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農安縣杏樹山遺址2017年發掘簡報

2023-06-10 05:47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春博物館農安縣文物管理所
北方文物 2023年3期
關鍵詞:磨光通體夾砂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長春博物館 農安縣文物管理所

〔內容提要〕 201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長春博物館和農安縣文物管理所對波羅湖西岸臺地開展了考古調查,發現并確認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遺址地點5處,其中,五臺山遺址地點和杏樹山遺址地點地表遺存較為豐富。同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長春博物館等單位對兩處地點開展了考古發掘,其中,杏樹山遺址共清理新石器時代遺存8處,結合出土遺存及碳14測年,可以確認為左家山下層文化晚期。杏樹山遺址的發掘進一步豐富了左家山下層文化內涵,為探討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及與周鄰考古學文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杏樹山遺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永安鄉艾干吐村田家屯西100米的杏樹山上,東距波羅湖1.3千米,北距五臺山遺址1.7千米(圖一)。2017年4月底,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長春博物館和農安縣文物管理所開展了五臺山遺址所在的波羅湖西岸臺地的地表調查工作,共發現和確認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遺址地點5處,杏樹山遺址即為此次調查所發現的一處遺址地點。通過對發現的5處地點進行的全面考古勘探,確認了遺址的范圍和堆積情況。為進一步明確五臺山遺址的文化內涵、性質、年代,以及與周鄰考古學文化的關系,探索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等問題,根據前期地表調查和考古勘探,考古隊在對五臺山遺址發掘的同時也對杏樹山遺址進行了初步發掘,共布5米×5米探方15個,實際發掘面積347.5平方米。

圖一 杏樹山遺址地理位置示意圖

此次發掘共清理新石器時代遺跡8個,包括房址2座、墓葬4座和灰坑2個(圖二;圖三),還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人工遺物和大量的動物遺存?,F將此次發掘情況報告如下。

圖二 杏樹山遺址2017年發掘總平面圖

一、地層堆積

遺址現在地表為玉米地,發掘區位于遺址東北部,整個遺址地層可以統一劃分為3層(圖四;圖五),各層均遍布于整個發掘區。文化層堆積一般厚約70~100厘米?,F以T0102南壁為例加以介紹。

圖四 杏樹山遺址發掘區及周邊環境(西南→東北)

第1層:耕土層。土質淺灰色,疏松,堆積中除近現代遺物外,還包含植物根莖、小型石塊和少量泥質褐色陶片,厚約6~17厘米。

第2層:灰黑色土,較致密,遍及整個探方,內含植物根莖、小型石塊、紅燒土顆粒和動物骨骼,南高北低,厚約20~71厘米。出土遺物以陶器殘片為主,大部分為黃褐色、灰褐色,少量紅褐色,部分陶片內壁有黑色抹光,紋飾以刻劃紋為主。

第3層:灰褐色土,局部土色花雜,土質致密,堆積內含小型天然石塊、動物骨骼、紅燒土顆粒,厚約8~66厘米。出土遺物以陶器為大宗,質地以夾砂陶、泥質陶為主,少量夾蚌陶。陶色主要是黃褐陶、灰褐陶,次為紅褐陶。陶片大多施加刻劃紋飾,少量為素面。此外,還出土一定數量的骨器和石器等。

第3層以下為生土,黃色黏土,無任何人工遺物。

二、遺 跡

本次發掘共發現和清理房址2座,墓葬4座,灰坑2個,以下將對各類遺跡分別介紹。

(一)房址

共2座,編號F1和F2。

F1,位于T0101、T0102、T0201、T0202探方內,開口于第2層下。半地穴式,平面呈“甲”字形,距地表深0.35米。F1北部已被破壞,無邊界,僅存于T0102北半部及北隔梁下,位于T0202的部分已被破壞殆盡。門道位于房內南部,平面呈長方形,長1.55米,寬0.7米,門道壁面斜弧壁,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底部兩端高中間凹,略顯凹凸不平,表面較硬,但未發現踩踏面。房室平面呈方形,東西長5.85米,南北殘寬2.5米,深0.15米(圖六)。未見柱洞。房址內堆積為黑褐色,出有染料石、角錐、陶支腳和陶器口沿等,可辨器形有筒形罐(圖七),陶片以灰褐色為主,少量紅色,陶質有泥質、夾砂、夾蚌等,紋飾有素面、刻劃之字紋、附加堆紋等。

