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興隆湖中信水下書店

2023-06-06 12:08趙志陽盧昀
建筑技藝 2023年2期
關鍵詞:興隆幕墻屋面

趙志陽 盧昀

1 初成與共生

自2018年競賽結束以來,備受關注的成都興隆湖書店經過3年的設計建造,于2021年10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將理念與場地環境、地域特質、當代技藝融于一體的小型建筑以低調內斂的方式靜置于水灣南岸,通過與環境共生的方式激發與重塑著場所體驗的多種可能。

1.1 天書形落

以書為體,以域為境。設計理念源于“天上掉落的一本書”,偏角起翹的單坡結構及虛實相扣的形體設計是對此最為直觀的映射。南側墻體與反曲屋面以通體設計的方式構成建筑的實體界面,既限定出建筑的主要使用空間,又暗示著了空間的主要視野朝向。

在此基礎上,三面圍合且與支撐結構融為一體的幕墻界面以輕盈通透的質感構成了建筑朝向湖面景觀的虛化界面,結合半下沉的處理方式進一步強化了建筑與場地的聯結關系,使建筑與環境互為鑲嵌,彼此交融(圖1)。

1 場地全景圖

1.2 再塑意境

從概念初成到植入場地,建筑始終在尋求與創造著同環境對話的方式。隨著公園景觀系統的完備與成熟,建筑與場地和諧共生的關系得到全面的體現。

在偏安一方的內灣區域中,建筑與“山、水、林、橋”共同構成了一幅靜謐靈動的園林圖景,游覽其間,步移景異?;疑佷\板與木紋飾面的材質搭配以傳統建筑的質感柔化建筑與自然的關系;高挑的屋角為游覽人群提供方位的指引;下沉的室內處理將湖底景觀引入屋頂漸升的閱讀空間,為讀者創造了非比尋常的觀景視野以及游魚相伴的詩意氛圍。

當代技藝豐富著建筑與環境的對話方式,而多維的共生關系則在重新塑造著場所意境的呈現形式與體驗方式(圖2,3)。

2,3 共生中的建筑與環境

2 聚合與無限

作為區域的焦點,雖然書店的整體規模不大,但其與環境的和諧共生以及消解融合的分區關系,為游客帶來了更廣泛的場所感知和空間感知。在聚合的區域與空間中,無限的體驗得以被發現與釋放。

2.1 空間消融器

500m2的建筑中分布著門廳、閱覽、展覽、冥想、休閑、沙龍、服務等多種功能,除沙龍廳與輔助功能區在東側獨立成區外,其余功能區均以開放分區的方式匯集于主體空間中。

中央核心區大范圍的下沉設計既實現了主次分區又擴大了建筑空間。穿過門廳,豁然開朗,核心功能區以遠超外觀預期的空間體驗呈現眼前,跌落式的局部高差處理及臺地變化時刻暗示著核心區內不同功能之間的區域劃分。開放式墻體在強調區域界限的同時,以縫隙、洞口等方式創造彼此連通的條件。因此,沿長軸排列放置的書架不會加劇主體空間的分隔感,反而成為空間游戲的構成元素之一(圖3)。

2.2 自然擴容器

從園林的體系看,建筑更像一座臨水的臺榭,既增強了場地原有的自然態勢,又豐富了感知自然的對話方式。水下幕墻、冥想空間、光影變幻……擴展著人們對于場地環境的全新認識。

由12 塊通高玻璃幕墻單元構成的西側界面是建筑最主要的觀景面與展示面,對內而言,魚翔淺底,輕舟搖曳,宛若一幅巨大的自然畫卷;對外而言,人游其間,華燈初上,猶如一座精巧的劇場舞池。在空間深處,一幅透過墻洞壓縮而成的線性圖景烘托著冥想空間的幽靜與深邃。陽光透過南側墻體的方洞形成光束的線普,粼粼湖光映射到頂部格柵,閃爍其間。由咫尺到深遠,由局部到廣闊,建筑在聚合的空間內為人們創造了感知自然的多元方式,以期在意境體驗的開合之間激發閱讀的興致、思考與內?。▓D4?6)。

