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創新路徑研究

2023-06-07 18:23高夢
南北橋 2023年5期
關鍵詞:社會實踐高職學生實效性

高夢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全社會對實踐教學的推進,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視度不斷上升。在共青團中央的引領下,全國各地高校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與此同時,提升該類活動的實效性成為很多高職院校工作者關心的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現狀進行分析,依托文獻研究,總結筆者的暑期社會實踐指導經驗,梳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該類活動實效性建設的創新路徑,助力高職院校學生通過高質量的社會實踐活動成長成才。

[關鍵詞]高職學生;社會實踐;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

暑期社會實踐貫穿每個大學生個體的成長歷程,是他們成才的關鍵一環,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實施“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當前,無論是“返家鄉”實踐活動還是“三下鄉”社會實踐[1],都已成為大學生融入社會實踐的重要載體,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創新其內容與形式,令大學生群體在社會這個大課堂受益。

本文認為,對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審視是評判該活動的最重要指標。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是指在具體實施中,學生能夠采用可操作的方法、可行的實踐,產生可靠的良好結果,從而強化對學生個體思想與行為的持久的、深刻的影響,使預期目標獲得最佳效果的特性。相對于綜合素質較好的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院校學生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了“難進易退”的特點,存在普遍性的困境與問題。本文針對路徑的創新研究有助于解決這種實效性較低的難點,實現挖掘學生潛能、提升能力目標,為高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倍道而進提供對策。

1 高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路徑創新的現實意義

從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維度來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更需要具備面向社會生產與服務的實踐能力,為實現個體社會化做好準備。根據筆者的觀察和訪談,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暑期社會實踐鍛煉有助于學生感受到社會分工的細化、理論與實際的差異,從而促進他們的心理成熟,盡早與社會接軌,為今后的創業就業做好準備。一項實效性較好的社會實踐活動還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成為學生挖掘自己潛能的契機。高職學生通常比較不自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的交往需要,通過完成各個實踐環節,可以啟發其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從而大大提升自我效能感,降低日常焦慮與對未來的迷茫感,人格得以更加健全。

從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維度來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能夠檢驗教育教學成效的平臺。眾所周知,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活動的普遍性規律,因此社會實踐活動通常被視為課堂教育的延伸與補充。離開了“行”去考查“知、情、意”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學生使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改造客觀世界,教育的效果才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凸顯。

從社會發展與文化認同的維度來看,學生作為一張名片彰顯著學校的社會服務功能,使得我國教育要帶來社會效益的目的得以實現。為了回歸教育立德樹人的本意,高校在組織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時,尤為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大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弘揚民族精神,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很多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擔當的使命更為認同。與此同時,每到暑假的社會實踐時期,數以萬計的學生投入“返家鄉”“三下鄉”活動中,為當地社會帶來新鮮血液和活力。在保持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前提下,學生實踐團能夠提供智力支持,利用自己的專業特色這一優勢,助力地方發展。

2 高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分析

在近30年的實踐歷程中,很多高校都總結出了行之有效、廣受歡迎的實踐形式,如紅色文化傳承、理論宣講、文娛演出、志愿服務、企業實習等,在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社會交際、創新意識等方面育人效果顯著,暑期社會實踐參與人數呈現逐年增長趨勢。高職院校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情況總體樂觀,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問題,生源、師資、經費等因素與本科高校存在較大差距,對實踐活動的實效性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降低了實踐成效。

2.1 學生層面

第一,忽視高職學生的成長需要,未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高職階段的學生已經對和諧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的尊重有很大需求,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安排、開展、收尾的全過程中,學生被動認領實踐項目,相當數量的學生管理者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選擇余地,導致部分學生出現抵觸心理,認為自己在被迫完成學習任務。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他們雖然具有較強的創造性,但往往欠缺積極自主性與理論學習能力,只停留在想法層面,在具體開展實踐時需要教師再三督促,效率較低。