圖六 F1平、剖面圖

圖七 F1出土的器物1—3、5.陶片(F1∶8 F1∶5 F1∶7 F1∶6) 4、6.角錐(F1∶2 F1∶1) 7.陶支腳(F1∶3) 8.染料石(F1∶4)

F2,位于T0104和T10105兩個探方內,開口于第2層下。半地穴式,距地表深0.35米,擾亂嚴重,僅見其大致活動范圍,平面似不規則橢圓形,長徑5.35米,短徑4.4米。灶位于房內中部,近似橢圓形,長徑0.7、短徑0.6米,灶四周邊緣大部分為紅燒土,中間是白色灰燼,無人工制品出土(圖八)。

圖八 F2平、剖面圖

(二)墓葬

共發現4座,編號M1~M4。

1.M1

位于T0205東南角,墓向345°,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土坑豎穴墓,葬式不明,人骨面向上,頭向南,被嚴重擾亂僅存頭骨,頭骨碎裂缺失,未見墓壙跡象(圖九;圖一○),無葬具與隨葬品。

圖九 M1平、剖面圖

圖一○ M1(南→北)

2.M2

位于T0305西部,南鄰M1,墓向260°,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土坑豎穴墓,已被擾亂,墓口形狀為圓角長方形,墓總長2.18米,墓口距地表深0.62米,墓口長2.18米,墓口寬0.8~0.95米,墓坑深0.11米,墓坑底部為平底,墓坑底部長2.18米,寬0.77~0.94米。墓坑方向為東北—西南,墓坑剖面形狀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見加工痕跡??觾忍钔翞榛液谏?土質略疏松,夾雜紅燒土顆粒,發現有骨針一枚。墓葬內出土一具人骨,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頭向北偏東260°,墓主人為男性(圖一一;封二,1)。無葬具。

圖一一 M2平、剖面圖

1.M2(南→北)

3.M3

位于T0105西南角,北鄰M1,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土坑豎穴墓,已被擾亂,墓口形狀為圓角長方形,墓總長1.01米,墓口距地表深0.42米,墓口長1.01米,墓口寬0.53~0.66米,墓坑深0.09米,墓坑底部為平底,墓坑底部長1米,墓坑底部寬0.51~0.65米。墓坑方向為西北—東南,墓坑剖面形狀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見加工痕跡??觾忍钔翞榛液稚?土質略疏松。墓葬內出土一具人骨,保存較差,葬式為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頭向西北(圖一二;圖一三),無葬具與隨葬品。

圖一三 M3(南→北)

4.M4

位于T0305東半部,墓向80°,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土坑豎穴墓,墓口形狀為圓角長方形,墓總長1.38米,墓口距地表深1米,墓口長1.38米,寬0.5~0.6米,墓坑深0.14米,墓坑底部為平底,墓坑底部長1.36米,寬0.48~0.58米。墓坑方向為南北走向,墓坑剖面形狀為斜直壁,墓坑壁底未見加工痕跡??觾忍钔翞榛液谏?土質略松散,含紅燒土顆粒、炭粒和陶支腳殘塊。墓葬內出土一具人骨,保存較差,葬式為仰身屈肢,一次葬,面向上,頭向南,墓主人為女性(圖一四;封二,2)。無葬具與隨葬品。

圖一四 M4平、剖面圖

2.M4(西→東)

(三)灰坑

共2座,編號H1和H2。

H1,位于T0103南部,有一部分延伸至南壁外,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層。已發掘部分呈半圓形,斜直壁,坑壁稍向內收,平底,未見有明顯的加工痕跡,坑口距地表深0.33米,坑口徑0.9米,坑底徑0.75米,坑深0.35米(圖一五)??觾忍钔翞楹谏?內含少量魚骨碎渣、魚鱗、刻劃紋陶片等,下夾一層黃土,黃土下又是碎魚骨,其余為黑土,未見其他包含物。

圖一五 H1平、剖面圖

H2,位于T0102南部,部分延伸到南壁外,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層??涌诮鼒A形,斜壁、弧底,坑口距地表深0.36米,坑口長1.3米,寬0.9米,坑深0.17米(圖一六)??觾忍钔翞楹谏?包含物有葉脈紋腹片(圖一七)、極少量魚骨等。

