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理論邏輯、實踐路徑及風險規避*

2023-05-10 20:07龔才春
關鍵詞:宇宙思政政治

周 華, 龔才春

(1.武昌首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武漢 430064;2.國科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福建 廈門 361021)

一、 元宇宙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 何為“元宇宙”?

2021年以來,元宇宙進入大眾視野,成了資本市場的興奮劑和學界熱議的聚焦點。對于元宇宙的定義,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使社會各界對“元宇宙”有一個更通俗的理解,《元宇宙:大變革前夜》給出的解釋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具有沉浸式的體驗,是我們目前能夠想象的互聯網的終極形態”[1]。2022年9月13日,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召開了“元宇宙及核心術語概念研討會”,最終審定“元宇宙”的定義為:“元宇宙是由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相互映射或超越于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2]。目前,元宇宙已應用于教育、金融、娛樂等領域,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尤其是新時代青年的生活交往呈現網絡化、虛擬化的趨勢,“元宇宙”理念對青年大學生群體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元宇宙”已然形成了新一代沉浸式體驗的社會網絡,并開始逐漸滲透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對青少年思想情感、價值觀等的傳播具有重大影響,所以“元宇宙”進入高校思政教育領域也是必然趨勢。同時,“元宇宙”也是推進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創新的應有之義。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推動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與新型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其時代感和吸引力?!盵3]在這些理論、現實和政策的背景下,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元宇宙”載體,可以有效激發青年大學生群體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載體的現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思政教育介入“元宇宙”這一新興陣地并進行有效引導,也可以促進“元宇宙”中個體行為規范和道德規范的形成和建立,摒棄現存的部分錯誤的價值觀念和行為,使教育與技術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和發展,相得益彰。

(二) 元宇宙的特征

1.技術視域下的元宇宙特征

第一,元宇宙具有數字化特征。元宇宙底層技術的基礎是數據和運算方法,元宇宙中的場景、設備、商品、貨幣等都是由數字創造;虛擬財產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可以實現換算交易,在虛擬財產交易時則需要通過數據換算,虛擬經濟的運行需要數據算法。另外,將現實中的人委身于元宇宙中虛擬的人,其實質就是數字身份,元宇宙中虛擬的人所進行的各種行為都需要數據和運算方法作為底層技術基礎。第二,元宇宙具有技術的疊加性。元宇宙是多項技術集成創新發展的結果,某一項技術無法獨力支撐實現程序啟動和模態展現,多項軟硬件技術的聯動發展與應用才能使元宇宙生成與運行成為可能。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虛擬現實(MR)提供的虛擬現實場景應用和沉浸式體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可確保內容生產和身份構建,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價值與權益。第三,元宇宙具備持續、低延時的網絡接入。持續意味著人們使用結束以后,虛擬環境并未消失,它將繼續存在并不斷演進,一旦人們想繼續進入,則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元宇宙。這就需要高寬帶、低延時的通信網絡以支持用戶設備隨時接入元宇宙。元宇宙持續和低延時的服務,需要強大的算力與數據存貯能力支持,以保證虛擬空間的永遠在線。

2.人與社會視域下的元宇宙特征

第一,元宇宙具有具身沉浸性。隨著VR、AR、MR以及擴展虛擬現實(XR)的發展,人們在攜帶智能電子設備步入元世界后,將處于廣泛、立體多樣的信息環境中,從而可以高度沉浸式地感知環境和開展行為[4]。這種沉浸是全方位、縱深的沉浸,不僅是我們目前以視覺、聽覺為主的參與,而且觸覺、味覺甚至第六感覺都會被元宇宙賦予我們的環境而調動起來并沉浸其中。第二,元宇宙具有交互性、社會文明性。交互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元宇宙提供了從物理世界到心理世界、從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虛實交融的全面的無縫銜接。元宇宙可以利用軟件和硬件等手段破除多種現實壁壘,從而使用戶身處于網絡數字世界當中,且用戶可以憑借數字世界的虛擬化身開展各種業務活動,如教學、經商、休閑等,化身之間可以不受空間約束而相互溝通,這就帶來了元宇宙更類似于與真實世界的交往,從而使元宇宙進一步演化成為一個脫胎于真實世界而具有獨立性的虛擬世界,并由此虛擬世界帶來新的文明特征,從而形成元宇宙“文明”。

