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脈“雙減”重塑教育生態

2023-06-07 23:58劉浩種小敏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全面發展雙減

劉浩 種小敏

摘 ?要:落實“雙減”政策,做好育人服務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凝心聚力,協同營造立德樹人的環境。教育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成功取決于幼兒園、家長、社會形成合力,協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高質量的幼兒教育和園區服務,遏制家長的“培訓沖動”和教師的觀念偏差,營造正確的育人氛圍,形成重視孩子綜合素質、學習品質的濃厚氛圍,實現教育共治的良好局面,構建良好教育生態,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雙減”;幼兒園教育;全面發展

進入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教育將更加重視育人的本質內涵。此次“雙減”政策文件出臺,就是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對基礎教育,減負減的是幼兒的負擔,減的是幼兒成長成才過程中過重的、不必要的額外負擔。家長們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以及學校為了取得滿意的升學率,保證學校的自身發展,給予了幼兒太多的作業以及校外培訓負擔,在多方壓力的共同促使下,幼兒自由成長的空間被壓縮,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學業焦慮、分數焦慮、排名焦慮等,都在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家長們也在如此內卷的環境中不斷攀比,加重了幼兒的心理負擔,進而形成社會性焦慮。作為沒有課業負擔的幼兒園,我們更應借助“雙減”契機,趁熱打鐵轉變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創造“零起點”教學的良好生態,還給幼兒正常的成長空間。

一、培智養性,杜絕小學化

從整體上看,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身體機能正在飛速發展,由于其年齡較小,對很多事物都難以保持長期充沛的精力與能力,在這種條件下,對幼兒施加持續性的壓力,將會產生負面效果。并且站在幼兒自身的角度出發,每一個幼兒能夠接受的學習進度,以及興趣愛好都是有所差別的,單純依靠提前教授小學低年級知識來提高幼兒的能力有失偏頗,很可能會導致疲倦,嚴重者會造成厭學、恐學等消極后果。Google的創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曾在采訪中回答,他們成功并不依賴于哪一所學校,不是世界排名前幾的斯坦福大學,而是自由自在、積極自主、自我驅動的童年學習經歷。由此能夠推斷出,學習的快樂性能夠使得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健康的成長,擁有強烈的探索欲望,以此實現對其想象力及創造力的培養,尋找自己擅長且喜愛的內容。寓教于樂的教育方法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要想真正實施需要可施展的平臺支持,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非常好的橋梁。

幼兒喜歡游戲,是由于游戲會給予幼兒放松的體驗,在自由的情境中自由的發展,除此之外在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夠產生不同的認知。在一日活動中,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已成為幼兒教師的教學常態。以繪本故事《小黃和小藍》為例,生動感人的情節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另外,中班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與《小黃與小藍》有異曲同工之妙,將二者融合,繪本作為指引,帶動氛圍,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實際操作中,將兩種顏色進行混合,觀察變化,切實的體會小黃與小藍所傳遞的故事主旨。在實踐與理論結合的過程中,幼兒體會到了顏色混搭的奇妙變化,并且通過繪本故事的引導,有了深刻地情感體驗。哪些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哪些不是,每個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標準。有老師認為給幼兒提前教授拼音等知識性內容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只要方法適宜即可,不能只悶頭搞我們的幼兒園教育 ,還要跟小學接軌。系統的文化知識固然重要,是幼兒認識世界的基礎,但一個沒有生活能力的“天才”無法展現出教育的價值,“雙減”政策的頒布正是踐行“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立人先立“志”,而不是“智”。

二、打破“鐐銬”,讓教育回歸原點

教育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人的成長真正的能夠對得起“人”存在的意義。教育的本質為生命,生命也是教育存在的核心,二者息息相關,生命個體可以稱之為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如果生命個體失去了顏色,教育也將失去意義。社會上的各類培訓機構,打著各種宣傳的由頭,美其名曰“開發大腦、增強記憶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其實只是重視教育的工具性價值,而忘卻教育的本質,以提高分數應付應試教育為教育的圣旨,已經喪失了教育的本來意義。這種情況下所開展的教育是死板的,缺少生命力的,甚至會對幼兒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