圖一六 H2平、剖面圖

圖一七 H2出土陶片

三、遺 物

杏樹山遺址的器物主要出自第2層和第3層,遺跡中僅F1和M2有少量器物,這些器物主要可以分為陶器、石器和骨角牙器三大類。

(一)陶器

遺址共出土陶器154件。包括陶容器124件,陶紡輪17件,圓陶片4件,輪形器4件,陶支腳5件。陶容器中僅4件完整器,另有11件底部殘片和39件口部殘片,其余為69件帶紋飾腹片與1件器耳。

經拼接修復后,共統計陶片13808塊。所見陶片中可辨器物形制以筒形罐為主,還包括盆、缽、杯和盞等,其他陶器有輪形器、紡輪、圓陶片和支腳等。以夾細砂黃褐陶為主,陶色不均勻,器壁較薄,火候比較高,另有一定數量的夾細砂紅褐陶和夾蚌黃褐陶。大部分的筒形罐帶有紋飾,紋飾主要包括附加堆紋、刻劃扭曲紋、刻劃或壓印“之”字紋、戳壓印連點紋、菱形紋(圖一八)等。

圖一八 杏樹山遺址的陶器紋飾拓片1—3.“之”字紋(T0102③∶1 T0102③∶2 T0202③∶40) 4.雙線菱形紋(T0205③∶13) 5.方格紋(T0205③∶14) 6.菱形紋(T0205③∶18) 7.“回”形紋(T0303③∶9) 8、9.扭曲紋(T0105②∶12 T0205③∶11)

1.筒形罐

可復原2件。按器物大小可以分為兩類:大筒形罐口徑在15厘米以上;小筒形罐口徑在15厘米以下。

大筒形罐,可復原2件,另有多件標本,依據口部特征可以分為三型。

A型 近直口,可復原1件。T0202③∶33,夾細砂灰褐陶,口微敞,尖圓唇,弧腹,腹部逐漸向下斜收,小平底??诓肯路娇虅澮恢苄本€紋,其下施復合滾壓紋,器身飾壓印“之”字紋,排列間距較清晰,上腹部處有九個圓形鋦孔??趶?9.5、底徑6.3、高24.4厘米(圖一九;圖二一,1);T0302③∶73,器表有橫向和縱向的成排“之”字紋,口徑24、殘高15.3厘米(圖二四,1);T0302③∶57,器表裝飾“之”字紋和戳印紋,口徑28.1、殘高12.7厘米(圖二四,2);T0302③∶68,口沿下飾附加堆紋,口沿下兩個圓形鋦孔,口徑21.9、殘高12.9厘米(圖二四,3);T0205②∶9,器身飾多條雙線扭曲紋,口徑24、殘高8.7厘米(圖二四,4);T0302③∶76,口沿下飾兩道附加堆紋,口徑28.2、殘高6厘米(圖二四,5);T0204③∶2,口沿下飾附加堆紋和短線刻劃紋,口徑20、殘高18.1厘米(圖二四,6);T0202③∶45,口沿下飾一道附加堆紋,口徑23.1、殘高30.1厘米(圖二四,7);T0304③∶8,口沿下飾一道附加堆紋和短線刻劃紋,口徑26.3、殘高27.1厘米(圖二四,8)。

圖一九 筒形罐(T0202③∶33)

圖二一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陶器1、2.筒形罐(T0202③∶33 T0302③∶48) 3.陶缽(T0204③∶1) 4.陶杯(T0202③∶34) 5.陶盞(T0202③∶32) 6.陶盆(T0305③∶16)

圖二二 陶盆(T0305③∶16)

圖二三 陶盞(T0202③∶32)

B型 敞口,可復原1件。T0302③∶48,夾蚌黃褐陶,方唇,弧腹,平底,口沿及近口處飾連珠紋??趶?7.5、底徑8.7、高16.1厘米(圖二〇;圖二一,2);T0105②∶5,素面,口徑26、殘高13.1厘米(圖二四,9);T0203③∶10,器表飾橫排“之”字紋和戳印紋,口徑20.1、殘高16.3厘米(圖二四,10);T0302③∶51,口沿下有附加堆紋,口徑22、殘高16.4厘米(圖二四,11)。

