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高中英語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階段,而英語是高中階段的一門主要課程?;?span class="hl">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與《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有關文化意識培養的要求,本文從教師、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討了高中英語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路徑,希望對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關鍵詞:高中英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作者簡介:劉鳳林(1981.12-),女,廣西桂林人,玉林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7期2024-01-19

  • 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人才培養邏輯及實踐策略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促進民族團結的現實需要,又是民族地區出版業向出版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更是加速建設出版強國和文化強國的首要依托。本文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人才培養的時代背景、現實困境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根據民族出版事業的發展趨勢及工作要求,提出了“明確理念—完善路徑—創造環境”的多元人才培養路徑,旨在通過“訂單式”人才培養、校企聯合等方式,促進民族地區出版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出版強國;出版人才;少數民族文字;培養路徑中圖

    今傳媒 2024年1期2024-01-16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認同機制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本質上是一個價值認同的過程,認同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形成動力機制、建立導向機制、健全保障機制有利于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價值認同。形成動力機制,需要以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為思想動力,以認清個人命運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為利益動力,以喚起受教育者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為情感動力;建立導向機制,需要以深化理論學習為基石、以增強民族團結為支撐、以構筑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2024-01-14

  • “三全育人”視域下鑄牢民族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最高利益的思想保障。民族高校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民族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促進各族師生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高校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整合一切教育資源,堅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做到全員參與、全程貫穿、全方位覆蓋,形成大思政格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鑄

    民族學刊 2023年6期2024-01-07

  • 信息素養賦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樣態及提升策略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內蒙古少數民族農牧民的信息素養普遍不高,制約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化與傳播。筆者對內蒙古少數民族農牧民聚居區紅格爾蘇木和腦木更蘇木信息素養水平與鑄牢中華共同體意識的傳播現狀展開了田野調查。研究發現,內蒙古少數民族農牧民媒介接入能力不足,信息需求意愿較弱,信息加工、利用、轉化和產出的能力較弱。研究認為,通過強化內蒙古農牧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多方傳播渠道,鼓勵商業平臺和農牧民共同開拓內

    民族學刊 2023年6期2024-01-07

  • 從歷史地理學角度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系中華重新走向統一的重要情感紐帶。各少數民族政權多以華漢苗裔自居,試圖入主中原內地,定鼎建國。北方少數民族出于建立民族政權合乎中原王朝法統的需要,往往自稱與漢族同祖同源。唐宋元以后,統一國家基本上未再分裂,與民族共同體意識維系作用甚大。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中國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外部基礎,而文化地理與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是重要因素。[關鍵詞]歷史地理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裂與統一;民族向心力中圖分類號:C

    民族學刊 2023年6期2024-01-07

  • 淺談邊疆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 邊疆民族地區猶如鑲嵌在中華大地上的“金花環”“綠寶石”,要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來建設和維護。注重理論與實踐交融,理想與實際交融,理性與實誠交融,是邊疆民族地區發展的應有之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復興在路上,復興在心中,復興在未來。復興最值得期待,最值得付出,最值得珍惜。復興全靠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靠每一個人厚積薄發和奮勇擔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治邊興邊固邊護邊的需要。

    科學導報 2023年90期2023-12-29

  • 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創新實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民族文化美育功能;以傳承、弘揚區域民族文化為切入口,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各環節和“五育”全過程,構建“六融入六突出五結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模式,創新做好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娟P鍵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模式創新【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5-0034-0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2023-12-22

  • 大學生中華民族歷史觀教育的內涵、價值與實踐理路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大學生德育【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7-0052-04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育部、中宣部、統戰部、國家民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高等教育階段要教育引導學生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的認識。高校作為教育青年的重要陣地,加強大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2023-12-18

  • 習近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的三維探賾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創新路子。這條路子非“空中樓閣”,其生發是縝密的理論邏輯、悠久的歷史邏輯、深厚的文化邏輯和清晰的現實邏輯的耦合,其價值意蘊聚焦于國家、民族和社會三維度,有效回應了新時代各族人民捍衛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凝聚精神力量,為中華民族復興號巨輪推波助浪的價值旨歸?;谡?、經濟、文化、社會多維視角統籌嵌入,有助于在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繪就中華民族復興最大同心圓。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邏輯生成;

    理論觀察 2023年8期2023-11-30

  • 《西域圖志》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西域圖志》對清代文學研究工作的開拓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當代中國的民族團結做出貢獻。本文從文本價值、御制詩文、治理政策、文化傳承等角度出發,挖掘和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發展邊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歷史依據,為國家塑造完善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添磚加瓦?!娟P鍵詞】《西域圖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

