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2023-05-30 17:48花彧
文理導航 2023年18期
關鍵詞:創新意識數學課堂培養

花彧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數學核心素養一直以來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意義和現狀,并結合一些實際的教學對如何立足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出了一些切實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數學課堂;培養;創新意識

不論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十個核心詞,還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的小學階段核心素養的11個主要表現,“創新意識”一直都被保留著,而且2022年版的新課標賦予了創新意識更豐富的內涵?!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創新意識主要是指主動嘗試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科學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初步學會通過具體的實例,運用歸納和類比發現數學關系與規律,提出數學命題與猜想,并加以驗證;勇于探索一些開放性的、非常規的實際問題與數學問題?!?/p>

一、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意義

(一)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我們在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學生在提出新問題的同時,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過程中還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他們也會繼續追根究底,最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會因此而喜愛這門學科。在無形之中增強了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形成良性循環。

(二)形成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創新意識有助于形成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蔽覀冊谂囵B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退縮,等待別人來告知答案。盡信書不如無書,即使是經過專家精心打磨的教材也會有值得細細推敲之處,不是所有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我們希望學生遇到問題能將自己的想法勇敢表達出來,敢于質疑權威、表達己見。

(三)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小學階段的學科中,數學學科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中是最具優勢的。我們也深知,創新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將創新意識的培養滲透到每天的課堂教學中。

二、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現狀

(一)主動性欠缺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是知識學習的主體,知識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客體。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但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是欠缺的,交流時只會被動地聽他人的發言。而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學生在自主嘗試、自主探索中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這樣的現狀顯然是不太樂觀的。

(二)問題意識不足

升入高年級,學生變得越來越不愛舉手回答問題了,主動質疑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在進行全課總結時,讓學生自主提問,幾乎沒有學生舉手。好不容易一個學生舉手,提出的問題也沒有什么深入思考的價值,或者說有些學生不會提問題。學生沒有主動在學習新知時進行深入思考,自然就沒有問題產生。但恰巧是這些本應產生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開拓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三)批判意識薄弱

批判意識是創新之矛。沒有批判就談不上合理的理解和接受,也就談不上發展?,F在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還是多以書本和教師為絕對的權威,被動接受知識和指導,缺乏了挑戰書本和質疑教師的勇氣。不敢質疑問難,創新意識的培養也就很難實現。

創新意識的培養已經成為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筆者在日常教學中也深諳這一點,嘗試從不同角度設計教學內容,希望能由此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例談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

(一)營造創新的課堂氛圍,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們發現,敢于提問和質疑的學生越來越少了,這可能和我們在課堂上對此并未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有關。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地給予回應,及時贊許他們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的品質,并鼓勵他們課后把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和老師同學分享。有時,筆者會利用課最后的幾分鐘時間把之前學生提出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拋出,請那位認真思考并研究的同學上來展示說明。不管他對這個知識的理解有多少,在那一刻他的想法被這么多人關注,相信對于他來說,創新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同時也點亮了其他同學想要不斷創新的心。

(二)關注問題的可探究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筆者在教學《認識倒數》時,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學書上例題并思考如下問題: 1.什么是倒數?2.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3.是不是所有的數都有倒數?4.關于倒數,你還有什么疑問?

前三個問題的設計,恰恰讓學生能深入思考第四個問題,也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如:0為什么沒有倒數?負數有沒有倒數呢?若有,那-5的倒數是多少?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有意義的問題,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真思考。知道了正數的倒數是如何求解的,與之相對應的負數的倒數,本質上還是相同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這讓學生對數的認識又拓寬了。而且,就學習難度來說,不是很難理解的問題,是可探究的、可挖掘背后存在價值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正數遷移到負數,結合對正數的倒數的學習,甚至可以大膽猜想負數的倒數的求解是否也是類似的,再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無形之中就慢慢培養和建立了。