幼兒的成長本應該是自由自在的,但為了大人某些虛無的需求,戴上了生活以及學習的手銬,在各方壓力的共同摧殘下,包括了社會、教育、文化等等,越來越喪失幼兒成長的本真,約束著幼兒的發展,在現代教育體制和激烈競爭生活背景下的幼兒每天的活動被排滿的課程表和各類作業填滿,幼兒成了任人擺布的學習機器,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成了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同款娃娃”。

讓教育回歸兒童,這也正是“雙減”的終極目的。首先,應將兒童看作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獨立的“人”;其次,應做出符合兒童年齡段以及認知的事情,將兒童真正的當作“兒童”。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教育的成熟,似乎是對幼兒的認知變得越來越全面與深刻,但在價值觀念以及教育制度多方的掣肘下,兒童實質上仍然被束縛在狹小的空間中,為了步入更高階層的學習在不斷的被壓榨著身體與精神。自由是人們所追求的,對幼兒階段的兒童而言,更是對自由充滿了渴望,教育要想從生命出發,首先就要突破成人、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壓力對幼兒的約束,這也正是讓“雙減”政策精神落地生根的關鍵。

兒童回歸教育,是解放兒童的一場行動。首先要做的是,將兒童拉出成人的陰影,真正的體會到兒童這一年齡段的快樂。中國社會在政治以及經濟形勢的推動下,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會變得越來越低,隨著增長起來的是對文化與精神的追求,但這種追求仍然受到傳統人倫文化的影響,認為兒童就是個“小大人”,不少家長、老師在與兒童相處的過程中甚至不給幼兒犯錯的機會,站在成人的角度要求幼兒事事完美,“游戲童年”的概念自然無從談起,即使在幼兒受盡“寵愛”的帷幕下,也只是成人所施加的一種伎倆,要求幼兒必須“三緘其口”,自己思考的權利逐漸喪失,喪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只能以順從,滿足家長對他們眼中“好孩子”的標準,這種現象正是體現出了“應試教育”的一種社會影像。大自然對孩童的成長更多地是希望他們自由,感受童年的純真。人們打破了這一規律,影響了幼兒最終的成長結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塑造良好的幼兒教育生態,轉變社會大眾的教育觀念下,才能為“雙減”增光添彩。

三、回歸初心,探索教育目的

近幾年國家為了教育的發展也相繼出臺了許多教育政策,其中不乏關于學前教育的內容,對公辦資源的利用以及惠民政策的實施,是未來學前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半p減”政策的出臺,對教育界而言引起了不小的風浪,由此也能夠預測到學前教育未來的發展路徑:超前教育并不提倡,對課外超前教育更要禁止,以普惠園、公辦園為基礎,發展幼兒園教育,在園中實現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只有從教育本質出發,教育事業的發展才能更加的光明璀璨。教育初心的回歸,首先要客觀的了解教育的目的,使教育回歸本來面目,在家庭教育的支持下,大力開展學校教育,同時輔助以社會教育,形成良性成長的教育環境,為國家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助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課程。集體活動不單單只是從幼兒出發,也不近是學習活動這一種形式,應當結合幼兒成長的各個階段,每一時期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雙減”政策下,要求幼兒園要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對幼兒園來說,“一日生活皆課程”,又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幼兒的生活多姿多彩,利用生活發現并建設課程,是“雙減”政策實施后,幼兒工作者們應當考慮的。

更要注意:一日生活的重點在于對教育時機的掌握,應對幼兒因材施教,在“雙減”政策的支持下,滿足常規學習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個人能力以及習慣的培養,這是幼兒園課程建設和課程研究的重要任務。

