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式健康教育對吞咽障礙合并構音障礙患者吞咽、語言康復訓練的效果分析

2023-05-22 11:40夏小玲王修敏曹曉光茆麗邢娜娜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23年3期
關鍵詞:構音康復訓練障礙

夏小玲 王修敏 曹曉光 茆麗 邢娜娜

吞咽障礙、構音障礙可由腦卒中等多種原因引起,約有20%~60%的腦卒中患者會有此類并發癥,對患者攝食和營養吸收造成較大影響,一旦發生食物嗆咳,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威脅生命安全[1]。吞咽與語言康復訓練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強化患者肌群力量、協調性感覺,有助于改善其進食困難及構音障礙情況,但訓練內容缺乏針對性且教育模式死板,導致整體效果不理想[2]。引導式健康教育強調引導、激發患者潛能,提高其學習興趣和意識,改善健康教育質量[3]。本研究旨在探討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對吞咽障礙合并構音障礙患者的康復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66例吞咽障礙合并構音障礙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n=33)與對照組(n=33),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46~73 歲,平均63.60±5.21 歲,吞咽障礙原因:腦出血12 例、腦梗死9 例、顱腦創傷8 例、延髓麻痹4 例,構音障礙類型:失調型6例,遲緩型10例,痙攣型17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45~74歲,平均63.53±5.38歲,吞咽障礙原因:腦出血13例、腦梗死10例、顱腦創傷7例、延髓麻痹3 例,構音障礙類型:失調型7例,遲緩型11 例,痙攣型15 例。在上述基線資料上,兩組患者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吞咽障礙康復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2013年版)》[4]診斷標準;②均合并構音障礙;③神志清醒、生命體征平穩;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功能異常者;②合并視聽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口腔、咽喉、食管結構或功能異常者;④合并消化系統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進行口頭健康教育,向患者說明吞咽障礙、構音障礙的病因、表現、康復訓練方式等,強調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正確攝食,使其取半坐臥位,頭頸部微向前傾,進食量由少至多,每餐進食時間≤40 min;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內容如下:①吞咽康復訓練:使用冰凍后的棉簽對患者口腔黏膜、咽壁、軟腭、舌面等進行快速刷擦刺激,3 次/s,刺激3~5 s 后休息3~5 s,10 min/組,2次/d;指導患者深吸氣、緩慢呼氣,控制舌頭進行上、下、左、右轉動,使用舌尖抵住上方和下方牙齒,10 min/次,3次/d;以吸舌器、壓舌板、振動棒等作為輔助工具,對患者進行主動、輔助或被動口腔器官運動練習,通過開口練習訓練顳頜關節,使用壓舌板或振動棒訓練患者閉唇力量,使用吸舌器進行舌頭牽引訓練、抗阻訓練,使用振動棒刷擦刺激患者軟腭;指導患者進行空吞咽動作,練習緩慢咀嚼、吞咽流食或半流食,保持坐立姿態,頭部持平。②語言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舌屈伸、唇部活動、鼓腮等器官訓練,5次/d;指導患者從/a/開始訓練發音,學會控制音量大小、輕重音語調,糾正并改善患者發音錯誤、不協調情況,30 min/次,1次/d;指導患者通過/b/、/m/、/p/、/u/等練習雙唇音,通過/f/、/v/等練習唇齒音,10 min/次,1次/d。

研究組給予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同對照組),具體如下:①明確宣教內容:評估患者對吞咽障礙、構音障礙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析健康教育重點、難點,結合患者的宣教需求確定總體宣教內容,將其制作成幻燈片、視頻、圖文手冊等形式,為后續引導式健康教育做準備。②加強引導:向患者講解吞咽障礙、構音障礙相關知識,引導患者思索如何進行康復訓練,才能夠促進吞咽、語言功能恢復;鼓勵患者說明、演示自己想象的康復方案,暫不公布答案,且不對患者方案的正確性、可行性等進行評價;待患者演示完畢后,為其播放相關健康教育視頻,引導患者分析自身想象與實際康復訓練之間的相同點和差異,使其正確認識到各項康復訓練流程的執行方法、意義;宣教結束后,再次強調康復訓練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提問引導,根據患者的回答評估其知識掌握程度,及時糾正錯誤,并對患者未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再次說明。③家屬引導:叮囑患者家屬關心、支持患者,由家屬引導患者積極對抗疾病、認真學習相關知識,鼓勵患者向家屬分享自身學習體會和康復經驗。兩組干預時間均為4周。

1.4 觀察指標

①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飲水試驗[5]評估,讓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飲用30 ml 溫開水,1 次喝完且無嗆咳,判定為I級;分2次及以上喝完且無嗆咳,判定為Ⅱ級;1次喝完且發生嗆咳,判定為Ⅲ級;分2次及以上喝完且發生嗆咳,判定為Ⅳ級;頻繁嗆咳,無法喝完,判定為V級,等級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差。②語言功能:干預前后采用Frenchay 構音障礙評定量表(frenchay dysarthria assessment,FDA)[6]評估,總分0~28分,得分越高,表明語言功能越差。③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吞咽障礙特異性生活質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7]評估,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08~0.933,包含心理負擔(2~10 分)、心理健康(5~25 分)、進食恐懼(4~20分)、進食時間(2~10分)、食物選擇(2~10分)、食欲(3~15 分)、吞咽癥狀(14~70 分)、語言交流(2~10 分)、社會交往(5~25 分)、睡眠(2~10 分)、疲勞(3~15 分),總分44~22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低。④不良事件:比較兩組患者干預過程中窒息、嗆咳、噎食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語言功能、生活質量)用±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不良事件)用率描述,行χ2檢驗,等級資料(吞咽功能)行秩和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吞咽功能更優(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吞咽功能比較[n(%)]

