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教多學,讓小學數學課堂更高效

2023-06-07 01:55徐秋霞
文理導航 2023年8期
關鍵詞:少教多學數學課堂課堂教學

徐秋霞

【摘? 要】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目前來看,并不是教師教得越多,學生題目做得越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越高。反之,教師教的知識即使相對較少,但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去學習,找到學習的方式、方法,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問題,并及時解決。正所謂是“授人以漁”,才可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少教多學;數學課堂;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學生過于依賴老師了。每堂課都是老師不停地給學生灌輸,學生不停地吸收老師的這些現成經驗。在教師的不停督促下,學生才能夠勉勉強強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其主動性并沒有發揮出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體現出來。當然,這樣的課堂死氣沉沉的,是沒有活力的,效率自然也不會很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倡導下,教學課堂中,要提倡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當然,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把課堂變成學生的“主場”,使學生自主發揮,教師加以引導,教師少教,學生多學,建構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少講多導,提升課堂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根本目的已經不只是單純地教會學生數學知識了,而是引導學生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認識到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用途,學以致用。從而達到“少教多學”的目標??梢?,“少教多學”只是教師不再是一味地講解數學知識了,尤其是學生本身可以自己去理解、去消化知識,教師就要放心地去交給學生自己去領悟?!岸鄬А逼鋵嵕褪切枰處煶浞职l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學習“等式的性質”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少講多導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節課的重點就是需要學生掌握等式的性質,并且利用這一性質去解方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天平來做實驗,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在天平的兩邊加、減砝碼。有的學生在天平的兩邊分別加上了5克的砝碼,天平保持平衡。之后,又在天平的兩邊分別加上了10克的砝碼,天平依然保持平衡。這時,他從天平的一邊取走了5克砝碼,另一邊取走了10克砝碼,天平失去了平衡,傾向了取走5克的那一邊。有的學生直接在天平兩側分別加上了20克的砝碼,天平保持了平衡,然后從天平的兩側分別取10克砝碼,天平依然保持平衡,在大家的來回操作中,學生認識到天平的兩側加、減砝碼的質量相同的時候,天平就會保持平衡,如果加減砝碼的質量不一樣時,天平就失去了平衡。這樣,學生就會深刻地體會到平衡的意義,從而理解等式的含義。

上述案例,教師并沒有直接講述等式的性質,而是引導學生借助天平的操作來理解平衡。盡管教師并沒有講述,但是學生在不斷地操作中會深刻地體會到什么是平衡。這樣,不僅使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還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少講多引,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引”,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帶領學生不斷深入學習探究,從而理解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尤其是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因此,教師要少講多引。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中,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活動的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蘊含其中的數學知識,增強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少講多引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教師可以先出示底面積和高分別相等的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之后,組織學生來比較這三者的體積是不是相等,并試著說明理由。因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已經學習過了,學生很容易就會想到它們的體積就是底面積乘以高,它們的體積是相等的。這時候,學生就會發現圓的體積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求,教師可以趁機給學生滲透轉化思想。教師帶領學生不斷深入探究,試著去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有的學生說,可以找到等底等高的長方體與圓柱體容器,用它們分別去裝水,再看看它們所裝水的體積是不是一樣。有的學生說,可以用橡皮泥制作等底等高的長方體和圓柱,再把這個圓柱改捏成長方體,再來比較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學生的思緒被打開了,五花八門,大家都在絞盡腦汁地去推導圓柱的體積。

可見,教師并沒有把圓柱的體積公式直接講述給學生,而是“引”著學生去比較,去推導,去探究,學生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來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公式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使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演繹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三、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有效性