C型 斂口,無可復原器物,僅有1件標本。T0205②∶10,夾細砂黃褐陶,素面,口徑25.9、殘高20.3厘米(圖二四,12)。

小筒形罐,無可復原完整器,絕大多數為夾細砂黃褐陶。T0203③∶15,直口,器表通體飾戳印紋,口徑14.1、殘高10.2厘米(圖二四,13);T0302③∶55,直口,素面,口徑12、殘高8.1厘米(圖二四,14);T0302③∶58,口微侈,器表裝飾有“之”字紋,口徑11.1、殘高6.9厘米(圖二四,15);T0104①∶1,口微侈,口下裝飾戳印紋,口徑14、殘高6厘米(圖二四,16);F1∶8,口微侈,器表有多道弦紋和網格紋,口徑12.1、殘高7.3厘米(圖二四,17);T0102③∶5,直口,口沿處有一鋦孔,素面,口徑8.8、殘高7.4厘米(圖二四,18)。

圖二四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筒形罐1—8.A型大筒形罐(T0302③∶73 T0302③∶57 T0302③∶68 T0205②∶9 T0302③∶76 T0204③∶2 T0202③∶45 T0304③∶8) 9—11.B型大筒形罐(T0105②∶5 T0203③∶10 T0302③∶51) 12.C型大筒形罐(T0205②∶10) 13—18.小筒形罐(T0203③∶15 T0302③∶55 T0302③∶58 T0104①∶1 F1∶8 T0102③∶5)

2.盆

可復原1件。T0305③∶16,夾砂灰褐陶。直口,方唇,斜弧腹,平底,口沿下飾戳印紋,器腹飾席紋,口徑38.6、底徑13.4、高22.7厘米(圖二一,6;圖二二)。

3.盞

可復原1件。T0202③∶32,夾細砂黃褐陶,手制,素面,小平底,腹部微弧,斜腹向下逐漸內收,口沿飾點線相間的戳印紋,口徑6.2、底徑1.76、高2.4厘米(圖二一,5;圖二三)。

4.杯

可復原1件。T0202③∶34,夾細砂黃褐陶,素面,直口,圓唇,弧腹,小平底,口徑4.4、底徑2.5、高4.5、最大腹徑5.1厘米(圖二一,4;圖二五)

圖二五 陶杯(T0202③∶34)

5.缽

無可復原完整器。T0204③∶1,夾細砂黃褐陶,底殘,口沿下飾附加堆紋和刻劃紋,口徑20.1、殘高4.9厘米(圖二一,3)。

6.紡輪

共17件,可以分為兩型。

A型 為圓餅狀,中部穿孔。共15件。T0203③∶3,夾砂黃褐陶,素面,中間有一對鉆穿孔,直徑5.5厘米(圖二六;圖二九,1);T0305③∶5,夾細砂黃褐陶,中間有一圓孔,素面,直徑5.2、孔徑0.4厘米(圖二九,2);T0301③∶21,夾砂黃褐陶,最大直徑4.6厘米(圖二九,3);T0202③∶6,夾云母灰褐陶,邊緣不甚規整,最大徑4.1、孔徑0.4、厚0.5厘米(圖二九,4);T0302③∶5,夾砂黃褐陶,素面,中部有一對鉆穿孔,直徑3.5、孔徑0.5厘米(圖二九,5);T0201②∶1,夾細砂黃褐陶,素面,磨制光滑,中間有一單向鉆孔,最大徑3.6、孔徑0.3厘米(圖二九,6);T0202③∶7,夾砂黃褐陶,素面,中間有一對鉆穿孔,最大直徑3.6厘米(圖二九,7);T0201②∶2,夾細砂褐陶,素面,磨制光滑,中間有一對鉆穿孔,最大徑3.1、孔徑0.4厘米(圖二九,8);T0202②∶2,夾砂灰褐陶,邊緣不規整,中部有對向鉆孔,器表一面飾有刻劃橫線,殘長3.3、殘寬3.2、孔徑0.24、厚0.6厘米(圖二九,9);T0202②∶3,夾砂黃褐陶,平面呈不規則形,中部有對向穿孔,殘長2.3、殘寬2.2、孔徑0.4、厚0.4厘米(圖二九,10);T0304③∶2,夾砂黃褐陶,邊緣不規整,直徑2.3、孔徑0.2厘米(圖二九,11);T0302③∶18,夾細砂黃褐陶,素面,邊緣不規整,直徑2.4、孔徑0.3厘米(圖二九,12);T0301③∶8,夾砂灰褐陶,一面飾刻劃紋,最大直徑1.6厘米(圖二九,13);T0302③∶82,殘半,中部有一對向穿孔,直徑3.4、孔徑0.4厘米(圖二九,14);T0202③∶24,夾細砂灰褐陶,殘半,為半圓餅形,中部有一對鉆穿孔,殘長3、殘寬1.9、孔徑0.4、厚0.3厘米(圖二九,15)。

