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詩詞教學策略例談

2023-06-07 00:41錢曉蔓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1期
關鍵詞:余映潮李鎮西沁園春

錢曉蔓

內容摘要:革命詩詞的教學策略研究是極具現實意義的。革命詩詞在課本中存量較少,很少有人對其進行系統研究,但革命詩詞中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是新課標指定要進行繼承弘揚的優秀文化。由此,通過對兩位名師的教例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兩位名師在進行革命詩詞教學時常用的課前預習、反復誦讀、字詞細讀、知人論世等教學策略,對《沁園春·長沙》和其所屬的革命詩詞的教學提出具體的實施建議。

關鍵詞:《沁園春·雪》 《毛澤東革命詩詞》 余映潮 李鎮西

革命詩詞是我國優秀革命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極高的教學價值,由此,作者從兩位名師的教例為切入點,通過對兩位名師教例的分析,歸納名師在教學革命詩詞教學時所用的教學策略,分析這些策略在革命詩詞教學中的作用,給一線教師的革命詩詞教學提供幫助。

一.革命詩詞的價值及重要性

從狹義上來說,中國的革命詩詞指的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一段時間內出現的反映時代變化,抒發革命激情,表達革命決心的現代詩詞。[1]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其原作還在被不斷閱讀、觀看、欣賞,它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成為被封存的歷史。特別是在中小學課本中,革命傳統詩詞多有選中,例如:《七律·長征》《我愛這土地》《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同志最早談到“革命文化”時提出:“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盵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盵3]高中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體現革命文化的作品不少,它們都突出體現了在當時一定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民的革命文化,且承載著那時的時代記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將課文中的革命文化傳遞給學生,成為了老師要重點把握的目標。于學生而言,首先,在時間上革命時期距離他們較為遙遠,其次我們正處于一個安穩和平的國家,所以學生在進行相關課文學習時,會對革命文化產生一種距離感和陌生感。

1925年,《沁園春·長沙》被青年毛澤東創作于秋日長沙。在這一年,毛澤東本計劃和妻子一起待在韶山積極組織本地的農民運動,但由于其組織的農民運動非常成功,取得了“平集組禁”谷米斗爭的勝利。他也因此被當時湖南省省長趙恒錫下令抓捕,為了躲避抓捕,毛澤東前往長沙。就在這時,他收到通知,命令他前往廣州。在離開長沙之前,他前往橘子洲頭,看著秋日中生機勃勃的橘子洲,揮筆寫下了《沁園春·長沙》,他將自己對于革命的萬千思緒都融入了這首詞中。易孟醇、易維在《詩人毛澤東》中說道:“毛澤東長達近六十年的革命征途,是從長沙出發,去參加創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代表會議的;是從長沙出發,去從事工人運動、考察農民運動的;是從長沙出發,去廣州、上海、武漢等地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工作的;又是從長沙出發,上井岡山,戰閩贛,經遵義,抵延安,走進北京的。無巧不成書,毛澤東的詩詞創作,也是從《長沙》出發的?!盵4]由此可以看出,《沁園春·長沙》是在一個充滿革命氛圍的環境中寫成,其中蘊含著著毛澤東深刻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

《沁園春·長沙》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屬于高中語文統編版教材的開篇之作。在之前人教版教材中,它也牢牢占據開篇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沁園春·長沙》作為一篇革命詩詞,在新老教材當中的地位非比尋常。同時,學生們剛從初中升上高中,師生之間較為陌生,學生不知道高中語文該如何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抓住第一課,教好第一堂課,給自己之后的語文課堂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一個美好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教授這首詩詞時,更需要老師仔細琢磨,理清思路,找到教學策略。

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活動中,一些名師仔細鉆研,將《沁園春·長沙》中的革命文化與教學較好結合,他們的教學經驗、教學過程對普通一線老師進行《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也有所幫助,以下對他們《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案例進行研究。

二.名師教學案例分析

許多優秀的語文老師在語文教育領域深耕數年,有多年的教學經驗、高度的課標敏感度、積極創新開拓的意識,在行業內外廣受認可,也因此被稱之為名師。本文將分析余映潮老師及李鎮西老師教例,希望能夠找出其中可借鑒的優點,對一線教師進行革命詩詞教學提供幫助。