學生與教師的思維是有區別的,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比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容易得多。在學生的相互交流探討中,他們的思維可以互相碰撞,從而使各自的思路有效打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講得少,學生做得多。在這一過程中,借助教學目標的驅動,教師精心布置,制定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案,并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盡管教師講得少了,學生通過與同伴有效的交流,反而學得更多了。與此同時,學生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也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這節課的重點就是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它們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在操作實踐中,各小組學生分工合作,試著用小木棒和橡皮泥來制作,看看哪個小組制作得又快又漂亮。有的小組迫不及待地去操作,有的小組先進行了商討,看看選取什么樣的木棒更合適,有的小組邊做邊討論。很快,一個個長方體與正方體在學生靈巧的小手下就誕生了。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用下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它們的面都一樣嗎?(2)它們分別有幾條棱?棱長是一樣的嗎?(3)在選取木棒的時候怎么選更方便?(4)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可以同時看到幾個面?這樣學生經過合作學習,這些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當然,在學生思維出現障礙,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時,教師需要及時地給予評價與引導。

可見,教師沒有直接講述有關知識,而是從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入手,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分工合作,共同學習,學習的效果要比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好上十倍、百倍??梢?,借助小組合作,教師少講,學生多學,是可以提升課堂有效性的。

四、探究學習,提升課堂有效性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主要方式,在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自主地去完成相關問題,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可以發展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潛能,自行完成知識的構建。這就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出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不斷的感知與操作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不斷的開發,學習能力不斷增強。這樣,用探究活動帶動著學生不斷去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學,教師少教,學生多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引導學生去體會圓錐體積公式以及轉化思想,各個組的學生都拿到了空圓柱和空圓錐,大家分別用圓錐來裝滿沙子之后,再倒入到圓柱中,有的學生重復倒了兩次,有的學生重復倒了三次,有的學生倒了四次……這時教師不要著急去糾正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去尋找原因,為什么會這樣?到底應該幾次把圓柱裝滿呢?二者之間到底應該有怎樣的聯系呢?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大家的不斷探究中就會發現是因為圓柱與圓錐的底與高存在著差異,當用等底等高的圓錐時,可以三次剛好裝滿圓柱,這樣學生對圓錐的體積公式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在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讓學生直接用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進行實驗,而是讓學生自行選擇與操作。在學生的不斷嘗試與操作中找到其中的規律。這樣,既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不斷探究與學習。

五、傳授方法,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方法是學習的真正法寶,如果學生擁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的效果就大大提高。這樣,當學生真正學會一道題目后,類似的題目也就會做了,甚至還可能會創造性地去解答其他題目。這就需要學生會思考,會比較,會觸類旁通。當學生掌握了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的思維也就會被隨之開拓,在不斷的學習與拓展中,就會形成復雜的知識網絡。這些知識就像影像一樣,儲存在學生的大腦中,當需要的時候就會被提取出來。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就會一下子把有關聯的相關知識點都想到,從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一題多解的方式來拓展學生思維。一題多解,使學生動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把相關的知識全部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思考的因素也會越來越全面,再遇到類似問題時自然而然就會做了。比如,在講授比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用這樣的題目來引誘學生學習。在一個榨油廠中,可以用100千克黃豆擠出13千克的油,那么如果有6噸這樣的黃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油呢?其實面對這樣的題目,學生很快就會想到解決的方法,這時候教師千萬不要滿足于學生會做了,而是要繼續誘導學生把這一類題目的方法都學會。教師可以告訴學生,看看哪位同學可以用三種以上的方法來解答這道題目。這樣在大家的比拼下,學生們努力地思考,想出了五花八門的方法。比如說:歸一再包含法、歸一法、倍比法、方程法等。

上述案例,教師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總結知識,開拓思維。教師少教,教會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學生多思考,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而且開拓了學生思維,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少教多學是可以使課堂有效性得到提高的。通過教師的少教來引導學生多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地去少教,引導學生主動地多學。

【參考文獻】

[1]張永驍.“少教多學”理念下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的實踐[J].中小學電教,2021(6):86-87.

[2]秦秀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1(26):185-186.

[3]張忠雄.“少教多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1(51):164.

[4]吉遠忠.基于“少教多學”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教育界,2022(15):23-25.

猜你喜歡
少教多學數學課堂課堂教學
“少教多學”在中職計算機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