4 書店室內效果

5 冥想空間的洞口框景

6 夜景效果

3 技藝與建造

優雅的形體設計、獨特的空間體驗,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空間完整性的背后是對大跨結構的訴求。實現曲率漸變的反曲屋面得益于數字化設計與建造技術的進步,水下幕墻的構想突顯了時代的技藝魅力,各類技術通過設計的集成組織與合理應用最終以生動的建筑語言呈現在人們面前。

3.1 結構設計

建筑結構選型整體采用鋼結構體系,以滿足室內無柱空間的需求。鋼結構也為輕盈的立面設計及躍動的屋面設計提供了技術基礎。為盡可能減少實體構件對西側幕墻界面視線的遮擋,將支撐鋼柱隱藏于幕墻龍骨,截面尺寸控制在纖細且兼顧安全的范圍內。為實現大跨度雙曲面的屋頂造型,建造難度較大的屋架結構采用了縱橫雙曲梁聯結斜置加強梁的組合方式(圖7,8)。

7 建筑結構體系示意圖

8 空間形式生成邏輯分析圖

3.2 幕墻設計

水下幕墻是建筑最獨特的呈現界面,也是最復雜的技術設計部分。該部分幕墻單元采用5片夾膠玻璃,以獲得足以抵抗室外水壓及室內防撞的能力,并達到滿足通透視線的觀覽標準。此外,為實現防水、防銹的目的,面材之間的縫隙也采取了相應的構造處理,盡可能降低鋼結構與水體接觸的可能性(圖9,10)。

9 軸測示意圖

10 水下幕墻墻身詳圖

3.3 細部設計

細節的處理不僅關系著設計方案的呈現品質,更直接影響著人們的體驗反饋。建筑屋面與南側墻體外飾面均由具有自我氧化修復能力的鈦鋅板組成,金屬板以平鎖扣的聯結方式形成獨特的“魚鱗型”肌理,既是對傳統瓦作屋面的質感延續,也是對濱水環境的意境回應。為最大限度地保證室內空間邊界的完整性,復雜的設備管線被隱藏于頂部格柵或地面之中。頂部燈具的設計與屋頂格柵相結合,以點式照明的形式呈現出星光熠熠的照明效果。

4 結語

近年來,成都正在全面推行公園城市的發展理念,興隆湖濕地公園及書店項目是這一理念推行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或許已經習慣從宏觀規劃的視角來思考理想城市的實現策略,但興隆湖書店以建筑的微觀視角對此給出了更具體的回應——公園城市源自每座建筑與場所的共同作用(圖11)。

11 平面圖

圖片來源

1,3,5 存在建筑拍攝

2,4,6 形在空間拍攝

7?11 MUDA 慕達建筑提供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成都興隆湖書店

業主:中信城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四川省成都市興隆湖公園

建筑設計:MUDA 慕達建筑

項目負責人:盧昀

設計團隊:趙國竣、倪丹、李岳、賃佳溢、劉肖俏、李讓、劉漢寧、徐建丹、呂晨宇、榮典、何帆、梅藝璇、詹子琪、柳斌、賈舒然、劉靜怡、付堯

總建筑面積:500m2

設計時間:2018.08

建成時間:2021.10

攝影:存在建筑、形在空間、MUDA 慕達建筑

猜你喜歡
興隆幕墻屋面
幕墻型式對高層建筑室內自然通風影響的模擬
住宅屋面及相關設施修繕改造關鍵技術
節能技術在高層建筑幕墻工程中的應用
一場屋面火災引起的思考
興隆山楂管理技術
坡屋面掛瓦施工技術的探討
特別的生日禮物
建筑屋面防水及排水設計
雙玻光伏幕墻運行分析
Separation of Eu3+ Using a Novel Dispersion Combined LiquidMembrane with P507 in Kerosene as the Carri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