    今古文創 2023年40期2023-10-30

  • 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邏輯與實踐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鑄牢當代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鑄牢意識形態陣地防線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客觀要求,是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現實需要。通過夯實大學生共同理想信念與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基礎、完善網絡育人體系、增強大學生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能力、加強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提升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引導大學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5期2023-10-20

  • 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統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啟示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主要來源于中華傳統“天下一家”思想、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概念起源于中國近代國家轉型時期“中華民族”的國族建構,發展于全民抗戰時期“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歷史性鍛造,成熟于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整體性熔鑄,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認同性和世界性。應該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功能,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力、引

    重慶社會科學 2023年9期2023-10-18

  • 民族地區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當前民族工作的重心,在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中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意義重大。民族地區高校是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傳播民族團結知識,創新民族團結教育手段和方法,全面推進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9-0016-03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9期2023-10-18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閾下高校史學知識體系建設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依據,在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實踐下得以生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為本科生、研究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與歷史觀提供有力指引。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就要通過高校史學課程講授,使學生自覺運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理解、分析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理解中外關系與全球史議題,真正做到為黨育才、為國育人。 關鍵詞:高等教育;歷史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9期2023-10-18

  • 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意蘊與實踐邏輯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華民族匯聚了56個民族的智慧,要集各民族智慧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國夢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奮斗,青年作為整個社會的先行者,鑄牢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其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復興添磚加瓦,自覺將自我理想與國家未來相統一。 身份可以視為是社會網格中具象的點,

    科學導報 2023年66期2023-10-04

  • 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意蘊與實踐邏輯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華民族匯聚了56個民族的智慧,要集各民族智慧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國夢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奮斗,青年作為整個社會的先行者,鑄牢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其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復興添磚加瓦,自覺將自我理想與國家未來相統一。 身份可以視為是社會網格中具象的點,

    科學導報 2023年64期2023-09-27

  • 高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策略探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內容,是學校各學科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抓手?!拔鍌€認同”的教育內容在統編語文教材中均有體現。文章分析“五個認同”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分布情況,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個角度入手,探討高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策略。[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中語文教學;策略[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6期2023-09-21

  • 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根本宗旨凝練出的重要理論成果,同時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中國民族工作的主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當代大學生是自貿港建設和發展重要新生力量,青年人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高校作為現代化人才的培育基地,是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該文從分析鑄牢海南高

    高教學刊 2023年26期2023-09-16

  •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思考分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文章著重探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并從增強師生互動、融入故事資源、融入傳統文化、依托合作學習和組織實踐活動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有效策略的分析。關鍵詞:立德樹人;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者簡介:蔣燕妮(197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西環小學。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不少知識內容都體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教師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奮斗精神,

    求知導刊 2023年20期2023-09-16

  • 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推進各民族學生團結共進,進而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傾注新鮮的活力和血液。本文以赤峰學院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當前赤峰學院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情況進行梳理和掌握,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對策及解決路徑。關鍵詞:赤峰學院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8-0007-05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明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8期2023-09-11

  • 軍事理論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思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立足點,教學目標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馬克思主義“五觀”學說,其教學內容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承與賡續?;诖?,軍事理論課理應成為培養和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上好這門課程就要做到通史——講好故事講清道理、通情——師生互動,增強學生獲得感、通心——培育新人,共筑中國夢。關鍵詞:軍事理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防;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

    中國軍轉民 2023年8期2023-09-07

  • 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應然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當代價值,分析當前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及問題根源,提出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結合民族歷史與文化開展好課堂教學、在校園內營造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循序漸進開展好價值引領工作等方面探索路徑?!娟P鍵詞】高職院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德育【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8-0036-05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只有解決好民族問題,使各族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6期2023-09-07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概念再審視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概念是推進該議題研究走向深入的條件與保障。經由思想史梳理可以認為,共同體是共同生產生活、具有明確邊界的人群聚合體,共同體意識是對這一人群聚合體的感知、覺察和想象。共同體意識在其內部表現為共生意識、共建共擔共享意識與規約意識,在其外部則表現為邊界意識?;谖迩Ф嗄曛腥A文明大歷史而形成的“四個共同”是理解中華各民族與中華民族關系的基石?,F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是國家民族,這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9-06

