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齊哈爾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路徑探析

2023-05-09 12:21曲浩天祖彤吳丹
理論觀察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齊齊哈爾民族團結

曲浩天 祖彤 吳丹

摘 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舉措,創建工作是涉及各族群眾重要的政治任務,本文以黑龍江齊齊哈爾地區為研究對象,對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事業開展的意義、現狀、所遇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并結合工作開展實際探析路徑,為齊齊哈爾等多民族散雜居地區開展創建工作建言獻策。

關鍵詞:齊齊哈爾;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D6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2 — 0019 — 04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一項涉及各族群眾的系統性工程,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保?]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作為多民族散雜聚居地,全市共有20萬少數民族人口,44個少數民族,1個民族區、9個民族鄉鎮、88個少數民族村,民族成分復雜,因此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促進地區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齊齊哈爾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鑄牢地區各族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首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采取多種方式形式,使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

意識的了解,使各族群眾認識到“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的主題。其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區域協調發展工作緊密連接。通過創建工作能夠有力帶動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經濟

社會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項目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使各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攀升,以生活環境、經濟狀況上的實際改變,鑄牢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有利于促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開展對于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各級各類

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文藝匯演和體

育活動中不斷促進各族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吸引、相互認識,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共同性,學會尊重和包容差異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齊齊哈爾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逐漸增加,市域內民族成分更加復雜,各民族散雜居情況更加普遍;流入人口在為地區帶來發展活力,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為城市民族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因此需要通過民族創建工作將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念傳導到各族人民心中,使各族群眾相互包容理解,打造互嵌式社區,構筑共有精神家園。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深入開展,對于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維護地區民族領域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三)有利于豐富地區民族工作的內涵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民族工作整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建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具體而言又與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文旅發展、公共服務等多項工作緊密相連;創建工作開展的過程,也正是民族工作進行實踐積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隨著創建工作開展更加全面深入,地方黨委政府、各相關行業部門對于民族工作的理論政策認識水平、整體謀劃部署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都會逐漸提升,而且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多民族聚居地齊齊哈爾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踐經驗,也可以為其他地市帶來借鑒啟示意義。

二、齊齊哈爾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現狀

齊齊哈爾市近年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一項重大事業發展。

(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主要做法

1.高位謀劃推動創建事業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成立了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通過議事協調機構加強各縣(市)區、各相關部門配合溝通,推進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為創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出臺《民族團結進步發展規劃》等針對發展實際的指導性文件,有力支撐了地區創建工作更好開展。

2.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采取在發展中創建,以創建促發展的工作路線,積極爭取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支持民族地區產業建設,促進少數民族村寨文旅產業融合,帶動民族地區群眾上崗就業,通過產業拉動發展,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事業激發活力,強化經濟基礎。

3.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融入各重點領域,在把握好重要時間節點的同時,注重日常創建活動的開展。將創建活動納入黨委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各部門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全市對創建工作的重視程度。

4.營造良好宣傳氛圍

通過多種渠道載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借助民族節慶、文藝演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有形有感有效講述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使“三個離不開”深入人心。

(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主要成效

1.成功選樹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打造了梅里斯街道勝利社區、富??h勵志民族中學等4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0余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通過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對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2.有效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將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原則,2019年至今齊齊哈爾市爭取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資金4億余元用于少數民族脫貧攻堅、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市25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民族村已脫貧摘帽;4個少數民族村被評為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0余個民族村被評為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3.民族文化資源助力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齊齊哈爾市建設的達斡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鄂溫克族民族傳習所、柯爾克孜族歷史博物館等在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成為重要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基地;在達斡爾族的庫木勒節、鄂溫克族的瑟賓節、朝鮮族的民俗節等重大民族節日期間,吸引各族群眾共同參與,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了各族群眾互相了解認識;各地區具有歷史積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克東滿繡、梅里斯達繡、龍江民族剪紙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民族特色產業,以特色文化遺產為載體,在文旅融合中發展民族地區經濟,以民族文化為創建工作貢獻重要力量。

