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路徑研究

2023-05-30 04:37王保健趙鵬吳立平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3年3期
關鍵詞:質量保障體系專業建設高等教育

王保健 趙鵬 吳立平

摘 ? ?要: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已經成為時代課題,然而,高校內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參差不齊,影響專業建設質量。文章總結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運行項目、持續改進機制和發揮成效,對新設本科專業和專業綜合評估實踐中專業建設的問題、成功經驗進行梳理分析顯示,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對標新要求和新標準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核心要素的發展水平,建立健全專業層面的質量監控機制。

關鍵詞:專業建設;專業評估;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G40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3-0045-05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為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指明了總方向和總思路。隨后,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及《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等系列文件出臺,旨在全面著手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精準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能力。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本科教育、專業建設、內涵發展和教育質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基礎

(一)江蘇省高等教育的發展概況

江蘇省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居于全國前列?,F有高等院校167所,本科院校54所,獨立學院23所,高職院校90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院校34所,博士學位授予權院校28所,部屬院校10所,中外合作辦學院校4所。本??圃谛I?01.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0.2%?,F有本科專業門類12個,專業大類92個,專業411個,專業布點4092個,目前的專業布局、在校生人數分布均與當前省內產業結構基本一致。江蘇省高等教育整體質量穩中有進,進中有優,部分指標全國領先,體現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學科評估、ESI前1%的機構數和學科數、國家和部級科學技術獎和創新平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雙一流”高校建設數量等方面。

(二)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基礎建設

近年來,江蘇省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通過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特聘教授計劃、高等學校協同創新計劃、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等多項基礎建設項目,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基礎建設項目已經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投入專項經費62.9億元,培育了465個優勢學科(一期122個,二期165個,三期178個);選聘了600名特聘教授;培育和建成了70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10個為國家級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已建設200個在全國同層次同類專業中具有領先優勢、在世界同領域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本??破放茖I;自2017年起,江蘇省財政每年撥款1億元支持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中的重點高校(8所),每年撥款3000萬元支持培育高校(4所);自2018年起,江蘇省財政每年撥款9.17億元的專項經費支持江蘇省15所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高校;自2017年至今,已遴選22所高水平高職院校,江蘇省財政每年每校投入近1.5億元,高職院校結構進一步優化,打造了30個江蘇省高職產教融合集成化實踐平臺,專業集群和骨干專業布局合理,高職教育質量、綜合實力和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的形式

從2009年開始,教育部試驗的合格評估,到審核評估、專業認證的組織與實施,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的形式與內容已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評價范圍由之前的局部試點擴大到全國,且與國際接軌,進行相關指標的國際比較。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的主體由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發展到行業、企業、社會、學生、家長、政府等多元化主體;評價的動力由外部壓力和工作任務轉變為內部自身質量提升需求和外部壓力并存,并以內部自身發展需求為主;評價結果由單一的結論擴展為“通過/暫緩通過/有條件通過/非通過”等多元結論,更加重視評價結果的效用;評價單元由院校整體發展為更具體的學科和專業;評價方式由進?,F場考查發展為線上網評和線下現場考查等多渠道的評價方式;評價依據由學校填報轉變為學校填報、信息采集、數據挖掘等多方面相印證的模式;評價效果由短期成效轉變為更加重視持續改進的效果。從探索實踐和項目運行成效來看,江蘇省構建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能夠幫助院校和專業加強內涵建設,打造質量文化,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

(一)內外部質量保障體系框架

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由院校內部保障體系和外部保障體系構成,其中院校內部保障體系是主體,構建院校、學院、專業等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外部保障體系是學生、家長、社會、行業、企業、政府等多元化主體對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外部評價,對于幫助院校進一步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江蘇省一直致力于構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從外部體系著手,幫助高校優化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目前,根據保障主體、保障性質、保障功能和目的、保障內容和形式等,江蘇省已經構建了立體式、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以院校整體為單位的分類評估,以學科(專業)為單位的評估或認證,高等教育發展狀況動態監測,高等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高等教育評價區域聯盟建立與運行,行業組織與學生、社會的參與支持等。具體內容和開展項目詳見表1。