二、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論邏輯

(一)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論基礎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各類思想政治課都是政治性與思想性很高的課程,主要宗旨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基礎的世界觀、人生信仰、道德規范、法律原則和心靈要求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理論素養、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識及心理品質等,并以此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通過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層次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之所在。馬克思曾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社會人”的正面性質能否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有賴于社會現實環境聯系的改善。在教師設定的“元宇宙”“虛擬世界”中,具有各種被設定背景的文明特征,其中可以有高度貼近現實、高智能度的虛擬人化身與大規模的沉浸式的虛擬現實社區,這將給現實人提供更強烈的感官沖擊與情感認知,新的虛擬環境能充分激活心理,進而影響受眾個體而產生全新的思維意識與行動抉擇。對于可塑性高的高校大學生而言,可以在元宇宙的虛擬現實中自主沉浸與實踐,并且在所設定不同社會關系中的使命感、價值感和認同感都能得到培養與強化。因此,在教師所設定的虛擬社會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心理品質能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獲得新的成長,從而獲得了新的“社會屬性”。

元宇宙賦能思想政治教育也貫徹了“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傳統邏輯關系,將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幫助學生建構意義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真正使高校思政教育從傳統的“客觀施加”轉向“主觀認同”[6]。

(二)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邏輯關聯

“元宇宙”作為多種數字技術聯合的載體,其鮮明的特征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要求高度契合,具有天然結合性。新時代,科學技術本身需要正確的政治思想引導,需要符合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政策;同時,崇高政治道德理想的實現,有賴于現代化技術深層次、寬領域、高效率的傳播與滲透。元宇宙中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所具有的沉浸式、交互式的基本特征,使它和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間具有天然的融合度,在相互的融合中,元宇宙能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教學環境,從而大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

1.沉浸性:從單一的視聽到全身沉浸,提升思政教育的臨場感、沉浸感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多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大班式灌輸課堂,教師教學大多運用傳統的口授方式。教學條件受教室場地、多媒體設備等硬環境以及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手段等軟條件的限制,教學質量效果大打折扣。虛擬仿真技術所提供的沉浸式教學憑借遠程教學平臺、開放式的教學資源、跨越傳統課堂的教學空間等綜合教學系統,教師和學生能共享先進的教學資源和設備,只要學生們學會了相應的技能與知識,就能夠活躍在沉浸式的具體課堂教學氛圍中,使學生雖然身在教室卻也能夠體驗不同虛擬情境中的臨場感,這種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所不具備的教學環境,可以改善學生對該課程的認知和學習方式,進而提高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興趣。

對于主要由教師進行教材章節講解的傳統課堂而言,即使教師偶爾進行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錄像播放,也仍極易引起學生課堂學習的倦怠感,乃至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虛擬仿真技術的沉浸式特點給學生開啟了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機體感覺等多重體驗協同學習的方式,從而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獲得認知信息的途徑,而多重感覺的激發也會讓原來晦澀的哲學或政治理論等課程顯得更為形象具體和生動有趣,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沉浸式體驗和大腦興奮度,最終實現其學習熱情的持續高漲。

2.交互性:虛實交融實現課堂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

教師不僅是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主體,而且還承擔著課堂組織者、講授者、監督者以及教學效果評判者等多個角色,而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正是因為這種不對等的課堂角色地位,導致了課堂教學效果達成度不高。而虛擬現實和仿真技術之間的交互性徹底地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主體的角色地位,使教師和學生同時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流程的雙重參與者:教師和學生能以各種虛擬的角色共同參與教育實踐的整個教學過程,且教師與學生能在共同設定的虛擬環境中了解知識點和處理現實問題。學生能夠在已創設好的虛擬環境中積極參與沉浸式的自主實踐,并主動反思和形塑良好的學習意識和情感態度,學生不再只是一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合作者、參與者乃至創造者。教師在虛擬情景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進而使教師變成知識的直接推動者、問題解決的合作者、知識資源的主要提供者和咨詢者、學習動機的主要激勵者。

三、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主要從兩大方面提質增效:一是從教育過程上提升,通過“元宇宙”技術,構建由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情境、教育角色定位等組成的教育新生態而實現教育目標和教育方式相互統一;二是通過“元宇宙”技術智能化的學習評估促進科學化的評估,實現教育考核結果與教育客觀效果相互統一,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質量提升。

(一) “元宇宙”促進“教育目標和教育方式”相統一

傳統的思政課堂基本都是通過傳統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基于平面圖像技術和版式視頻技術實現的。相較于“元宇宙”技術,傳統的思想政治授課方式達成教育目標的有效性比較受限,學生對知識感知度低,理解不夠深刻,尤其是難以將相關知識轉化為自身素養和能力?!霸钪妗眲t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構建起教育者、教育對象、理論知識“共在”的各種虛擬現實的教育情境,徹底改變了過去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的主客體狀態,教育者、教育對象在虛擬現實中共同探索與實踐,并由此形成了優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式教育新生態。例如,高校在“元宇宙賦能思政教育”的課堂內容設計上通過中共第一大會議、遵議會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紅軍長征,平型關大捷等具體歷史事件的環境設計與敘述,營造出“真實”事件的氛圍與過程,突破了教育載體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感,憑借元宇宙沉浸式的交互技術,徹底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幫助其深刻理解和認識“中國共產黨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7]。在思政教育的創新新生態中,所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元素都可以還原成教育目標特定的實現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目標和倫理目標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深度沉淀”和“自動形成”。所以,通過“元宇宙”突破時空界限的沉浸式體驗,能更好地實現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實際功用[8]。

