕專業化、權威性報道的同時,也要發布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行業信息或熱點問題,滿足更多受眾的需求。讓專業領域“高深莫測”的新聞報道更加親民,“走入尋常百姓家”。為了進一步擴大受眾群體,專業報也要嘗試將晦澀難懂的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出去,擴大專業內容的傳播范圍,讓原本并不專業的受眾經過專業報由淺入深的培養,成為專業報的忠實擁護者。

第三,打破思維邊界,加深跨領域融合。專業性知識、專業化報道是專業報的核心資源,在垂直深耕的基礎上,應加大跨地域、跨平臺融合力度,有效拓展合作領域,實現同一專業領域在不同地域、不同媒介平臺的協同發展,構建行業合作新生態。

五、結語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各種思想觀念層出不窮,容易誤導社會公眾的意識形態,黨報必須恪守意識形態陣地,持續為社會公眾灌輸正確的價值理念。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黨報應嘗試承擔更多的服務功能,重點宣傳報道基礎性內容,只有在此基礎上涉獵更多的服務功能,才能融合宣傳性與實效性,讓受眾通過閱讀黨報了解更多資訊,并且能夠獲得相關的黨政服務。同時,都市報還要聚焦當地民生資訊,打造多元化服務內容,拓寬盈利渠道,固守新聞本土特色,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 陳強.云傳播: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新探索:評《云傳播時代》一書出版[J].新聞前哨,2023(4):74-75.

[2] 曾祥敏,董華茜.平臺建設與服務創新的維度與向度:基于2022年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調研[J].中國編輯,2023(Z1):26-31.

[3] 曹同營.“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探討[J].互聯網周刊,2023(4):42-44.

[4] 劉晶.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實踐的困境與突破[J].采寫編,2023(2):31-33.

[5] 宋穎.媒體融合影響下新聞編輯轉型策略研究[J].采寫編,2023(2):46-48.

[6] 劉詩揚.地縣融媒體建設與創新路徑研究:評《見微知著:地縣媒體融合創新實踐》[J].傳媒,2023(3):97.

[7] 黃楚新,陳智睿.論數字時代的媒體深度融合發展[J].傳媒論壇,2023,6(3):3-6,11.

[8] 欒紹靜.抓好地市媒體融合發展的幾個關鍵環節[J].城市黨報研究,2023(2):22-24.

[9] 崔漂恒.區域協同與縱向整合:市縣級媒體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探究[J].傳播與版權,2023(2):56-58.

[10] 馮晴,李君,趙珊珊.市級廣電媒體融合發展路徑思考[J].廣播電視網絡,2023,30(1):85-87.

[11] 于亮.我國智媒體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傳媒,2023(2):56-58.

[12] 曾祥敏,楊麗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的十大創新探索[J].傳媒,2023(2):28-31.

[13] 深化媒體融合,提升新時代黨媒傳播力[J].新聞戰線,2023(2):7-10.

[14] 董思遠. 5G時代媒體融合發展實踐研究[J].采寫編,2023(1):24-26.

[15] 鄧村堯,廖歡歡,謝薏.新時期開展媒體融合黨建工作的策略[J].今傳媒,2023,31(1):35-37.

[16] 黃楚新,陳智睿. 2021年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盤點[J].青年記者,2021(24):9-12.

[17] 曾祥敏,楊麗萍.論媒體融合縱深發展“合”的本質與“分”的策略:差異化競爭、專業化生產、分眾化傳播[J].現代出版,2020(4):32-40.

[18] 童兵.習近平關于媒體融合發展論述的要義及實施進程[J].當代傳播,2020(2):4-10.

作者簡介 吳舟沫,編輯,研究方向:傳媒。

猜你喜歡
統一性差異化專業化
對幼兒園聽評課專業化的思考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統一性分析
新世紀以來澳大利亞“質量標準驅動”的高等教育改革:演變、特征及啟示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通過“同案不同判”淺議司法統一性問題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外電視廣告差異化表達方式
試論中國夢視野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人民性統一性理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