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市再生稻發展現狀與對策

2023-05-28 13:44唐慧云楊延生謝建華龍一民眭娜方寶華羅先富趙楊
作物研究 2023年2期
關鍵詞:載畜量季稻雙季稻

唐慧云,楊延生,謝建華?,龍一民,眭娜,方寶華,羅先富,趙楊

(1 永州市農業農村局,湖南 永州 425000;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

再生稻是指頭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腋芽,在適宜的水分、養分、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下,促其萌發生長,再收獲一季稻谷的生產模式[1]。我國種植再生稻歷史悠久。目前我國再生稻種植區主要集中在南方,適宜蓄留再生稻面積約564 萬hm2,再生稻年推廣面積約為106.67 萬hm2。湖南省適合栽培再生稻的耕地面積大約有133.33 萬hm2,2021 年全省再生稻面積約15.33 萬hm2,再生季平均單產2 235 kg/hm2左右。永州地處湘南丘陵地區,屬湖南再生稻主要產區,2021 年再生稻種植面積占全省的16.3%。為進一步明確再生稻在湖南永州地區的現狀和發展潛力,永州市農業農村局會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組織開展了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范,并對永州地區再生稻生產情況開展了專題調查。

跟老易在一起那兩次總是那么提心吊膽,要處處留神,哪還去問自己覺得怎樣?;氐剿依?,又是風聲鶴唳,一夕數驚。他們睡得晚,好容易回到自己房間里,就只夠忙著吃顆安眠藥,好好地睡一覺了。鄺裕民給了她一小瓶,叫她最好不要吃,萬一上午有什么事發生,需要腦子清醒點。但是不吃就睡不著,她是從來不鬧失眠癥的人。

1 永州市再生稻發展基本情況

永州屬于丘陵山地為主的生態區域,溫光資源條件較好,1991—2020 年平均年活動積溫為6 133.3~6 548.4 ℃,年日照時數為1 265.9~1 626.9 h,年降水量為1 297.9~1 631.8 mm,是湖南省水稻生產雙季稻為主的單雙季混作區域。永州市耕地面積33.5 萬hm2,占全省的9.22%,水田面積27.4 萬hm2,占全省的9.05%,2021 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8.4萬hm2,占全省的10.19%,雙季稻面積14.9 萬hm2,占全省的11.54%。永州市部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新田、東安、祁陽、冷水灘等地部分區域屬衡邵干旱走廊,易遭遇干旱等氣象災害危害,不適宜發展雙季稻生產。

20 世紀90 年代,永州市雜交中稻種植區農戶自發推行“中稻—再生稻”模式,與只種一季中稻相比,可增加一季糧食產量,但受品種、生產條件、種植技術等限制,沒有受到重視,各種植主體也將再生稻視為一種自生、自長,有則收、無則丟的“意外”產量,沒有形成規模效應[2]。

近些年來,隨著種糧成本逐漸提高,從事農業的勞動力大幅減少,種植雙季稻的比較效益越來越低。國家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2021 年對湖南省規模大戶種植雙季稻調查結果顯示:在含補貼情況下,湖南雙季稻純收入2020 年僅高出單季稻約1 020元/hm2。除收益低以外,雙季稻生產還面臨風險大、用工多等問題,農民種植意愿不強。而再生稻不需二次耕地和播種,能節省人工和種子等支出,且再生稻米質優、口感好、銷售價格高,因此種植再生稻的農戶逐漸增多,但由于再生季產量偏低,仍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

合同簽訂后,按照誰承辦誰負責的原則,由合同承辦部門負責合同的實際履行,在履行中因我方過錯引發法律糾紛,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應追究承辦部門或相關人員的責任。合同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各部門合同履行的監督、檢查與考核,并每半年定期對各部門合同履行情況進行清查通報。

