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閾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探索

2023-05-30 05:53劉列斌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文化自信探索

摘 要:英語在國際交流和合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民族精神在教學中均沒有得到應有的認知和傳承,大學生表現出了文化不夠自信的現象。而文化自信是我國對社會主義文化價值的自信,是實現文化強國的堅實基礎。因此,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堅定文化自信的意義,分析文化自信的缺失,不斷在教學中探索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徑。

關鍵詞:文化自信;大學英語教學;探索

作者簡介:劉列斌(1972- ),女,湖北云夢人,湖北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對我國對社會主義文化價值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二、文化自信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教學能夠讓英語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讓大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及中華民族產生更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國際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了解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缺失的現狀,分析文化缺失的原因,探索培育文化自信路徑,既是高校英語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一)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缺失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據教學調查研究發現,大學英語教學在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層面上,都存在著跨文化交流意識不強、中國文化的認知模糊、欠缺文化自信等問題。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仍以考試為導向、偏向應試教育,大學英語教學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內容單薄,教學理念固化。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以應試為主要目標。教學的全面性、人文性、思辨性均屈服于各種考試和各類等級資格認證;學生則都以考試分數、修學分、等級資格證為追求,不能認真學習體會中西方文化差異,從而常出現詞不達意的學習現象。

大學英語教學大多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忽視英語日常交流能力的培養,忽視英語教學的人文性,這導致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夠,學生英語學習的代入感較差。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理念固化。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多表現西方文化和思想,缺乏中國文化的知識內容,從而造成中國文化自信的缺失。中國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也沒有得到相應重視和發展,中國文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處于失衡的狀態。教師一味地講解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無法讓學生全面了解英語語言文化,更無法為學生營造一種英語學習的文化氛圍,無法培養學生的中國文化自信。如,學生對西方的情人節、感恩節、圣誕節等節日儀式及其文化背景大都能有所了解,有些同學還能用較流利地用英語表達,但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如七夕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不知道如何用英語講述其歷史文化和民俗故事。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各教學環節中,教師多偏重語音、詞匯、句法的教學,教師本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知識儲備受所學專業及個人愛好限制,因而,教師沒有將中國文化有意識地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去。另一方面,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多偏向單詞、句型及語法的學習,很多時間都花費在課文篇章理解和課后作業上面。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偏重西方文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自然而然,他們的思想上也會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從而缺乏對中國文化重要性的主動學習,這勢必導致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此外,大學英語課時縮減嚴重。很多高校將原來四個學期的大學英語教學時間縮減至兩個學期,這就直接導致教師在時間上難以保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知識的講授。

(二)大學英語教學對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語以其西方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勢必給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保持和發揚帶來極大的挑戰和沖擊。大學英語是重要的人文基礎課,大學英語教學運用跨文化的教學理念,既要重視學生的語言技能培養,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幫助學生學會批判地吸取西方文化營養,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臣服于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大學英語教學承擔著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責任。

三、文化自信視閾下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

對大學英語教學文化缺失的現象及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問題,大學英語教學可以從教學大綱、教材、教法、教學評價及師資隊伍培養等五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修訂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對《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5版)進行了修訂,并與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了《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明確提出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要反映人類文化知識的積累和成果,明確提出文化教學目標,并強調大學英語教學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引導學生吸收中華文明優秀成果。

因此,各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應根據自身教學實際,緊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對課程標準及教學大綱及時做出相應修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依據,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的全面指導,是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的平臺。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修訂要明確完善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內容,要明確提出相應的文化教學任務和目標。

(二)調整教材內容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規定,大學英語教材的選擇要做出調整,以實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學目標的要求。傳統的大學英語教材所選用文章大都介紹英、美文化,處處強調要求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與文化,嚴重缺失介紹中國文化方面的內容知識。傳統教材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當代大學生了解、學習、傳播中國文化。以往的外語教學目標沒能明確對中國文化教學作出要求,新的教學指南對文化教學有了明確要求,教師應深刻認識到文化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完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學生文化自信。

中國文化作為一種先進文化應該及時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要更多有意識地用英語表達、宣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文化自信建設的倡導下,高校英語教材應當融入更多的中國文化,以發揮英語文化教學的文化育人作用。這同時要求教材編者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教材。文化教學將有助于幫助建立大學生的價值觀,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對其未來的發展及中華文化的傳播都具有現實意義。

(三)增加文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優化教學設計勢在必行。大學英語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課文導入、詞匯教學、課文分析及應用練習等環節。

大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設計展開,教學導入對學生理解課文主題、擴展知識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導入中應當有針對性地引入與文章背景及內容相關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適當增加難度適中的、用英語表達的中國文化相關輔助材。教師可采用講解、討論或翻譯練習等不同形式,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及相關視頻、音頻,激發學生文化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五單元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為例,在導入學習中, 教師可利用我國當前的時事熱點、新聞話題等進行文化輸入。教師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運動員精神及奧運會精神時,可結合2022年冬奧會中谷愛凌、蘇翊鳴、任子威等同學們耳熟能詳的運動員的事跡來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這一實踐教學環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傳承。

