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學生培育新媒體素養的意義探究

2023-05-30 10:48董夏子
學周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高職學生

董夏子

摘 要:隨著數字技術持續更新和變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逐漸普遍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代高職學生普遍都是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而成長的,其使用新媒體技術設備的能力毋庸置疑。新媒體的普及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基于中職學生的年齡、社會經驗等因素,他們的新媒體素養也存在短板,導致他們面臨生命財產、道德法制等方面的風險。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成了高職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對于國家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和學生的個人成長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高職學生;新媒體素養;培養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7-002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09

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不斷發展、媒體持續變革和更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逐漸普遍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高職院校培育學生新媒體素養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決定著能否為國家、社會孕育更多高水平、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現代勞動者。

一、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

新媒體素養是指與各類新媒體相關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主要由后天實踐和培養而獲得,包括價值觀、知識、技能和技術四個維度。普及智能手機和普遍開展信息基礎課程促使高職學生掌握了熟練使用手機、電腦等媒介工具進行學習、娛樂的技能,這也促使培育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成了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一)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是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的要求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指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

高職學生是青年學生群體的重要成員,作為新時代的預備技能型人才,高職學生新媒體素養的高低是決定他們能否在數字時代在專業技術、職業技能等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新媒體素養,高職學生才能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力量,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提供技術支持和人力保障。

(二)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事業的要求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適應性。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要想激發自身的發展動力、增強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和吸引力,就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

習近平同志指出:職業教育大有可為。新時代的職業教育肩負著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數字時代給人提供了超越地域和時間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只有具備良好的新媒體素養的高職學生,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使用者,才能學會利用新媒體不斷開拓網絡學習平臺,才能真正成為合格的新時代的信息公民,及時跟緊當今世界各個領域科學技術進步的步伐。高職院校開展學生新媒體素養教育工作的情況,也關系著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適應國家建設發展形勢的情況,關系著職業教育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的進程。

(三)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是改革、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要求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學校改革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高職院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職責,因此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改革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當今處于網絡時代、數字世界,各種思想、各種價值取向魚龍混雜,高職院校必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善于借助學生對新媒體產生的濃厚興趣,強化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發揮好“第二課堂”的協同育人功能,努力構建職業教育“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高職學生在網絡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讓他們從根本上意識到自身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從而將一腔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轉化為實際行動,并將這種正能量通過新媒體的廣泛傳播形成合力,幫助高職學生真正成長為時代新人。

(四)新時代高職學生的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是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的要求

習近平同志指出: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新形勢下,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重要的輿論陣地,關系著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政治安全。

高職學生是改善網絡生態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盡管各大高職院校都建立了輿情分析研判處理機制,但是只有立足于實際、結合熱點開展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倡導網絡文明,才能引導欠缺社會經驗、網絡安全意識薄弱的高職學生明辨是非,不被網絡輿論裹挾,讓他們自覺抵制互聯網上的違法、謠言等不良信息,有效、積極、理性地使用新媒體,以均衡、平和、包容的心態正確表達情緒,形成網絡行為自律,防范網絡安全風險,從而形成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切實帶動高職學生做到與黨同心、同行。

二、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對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據高職學生思想特點的實際情況,高職院校建立科學、系統的新媒體素養培育體系,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對于解決高職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實現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他們成為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育新媒體素養能夠讓高職學生學會有效運用新媒體,擺脫手機、網絡成癮等問題

高職學生心理上缺乏自信,渴望受到肯定和關注。高職學校在高等教育中屬于??茖哟?,分數線比本科層次的學校低,因此在社會普遍的固有認知里,高職學生往往被看作高考的“失敗者”,高職學生的自我認識很大程度上存在缺乏自信心的現象,他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材普遍存有懷疑態度,他們比本科高校的學生更渴望獲得周圍人的肯定和社會的關注。

新時代的高職學生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能熟練掌握智能手機的用法,并且因為相對較輕的學習壓力以及尚未到來的工作壓力而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用來參與社交平臺交流、網上購物和網絡游戲。他們熟悉各種網絡流行用語,對網絡流行熱點如數家珍,能夠在網絡游戲中自由暢游,高度依賴網絡和新媒體。這種對于“新”的追求,促使他們每次出現新的載體和平臺都能成為一手的“弄潮兒”,可以成為網絡話題的討論者,成為群體中的合群者,從而滿足心理上“被認可”的需求。

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能夠讓高職學生通過學會了解自身使用新媒體的需求,懂得將使用新媒體與個人成長相結合,有效而節制地使用新媒體,而不是將大量的如朝陽般燦爛的青春時光消磨在無意義的“網絡沖浪”上,學會帶著明確的目標與新媒體融洽相處,獲取娛樂價值之外的新媒體的其他價值,實現個人長遠發展的目標,真正成為對社會有貢獻、被社會認可的人。

(二)培育新媒體素養能夠讓高職學生學會獲取有效信息,全面、客觀地看待世界

高職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較薄弱。跟本科層次的學生比起來,高職學生相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特別是高職招生實行自主招生及社會擴招之后,學生生源的類別增加,著重考查學生的職業適應性和職業能力,因此他們的文化課基礎普遍較薄弱,理解系統性信息的能力不足成了擺在高職教育面前的一個普遍難題。