余映潮老師在開始教學前,給學生發放了助讀資料,這些資料是幫助學生了解《沁園春·長沙》的重要“武器”。在教學過程中,余映潮老師心思靈巧地設計了四個大環節,這四個環節都與誦讀有關,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第一次的誦讀是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第二次誦讀分層概括,第三次誦讀品味詞句,最后一次誦讀感受意境。正是因為這反復的誦讀,讓學生對字詞能有更深入理解和體悟,進而領悟本詞中的情感。在字詞欣賞部分,余映潮老師提到了“獨立”,認為“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寒秋季節望著日夜不息的江水,詩人陷人了沉思,表達了對祖國和民族前途的憂思之情。[3]其對“獨立”的分析很好的與該詞的在說課稿開頭提到的背景相結合,與革命文化相結合。余映潮老師在解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時表明,“紅遍”與“盡染”不僅與毛澤東所描寫的景物——楓林有關,還與當時作者的心情是相關聯的,看著生機勃勃的橘子洲,他希望革命也能如同楓樹紅滿橘子洲一樣,在中國大地上漫山遍野地傳播開來,讓布爾什維克的紅布滿中華大地。這里隱含著作者對于中國革命未來的一種積極的信念。余映潮老師在《沁園春·長沙》中和學生一起細致品讀字詞,積極引導,讓學生發揮能動性,找到了詞人毛澤東蘊藏在字詞之中的革命情懷與革命追求。

李鎮西老師在早讀時,就給學生布置了和《沁園春·長沙》有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素讀”《沁園春·長沙》,看學生在不借助任何資料的前提下能否有所感悟。在課堂上李老師采用反復誦讀的方法,在最開始,他讓學生齊讀,學生齊讀完畢之后,他開始抽查同學的朗讀,他抽取多位同學來朗讀,這種做法是為了了解學生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的理解情況,他認為學生的朗讀體現著他們對詞的理解程度。在反復誦讀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體會詩人寫下本文的豪情壯志,但僅僅是知道他的豪情壯志,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非常片面的。所以在正式講解文本時,李鎮西老師插入背景知識,讓同學們了解到寫作背景,真正理解毛澤東產生豪情壯志的原因。并由此延伸到詞中所展現的英雄主義,他將英雄主義與當今社會相聯系,啟發學生要成為胸有大志的人。在最后,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分析毛澤東的景物描寫,由此引出他對青年毛澤東的理解,體現出作者這位共產主義戰士的豪邁氣概,他想要幫助中國站起來的雄心壯志。且在賞析時,他幫助學生認真感悟毛澤東詩詞的內涵,不僅讓學生能夠體悟到偉人的哲學思辨,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偉人的革命情懷。

對以上兩位名師教例進行分析總結后可以發現,兩位老師在進行《沁園春·長沙》教學時都有嘗試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體會毛澤東蘊含在本詩中的的革命情懷。由此,我總結出以下幾點革命詩詞教學策略,希望能對一線教師進行革命詩詞教學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革命詩詞教學策略

(一)課前預習,發揮學生能動性

在課前,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調動其能動性,讓學生接觸到革命詩詞時能養成自主學習、思考的好習慣。

教師在上革命詩詞前給學生分配課前任務,幫助學生自主預習,讓學生在布置的任務中積極開動大腦,運用大腦。如:教師在課前讓學生提前預習本詞的寫作背景;或是教師提出幾個具有指向性的課前習題;或是讓學生在早讀課上早讀,提前了解作品,在誦讀中體會其中情感。

無論是余映潮老師還是李鎮西老師,都在上課前讓學生們進行了預習工作。例如:余映潮老師在教學前發放了助讀材料,讓學生通過助讀材料深化對《沁園春·長沙》的理解,這樣即減輕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壓力,也能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李鎮西老師在課前讓學生讀《沁園春·長沙》,這種課前“素讀”不借助任何注釋和前人的評價。這樣會讓學生對文本的基本內容、形式特點有直觀的了解,在上課前就能讓學生對文本有一些屬于自己的理解。

以上兩位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都能幫助學生多思考、多運用。多思考是指課前讀以及發放助讀資料能幫助學生找出文本中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多運用是指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之前學習到的鑒賞方法,將鑒賞方法遷移到本篇革命詩詞的鑒賞中。

(二)反復誦讀,體味語言情感

教師在進行革命詩詞教學時,應積極使用誦讀法教學。古人在教學時,常讓學生反復誦讀文章,這樣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讀結合之前所學到的知識,一遍一遍找出自己在之前誦讀時漏掉的地方,或是在誦讀中捕捉腦海中的靈感。