詞匯教學往往被誤以為就是多背誦多記憶,實際上,要想使學生學好詞匯的同時增加文化知識,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詞匯例句將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例如在講harmony(和諧)一詞時,可以舉例:家和萬事興,Harmony in a family makes everything successful.這個例子不僅讓學生學習新詞匯harmony,同時也可以借此向學生強調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我們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愛家和愛國聯系起來,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這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然地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方式可激發學生對文化學習產生興趣,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利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踐行。

大學英語教材為了滿足學生語言需求,絕大部分選擇語言地道的英語原文作為材料。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明確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在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的同時培養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懷,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文章內容涉及西方國家經濟政策或文化進步時,教師要客觀理性分析講解,可相應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就和發展的介紹講解,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中西文化異同,幫助培養學生思辨能力,認識到我們學習英語并不意味著毫無原則地去迎合西方的政策和文化,更不能因此遺忘了自己的文化。比如在講到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時,可以將中國的集體主義進行價值觀對比,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體現;比如在講到西方茶文化禮儀時,可以對比將中國茶禮儀起源、文化內涵和發展進行講解,還可以組織進行雙方異同點討論或辯論。這種中西文化對比的講解方式,更能讓學生在中西文化的對比學習中深刻認識了解中國文化,用辯證思想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堅定自身的中國文化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語課程設置大都重英美文化,輕本族文化。開設的英語選修課程大都與西方文化相關的,如“英美文學欣賞”“英語演講與辯論”“古希臘羅馬神話”等,很少有關于中國文化的英文選修課程,這種失衡的課程設置也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文化自信缺失。因此,可以適當增加開設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選修課,比如開設“中國詩歌鑒賞”“中國文化概況”等課程。這將有效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興趣,彌補學生對于中國文化學習積累的缺失,使英語教學工作與中國文化教學互為補充。以此,構建新型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

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應該有效利用學校的校園網(如U校園網)、英語網站、學習強國、校園廣播等平臺,向學生推送、介紹、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引導學生對相關的中國文化的英語材料進行聽讀或觀看。高校英語文化活動、英語競賽活動都較豐富, 但活動的主題沒有太強的人文性,這些活動大都偏重檢測口語、考核詞匯量,缺乏對大學生文化內容的掌握水平的衡量。

(四)完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教學效果的反饋,是對教學過程的引導。高校應建立更科學的評價標準,在過程評價中融入對大學生文化學習和文化自信的評價。具體而言,高校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建立過程性評價體系,將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所取得的進步和不足均以數據的形式記錄呈現下來,將學生課堂學習、成績考核、課后實踐和日常表現等方面綜合進行客觀評價。近幾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就增加中國文化的考核部分, 如短文翻譯體現出很明顯的中國文化特色和中國元素,這種考核題型和方式能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學習的重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因此,教師在布置在翻譯、寫作等練習時,可有意識增加中國文化知識考核,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知識和能力??茖W、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將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提供堅實保障。

(五)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素養

大學英語教師是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文化知識,還要在教學中傳播弘揚中國文化??梢?,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對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至關重要。

首先,英語教師必須做好自我提升學習,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場。教師可以通過多種現代化手段來關注、搜集、閱讀與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容相關的新聞報道及文章,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在此學習積累過程中,教師將切實感受社會主義文化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改變以及近年來中國的發展、進步和強大,從而堅定自身立場、提升自身文化自覺、文化自強、文化自信。只有教師自身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他們才能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意識、主動地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進行文化自信教育。因此,英語教師自身當首先積累與民族傳統文化相關的英語詞匯,提高自身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語言能力。對中國文化的最基本的常識進行必要的系統學習,如儒家經典思想、傳統文學中的詩詞歌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傳統節日、傳統戲劇,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的重要論述等。

其次,學校應對現有的英語教學類培訓體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增加文化培訓內容,開展文化學習、文化講座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院系之間、高校之間的文化合作交流,為教師提升文化素養提供平臺。

英語教師唯有努力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將其與本校教學對象的專業特色、職業要求等因素相結合,并積極主動與本地、本省的特有文化資源相結合,才能切實幫助學生在文化學習中腳踏實地地增加文化積累、增強文化自信。

四、結語

文化自信的提出對高校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歐美文化的單向輸入學習,也須有中華優秀文化的輸出,大學英語教學是兩種不同文化平等、有效的雙向溝通與交流。大學英語教學將引導學生全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到底,大學英語教學不只是讓我們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讓世界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38.

[2] 徐奉臻.“文化自信”的定位內涵及功能路徑[J].社會科學家,2017(10):7-11.

[3] 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14-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學文化自信探索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