(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持續改進機制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持續改進機制的建立,這是檢驗教育評價效用的唯一途徑,也是改進教育質量、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保證。江蘇省已經建立并實施了較為完備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持續改進機制。一是“飛檢”機制。2019年啟動該機制,對已完成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的院校,在不告知高校的情況下,組織若干督導小組,以聽課、訪談、考察、座談、問卷等形式,對有關高校進行檢查回訪,重點了解高校評估整改情況。二是“跟蹤”機制。2002年以來,江蘇省一直組織開展論文抽檢(博士、碩士、本??疲┕ぷ?,對抽檢結果出現“不合格”意見的論文,次年持續抽查并加大抽檢力度,將抽檢范圍擴大至該專業涉及的相關同類專業。三是“印證”機制。在結果認定過程中,將有關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專業評估和論文抽檢與評優的結果進行參考對照,互相印證,既可以保證結果的客觀,也可從立體層面確保高校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四是“三公示”機制。評估前,公示高校的自評材料數據信息;評估中,公示相關結果和排名;評估后,公布評估整改方案和整改報告。五是“聯動”機制。在評估活動組織、質量報告生成及改進成效認定等方面,一直重視學生、家長、用人單位、行業機構、主管部門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互動和評價,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

(三)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成效

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要義,是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江蘇省一直在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旨在切實幫助高校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加強閉環建設,形成持續改進機制。目前已經取得良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高校積極構建完善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多數高校在保障培養目標、實施條件、培養過程、結果應用等方面形成閉環,質量保障體系的作用不斷凸顯。二是高校對評估工作和持續改進機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各高校更加重視并發揮教育動態監測、專業綜合評估、專業認證、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畢業設計(論文)抽檢與評優等機制的作用,不斷加強持續改進機制的建設。三是高等教育質量文化建設效果明顯。各高校進一步加強質量文化建設,以高校的質量標準、政策制度為核心,不斷增強教師的使命感,持續提高學生發展水平,加大管理人員的監控力度,將質量意識滲透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將質量管理上升為文化建設,質量文化的培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三、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專業評估實踐

(一)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新設專業評估

自2016年江蘇省啟動對全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新設專業的評估工作開始,目前,已完成440個本科新設專業評估。指標體系包含6個指標和39個評估要點。專業目標的評估要點為:專業定位、培養目標、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師資隊伍的評估要點為:生師比、教師結構、教學任務、專業負責人、教研能力、青年教師發展、職業道德;教學資源的評估要點為:教學經費、圖書資料、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教學過程的評估要點為:科學性、課程結構、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秩序、考核方法、實踐教學、實驗開設、實習教學;學生發展的評估要點為:招生錄取、專業認同度、境(校)內外學習、入學教育、學業管理、學風建設;質量評價的評估要點為:創新能力、身心發展、滿意度(專業學習、學習環境、師德師風)、質量標準與質量監控制度、持續改進。

江蘇省本科新設440個專業評估實踐發現,大部分本科新設專業雖然基本滿足新設專業建設要求,但由于建設時間短、軟硬件投入不足、與其他相關相近專業尚未有效融合等,部分專業尤其是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的新設專業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問題。一是專業目標。專業設置缺少充分的論證調研;專業目標設置缺乏主次邏輯,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發展方向;在校內專業缺少相關較強的學科支撐,學科建設力量薄弱。二是師資隊伍。高層次專任教師數量少;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水平和數量欠缺;教學團隊建設成效不明顯,尤其是青年教師團隊建設薄弱;缺少科學完備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舉措、培訓制度與政策。三是教學資源。專業實驗室數量偏少,綜合利用情況不佳;綜合性實訓硬件和軟件相對較少;專業圖書和期刊建設滯后,專業外文文獻資料缺乏;高水平優質實習基地缺乏,校外基地的綜合利用率不高;校企合作質量不高。四是教學過程。精品課程較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力度不夠,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不清晰、不科學,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不明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不完善,校企合作薄弱;學生接受創新創業鍛煉的機會少;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提升方面積極性不強。五是學生發展。吸引優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不明顯,專業吸引力和認同度普遍不高;學生境(校)內外學習交流情況普遍不理想,缺少相關的制度和政策;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不足。六是質量評價。質量監控體系不完善,運行缺少閉環,質量文化建設未得到明確重視和推進;專業層面的質量保障運行機制和評價反饋機制有待加強和完善;機構和人員、保障制度和項目運行未能落實到位。