  • 文化潤疆的話語體系、現實審視與敘述機理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實踐。文化潤疆就是在“文化共同體”語境下,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勵”人功能,實現從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體認上升到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體認,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新時代,文化潤疆需要打好組合拳,既要“潤物無聲”,又要“擲地有聲”,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力和塑造力,通過講好新疆故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各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厚植愛國愛疆的情

    兵團黨校學報 2023年4期2023-08-30

  • 在思政課程中培育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發揮高校思政課前沿陣地的作用,講好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引導大學生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支持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在思政課教育中堅持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相結合、日常教育與網絡媒介相結合、專題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升教師水平和完善課程評價體系相結合,不斷提升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6期2023-08-29

  • 高校共青團工作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淺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提升高校共青團工作質量兩個維度,提出高校共青團工作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應然之義。文章分析了當前高校共青團在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中存在的內容不聚焦、實施缺乏系統性、成效淺表化等問題及原因,提出學校黨委應做好頂層設計與協調、學校團委分級聯動推進第二課堂、以項目為載體孵化精品課程、組建學生社團、營造校園氛圍、開展相關理論研究等路徑建議。關鍵詞:高職院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校共青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3年6期2023-08-28

  • 民族地區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義、問題與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高校立德樹人根本目標任務的內在要求,是在民族地區辦學維護各族師生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面對存在的困難問題,應使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育在民族地區高校常態化,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創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載體,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營造共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氛圍。[關鍵詞]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6-0040-0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6期2023-08-26

  •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工作主線,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內容。從目前的教育模式來看,高校意識形態教育主要依賴思政課堂?;谶@一點,“大思政”課堂應運而生,課堂改革成效初顯;從教育機制來看,共同體意識教育在社會各層面的貫通機制還在不斷發展中;在教育平臺方面,互聯互通的教育場景仍有待融合。為進一步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這項意識形態工作,本文以“三全育人”格局為出發點,從三個維度發力:強化“大思政”課堂建設,構建“一盤棋”的教育機制,教育平臺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6期2023-08-26

  • 三大維度強化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是新時代高校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讓師生從思想上解決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在行動上自覺成為實踐者和助推者。廣西高校通過主題維度有效引領、主體維度有效構建、載體維度有效運用,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守正創新,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壯美廣西的積極探索。[關鍵詞]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態化;宣傳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5期2023-08-22

  • 模塊式教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探索。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整合中華傳統文化模塊式課程教學內容,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路徑,并對在中華傳統文化課程中,采用模塊式課程教學進行了探索。以期為其它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提供參考。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文化課程 模塊式教學探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也強調文化潤疆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2023-08-22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構建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有助于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激活中華民族身份認同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價值認同意識和喚醒中華民族情感認同意識?,F今,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初顯成效,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然而,殘存的文化偏見、多元的文化觀念和乏力的文化產業等問題,嚴重影響灣區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和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7期2023-08-21

  • 內蒙古自治區建立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體系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具有多個方面的重要性,其效果如何取決于是否具有一套完善的體系在運行。調研發現,內蒙古地區在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時,在主體、平臺、方法、保障和督導體系上存在一些不足。鑒于此,在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中,內蒙古地區應以教育系統論為支撐,綜合運用沉浸式教育理論、知識管理理論以及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等相關理論,多個角度高質量建構和完善宣傳教育體系,以此更好助力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弘揚傳承,助力中國現代化更好前行。關鍵詞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7期2023-08-19

  • 符號學視域下重大題材影視作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該片不僅實現了重大題材影視作品口碑與收視的雙豐收,更彰顯了重大題材影視作品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想象空間與多元路徑。[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題材影視作品;《覺醒年代》在2021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保?]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逐步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5期2023-08-17

  • 在中職思政教學中落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踐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內涵和內容的分析,依據來賓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生學情和來賓市少數民族文化的調研分析,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具體論述如何利用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職思政課程中落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策略?!娟P鍵詞】中職思政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實踐研究 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7-0040-05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把鑄牢

    廣西教育·B版 2023年6期2023-08-15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民族院校傳統音樂教育的路徑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責任。具體應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民族院校傳統音樂教育中,從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藝術實踐等方面,對學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引領學生積極傳承傳統音樂文化,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的高水平民族音樂藝術人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學校應通過培養學生的本土音樂文化情懷,增強文化自信,進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

    藝術科技 2023年16期2023-08-10

  • 淺談當代內蒙古繪畫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民族團結的重要價值和美好前景。一、研究背景自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逐步成為顯學,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和鑄牢路徑,成為學界研究的焦點問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確定為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并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盵1]首先,中國是