反復誦讀的過程,也是反復思考的過程。學生通過誦讀思考,理解詩詞語言含義,整體感悟詩詞背后的情感。就如余映潮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設計了四個環節反復要求學生進行誦讀,在誦讀中層層深入,品味詞句中蘊含的革命文化,感受詩詞中的高遠意境。李鎮西老師采用齊讀、點學生單讀的方法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體會詞中情感,在點讀完畢之后讓同學進行評價,指出點讀同學問題,同時老師也會在最后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糾正,讓被點讀的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問題在哪,及時改正,體會情感。這樣做不僅強化點讀學生對于《沁園春·長沙》的同時也可以強化課堂上所有學生對于《沁園春·長沙》的印象。對于革命詩詞而言,讀是非常重要的,在無老師、教輔資料時,學生理解革命詩詞,就依靠學生自己反復誦讀以及之前所學到的知識,去感悟字詞中的深意,去體悟詞人蘊含在詞中的感情。

(三)字詞細讀,鍛煉解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時應鍛煉學生語文解讀能力,即語文學視域下的文本解讀,特別是其中字詞解讀能力。學生應在老師的引導下,從單元目標、單篇目標、學情出發,學會解讀作者蘊含在文本中的深層之意、之情,同時分析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這兩點也契合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以文本為中心細讀,圍繞文本的語言、形象等要素展開閱讀,不能脫離文本去分析詩詞的觀點或者是總結賞析詩詞的套路、方法。以文本為中心,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革命詩詞,還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考試中解讀沒有學習過的革命文本。

余映潮老師以及李鎮西老師在教學中都有鍛煉學生字詞細讀的能力,提出以學生為主體,請學生來談談自己對于字詞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將字詞放在全詞大背景中去分析,加深學生對全詞的理解。如余映潮老師就提出了讓學生用“一句話品析”的方式,自由品析《沁園春·長沙》中的字詞句,可以讓學生對這些字詞記憶深刻,同時鍛煉學生文本細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可謂是一舉雙得。李鎮西老師讓同學對詞中景物描寫的字詞進行分析品讀,分析品味這些景物中所蘊含的深意,由此引出對青年毛澤東的理解,最后追溯到毛澤東蘊含在本詞中的情感。

(四)知人論世,找到創作背景

教師在教學革命詩詞時應該深入分析革命詩詞的創作背景。學生難以理解革命詩詞,不僅僅是因為時間間隔久遠,還與不同時代的青年所擁有的時代使命不同有關。對過去創作革命詩詞的青年人而言,他們肩膀上肩負的是救民族、國家于水火之中的重任,而當代青年學生所肩負的是國家發展的重任。因此,若不在革命詩詞的教學中補充創作背景,學生在聽課時內心可能不會有所觸動,就無法達到課標所提出的提高學生文化自信的要求。且教學背景的補充應該是有所選擇的,而不是將關于詩詞或作者的所有背景材料全部教給學生,教師應該仔細篩選,哪些是和詩詞有關聯性的背景材料。

在語文課本中,課文作為課本的主體內容,課本中選擇了許多不同的課文,它們屬于不同的體裁,來源于不同的作者,表達著不同的情感,這些被選中的課文通常只交代了事件中最突出的、最亮點的內容。這些內容由于內容的限制給予學生的閱讀信息較少,學生如果不能了解這些最亮點內容的背景知識,就會制約學生的思維,學生不了解前因后果,自然就不會想要了解課文究竟想要表達什么。

兩位老師在進行《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時都對創作背景進行了一定的挖掘,找出了和《沁園春·長沙》最為匹配的背景知識與學生分享,讓學生了解到毛澤東寫下《沁園春·長沙》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心境,由此輔助學生體悟《沁園春·長沙》中所蘊含的革命情懷與革命追求。

“優秀的革命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豐厚的政治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注重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革命傳統教育,是增強學生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途徑?!保?]革命文化同樣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由此,我們在學習繼承革命文化的同時更應該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基石,像《沁園春·長沙》一般,在傳統的詩詞中孕育詞人的革命情懷、時代的革命文化。想將革命詩詞中的優秀的革命文化傳承、發揚,作為語文老師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的同時,也要注意在輸出知識的過程中,找到能幫助知識接收者更好地理解知識、文化的方法與策略。

參考文獻

[1]徐茂,王萌.革命詩詞文化在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中的價值[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20,6(01):120.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1.

[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4]汪建新.激情歲月: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解析[J].黨史文苑. 2021,(03):39.

[5]王殿卿.加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8(2):12.

猜你喜歡
余映潮李鎮西沁園春
沁園春·贊中原
一堂樸實、厚實的語文課——余映潮《“飛天”凌空》課例評析
沁園春
沁園春 ·春朝送暖
Some methods o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余映潮誦讀教學藝術研究
余映潮“一課多案”教案設計分析
怎樣讓別人打不倒你
李鎮西:個人尊嚴高于“班級榮譽”
讀毛主席《沁園春》感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