(二) “元宇宙”構建科學化的“成績評價體系”

元宇宙技術中通過智能化的學習評估促進科學化的評估,其也是促成高質量教學目標的現實要求。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績評價體系普遍存在過度重視結果評價而忽視過程評價、過度關注課堂評價而忽略課外評價、過度強調靜態評價而忽視動態評價、過分注重整體性評價而忽視個性化評價等問題。一方面,各種PPT作業、文檔作業的評定存在“非標準化”傾向?,F實中很多學生創作的個性化、創新性的校園文化、革命文化的微電影或宣傳短片等,在各種思政教育網絡直播平臺并沒有得到教師和相關高校管理部門的認可和公正評判,導致部分動手能力強、肯吃苦的學生的努力未得到認可,沒有獲得理想的思政課成績,挫傷了其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思政成績的考核仍沒有脫離“分數定英雄”的傳統窠臼。建立在神經網絡技術、量子計算等基礎上的“元宇宙”技術則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績評價體系”的非科學化問題帶來新的機遇。首先,在元宇宙環境下,各級、各類場景體驗者的評價、“點擊率”均可以在量子層面上進行“加權”,從而較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績的公平性和客觀性。其次,建立在復合算法上的“元宇宙”技術能夠將學生“堂考”成績和“線考”成績進行疊加,同時對“線上”平時成績進行“點擊率計算”,從而較為客觀地反映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在此背景下,“自測”平臺和“他測”平臺的信息銜接問題、學生線上測試舞弊等難題得以解決,學生的各種消極懈怠行為也得到了全息記錄和逆向跟蹤,并由此構建了全天候監控的評價模型[9]??傊?建立在邊緣云計算和超級拓撲算法基礎上的元宇宙技術能夠較好地解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績評價體系”的非科學化問題。

四、 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的風險規避

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作為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頂尖信息技術的集成——“元宇宙”,還面臨著不少的風險與挑戰,如文化侵蝕、新型網絡世界犯罪、數據泄露與隱私風險、技術至上風險、思想沉淪與精神墮落等風險。因此,我們需堅持批判性的思維,清醒認識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的優勢和危險共存的事實,從政府、社會、個人三個方面趨利避害,規避潛在的風險,助力數字中國、教育強國的建設。

(一) 政府層面的風險規避策略

1.主導主流意識形態,筑牢意識形態防火墻

互聯網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元宇宙”作為新一代互聯網最新技術,在使人們的工作生活變得便捷和高質量的同時,也構成了越來越復雜的網絡輿論場?;ヂ摼W是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和最前沿,直接關系到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關系到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因此,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火墻顯得尤為重要[10]?!八枷胝谓逃谋举|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與灌輸”[11],政府需主導主流意識形態,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元宇宙技術的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發展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警惕和防范資本和技術同謀的“數字殖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企圖推行新型“數字殖民”統治,搶占元宇宙這片數字沃土,意圖制霸元宇宙技術,將其作為實施政治控制、掠奪財富、文化入侵的有力手段[12],因此,政府需旗幟鮮明地引導和牢牢把握住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導向,使“數字殖民”防范于未然。

2.加強技術審查與監督

數據算法是元宇宙的底層技術,算法制約著元宇宙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框架的塑造。因此,若在元宇宙運行的基礎架構(智能算法)中嵌入科學理論和正確價值觀,則這些理論和價值觀將會發揮“規訓”算法運行的作用。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和觀念植入智能算法,然后,按照智能算法的運算邏輯,在自動“運算”中,就可以遵循上述的思想理念[13]。由此,從指導思想的維度來看,政府需通過對元宇宙算法設計進行全面性的前置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算法設計的目的、主體、內容、程序、技術手段等,被審查的對象需符合法律、法規與道德倫理規范,才能被批準研發并進入思政教育系統。要徹底改變技術創新僅僅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這一傳統觀念,從源頭上避免元宇宙賦能思政教育的相關風險。從具體技術審查與監督的實踐維度來看,政府需引導并規范社會、學校對技術的研發、場景的設置等,并且實現監督共治。首先,從技術上建立“元宇宙”不良信息防范機制,設置思想政治安全載體的同時,幫助受教育者形成準確的政治判斷力和正確的政治觀點,防范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其次,從技術上建立道德倫理風險防范機制,依據現實世界的倫理規范,結合“元宇宙”特點,建立一套既與現實世界相映射,又符合“元宇宙”載體運用規律的道德倫理機制,以規避現實社會中的道德問題和思想誤區在元宇宙中傳播,不斷豐富和完善虛擬世界的倫理道德規范。由此,通過技術審查和監督,從源頭上使相關新型網絡世界的犯罪、數據泄露與隱私泄漏、倫理道德等風險得到防控。