第二,沒有端正實踐態度,存在形式主義。部分高職學生不能平衡好專業知識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關系,認識不到暑期社會實踐對自身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執著于參加“轉本”培訓或兼職打工。究其原因,是他們未能找到參與社會實踐的內在動機。高職學生缺乏對實踐相關知識的了解,也就沒有知識的內化,遂難有對社會實踐的內在需求動機,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應付外部要求,主動放棄實踐活動。目前,一些高職學生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嚴重的偏差,實踐活動內容單薄、形式單調,如象征性清潔打掃、社區找人聊天代替走訪、景點打卡卻無成果產出等。也有部分高職學生帶著前期擬好的任務目標報名,但不知具體如何開展,沒有可行的實踐方案,逐漸退縮或草草了結。

2.2 院校層面

第一,宣傳偏向單向傳遞,忽視雙向互動。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暑期社會實踐的前期宣傳比較有限,多以校團委、二級學院分團委到團支書從上到下的單一方向進行通知,導致未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實踐校園氛圍和心理支持。學生接到通知后大多一知半解,很多疑問要通過學生干部進行提問與解答,來往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師生雙向溝通,大大影響了實踐活動的影響力及覆蓋面。

第二,支撐體系不健全,考評機制不完整。首先,在眾多高職院校,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常被視作學生工作部門和共青團的工作,校內教務、宣傳、科研等業務部門參與度有限,僅靠學工團隊教師帶隊,專任教師力量的不足導致實踐活動內容與專業對接不夠緊密的現象;學工團隊指導教師在長年的工作過程中,也會產生倦怠、力不從心的情緒;師資力量的短缺,還導致團隊方式實踐與個人方式實踐所受帶隊教師關注度不同,前者遠大于后者。其次,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停滯在單位蓋章、交報告、表彰大會階段,極少數實踐成果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與轉化,在缺少激勵機制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出于入黨入團、獎學金評定等重利、重惠的價值判斷,背離了實踐育人的原旨;對社會實踐敬而遠之、絕不參與的學生缺少嚴格責罰,削弱了那些積極參與者的精神支撐。最后,缺少專項經費支持是諸多高職院校的痛點。充足的經費支持是暑期社會實踐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保障,但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分配到二級學院的專項經費十分有限,極大影響了項目開展和師生的能動性。

第三,實踐基地建設薄弱,難以形成品牌特色。由于實踐基地的不固定性、分散性,經常出現因為對當地情況缺乏前期了解及服務對象而導致實踐難度增加的現象。對實踐基地不進行長期耕耘,也間接造成了服務與幫助的局限性問題。高職學生社會實踐缺乏經驗,專業水平有限,因此出現服務對象單一或基層服務范疇不夠全面的情況,甚至一些實踐活動接收后,院校師生并未和當地負責人、民眾保持聯系,沒有長期跟蹤和改進,實踐合作基地的規?;?、影響力建設曲折艱難。

2.3 社會層面

第一,缺少協同,未成合力。對于絕大多數的高職學生家長來說,暑期社會實踐是不被重視和支持的,這些家長通常不了解該類活動的內涵與意義,更關注的是學生本人的安全與心理健康,在家長意愿的影響下,很多學生的實踐動力和質量有所降低。

第二,崗位有限,競爭激烈。盡管不少地區已經依托“創青春”等平臺為大學生提供暑期社會實踐崗位和機會,但由于各高校的啟動存在與官方發布的時間差、高職學生綜合競爭力稍弱于同崗位本科學生、不少單位不愿意接收在校生去工作等緣故,給高職學生尋找暑期社會實踐機會帶來了很大阻礙。

3 創新高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路徑

雖然高職學生群體的自身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但本文更主張學生教育工作者將其視為現狀,而不是將實效性不理想的原因全部歸結于學生。從接受學習理論的角度看,我們應該聚焦于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因素,如實踐活動信息的指引者、傳遞中介、學生的心理準備,增強這些因素改變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才是增強高職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正確路徑。

