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里的時空觀念

2023-05-21 23:36陳培根
新作文·初中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時空觀念空間

陳培根

星光流轉,滄海桑田。我們中國人自古就有著獨特的時空觀念,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詩詞里。首先是時間,最初的中國人民并不了解時間是什么,他們只曉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逐漸長大,逐漸衰老。因農業耕種的需求和對生命周期的思考,人們開始了對時間的記錄和思考,結繩記事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

中國人長在土地上,與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有著密切的聯系。于是,人們便通過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引入了最初的時間概念。日復一日,人們用太陽表示白天,月亮象征夜晚,一個日月輪回就是一天。隨著節令的變化,人們又總結出了四季。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四季一輪回就是一年,歲歲年年。

當人們開始記錄時間時,就發現了時間的三大特性:不可逆,快速流逝,珍貴而不可捉摸。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稍縱即逝、白云蒼狗等成語,都表現出時間意識的特點,就連滿懷智慧的孔子在時間面前也只能感嘆韶華易逝,嘆一聲“逝者如斯夫”,可見時間之不可逆。滄海桑田,再壯闊的樓閣也抵不過時過境遷,再美麗的女子也會“暮去朝來顏色故”,再燦爛的文明也可能走向湮滅,這一切都證明了時間的可貴?!皠窬Ы鹂|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兩句詩認為時間的價值高于黃金,更顯時間之難得。

時間使人奮進,使人愁苦,也引發了哲人的思考?!罢l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是蘇軾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而“十年生死兩茫?!?,又將他拖入無盡的追憶與回憶。望著江心月明,張若虛發出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可能在上千年前,人間就照進了這一縷月光吧。

講完時間再來談談中國人傳統的空間概念。中國人的空間意識,隨著人們活動范圍的擴大而增強,與中國人傳統的家園觀念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人的空間觀念是在有了家以后建立的,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導致人們不得不選擇有水源的地方定居下來,于是在大江大河邊上逐漸有了家族村落,人們對空間首次有了思考。偌大的世界,儼然成了部落里和部落外兩個部分,外面的世界令人無限向往。對資源的掠奪,對土地的渴望導致了兼并戰爭。當神州大地統一時,國家的概念便出現了,人們從原來的安家立業過渡到了安邦定國,天下的土地又分成國內與國外了。這是空間意識的最初形成史。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社會活動范圍逐漸擴大,眼界越來越廣,想象力被完全開發。東南西北,尺寸丈里是人們將空間具體化的表現。人們不再安于一隅,而是向往著外面的世界,追求著理想中的桃源。

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山與水就是距離的象征。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形容歷經苦難,穿越空間,不辭辛苦地趕路。但當人們經歷思鄉思人之苦的時候,人們之間不僅隔著山與水的距離,更有天各一方、難以相見的愁苦,多么悲哀??!樂觀的人會說,咫尺天涯,心心相印,會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期盼,會發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感慨;悲觀的人便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牽掛,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臻g,既讓人著迷又給人愁緒,既給人曠達之感又帶來無邊的孤寂,愛恨交織,喜憂參半。

時間與空間,是如此引人深思,發人深省。中國人獨特的時空觀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它,發揚它并加以創新,去探尋出時空更加深刻的意義。

(指導老師:張興武)

●積累·經典詩句●

在詩中感受時空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唐·白居易《潮》)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幾回過。(唐·朱放《題竹林寺》)

歲月三年遠,山川九澤長。(唐·王若巖《試越裳貢白雉》)

人間歲月堂堂去,勸君快上青云路。(宋·辛棄疾《菩薩蠻·送曹君之莊所》)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元·文天祥《除夜》)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猜你喜歡
時空觀念空間
維生素的新觀念
跨越時空的相遇
空間是什么?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鏡中的時空穿梭
創享空間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健康觀念治療
時空之門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