(三)注重練習的變式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不少教師會有這樣的想法:計算教學只要會計算目的就達到了,可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認為這是對教學資源的浪費,因為在此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分數乘整數》的教學中,與其單純地練習計算×3,倒不如將練習重新設計,注重對本節課內容難點的突破,將分數乘法的算理內化于心,同時也能體會運算的一致性。不妨可以這么提問:“如果讓你用圖來表示×3,你會如何表示呢?”這個時候,需要學生用圖去表征,問題變得很發散,這是一些學生的作品:

在創新意識培養的過程中,學生的幾何直觀、應用意識也同時在增強。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滲透在整個數學教學中,和其他能力素養是互相融合、相互促進的。

(四)改進教學的基本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教師總是用陳舊的課堂觀念和教學模式上課,沒有變化和創新,何來激發學生想要創新的欲望呢?索性遇到適合的教學內容就應該勇敢放手,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性,讓他們在耳目一新的氛圍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平時在上練習講評課時,發現學生總是愛走神,有些我們覺得很重要的易錯點他們卻漫不經心地聽著,后來訂正時還總是出錯。我們為什么不換一種新穎的講評形式,讓這些易錯點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去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齊華老師研究的社會化學習,讓不同的學習個體帶著自己的原有認知,相互分享、相互碰撞、相互對話,以此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和理解,新的問題和困惑,新的信念和思想。受到特級教師的啟發,筆者將一節練習講評課進行了形式上的創新。平時總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次換成學生主講,老師最后總結。我們按照小組先進行分工,由組長分工并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如火如荼,最后的匯報也是非常精彩。最后,學生也主動提出了自己的困惑:36÷(2+4)和(12+16)÷4哪個可以用簡便方法,哪個不可以用呢?對于怎么幫助學生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這是教師真正需要做的。之前看過一篇相關文章,正好可以將理論付諸實踐。

師:遇到這兩道算式你為什么想到要拆?是受什么影響?

生:我們學過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這是可以拆的,我覺得這兩道題雖然是除法,但是形式也是和乘法分配律類似的。

師:有道理,還記得是怎么推導得到乘法分配律的呢?

生:好像是一個長方形房間,告訴長和寬等條件……(筆者順手把圖畫在了黑板上)

師:說到這里,我相信有些同學心里一定有一些想法了,自己嘗試看看。(幾個學生開始動筆了)

有一位同學的呈現令人眼前一亮:

36÷(2+4)? ? ?36÷2+36÷4

=36÷6? ? ? ? =18+9

=6? ? ? ? ? ?=27

……

看到這個學生雖然舉了很多組例子,但這恰恰也是一種不完全歸納法的雛形。即便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覺得例子不夠,可能還會有反例存在,但筆者也覺得他敢于去嘗試,敢于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其實筆者還希望學生能夠結合圖來進行思考,借助數形結合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并未出現這樣的作品。于是,筆者黑板上畫了這樣一幅圖:

師:你能列出什么綜合算式?

生1:(12+16)÷4=7(cm)

師:還有嗎?

生2:12÷4+16÷4=7(cm)

師:到這里,你能用畫圖的方式來說明36÷(2+4)這道算式嗎?

看到幾個學生眼睛里放光的樣子,筆者知道新的作品要誕生了。不一會兒,筆者就看到了這樣的圖:

畫出這樣的圖,用數形結合進行解釋時,筆者知道這些學生是真正明白了。雖然是經過筆者的點撥,但能夠想到借助數形結合來思考除法中的性質,當真難能可貴。筆者相信,創新意識對于他們來說,已經落實到行動中了。

筆者一次又一次播下創新的種子,給它們澆水、施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顆顆種子一定會開出美麗的創新之花。作為教師的我們,只要立足自己的課堂,并扎根于此,即使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是一個漫長、持久、艱巨的過程,但筆者相信這件事堅持的意義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受益終身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猜你喜歡
創新意識數學課堂培養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