圖二六 A型陶紡輪(T0203③∶3)

B型 為橢球狀,中部穿孔,共2件。T0105③∶3,夾砂灰陶,素面,中部鼓,有縱向通體穿孔,長3.1、寬2.7厘米(圖二七;圖二九,16)。T0204②∶1,夾砂黃褐陶,中部尖鼓有一穿孔,素面,最大直徑2.3、長3.1厘米(圖二八;圖二九,17)。

圖二七 B型陶紡輪(T0105③∶3)

圖二八 B型陶紡輪(T0204②∶1)

7.圓陶片

均為陶片加工而成,共4件。T0204②∶2,夾砂黃褐陶,素面,微弧,中部有一小坑,最大直徑5.4厘米(圖二九,18);T0201③∶3,夾砂紅褐陶,飾戳印紋。長4.3、寬3.3厘米(圖二九,20)。T0204②∶3,夾砂黃褐陶,素面,微弧,最大直徑5.1厘米(圖二九,19);T0302③∶23,泥質灰陶,圓餅狀,素面,長2.4、寬2.2厘米(圖二九,21)。

8.輪形器

器身呈圓形,捏制而成,兩側有對稱的柱狀把手,共4件。T0102②∶1,泥質灰陶,素面,直徑3.7、高3.2厘米(圖二九,22;圖三〇);T0104②∶1,夾細砂黃褐陶,中部尖鼓,上下兩面均飾放射形錐刺紋,直徑3.56、高3.1厘米(圖二九,23;圖三一);T0202②∶1,夾細砂黃褐陶,中部兩側對稱尖鼓穿孔,圓餅狀輪盤表面飾“十”字形雙排戳刺紋,直徑3.1、高2.5厘米(圖二九,24);T0304②∶2,夾砂黃褐陶,由把手、輪盤組成,僅存一側柱狀把手,輪上有齒槽,直徑3.1、高1.9厘米(圖二九,25)。

圖二九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陶器1—17.紡輪(T0203③∶3 T0305③∶5 T0301③∶21 T0202③∶6 T0302③∶5 T0201②∶1 T0202③∶7 T0201②∶2 T0202②∶2 T0202②∶3 T0304③∶2 T0302③∶18 T0301③∶8 T0302③∶82 T0202③∶24 T0105③∶3 T0204②∶1) 18—21.圓陶片(T0204②∶2 T0204②∶3 T0201③∶3 T0302③∶23) 22—25.輪形器(T0102②∶1 T0104②∶1 T0202②∶1 T0304②∶2) 26—30.支腳(F1∶3 T0304②∶1 T0301③∶12 T0202③∶8 T0301③∶7)

圖三○ 陶輪形器(T0102②∶1)

圖三一 陶輪形器(T0104②∶1)

9.支腳

平面呈梯形,均殘缺,共5件。F1∶3,夾細砂黃褐陶,截面近橢圓形,底較平,側面中間有一圓孔,長5.1、寬3.3厘米(圖二九,26);T0304②∶1,夾砂黃褐陶,面和底平整,殘缺面有穿孔痕跡,殘長8.7、殘寬11.9厘米(圖二九,27);T0301③∶12,夾砂黃褐陶,頂部下凹,橫截面為橢圓形,側截面為上窄下寬的梯形,中部有一處圓形穿孔,殘長15.4厘米(圖二九,28);T0202③∶8,夾砂黃褐陶,表面飾刻劃紋,殘長5.8、殘寬4.8厘米(圖二九,29);T0301③∶7,夾砂黃褐陶,支架殘件,圓角柱狀,平底,殘長10.5、殘寬5.6厘米(圖二九,30)。

(二)石器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石器數量和種類都比較豐富,石器共81件,種類包括敲砸器、石球、斧、錛、鏟、鏃、鑿、刮削器、尖狀器、石刃、磨石、磨棒、石核、石葉和料石等。