    書畫世界 2023年6期2023-08-10

  • 新時代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國家安全意涵及其重點推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詞]國家安全;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楓橋經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圖分類號:C95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3-0096-09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邊疆地區輸入型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協同治理機制研究”(21XZZ007)、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專項項目“廣西重大災害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桂教人才[2020]6號)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肖富群(1975-),男,

    民族學刊 2023年3期2023-07-31

  • 各民族日常生活實踐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礎。本文通過考察各民族日常生活實踐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體現,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設路徑。[關鍵詞]民族;日常生活;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3-0011-12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時期漢藏交流現狀及特點研究(改革開放至今)”(17JJD850001)、四川省社科“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項目 (SC22EZD053 )階段性成果

    民族學刊 2023年3期2023-07-31

  • 習近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的理論體系性探討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把握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和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理念、新論斷。本文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系統闡述,涵蓋了其戰略地位、重大意義、根本目標、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等豐富內涵,已然是一個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系統把握和深刻領會這個理論體系的精神實質、內涵要義和實踐要求,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意義;理論內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7-30

  • 制度、法治與情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重維度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遞和強化不僅受外在客觀因素制約,也受人的內在心理和情感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憲法以及民族法律法規體系、“一家人”“手足相親”的同胞之情分別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制度支撐、法治保障和情感基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弘揚愛家愛國相統一的家國情懷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法治;情感中圖分類號:C955文獻標識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7-30

  • 全面抗戰前后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調整的再審視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被確定為黨民族工作的主線和“綱”,因此,從國家戰略高度重新審視以往民族工作成為民族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谷諔馉幨怪腥A民族解放獲得最高意義,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重要轉折點,中國共產黨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領導全民族抗戰過程中,站在國家民族立場上承擔起實現民族獨立和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任務。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以實現中華民族解放為己任,同時基于國家統一的政治需要,對少數民族政策由“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7-30

  • 習近平關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論述的三維闡釋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地促進各民族大團結,穩步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詞:習近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多次前往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考察調研,并在多次重要會議中強調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體意識。當前,經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共同努力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但我國仍然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為進一步推進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7-29

  • 具身認知視域下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塑造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有形、有感、有效。高校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領導”基本原則的“綱”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本”相結合,應用理論引導與實踐養成一體化,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該研究以具身認知為理論基礎,從有形——創新形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有感——搭建平臺,創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情景;有效——互動生成,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跟蹤問效這三個方面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身認知;

    高教學刊 2023年20期2023-07-24

  • “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探索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己任,深化愛國情懷、強化民族意識,然而,就當前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方面,仍比較局限于高校中教師的講授,與“三全育人”體系結合得不夠緊密,使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路徑呈現出不全面、不廣泛的局面。研究通過分析當前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狀、汲取路徑等,探析將“三全育人”體系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融合的機制,通過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的協同培育

    高教學刊 2023年18期2023-07-24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路探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校;課程思政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1]”2020年5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指出:“高校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進一步提高高校立德樹人成效。[2]”高校應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對大學生

    科學導報 2023年44期2023-07-22

  • 高校推進文化潤疆工程的實踐路徑探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讓文化滋潤高校師生心田。關鍵詞:文化潤疆;新疆高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26-03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23年8期2023-07-20

  • 內蒙古醫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重要性,有利于堅定醫學生的理想信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歷史觀、民族觀、人生觀,有利于更好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醫學生的生活中,培養出熱愛祖國、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愛崗敬業的新時代醫學新青年。同時,也有利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地傳播。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醫學生;對策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5-0077-04一、研究背景(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筑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5期2023-07-18

  • 民族團結進步專門立法可行性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少數民族;立法[中圖分類號] D9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23)02-038-06[收稿日期]2021-10-15[作者簡介]1.崔軍勇,朝鮮族,延邊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延吉133002)2.劉曉峰,西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反恐法、刑法學。(西安710063)2019年,我國提出了民族團結建設的“根本方向論”和“總體目標論”(簡稱“兩論思想”),

    東疆學刊 2023年2期2023-07-17

  • 人工智能賦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關鍵問題與科學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的智能融合是提升新時代共同體情感、共同體政治信仰、共同體共同價值的重要向度,也是構建新型民族關系和提升民族工作成效的工作重點。同時,智能技術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的深度融合也引發了共同體意識建設過程中的內部互動場域、對外傳播場域、技術媒介場域、倫理技術場域及共同體情感場域等方面的變化,衍生出“信息繭房”“木桶短板”“尖叫效應”“過濾氣泡”及主體邊界等問題。針對智能技術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的智能融合問題,未來應從人本主義和技術規