(一)幼兒教師角色的新定位:教育+指導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更要從自身出發,掌握理論知識并將其付諸實踐,為幼兒的成長助力,與此同時也要規范幼兒家長的教育行為,幫助家長科學教育,承擔起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使得家庭教育走向科學的軌道。這樣的發展使幼兒教育更多的發揮出指導以及教育的作用。角色能力的尋找,家庭與學校的配合,使得幼兒真正的得以成長。

對教育中各個角色進行分析了解到,教師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應當保證自身業務能力不斷加強,幼兒所開展的活動以及游戲都有賴于教師的策劃,以促進幼兒觀察、創新等能力的提高。

(二)幼兒教師的觀察能力

以幼兒的自主游戲為例,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觀察:

1. 幼兒游戲的主題與情節設計;

2. 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狀態;

3. 幼兒的社會性水平;

4. 幼兒具體的游戲行為;

5. 游戲場地、空間與時間安排是否合適。

另外教師還可以從游戲狀態入手,對材料進行合理運用,體現出游戲的價值,進而完成對游戲的解讀,并且在記錄的過程中進行總結歸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育的發展應與細致的觀察相關。只有觀察在前,教師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兒童的變化,并在這種變化中尋找教育的突破點,給予幼兒科學的指導。

(三)幼兒教師的支持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育支持者,首先應當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考慮幼兒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思想,并且學會尊重幼兒,在此基礎上展開活動,為他們創造一定的成長空間。了解幼兒的發展規律以及這一年齡段的實際需求,教師應結合活動內容、空間等放開約束幼兒的手,在幼兒遇到問題時,審時度勢,找準時機伸出援手,教師也應學會等一等,等待時機。幼兒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學生需要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隱形的支持,寬容的對待,使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幼兒教師的創新能力

在社會發展腳步的帶動下,時代不斷的變遷,教育所包含的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也都發生了改變。教育的主體幼兒每天都在接收不同的事物。為了能夠適應這種狀態,教師應秉承著創新理念,對外界事物的變化做出合理的反應,做好專業領域內的學習工作,為幼兒的發展做好準備,不斷地引導其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積極地探索世界,發現新鮮事物,從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四、破繭成蝶,直面育人挑戰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教育質量提出了眾多挑戰,以往老師可以通過幼兒園的超前教育打好入學基礎,通過煩瑣重復的作業練習落實教學效果,突然失去了鞏固教育效果的手段,讓家長、老師顯得手足無措。幼兒的生長過程是先學會爬而后會走最后會跑,“雙減”背景下作為教會幼兒“學會爬”的教育階段也面臨著同樣的改革與挑戰。

對此,在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上,首先要體現多元智能理論的全面培養要求,加強傳統的短板弱項,如體育游戲、藝術欣賞、勞動實踐相關活動,特別是社會實踐課程;第二,充實和提升五大領域課程的內涵質量,重新認識并加強建設一些因地制宜的校本課程,如藝術教育中戲劇、舞蹈、角色表演等方面;第三,創建師資隊伍建設的時代標準,全面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加強教學改革的探索,如推進綜合性主題教育學習、項目化學習等教學改革舉措。

按照充分發揮育人主體功能的“雙減”宗旨,在五大領域以外的育人實踐活動也有著屬于其自身的意義,實現集體與個體的融合,做好相應的銜接工作,完成教育環境的良性發展。對幼兒園而言,應當從幼兒的年齡、特征、學習需求等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的政策等,從不同的年級入手進行因材施教,設置個性化的服務菜單,以此保證每一階段的幼兒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滿足其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其中包括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各種不同類型的興趣小組。

參考文獻:

[1]楊毅華. “雙減”背景下幼小銜接的實踐路徑[J]. 家長,2022(31):183-185.

[2]蘇美蘭. “雙減”下的幼小銜接初探[J]. 智力,2022(28):171-174.

[3]劉莉,曾婉,鄧茜. “雙減”政策下幼兒園質量提升的路徑探析[J]. 學前教育,2022,700(17):22-25.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幼兒園教育全面發展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芻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民間藝術文化的滲透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