信息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為青年學生提供了可以無邊暢游的信息海洋,但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同時也以“個人喜好”的方式在眼前呈現信息,“信息繭房”的效應日漸明顯,這就導致本身就不擅長綜合分析信息的高職學生逐漸被技術“馴化”,沉迷在大數據推送的內容里,失去了篩選有效、優質信息的能力,對待不同己見的人、事、物的態度逐漸偏激。

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能夠通過解讀傳播過程原理引導高職學生學會借助媒體工具和平臺掌握搜索信息的技巧,充分發揮主動性多渠道尋求多維度的信息,審慎對待自己在網絡上看到的信息,通過篩選、甄別信息的來源綜合分析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權威性,更理智、更客觀地看待事物,完成信息傳播的自我把關,避免成為偏聽、偏信的“大數據”的奴隸。

(三)培育新媒體素養能夠增強高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防范網絡詐騙

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取向比較推崇金錢方面實現成功,極易追逐物質方面的享樂。國家不斷發展和富強、父輩進城打工奮斗的經歷,讓現今物質生活普遍優越、富足的高職學生早早享受了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因此,當今的高職學生物質生活上已經沒有明顯的城鄉差異,無論是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還是社交媒體賬號、網絡游戲賬號等幾乎人手必備。高職學生群體在追求衣、食、住、行的品質方面也顯現了極大的熱情,積累物質財富成了他們強烈的愿望。

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由于追求物質享受而沉浸于在虛擬世界中受人追捧的氛圍無法自拔,如此不僅容易成為網絡詐騙的受害者,甚至還會因為為了獲取利益而向詐騙犯出賣個人的銀行卡號等信息,被詐騙團伙利用成為網絡詐騙的一個環節,繼而走入違法犯罪的深淵。由于網絡詐騙的隱蔽性強、花樣和手段層出不窮,對網絡信息缺乏警惕性和對金融理財知識缺乏了解的高職學生近年來成了網絡詐騙的目標群體。

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能夠通過解讀網絡傳播效果原理引導高職學生了解形成網絡文化是復雜的過程,無論是網紅明星還是普通網民,他們展現的網絡形象都是經過篩選的,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要學會判斷信息內容的價值,正確判斷、選擇網絡社交對象以及與其維持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沉迷于數字人際圈子而不可自拔,冷靜遏制超出自身需求和能力的消費欲望,將注意力從獲得虛擬的“追捧”轉移到在現實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上;通過揭示網絡詐騙的傳播原理,增強高職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讓他們掌握網絡支付、購物的基本技能,了解網絡安全相關知識,有效甄別非法虛假網站平臺,增強防范網絡金融詐騙的能力;通過加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教育,結合網絡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釋法,讓學生牢固樹立網絡法治意識,遵守法律規定,明確網絡行為的邊界和法律底線,避免走上網絡犯罪的道路,筑牢校園網絡安全的防線。

(四)培育新媒體素養能夠引導高職學生重視信息隱私,理性上網發言

高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呈現了高度“粘合”新媒體和網絡的狀態,十分樂于在各個新媒體平臺上全方位地展示和分享自我形象及個人生活。他們在各大平臺上盡情地曬出自己和他人的照片,毫不在乎地暴露自己的姓名、學校、地址以及其他信息。盡管分享這些網絡信息能夠讓高職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獲得一定的認同及肯定,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也會導致高職學生的網絡社交平臺上經常出現謾罵、攻擊其他人的行為。同時,出于獵奇以及追求獲得關注的心理,高職學生往往會傳播一些不良內容,成為網絡暴力的推波者。

新媒體素養培育工作能夠通過教育學生保護隱私信息及使用新媒體的道德,增強高職學生作為信息生產者的責任感,讓他們不以宣泄個人情緒和謀求個人私利為目的,當好自身發布信息的把關人,主動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避免危害自己、他人以及社會大眾的公共利益;能夠通過普及社會化媒體傳播的基本特點和引發熱門話題的策略,引導學生學會識別并避免發布“煽動性言論”,理性看待網絡輿論,避免把所謂的“網絡民意”等同于社會正義,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上網發言時能夠平等互動、尊重他人、有效溝通,能夠注重事實、實事求是、負責任地再傳播信息,避免過度渲染情緒,拒絕網絡暴力,主動維護網絡秩序,弘揚社會正能量。

三、結語

近些年隨著傳播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素養問題也獲得了更多關注。如今處于信息化時代,新媒體素養是一個人現代社會公民素養的重要表現之一。一個沒有文化素養的勞動者,是無法實現全面進步的;一個缺乏新媒體素養的學生,是極易在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中迷失的。提升新媒體素養有助于高職學生在新時代正確、用批判性思維使用新媒體,避免新媒體帶來的消極影響。高職院校應當因材施教地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媒體素養培育體系,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張丹,鄧卓明.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新媒體素養提升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8).

[2] 朱丹.高校輔導員新媒體素養現狀及提升的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4).

猜你喜歡
高職學生
高職院校機械創新大賽研究與實踐
英語行業化教學下高職學生職業規劃研究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因素及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探索與實踐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