1.敲砸器

多為凝灰巖制成,共13件。T0302③∶11,厚重,窄頂,有砸擊痕,殘長9.4、殘寬9.3厘米(圖三二,1);T0105③∶4,打制而成,平頂,扁體,三邊刃,周邊有敲砸崩疤,長9.4、寬7.2厘米(圖三二,2);T0301③∶6,系河卵石或自然石塊制成,頂部和背部為自然面,底端為兩面刃,有砍砸痕,長8.3、寬7.5厘米(圖三二,3);T0303③∶3,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上有砍砸的疤痕,長9.1、寬6.6厘米(圖三二,4);T0304③∶6,平面呈不規則形,上寬,下窄,弧頂,弧刃,有敲砸痕,長6.4、寬6厘米(圖三二,5);T0205②∶1,凝灰巖,利用自然石塊制成,有明顯的敲砸痕,殘長6.5、殘寬6.2厘米(圖三二,6);T0304③∶1,河卵石制成,平面呈不規則形,弧頂,弧刃,長5.9、寬5.7厘米(圖三二,7);T0202③∶11,平面呈圓角方形,窄平頂,弧刃,長6.2、寬5.7厘米(圖三二,8);T0302③∶22,由河卵石或自然石塊制成,平面近橢圓形,頂稍平,三面刃,有砍砸痕,長6.9、寬6.3厘米(圖三二,9);T0305③∶7,平面呈不規則長條形,上有砍砸的疤痕,長9.6、寬4.8厘米(圖三二,10);T0301③∶5,平面近圓角長方形,器身磨制,頂平,三面刃,斜邊刃,底刃窄弧,長10.6、寬5.4厘米(圖三二,11);T0302③∶12,由自然石塊加工修整制成橢圓形,剖面呈橢圓形,殘長6.2、殘寬5.6厘米(圖三二,12);T0301③∶10,平面近橢圓形,弧刃,有砍砸痕,器表磨光,殘長5.9、殘寬4.8厘米(圖三二,13)。

2.石球

均為凝灰巖制成,共4件。T0102②∶2,近球形,最大徑2.8厘米(圖三二,14);T0205②∶4,磨制,近球形,有修整痕跡,長12.7、寬11.1厘米(圖三二,15);T0302③∶14,由河卵石或自然石塊加工修整成近橢圓形,殘長8.1、殘寬7.6厘米(圖三二,16);T0303③∶2,平面近圓形,兩面有打擊痕,其余部分磨光,長6.1、寬5.2厘米(圖三二,17)。

3.鏟

2件。T0305③∶3,英安巖,打制加工而成,近梯形,弧頂,兩側刃斜直,有使用的崩疤,長24.4、寬10.8厘米(圖三三;圖三六,1);T0302②∶5,磨制,器體扁平,平面呈不規則形,有亞腰,近底部器身加寬,頂端殘缺,弧形刃,周身可見打制修整痕跡,通體磨光,殘長14.8、寬9.4厘米(圖三四;圖三六,2)。

圖三三 石鏟(T0305③∶3)

圖三四 石鏟(T0302②∶5)

4.斧

多為凝灰巖磨制而成,共13件。T0103①∶6,打制而成,平頂,斜刃,刃稍鈍,整形痕跡明顯,長4.6、寬3.4厘米(圖三六,3);T0102③∶1,已殘,通體磨光,頂較平,窄弧刃,長4.7、寬3.7厘米(圖三六,4);T0205②∶3,平面近長方形,剖面為橢圓形,平頂,弧刃,刃部有缺損,通體磨光,殘長4.9、寬2.9厘米(圖三六,5);T0105③∶2,頂部殘,平面近梯形,刃較直,通體精磨,剖面近梭形,殘長6.2、殘寬3.7厘米(圖三六,6);T0202③∶1,通體磨光,近半圓形,頂部較平,圓弧刃,剖面呈等腰三角形,兩邊微弧,殘長8.4、殘寬4.9厘米(圖三六,7);T0303③∶6,通體磨光,扁平梯形,寬平刃,頂端殘,殘長4.8、殘寬4.1厘米(圖三六,8);T0202②∶7,通體磨制,側端已殘,殘長3.6、殘寬3.5厘米(圖三六,9);T0302②∶1,呈不規則梯形,扁體,平頂,弧刃,器身磨光,長5.7、寬5.5厘米(圖三六,10);T0302②∶3,凝灰巖,平頂,圓弧刃,刃較鈍,平面近半橢圓形,長6.3、寬6.2厘米(圖三六,11);T0302③∶7,通體磨光,器體扁平厚重,弧背,弧刃,橫剖面為橢圓形,殘長8.7、殘寬6.1厘米(圖三五;圖三六,12);T0305③∶1,通體磨光,器身扁平,弧背,弧刃,刃部稍殘,長8.5、寬5.4厘米(圖三六,13);T0305③∶2,通體磨光,器身短寬厚重,呈扁平近梯形,平頂,弧刃,橫剖面為橢圓形,長7.3、寬5.8厘米(圖三六,14);T0305③∶11,斧身大半部分殘斷,平頂,弧刃,殘長6.5、殘寬3.4厘米(圖三六,15)。