(三)齊齊哈爾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所遇問題

1.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慢,創建開展基礎不牢靠

齊齊哈爾地區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還在不斷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比達地區還存在一定差距,這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帶來了困難。首先,近年來民族地區在各類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發展,但目前經濟基礎仍然薄弱,產業項目帶動就業和人均收入成效還不夠。其次,城鄉間、各民族村寨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鎮與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各民族村寨也因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發展規劃等原因存在差距。正因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切合實際、關乎民生的工作,以上兩點情況會在現實工作中影響創建工作開展。同時相較經濟發達地區,齊齊哈爾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慢也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帶來挑戰,全市域全覆蓋創建確需大量資金投入來保證。

2.宣傳深度廣度有待擴展,形式載體創新緩慢

首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開展是以全民為對象的系統性工作,不應僅在特定時間節點進行宣教,也不應局限于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場所。目前齊齊哈爾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在機關、學校、民族鄉村等重點領域地域開展頻次較高,每年9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也取得成效,但是覆蓋面還不夠廣,例如許多非民族村、非民族學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相對較少,教育開展的深度相對不足;部分單位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當作單一任務完成,沒有將其融入日常工作,納入日常學習。其次,齊齊哈爾地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載體手段較為傳統,例如在機關中采取集中學習研討和知識問答,在學校中采用校本課程及主題班會,在全社會通過發放宣傳單、設置標語橫幅等,這些方式會取得一定的宣傳教育實效,但缺少趣味性和可讀性,對受眾人群的吸引程度不夠,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學習效果。而且傳統的知識傳播方式速度較慢、范圍較小,民族團結進步知識宣傳也容易出現傳播局限的問題。

3.民族特色品牌不響亮,文化保護利用亟待加強

目前齊齊哈爾市達斡爾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等特色民族文化與其他產業發展融合度不高,宣傳面較小,文旅產業項目仍以十分傳統的方式運行,民族符號沒有整合形成特色名片,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同時齊齊哈爾市對于少數民族語言、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度挖掘和系統保護有待加強,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將關注度放在文化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上,流于表面地開發使用民族文化結果適得其反,不僅沒有為文化保護傳承做出更大貢獻,還因為對民族文化認識不夠,影響文化資源散發真正的魅力,導致經濟效益產出一般。

4.創建隊伍整體建設不足,理論政策水平仍需提高

首先齊齊哈爾市作為多民族散雜居地區,同民族自治地方相比存在差距,民族工作干部配備相對不足,專業負責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工作人員少,民族工作相較其他類工作政策性強,更需要通過實際開展工作積累經驗,因此新考入的工作人員、其他部門借調人員無法在短時間掌握工作難點不利于開展創建工作。其次,創建工作開展不僅僅依靠民族工作部門和民族工作干部,作為一項以全民為對象的整體工作更需要社會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只有為人民群眾認可,并積極參與其中,成為其主體才能實現其價值?!保?]尤其是在各村鎮開展創建工作更需要思想認識、文化水平較高的青年人才積極參與,但目前各村鎮人口年齡普遍偏大,村內多為中老年,青壯年外流多,缺少創建和鄉村振興帶頭人,這兩種情況對創建工作開展產生制約。