第一,尊重高職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應當保持“以學生為本”的指導理念,高職學生的很多問題實質上是發展問題,且經常出現在課堂之外,因此正視學生的實際需求,了解學生的實際困難是啟動實踐活動前的基礎性工作,這就要求在入學之初,相應指導教師應當主動走近他們的生活了解其興趣點,診斷性評價學生的專業能力能夠支撐社會實踐活動的哪些分工,建立相互信賴、相互期待的師生關系,從而讓高職學生在心理上認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化被動為主動,在鼓勵中實現合理自我定位、自主組隊、自我確定實踐選題。

第二,完善組織管理隊伍建設,構筑規范化實踐教育體系。一是將暑期社會實踐由“活動”上升為“課程”,規定相應學分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與高職學生的評獎評優、入黨入團、畢業就業等內容直接掛鉤,令其具備課程學習的嚴肅性,這種自帶的強制力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高職學生對待暑期社會實踐隨心所欲的態度,增強他們加入暑期社會實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克服敷衍了事的傾向[2]。二是創設包括領導、組織管理、評估考核、總結獎勵等一系列措施在內的工作團隊。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領導角色負責統籌,宣傳、學工、教務、團委、財務、后勤等業務部門擔任成員,明確職責分工,各司其職。暑期社會實踐是學生時間相對集中的、大規模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就意味著不能坐等暑假開始才啟動該項目,預先規劃與宣傳尤為重要。宣傳部門要著眼于實現由原來單向宣傳到多向互動,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輿論氛圍,向學生科普更多社會實踐知識與優秀榜樣,從而改變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學工部門應該通過組織專題宣講會、青馬工程、社會實踐交流會等形式做好對高職學生的培訓工作,積極協調實踐基地,固定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分享會,統編歷年暑期社會實踐典型案例,收集國家級、省級優秀團隊和項目材料,總結經驗與不足,分析自身差距和改進方法。匯總成品應發送全校師生,給下一年度計劃參加的團隊提供借鑒;教務部門應該鼓勵更多專任教師參與制訂實踐計劃、實踐課程開發,協調專業教師指導學生選題,突出本校實踐專業特色,提高高職學生的實踐質量與體驗,特別是應以實際學生在課堂掌握的知識為依據,進行求真務實、益國利民的實踐活動,完善實踐進度跟進平臺,成為集信息整合、學生反饋、導師指導與過程性評價于一體的系統[3],保證暑期社會實踐文化氛圍和連續性;財務、后勤部門全力保障配套設施運行,爭取專項經費,減少高職學生和家長對安全、健康、食宿、費用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第三,因地制宜整合各方資源,豐富社會實踐品牌的內涵。高職院校要把握當今社會發展趨勢與地方發展需求,認真調研學生實際需要,通過尋求地方政府、企業、校友資源的認同與支持,積極建設固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暑期社會實踐基地。一方面能夠減少每年尋找新基地的壓力,拓寬專項經費籌措渠道,實現校企合作、實習見習、勤工儉學、就業創業、招生宣傳等“多效合一”的共贏局面;另一方面,師生共同用心建設的實踐基地,有助于每一年的實踐團隊在此擁有歸屬感,條件允許還可以將基地的干部或有威望的群眾聘請為校外實踐指導員,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齊心合力投身品牌化暑期社會實踐建設,實現學校實踐文化精神的傳承。另外,高職院校還應立足地方,追求教育合力,進行社會宣傳,形成社會層面對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重要性的廣泛共識,從而獲得家長、社區的支持。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的就是為產業發展與市場需要輸送高素質人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社會大背景為高職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更接地氣、更廣闊的舞臺,也豐富了高職院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文化、時代內涵。高職院校更要學會占據主動,積極作為,更好地發揮職業教育在實踐中育人的優勢,努力提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杜樂. 高校共青團“三下鄉”社會實踐創新思考[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1(6):7-8.

[2]卞輝,陳杰. 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育人效果的路徑研究[J].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20,22(4):64-67;71.

[3]何晶. 高職院?!叭锣l”社會實踐育人新機制研究——以保護和發揚陜西傳統文化為例[J]. 陜西教育(高教),2020(1):68-69.

猜你喜歡
社會實踐高職學生實效性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醫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模式建立探析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