    理論導刊 2023年7期2023-07-17

  • 少數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多重邏輯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陣地之一。本文主要從少數民族影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系視角進行分析得出: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傳播、創新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路徑,并在理論與實踐邏輯兩個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體來說,理論上主要表現為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本質邏輯上的緊密相連與結構邏輯上的相輔相成;實踐上主要表現其傳播、創新在功能邏輯上的相得益彰與選擇邏輯上的殊途同歸。正確認識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傳播、創新層面與

    民族學刊 2023年2期2023-07-14

  • 教育生態視角下我國民族教育政策的變遷邏輯及優化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策變遷中圖分類號:G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2-0083-11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新時代民族地區‘好干部評價體系構建與培養機制研究”(2023SPYZX06YB)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戚興宇(1977-),男,漢族,四川涼山人,西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民族地區政府治理、民族地區公共政策;韓松言(1997-),男,漢族,黑龍

    民族學刊 2023年2期2023-07-14

  •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的藏漢文化交流與交融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自覺與文化實踐。[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文化交流與交融;非物質文化遺產;南路邊茶中圖分類號:C9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2-0073-10基金項目:2018年度西南民族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南路邊茶制作工藝的變遷、傳承與保護研究”(2018SQN19)、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西南民族地區口頭傳統中的同源共祖觀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21MBZ026)階

    民族學刊 2023年2期2023-07-14

  • 校地協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探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立足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建設的調研情況,分析校地協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狀,提出以鄉村振興學院為載體建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協同機制、以鄉村振興學院為平臺研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特色課程、以鄉村振興學院為陣地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項目品牌等路徑?!娟P鍵詞】鄉村振興 校地協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2-0037-0520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4期2023-07-10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圖像表征與原型記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新中國美術七十年鄉村敘事的區域分化、在地性與空間政治研究”(20YJA760114)研究成果。隨著當代數字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正處于一個視覺文本到視覺圖像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圖像不再依附于文字,而文字成為了圖像信息組成的重要結構。正如巴爾特所言:“過去,圖像闡釋文本(使其變得更明晰)。今天,文本充斥著圖像,因而承載著一種文化、道德和想象的重負?!盵1] 在這樣一個媒介共生的多模態時

    美與時代·下 2023年5期2023-06-28

  • 新時代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現狀與培育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水平現狀,以及影響其共同體意識的主要因素,針對高校教育分析了對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現狀,旨在探析出有效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以期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文章最后從高校層面、教師層面和社會層面分別闡明了具體的有效培育路徑,從這三個層面來推進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認同教育工作,因此要加強建設課堂教育主渠道,豐富認同教育的方式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4期2023-06-28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有助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紅色文化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體現。當前廣西紅色資源的利用還存在地方特色挖掘不足;對紅色文化及紅色旅游宣傳力度不夠;紅色文化資源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有待加強等問題。因此,以紅色文化資源的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為出發點,以紅色文化旅游、紅色文化宣講、紅色文化教育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廣西紅色文化與媒介、產業、學校教育等方面的聯系,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1期2023-06-28

  • 新時代鑄牢廣西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研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之魂,為建設美麗廣西提供精神動力。新時代廣西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存在教育合力發揮不足,缺乏相應保障機制及互聯網平臺的沖擊問題。本文從理論認知、協同教育、師資建設和現實環境五個方面為培育少數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機制,從而為鑄牢廣西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方案。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4期2023-06-28

  • 云南多民族葫蘆笙傳說與中華文化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部分。關鍵詞:葫蘆笙;起源敘事;多樣性;共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050?引言葫蘆笙是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的文化現象,“葫蘆笙主要流行于云南,廣西、四川、貴州部分地區亦有流傳。使用葫蘆笙的民族有彝、佤、怒、納西、傈僳、哈尼、普米”。云南地區是葫蘆笙的主要流傳地,從瀾滄的拉祜族到佤族,怒江的傈僳族到大理、楚雄地區的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2期2023-06-28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統編高中語文課程的邏輯理路、實施困境及路徑探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有其獨特的學科價值,既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應有之義,也是課程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其教材中蘊涵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面臨如何理解課程設置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系、如何發掘教材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問題;在課程設置上,面臨如何創設有效情景,落實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性問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統編高中語文課程的時代使命之一,需要加強教師隊伍中華民族共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2期2023-06-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