隨著再生稻品種、配套技術的逐步成熟,近年各級農技推廣部門不斷加大推廣力度,再生稻單產得以逐年提高,在選好品種、加強技術指導、管理到位的情況下,可獲得與雙季稻相近的稻谷產量[3-4]。據調查,再生稻早播早插,較早稻可增產2 625 kg/hm2以上,再生季省去播種、育秧、整地、移栽等生產環節,節約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力投入、降低勞動強度,可節省用工75~90 個/hm2,實現節本增收7 500~9 000元/hm2,提高了種稻效益。再生稻還可調節季節矛盾,日益受到農戶歡迎,因此再生稻逐漸由中稻種植區域向水資源、勞動力資源等“兩季不足、一季有余”水稻種植區擴展,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據永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統計,2021 年全市共推廣再生稻2.51 萬hm2,再生季單產2 430 kg/hm2,兩季總產10 275 kg/hm2,2022 年再生稻種植面積3.84萬hm2,較2021 年增長53.0%,已成為永州市增加優質糧食供給、助力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的特色產業。

2 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范與成效

2.1 多點示范,增產增效

基層農技人員嚴重不足,從事技術指導的時間精力有限,再生稻生產關鍵環節、主要技術措施指導不到位。農民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有難度,增加技術投入有顧慮,因此,技術措施落實打折扣,存在水稻栽插密度不夠、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肥水管理不到位等情況。

表1 2022 年永州市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實收測產結果Table 1 Yield test results of ratooning rice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 Yongzhou in 2022

目前國家和地方對發展再生稻的支持政策少,種糧主體種植再生稻的主動性不強,再生稻產業化程度不高,再生稻米品牌沒有形成,再生稻優質高效的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加之發展再生稻沒有具體任務、國家沒有將再生稻種植面積納入糧食播種面積統計等原因,各級政府抓再生稻生產的積極性不高,工作力度不大,目前仍處于種糧主體自發種植階段[9]。

2.2 再生稻高效種植模式集成技術

科研院所對再生稻品種及配套技術的研究還不夠,再生稻生產中面臨著頭季稻對高溫敏感、米質較差、再生季產量不高等難題,行業主管部門也沒有組織開展再生稻專用品種審定,綜合性狀優異的再生稻品種不多。關鍵栽培技術研究針對性不強,沒有制定適合當地的再生稻生產技術規程,農民種植再生稻大多憑經驗,技術應用程度低,標準化、產業化水平不高[5]。

2.3 丘陵地區再生稻收割方式

各級政府要把發展再生稻提高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作為穩糧增效的一個重要舉措來抓,拿出將再生稻作為一季作物來抓的勁頭,切實加強領導,增加投入,落實保障,多層面共同推進。

表2 頭季稻不同收割方式的再生稻產量和效益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yield and benefit of ratooning rice under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3 再生稻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3.1 品種、技術不完善

在雙季稻稻作區,有的區域水資源緊張,不能滿足種植雙季稻要求,有的區域缺乏勞動力,存在種植雙季稻季節矛盾等情況,這些區域探索推行“頭季稻—再生稻”種植模式,可實現兩季高產。選擇生育期130 d 左右的適于蓄留再生稻的早中熟中稻品種,3 月中下旬與當地早稻同期播種,頭季稻8 月5日之前成熟收割,爭取頭季稻以大穗奪高產、再生稻以兼顧多穗大穗爭高產。集成應用再生稻“三促三防三改”關鍵技術,即促再生芽萌發、促再生蘗生長、促結實壯籽,防治病蟲害、防止倒伏、防范寒露風,改手插秧為機插(拋)秧、改人工為無人機噴藥撒肥、改普通機收為再生稻專用機械收割。重點技術措施包括:插足基本苗,機插用種量不少于37.5 kg/hm2,插25.5 萬蔸/hm2以上,每蔸2~3 粒谷秧;施足肥料,頭季稻施用純N 180~195 kg/hm2,N∶P∶K 按1∶0.5∶1配施,做到施足底肥、及時追肥,注重增施促芽肥,再生稻重施發苗肥、補施穗粒肥;科學管水,做到頭季稻分蘗末期及時排水曬田、收割前適時斷水干田和收割后迅即復水;防治好頭季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等病蟲害。這種種植模式既減少水稻生產需水總量,避開了雙季稻用水和用工高峰,又獲得了與雙季稻相近的產量,是南方丘陵雙季稻區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種植區經濟高效模式之一,對穩定糧食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3.2 技術措施難落實