3.加強和推進政策法律法規的研究和實施

一是政府應出臺元宇宙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政策研究。政策是行動的指南,而行動則是政策的實踐。在國家大力支持新媒體技術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歷史背景下,推動元宇宙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學、思政課考核評價、思政課社會實踐和高?!罢n程思政”改革中應用的同時,政府還應當明確相關單位、部門的違約責任范圍,對觸犯法律的行為主體予以適當懲處,為元宇宙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切實的法律保障。二是在元宇宙虛擬社會文明的層面制定“元宇宙”社會中的公序原則以及道德倫理矩陣。應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明確“現實人”與“數字人”之間主次的邊界,并嚴禁個人以數字虛擬人身份發布謠言或竊取他人隱私等違反社會道德與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 社會層面的風險規避策略

1.促進元宇宙朝著“科技向善”、“人文至美”的目標演進

針對“技術至上”的風險,科技界、技術研發企業及高校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攜手并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14],摒棄經濟利益至上的短視理念,使技術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真正服務于高校人才培養,實現以巨大的人才效益來反哺技術之善、人文之美。針對元宇宙技術部分異化帶來的道德冷漠、肉身與虛擬身份相脫離所帶來的行為失范等問題,學??梢越柚钪嬷R講座、虛擬仿真實踐課堂等方式,提升學生對“技術犯罪”的認識,發揮科技興國進程中“科技向善”、“人文至美”理念的社會效益。

2.培育“家—?!纭比灰惑w的協同教育模式

“家—?!纭眳f同育人,是指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合履行教育責任,并通過合作共同推動教育發展[15]。一方面,構建三方的知識共享信息庫,引導家庭、學校和其他機構、社區等部門使用人機交互等先進設備,實現三元主體共同參與元宇宙沉浸式教育,三元主體的確立也能預防數字冷漠帶來的元宇宙人文關愛缺陷問題的再現;另一方面,建立以數字科技為主要方式的線下線上雙向教學評估系統,構建教師和家長雙向的信息交流渠道,并預防高校學生游戲上癮、虛擬與現實場景混淆不分等社會心理問題。

(三) 個人層面的風險規避策略

1.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快教師角色的轉變。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師權威”理念,充分利用元宇宙廣闊的信息渠道和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教學研究。二是提升教師的數字科技素養。新一代信息革命對高校教師的數字科技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熟練操作數字信息工具的能力成為剛需。因此從態度上,教師需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樹立起應時代之需的教學新理念,主動提升思政教育科技素質,以滿足思政教育信息現代化的要求,實現思政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從行為上,教師需盡快努力熟悉操作VR、AI、全息顯示等技術,并結合教學規律和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為打造出融合了交互性、沉浸性、時代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元宇宙應用環境,創設“知、情、意、信、行”于一體的主題課堂而作好充分的實踐準備[7]。

2.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高校學生需認清科技對社會和個體發展賦能帶來的正負能量二重性,在為能積極參與元宇宙賦能思政教育的實踐、增強運用元宇宙技術能力的同時,努力做到趨利避害,防范國內外不良思想意識形態對個人文化自信的侵蝕;其二,高校學生需堅持培養自身的批判思維,謹防“技術至上”思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其三,在元宇宙的實踐中,高校學生需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在感受元宇宙所帶來的全息沉浸式體驗的同時,要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精神生活的境界和涵養,有效防御“元宇宙”技術可能帶來的精神墮落與虛擬沉迷風險。

五、 結 語

高校學生作為新一代互聯網中最活躍的群體,最易受到網絡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如何發揮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元宇宙”載體的正能量,避免其負面風險,使其真正賦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信息化、現代化要求,是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需研究的重要課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繼續推進教育數字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此背景下,政府、社會、個體三方需形成一個有機的動態行為整體,各司其職。政府應及時出臺、實施元宇宙相關政策法律規范并主導主流意識形態,從源頭上規劃和加強技術監督;社會各界應引導“科技向善”、“人文至美”,培育“家—?!鐣比灰惑w的協同教育模式;而作為個體的教師需轉變課堂角色、提升數字科技素養,作為個體的學生需認清科技對社會和個體發展帶來的正負能量二重性,堅持批判思維,積極提升文化精神生活的境界和涵養。只有政府、社會、個體攜手共進,才能把握“元宇宙”技術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充分發揮元宇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巨大的科技“益化”功效,而避免科技“異化”危機,真正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守正創新。

猜你喜歡
宇宙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宇宙第一群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這宇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