三、齊齊哈爾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開展路徑的建議

(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創建工作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保?]應著力構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框架,抓好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分工。一是推動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更好地發揮作用。利用好民族工作議事協調機構,系統打造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計劃,構建整體工作格局,以全市角度完善建立機制,加強各縣(市)區、各相關部門協調聯動、配合溝通,既明確分工又緊密聯系,確保各單位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形成合力。二是注重基層工作部門和社會參與。在市級層面上進行部署,縣級做好貫徹落實的同時,鄉鎮街道、村屯社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任何政策、規劃的實施都需要自上而下、一以貫之,基層工作如何開展直接關乎創建得到何種成效,要不斷加強對基層創建工作的領導,及時聽取工作情況,適時調整工作角度,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對民族工作、創建工作的認識。同時各級黨政機關開展創建工作還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最終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民族工作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大眾參與的良好創建格局,既要將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開展的有形有趣,也要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活動,促成“四個人人”的良好創建局面。三是做好民族工作干部培養。加強民族工作干部配備,強化各級民族工作力量,對新任職工作人員重點開展理論和業務培訓,同時督促全體干部經常更新知識儲備,促進隊伍整體工作水平不斷提升,更好更專業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二)利用好民族文化和特色產業,不斷增進經濟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工作開展積累的寶貴經驗,不斷加強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既可以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打牢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是創建工作開展的重要任務,齊齊哈爾市應利用好自身資源特色加快發展。一是推動地區特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優化傳統農業,以農業結構調整為起點,大力支持民族鄉村發展藥材果蔬種植和農業展覽觀光產業,圍繞新型產業發展,運用好寒地黑土資源,堅持“特色、特產、特業”的發展路線,大力推進民族鄉村經濟發展,帶動村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以實際行動鑄牢各族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加強民族文化資源與經濟發展相融合。依托民族文化獨特的資源稟賦,孕育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特色產業品牌,形成文旅融合等經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為利用民族文化特色促進民族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改善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居住環境時保護并融入民族文化符號,提升鄉村生態休閑農業旅游發展水平,建成具有民族特色、民俗風情的村寨、特色街、風情鎮和文化廣場等,形成優秀民族文化生命力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生產力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提升。

(三)持續樹立民族團結進步典型,強化示范引領作用

在發揮好現有示范單位、示范區、示范個人作用的同時,持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再增加,注重挖掘主線比較突出、群眾認可度高的典型先進,通過典型示范引領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鋪開,將民族團結進步故事講好,“總結各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積極效果與特色經驗”[4],逐漸實現從幾個典型變為整體的優秀。一是及時總結優秀經驗做法。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的工作開展模式、新穎宣傳教育載體、具有實效的制度方案總結起來,同時要向其他地市的優秀典型學習,結合齊齊哈爾市創建工作開展實際,對典型案例認真研究、適當調整,將典型經驗做法形成創建工作開展范本,組織開展集體學習,開闊各級相關部門尤其是民族工作部門的創建開展視野,不斷擴大示范典型的引領作用。二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再樹立。應當及時發現創建工作開展較好、具有一定基礎的地區單位,適時做好指導,解決工作開展所遇困難,幫助制定行之有效的下步計劃,同時注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的申報工作,促使創建典型不斷涌現。三是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個人的帶頭作用。加大對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個人的作用,讓各族群眾知道了解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正在大家生活中發生,通過群眾帶動群眾的方式,使“四個人人”蔚然成風。

(四)豐富宣傳教育載體,創新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開展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是創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群眾整體提高認識,更加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需要我們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因此須在宣傳教育載體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一是堅持活動開展有形有色。充分利用齊齊哈爾地區獨特的資源稟賦,將民族節慶、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文藝體育等具有特色屬性的符號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深度融合,在通俗易懂、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氛圍中將民族團結進步知識傳播出去,降低學習理論知識的門檻,“要善于運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開展工作,貼近百姓生活,直面日常所需,重在生成共情,進而改變人們的內隱理論?!保?]將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傳進各民族、各年齡段、各文化水平的群眾心中。二是運用好新媒體渠道。在傳統電視廣播、電子大屏、橫幅海報發揮作用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運用大流量媒體,例如抖音、微博、公眾號等,“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網絡空間,推進‘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把互聯網空間建成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平臺”[1]正確認識到短視頻媒體對于信息知識傳播的特殊重要性,在保證上傳內容質量好、宣教方向正確的同時,將民族團結進步知識以更加新穎、更加有趣的方式講出去,不斷擴大收看人數,擴展宣傳教育的深度廣度。

〔參 考 文 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J].中國民族,2019(11):

12-13.

[2]陳輝.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內在邏輯[J].貴州民族研究,2019,40(03):7-11.

[3]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王延中.對如何認識和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幾點思考[N].中國民族報,2019-03-22.

[5]高兵,李雪瑤.民族團結教育的深化:內隱理論對群際交流影響的啟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

〔責任編輯:侯慶?!?/p>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齊齊哈爾民族團結
齊齊哈爾老年大學校歌
齊齊哈爾地區一例鵝圓環病毒的PCR診斷
民族團結之歌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團結穩疆視閾下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