2022 年,永州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組織相關縣(市、區)開展了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在祁陽市肖家鎮、龔家坪鎮、黎家坪鎮,冷水灘區牛角壩鎮,零陵區郵亭圩鎮,江永縣瀟浦鎮等4 個縣(市、區)6 個鄉鎮9 個村建立連片種植的再生稻示范基地,總面積為119.33 hm2。頭季稻于7 月29 日至8 月22 日收割,實收測產平均單產9 778.05 kg/hm2,實現了頭季稻9 000 kg/hm2的產量目標;再生稻于9 月20 日至10 月31 日收割,除零陵區杉木橋村、冷水灘區黑神廟村、祁陽市黃梅村C 兩優0861 受連續高溫干旱影響嚴重,有39.33 hm2因旱失收外,有收再生稻平均單產4 247.85 kg/hm2,實現了再生稻3 750 kg/hm2的產量目標,兩季合計1 4025.9 kg/hm2,達到了“頭季稻—再生稻”模式周年單產12 750 kg/hm2的產量目標。其中江永縣瀟浦鎮團結村甬優4949 再生稻種植片,經現場實收測產,頭季稻平均11 734.5 kg/hm2,再生稻平均6 327 kg/hm2,兩季合計達到18 061.5 kg/hm2,實現了畝產過“噸糧”。

3.3 農機水平需提升

草地理論載畜量是合理制定家畜補飼方案的基礎,估算理論載畜量可以為合理利用草地,有效監測草地退化,實現草畜平衡、防治草地退化、保護草地資源提供直接依據[40]。林莉等[41]采用體外產氣法測定草地載畜量,結果發現產量載畜量小于營養載畜量,DCP載畜量大于ME載畜量。這與此次DM總載畜量高于ME總載畜量和DCP總載畜量的研究結果不同,試驗采用的ME載畜量計算方法沒有牧草消化率試驗,得到的理論值偏大。郝力狀等[42]采用人工瘤胃模擬培養計算產氣量和消化率,對三江源區枯草期嵩草草地載畜量進行研究,發現營養載畜量均小于牧草產量載畜量,ME載畜量大于DCP載畜量而小于DM載畜量,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3.4 發展動力還不足

示范點頭季稻收益與中稻收益基本一致,再生稻稻谷市場收購價為3.2 元/kg,收入約13 593.6元/hm2,生產成本約3 300 元/hm2(化肥1 500 元、機收1 050 元、水肥管理750 元),“頭季稻—再生稻”與中稻比較增收10 293.6 元/hm2。根據8 個示范點的情況測算,“頭季稻—再生稻”種植模式純收入22 067.7 元/hm2,比雙季稻純收入12 249.6 元/hm2增加9 818.1 元/hm2。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范點成為全市再生稻生產示范樣板,為規?;?、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再生稻生產發揮了引領作用。

變壓器空載合閘投運時,由于鐵心材料的非線性,在暫態直流偏置磁鏈作用下,易進入飽和區,形成勵磁涌流。較大的勵磁涌流不僅可能誘發變壓器保護誤動,還會產生較大的機械應力,造成變壓器繞組變形,影響變壓器使用壽命。同時,勵磁涌流含有豐富的諧波分量,其在電網中的傳播有可能引起節點電壓諧波畸變,對電能質量敏感裝置運行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在長鏈式電網中,諧波傳遞還易引發諧振過電壓,對用戶設備安全運行構成威脅。在電網相對薄弱地區,鑒于勵磁涌流的危害,已廣泛采用相應勵磁涌流抑制措施,主要包括消磁、加裝合閘電阻和選相合閘技術。主變壓器合閘勵磁涌流的大小也取決于抑制措施的實施效果。