圖三五 石斧(T0302③∶7)

5.錛

3件。T0303③∶1,磨制,扁平梯形,斜直背,弧刃,頂端殘,殘長11.2、殘寬6.1厘米(圖三六,16;圖三七);T0302③∶4,輝長巖,平面呈梯形,頂略殘,稍窄,寬直刃,刃銳利,背部較平,通體精磨,殘長5.9、殘寬2.9厘米(圖三六,17);T0302③∶34,細砂巖,近長方形,兩側微弧,橫截面為圓角長方形,窄平頂,寬弧刃,刃鋒利,通體磨光,殘長3.5、殘寬2.5厘米(圖三六,18)。

6.鑿

1件。T0205③∶3,凝灰巖,整體平面呈圓角扁長梯形,上窄下寬,橫截面近橢圓形,從側剖面看上下兩端均有刃,上端殘缺,下端為側鋒直刃,刃銳利,殘長6.6、殘寬1.4厘米(圖三六,19)。

7.尖狀器

1件。T0304③∶4,磨制,平面呈長三角形,底外斜,刃口鋒利,長6.9、寬3厘米(圖三六,20)。

圖三七 石錛(T0303③∶1)

8.鏃

圖三八 石鏃(T0203③∶4)

圖三九 石鏃(T0202③∶9)

圖四○ 石鏃(T0202③∶13)

共17件。T0305③∶6,平面近三角形,兩側經加工有琢痕,鋒殘,殘長7.4、殘寬2.9厘米(圖四一,1);T0304③∶5,磨制,器體扁薄,略呈柳葉形,兩翼尖銳,長4.6、寬1.6厘米(圖四一,2);T0302③∶33,平面呈等腰三角形,橫剖面近梭形,鋒殘,凹底,通體精細壓剝,殘長3.2、殘寬1.8厘米(圖四一,3);T0302③∶10,霏細巖,尖葉形,刃鋒利,平底,通體磨光,殘長3.5、殘寬1.5厘米(圖四一,4);T0302③∶85,霏細巖,磨制,略呈柳葉形,尖峰,器體扁薄,殘長3.4、殘寬1.5厘米(圖四一,5);T0302③∶2,霏細巖,磨制,鏃尖殘,平面近似長方形,器體扁薄,殘長2.9、殘寬1.3厘米(圖四一,6);T0103①∶2,霏細巖,磨制,鋒端殘,器體扁薄,橫剖面呈梭形,殘長2.6、殘寬1.1厘米(圖四一,7);T0301③∶15,霏細巖,平面近三角形,鏃刃部有明顯的壓制修整痕跡,底部斜平,殘長2.5厘米(圖四一,8);T0203③∶4,殘,霏細巖,扁薄柳葉形,兩側經過加工,有琢痕,殘長2.4、殘寬1.3厘米(圖三八;圖四一,9);T0201①∶2,殘,霏細巖,扁薄柳葉形,兩側經過加工,通體琢制,殘長2.1、殘寬1.4厘米(圖四一,10);T0202③∶20,霏細巖,柳葉形,器身磨光,刃部有明顯壓制修整痕跡,殘長2.7、殘寬1.2、厚0.3厘米(圖四一,11);T0202③∶9,泥巖,尖葉形,兩側各有一處不對稱弧形豁口,剖面呈梯形,殘長3.5厘米(圖三九;圖四一,12);T0202③∶19,霏細巖,通體磨光,尖葉形,剖面呈細梭形,底微弧,鏃尖有缺損,殘長3.8、殘寬1.3、厚0.2厘米(圖四一,13);T0202②∶5,霏細巖,尖葉形,通體磨制,一側刃部有一豁口,剖面呈梯形,殘長2.8厘米(圖四一,14);T0202③∶13,霏細巖,通體磨光,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剖面為細梭形,器身較寬,邊刃銳利,長2.8、寬1.2厘米(圖四○;圖四一,15);T0302②∶4,霏細巖,磨制,略呈柳葉形,尖峰,兩面壓制成刃,凹底,器體扁薄,長4.6、寬1.4厘米(圖四一,16);T0205③∶1,霏細巖,尖葉形,鏃尾殘,通體磨制,厚度均勻,殘長2.9厘米(圖四一,17)。