(二)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估

目前,江蘇省已完成6個專業大類的311個專業的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包含7個一級指標和27個評估要點。專業目標與要求的評估要點為:培養方案的目標與要求;師資隊伍的評估要點為:生師比、教師結構、行業背景教師、教學獲獎、科研和創作、中青年教師發展、教學任務、指導學生、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資源的評估要點為: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圖書與信息化資源、教學經費、合作教育;培養過程的評估要點為:核心課程、課程構成、課程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學生發展的評估要點為:招生錄取、轉專業、學業指導與創新創業、學習跟蹤與培養效果、就業質量與滿意度;質量保障的評估要點為:質量標準與監測、反饋與改進;附加項目的評估要點為:專業特色。

江蘇省專業綜合評估實踐發現,參評專業呈現的整體特點和優勢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培養歷史長,培養規模大。專業開設時間長,覆蓋院校數量多,學生數量大。二是師資力量強,教學資源豐富。高級職稱教師數量充足;教師教學獲獎比例高;教師發表的年均科研成果、專利及作品數較多,人均科研項目經費充足;專業師資隊伍的數量、結構、素質、能力,以及教學資源完全能夠滿足專業人才培養需要。三是培養過程規范,教學改革意識較強。課程體系符合國家標準,課程教學大綱完整,課程目標明確,課程設置、畢業要求、實踐教學體系較為完善,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學校、專業和教師教學改革意識較強,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優化培養過程。四是學生質量普遍較高,社會認可度較高。學生專業發展水平高,科研創新創業項目和成果獲獎的比例較高,學科和技能競賽獲獎的比例較高;就業率超過95%,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滿意度和用人單位滿意度超過85%,社會認可度較高。

參評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建議已經反饋給相關專業,共性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專業目標與要求。專業培養目標未能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行業企業新要求進行動態調整;專業目標的設置未能結合高校發展特色與學科發展水平;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缺少調研論證,尚未真正發揮企業行業專家、用人單位、畢業生、家長等群體的參與作用。二是師資隊伍。具有行業企業背景、豐富行業實踐經驗的教師數量少;部分專任教師的學科和專業背景與相關專業不匹配;高級職稱教師指導學生參加雙創、科研、競賽等比例較低。三是教學資源。實驗實訓室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尚不規范;缺少長期穩定、數量充足、質量較高的實習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基地利用率較低,成效不明顯;教學經費需進一步科學地規劃與使用;缺少校企、校校、校地、校所深入合作協同育人模式,合作育人成效不明顯。四是培養過程。專業選修課和實踐技能課程權重有待增加,精品在線課程數量少;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與畢業要求的對應關系不清晰,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不夠好;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實習教學計劃不明確,實習教學過程管理不規范、不嚴謹、不嚴格。五是學生發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發表論文和作品,申請專利等普遍不積極。學生學習過程的跟蹤與評估機制的執行力度不強,雖制定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跟蹤反饋機制,但未能有效落實,未能及時有效發揮反饋機制對改進教學質量的作用。六是質量保障。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較為籠統,未能根據專業特點科學合理地優化質量標準;質量監測數據的客觀性、時效性、可靠性需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監控制度體系不完善,質量意識不高,質量反饋不及時,持續改進機制落實不到位,尚未形成質量文化。七是專業特色。未能有效發揮高校和學科資源優勢,打造專業特色;未能根據行業發展特點和人才需求實際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更新專業發展理念;未能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提升合作育人成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專業吸引力不強,社會贊譽度不高,社會影響力不大,未能形成專業品牌。

四、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路徑

基于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內容和建設成效,分析江蘇省本科新設專業和專業綜合評估的前期經驗,結合專業發展要求,提出提升專業建設質量的路徑。