4 發展再生稻高效生產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組織領導,轉變思想觀念

頭季稻不同收割方式示范試驗表明(表2),連片面積和種植規模大的種植大戶宜選擇全喂入大中型聯合收割機收割,可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以頭季稻干田好、留低樁收割形式再生效果更好;規模較小的種植戶可選擇喂入量1.5 kg 以下的小型收割機,減少稻樁碾壓損失;宜機化程度低的稻田和小丘田以及小農戶可選擇人工收割方式。

再生稻生產工廠化育秧和機插水平都較低,無人機噴藥施肥尚處于起步階段,再生稻專用收割機造價較高且處于試驗階段,農戶對頭季稻的收獲大多按常規方式應用普通聯合收割機,稻樁碾壓會造成再生季產量損失大約40%,降低了再生稻生產效益[6-7]。此外,丘陵地區田塊小、宜機化程度低,適宜丘陵地區的耕種收機械少,盡管機收成本遠遠低于人工收獲,還有部分農戶仍不得不選擇對蓄留再生稻稻樁影響少的人工收割方式[8]。

不能按計劃開航的船舶應盡量提早通知港調和引航站,按照離泊船給在航船讓路、頂流船給順流船讓路的原則,重新規劃安排,充分保障各相關船舶的操縱安全。直接離泊操縱需時較短,開航船的離泊操縱對駛經的出口船的影響較小,雙方可在離泊完成前商定出口次序。洋山港四期的出口船應盡量沿航道南側航行,拉開與碼頭的橫距,以減少開航船的等待時間。掉頭離泊操縱需時較長,占用水域范圍較大,開航船的掉頭離泊操縱對駛經的出口船的影響較大,洋山港四期開航船應等待出口船駛過讓請,尤其是小巖礁附近航道狹窄,洋山港三期1、2泊位離泊船舶應盡可能等待過往船舶駛過讓清再實施掉頭操縱。

4.2 突出技術集成,提高兩季產量

建立可靠的技術體系,將關鍵技術落實到位。一是明確種植區域,在溫、光、水、勞動力等資源“兩季不足,一季有余”、方便灌溉的水稻種植區推行再生稻,做到不與雙季稻爭地,確保雙季稻面積穩定。二是優選適宜品種,以頭季稻高產、抗倒伏、再生能力強、抗性強、耐碾壓為優先指標。三是提早播種時期,永州地區于3 月中下旬播種,頭季稻8 月5 日之前收割,確保再生稻安全齊穗。四是改進水分管理,以壯根為目的主要實行間歇灌溉,順利保證頭季稻曬田、收割前干田和收割后復水。五是配施足量肥料,滿足多發再生苗爭多穗所需。六是注重防病治蟲,突出以護頭季稻莖稈為重點的二化螟、稻飛虱和紋枯病防治。七是優化收割方式,頭季稻收割采用帶碎草裝置的大中型聯合收割機為主,小型為輔,人工補充,適高留樁,盡量減少稻樁碾壓。

4.3 優化推廣機制,增加規模效益

創建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定期組織現場觀摩學習,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利用新型媒體宣傳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加快構建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根據再生稻高效生產技術要求,大力發展機耕、機插(拋)、機防、無人機施肥、機收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為生產經營主體規?;N植創造有利條件[10]。

4.4 改善基礎設施,實現速灌快排

加強塘庫儲水保水能力改造,實施泵站機埠提升改造,推進排灌渠道維修改造,保障頭季稻曬田時能順暢排水,收割后能快速復水,保障再生稻能實現有效灌溉[11]。

猜你喜歡
載畜量季稻雙季稻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探析
海南雜交水稻雙季稻單產突破1500千克
呼倫貝爾草原載畜量偏低原因探究
頭季稻與再生稻稻米品質比較試驗
一種含轉動副間隙多連桿機構非線性動力學行為分析方法
施肥和補播對高寒草甸草原載畜能力的影響
放牧藏系綿羊生長發育及體重變化規律研究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咨詢臺 要大力發展雙季稻生產
抓關鍵技術奪再生稻高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