2.2 兩組患者語言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語言功能(FD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 周后,兩組評分均有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語言功能比較(±s,分)

表2 兩組語言功能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例數(n)33 33 FDA t P干預前20.35±3.07 20.61±3.18 0.338 0.737干預后12.45±2.69*15.05±3.44*3.420 0.001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SWAL-QOL)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4 周后,兩組評分均有顯著提高(P<0.05),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分)

后干勞預9.23±1.59*7.68±1.35*4.269 0.000預疲前干6.02±1.51 6.18±1.26 0.467 0.642預后眠干7.65±1.38*6.12±1.55*4.235 0.000睡前4.53±1.37預4.60±1.22 0.219 0.827干后往預2.116 0.038交干17.14±3.15*15.27±3.98*會社前預干0.291 0.772 12.34±2.28 12.16±2.73流后預3.986 0.000交干6.86±1.21*5.73±1.09*言語前預干4.93±1.12 4.78±1.65 0.432 0.667后狀預3.989 0.000癥干46.75±5.58*41.43±5.25*咽前吞預0.246 0.806干29.56±4.03 29.81±4.22后預欲干11.36±2.05*9.87±2.68*2.537 0.014食前預7.11±1.29 0.226 0.822干7.04±1.23后擇預3.283 0.002選干6.62±1.51*5.35±1.63*物前食預4.38±1.29 4.27±1.33 0.341 0.734干后間預時干7.15±1.62*5.89±1.43*3.350 0.001進食前預4.31±1.19 4.52±1.27 0.693 0.491干后懼預3.430 0.001恐干15.26±2.28*13.15±2.70*食進前預干0.484 0.630 10.02±2.76 10.34±2.61康后預2.053 0.044健干19.07±2.12*17.58±3.59*理心前預干0.274 0.785 13.23±2.67 13.39±2.04擔后預負干6.28±1.57*5.45±1.03*2.539 0.014理心前預干4.69±1.22 4.53±1.25 0.526 0.601數33 33例別組組究組t P照研對

2.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比較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3.03%)比對照組(24.24%)顯著降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事件比較[n(%)]

3 討論

吞咽障礙合并構音障礙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者主要表現為易嗆咳、不能夠進食某些食物、食物長時間殘留在口腔內難以下咽,該病可由神經功能缺損引起,腦卒中、延髓麻痹等基礎性疾病均可導致吞咽困難[8]。由于攝食活動受限,吞咽障礙患者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并發癥,部分患者伴有語言功能障礙,極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需盡早采取干預措施[9,10]。

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包括攝食指導、口腔肌群及頸部活動訓練等,能夠訓練患者口腔器官功能,增強口咽部肌肉力度,同時改善各肌肉之間的協調性,降低患者吞咽難度,而且能夠減少誤吸、嗆咳等情況發生,有助于患者順利吞咽食物,保證每餐營養攝入,維持各項生理功能。還可改善患者構音障礙,使其準確地完成發音。在干預過程中,患者處于相對被動地位,導致其依從性偏低,整體干預效果較為局限[11,12]。引導式健康教育注重在宣教過程中引導患者思考、想象,使其變被動為主動,充分激發自身潛能和學習興趣,同時促進患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且將康復訓練方案與患者自主想象的方案進行對比,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記憶康復訓練流程,牢記相關注意事項,積極配合指導[13]。

干預后研究組吞咽功能與對照組比較,前者更優。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通過冰凍棉簽刺激等措施誘發吞咽反射,提高患者軟腭和咽部的敏感度,而且能夠訓練患者口腔器官,增強口咽部肌群力量、協調性,有助于患者順利吞咽食物,從而改善吞咽功能[14]。研究組FDA評分(12.45±2.69分)與對照組(15.05±3.44 分)比較,前者更低。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可充分訓練患者發音的相關肌肉,協調唇、軟腭、舌等部位的功能,使其配合完成發音訓練,減輕患者構音異?,F象,從而提高語言功能。本研究中,研究組SWAL-QOL 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前者更高[15]。分析其原因,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對吞咽障礙的認知水平,使其正確意識到配合康復訓練的必要性,從而積極配合干預,勇敢對抗疾病,減輕心理負擔,促進患者吞咽功能和語言功能恢復,使其更好地完成攝食、語言交流等日?;顒?,改善自身營養狀況和社會交往能力,從而提高生活質量[16]。此外,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3.03%)與對照組(24.24%)比較,前者更低。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對患者進行專業性指導,使其正確掌握康復訓練和攝食技巧,改善吞咽困難情況,從而降低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引導式健康教育聯合吞咽、語言康復訓練用于吞咽障礙合并構音障礙患者,可促進吞咽功能、語言功能恢復,患者生活質量有顯著改善,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構音康復訓練障礙
“小腦斧”“大西幾”……孩子說話不清楚怎么辦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運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構建兒童構音障礙診斷、評估和整體康復方案
壓舌板在兒童構音訓練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跨越障礙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換頭術”存在四大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