(一)對標新要求、新標準聚焦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

質量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成為新時代教育評價的總綱。新時代的教育評價改革必須及時扭轉以往部分院校和科研機構存在的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五唯”的頑瘴痼疾,堅持科學的價值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的問題。改進高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等內容對專業建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2]。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啟動了新一輪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發布了最新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其中,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學生發展、卓越教學、就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等具體要求和標準為專業建設明確了改革方向[3]。結合教育部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和一流課程“雙萬計劃”,當前的專業建設必然要對標新標準、新要求,聚焦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不斷提高專業發展水平。一是強化立德樹人根本宗旨,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創新課程思政建設舉措,提高課程思政建設成效,重視學生合格公民教育、道德素質教育、社會責任教育,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政治覺悟、責任意識和大局觀[4],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著力打造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和課程思政示范專業。二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和教研教改項目建設的深度融合,實現課堂教學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促進教與學、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科學設計課程考核內容與方式,推進教學內容及考核評價方法改革[5],加強教研教改項目建設,編寫高水平教材、案例,積極發揮項目成效,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全面提升專業課程教育教學質量。三是提升合作交流質量,通過開發國際、校際合作交流平臺,提供更多師生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實現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四是重視學生就業和創新創業教育,開發長期穩定、質量較高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鼓勵引導教師指導學生參與雙創、科研和競賽等活動或項目,持續提升學生的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核心要素的發展水平

江蘇省專業評估實踐探索為專業建設質量提升提供了寶貴經驗,有利于積極培育和發揮專業特色和優勢,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專業評估的程序一般為參評院校專業公示、材料評審、現場考查、評估整改情況復核及答辯、專家委員會審議等環節,專業評估指標體系基本涵蓋專業建設的核心要素。分析總結以往評估經驗,專業建設質量提升應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核心要素的發展水平。一是以經濟結構變化、行業發展需求、科技發展態勢為導向,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學科發展水平優化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二是引培結合,改革師資隊伍,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和落實教師管理,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培育和提高教師教研能力,不斷增強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建設成效。三是基于新理念和新要求完善教學大綱,改革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驗實訓室的綜合利用率,建立課程評價機制,打造“金課”體系,強化課程管理和質量監督,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過程。四是及時更新專業發展理念,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和社會資源,提升合作育人成效,突出專業特色成果,增強專業吸引力,堅持內涵式發展,培育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創造鮮明特色,形成比較優勢,促進不同專業之間相互滲透、交叉和融合,形成資源優勢和競爭優勢[6]。

(三)建立健全專業層面質量監控持續改進機制

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提升質量是教育的永恒話題,在當前新時代新形勢新需求的背景下顯得尤為迫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要努力做到類型多樣、主體多元、內容多維、方式創新,要不斷發展完善以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變化和新挑戰。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如質量提升本身,永遠在路上。綜合江蘇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項目的開展情況及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實際發現,質量不是靠外部評價評出來的,而是靠內部持續改進改出來的,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持續改進機制的建立及良好運行一直在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本質上還是要依靠專業層面建立健全質量監控機制和持續改進體制機制。一是堅持專業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科學透明,堅持評價的有效反饋與持續改進,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手段,全方位、多元化采集數據,準確診斷專業發展問題癥結,提升評價的有效性和價值[7]。二是重視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建立、組織、維護、運行和評價結果的采用,在專業建設、培養目標設置、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學生發展等環節加強質量監控和反饋力度,完善學生學業考評制度。三是從量化評價轉向高質量評價、從關注專業建設的結果轉向專業建設過程和專業建設成效,以量化評價的反思和澄清為切入點,以高質量評價為方向,檢視專業建設的偏差,重申“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建設高質量評價理念[8],將質量意識滲透專業發展的全過程,將質量管理上升為文化建設,將質量文化的培育作為專業建設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謝雯,宗曉華,王運來,等.新時代本科專業評估:邏輯理路、應用探索與發展趨向[J].中國考試,2021(11):3.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2-01-05].http://www. 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 t20201013_494381.html.

[3]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1-21)[2022-01-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s7057/202102/t20210205_512709.html.

[4] ?林健.一流本科教育:認識問題、基本特征和建設路徑[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9,40(1):24.

[5] ?李志義,朱泓.以先進的質量保障理念促進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內涵解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77.

[6] ?湯建民.論學科專業發展指數[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1,37(4):32.

[7] ?孫成夢雪,杜瑞軍.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改革與發展新活力: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評估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綜述[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1,37(5):59.

[8] ?王建華.論高等教育的高質量評估[J].教育研究,2021,42(7):136.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2-01-05

修回日期:2022-03-08

作者簡介:王保?。?991—),男,江蘇贛榆人,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基金項目:2020年度江蘇省高教學會評估委員會課題重點資助項目“專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與實踐”(2020-Z03)

猜你喜歡
質量保障體系專業建設高等教育
高校檔案管理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有效實施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探索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交通管理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