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度頸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前后視網膜血管密度觀察

2023-05-12 06:55姚曉喜彭婧利劉茹馮剛華田濤
臨床眼科雜志 2023年2期
關鍵詞:視盤神經節黃斑

姚曉喜 彭婧利 劉茹 馮剛華 田濤

頸動脈狹窄的發生與動脈炎、吸煙、高血壓、纖維肌發育不良、血脂控制不佳等因素存在聯系,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頭暈、突發性視力喪失、肢體麻木等,而重度頸動脈狹窄屬于頸動脈狹窄中較為嚴重的情況,因患者頸動脈狹窄較為嚴重,進而對眼部供血造成了影響,嚴重情況下可造成患者視網膜靜脈淤滯、虹膜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一系列眼部病變,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1-3]。支架成形術可使頸動脈狹窄解除且可提高斑塊穩定性,進而提高了灌注面積、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風險[4,5]?;诖?本文研究中將支架成形術應用于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的治療中,明確其對患者視網膜血管密度的影響,以期為重度頸動脈狹窄的臨床治療提供借鑒。

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選取100例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診治的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36~52歲,平均年齡(41.80±8.00)歲,患者:右側52例,左側48例,另選取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志愿者50例為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7~54歲,平均年齡(42.12±7.69)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頸動脈狹窄診治指南》[6]中的診斷標準,均為單側動脈狹窄,經超聲造影檢查狹窄程度≥70%。排除標準:既往存在內眼手術史者,血糖控制不佳者,嚴重屈光間質混濁者,視網膜病變者,存在手術禁忌者。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二、治療方法

研究組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成形術進行治療,術前通過超聲造影對患者頸動脈狹窄部位、程度及有無斑塊、潰瘍等情況進行檢查,在路徑圖、導絲的引導下,將8F導引管鞘置于狹窄處下1~2 cm,之后放置遠端腦保護傘,若保護傘不能通過,則通過3.5~4.5 mm小球囊進行預擴,之后將動脈狹窄部位采用支架進行覆蓋,將支架緩慢釋放,經造影證實釋放結果滿意,術后肝素化24 h,并服用氯吡格雷(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60;規格:75 mg×14片),用量:75 mg/d、阿司匹林(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7023121;規格:25 mg×100片),用量:100 mg/d,連續服用6個月。

三、指標檢測

通過RTvue-XR Avanti OCT(Optovue RTVue XR Avanti; Optovue,Inc,Fremont,CA,美國)對對照組及研究組術前、術后7 d、術后3個月進行相干光層析血管成像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檢測,掃描速度:70000A-scan/s、帶寬:50 nm、光源波長:840 nm,檢測并記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中心凹無血管區(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積、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

四、統計學分析方法

結 果

一、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對比

與對照組右眼相比,狹窄對側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降低,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狹窄同側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對比

二、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FAZ面積、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與對照組右眼相比,狹窄對側眼FAZ面積增加,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降低,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狹窄同側眼FAZ面積增加,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FAZ面積、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三、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視盤區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與對照組右眼相比,狹窄對側眼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降低,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狹窄同側眼眼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組頸動脈狹窄同側眼與對側眼及對照組右眼視盤區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四、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對比

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術后3個月狹窄同側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后1周相比,術后3個月狹窄同側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對比

五、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FAZ面積、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術后3個月狹窄同側眼FAZ面積減少,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后1周相比,術后3個月狹窄同側眼FAZ面積減少,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FAZ面積、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六、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視盤區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與術前相比,術后1周、術后3個月狹窄同側眼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術后1周相比,術后3個月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研究組狹窄同側眼手術前后視盤區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密度對比

討 論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發病機制為斑塊在血管壁發生聚集,而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因頸動脈狹窄較為嚴重易引發短暫性失明、腦卒中等一系列并發癥,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7。8]。

目前臨床多采用頸動脈剝脫術、支架成形術對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進行治療,但頸動脈剝脫術存在術后愈合較慢、術中出血量大等不足,而支架成形術具有恢復快、創傷小、術后照顧方便等優點,在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均有應用[9,10]。研究顯示[11,12],支架成形術中的球囊、支架可擴張患者頸動脈,使患者頸動脈內徑得到了增加,進而起到了提高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速度、增加大腦氧供給的作用,最終促進了海馬、顳葉等腦功能區功能及眼部病變的恢復,同時支架成形術可提高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使栓子脫落率得到了降低,進而阻止腦卒中的發生。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同側眼視眼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明顯降低,FAZ面積增加,分析其原因為頸動脈狹窄可對患者眼部血液供應造成影響且可造成狹窄同側眼神經纖維、神經節細胞損傷,進而造成了上述指標的變化。

有關研究表明,頸內動脈作為眼部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當患者頸動脈狹窄時其眼部血液供應量隨之減少,進而造成了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下降,且易引發虹膜紅變、一過性黑蒙、眼缺血綜合征、視網膜靜脈等一系列并發癥[13,14]。同時由于血液動力學的變化,供給視神經、視網膜的微小血管發生急性栓塞,進而導致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變薄,FAZ面積增加[15,16]。本文研究顯示,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同側眼經支架成形術治療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明顯提高,FAZ面積減少,表明支架成形術可提高患者眼部血液循環及灌注有所提高,神經纖維、神經節細胞損傷減輕。但因樣本量較少,在數據統計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未對其具體作用機制進行分析,因此還需后續進一步分析。

綜上所述,度頸動脈狹窄患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黃斑區淺層血管密度、黃斑區血流灌注密度、視盤區血管密度、視盤區血流灌注密度均下降,FAZ面積增加,經支架成形術治療后上述情況明顯改善,表明經支架成形術可改善患者眼部血液循環及灌注,臨床應用價值理想。

猜你喜歡
視盤神經節黃斑
視盤傾斜在高度近視中的研究進展
GM1神經節苷脂貯積癥影像學表現及隨訪研究
蝶腭神經節針刺術治療動眼神經麻痹案1則
伴視盤出血的埋藏性視盤玻璃疣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眼底影像特征陳秀麗
裂孔在黃斑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進展
視盤內出血伴視盤旁視網膜下出血1例
超聲引導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原發性痛經
TA與Bevacizumab玻璃體腔注射治療BRVO黃斑水腫的對照研究
視盤內與鄰近視盤視網膜下出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