9.刮削器

1件。T0105②∶4,霏細巖,三邊刃,一邊殘斷。一面磨光,一面有壓制痕跡。殘長2.7、殘寬1.8厘米(圖四一,18)。

10.石刃

2件。T0103①∶4,霏細巖,磨制,已殘斷,器體扁薄,殘長2.4、殘寬1.4厘米(圖四一,19);T0304③∶3,磨制,器體扁薄,已殘,平面呈不規則梯形,殘長3.4、殘寬2厘米(圖四一,20)。

圖四一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石器1—17.鏃(T0305③∶6 T0304③∶5 T0302③∶33 T0302③∶10 T0302③∶85 T0302③∶2 T0103①∶2 T0301③∶15 T0203③∶4 T0201①∶2 T0202③∶20 T0202③∶9 T0202③∶19 T0202②∶5 T0202③∶13 T0302②∶4 T0205③∶1) 18.刮削器(T0105②∶4) 19、20.石刃(T0103①∶4 T0304③∶3)

11.石核

6件。T0202①∶1,安山巖,自然臺面光滑,截面近橢圓形,表面有石葉剝離痕跡,殘長7.1、殘寬6.3厘米(圖四三,1);T0202③∶12,流紋巖,自然卵石制成,長6.5、寬5.7厘米(圖四三,2);T0302③∶17,凝灰巖,殘,為圓球狀,剝片痕跡明顯,殘長6.6、殘寬5.4厘米(圖四二;圖四三,3);T0302③∶85,自然卵石為原料,有明顯的剝片痕跡,殘長7.2、殘寬6.4厘米(圖四三,4);T0205①∶1,凝灰巖,自然卵石,兩側有明顯剝片痕,殘長5.5、殘寬3.9厘米(圖四三,5);T0103①∶5,安山巖,呈不規則形,殘,可見石片剝離痕跡,殘長5.6、殘寬4.3厘米(圖四三,6)。

12.石葉

6件。均為霏細巖。T0203③∶2,深綠色,器身扁平微彎曲,呈長條形,陰面平滑,陽面有兩道凸棱,長11.9厘米(圖四三,7);T0305③∶9,葉身微弧,陽面有兩道凸棱,整體扁薄,有兩處豁口缺損,殘長3.6、殘寬1.1厘米(圖四三,8);T0303②∶1,平面近長方形,兩側壓制修整痕跡,器體扁薄,殘長4.5、殘寬1.4厘米(圖四三,9);T0303③∶4,平面近長方形,兩面壓制成刃,器體扁薄。長5.9、寬1.3厘米(圖四三,10);T0202③∶5,長方形,器體扁薄,長5.1、寬1.5厘米(圖四三,11);T0302②∶6,平面近似長方形,器體扁薄,殘長3.4、殘寬1.6厘米(圖四三,12)。

13.料石

3件。T0301③∶16,赭石石料,暗紅色,不規則狀,殘長7.2、殘寬6.5厘米(圖四三,13);F1∶4,染料石,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較光滑,長3.4、寬2.6厘米(圖四三,14);T0302②∶2,蛋白石,乳白色,近長方形柱狀,長3.8、寬1.9厘米(圖四三,15)。

圖四二 石核(T0302③∶17)

圖四三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石器1—6.石核(T0202①∶1 T0202③∶12 T0302③∶17 T0302③∶85 T0205①∶1 T0103①∶5) 7—12.石葉(T0203③∶2 T0305③∶9 T0303②∶1 T0303③∶4 T0202③∶5 T0302②∶6) 13—15.料石(T0301③∶16 F1∶4 T0302②∶2) 16、17.磨棒(T0305③∶8 T0301③∶3) 18、19.磨石(T0301③∶4 T0302③∶13) 20—24.其他石器(T0202③∶26 T0202②∶4 T0202③∶18 T0302③∶35 T0302③∶9)

14.磨棒

2件。T0305③∶8,殘,石英砂巖,磨面平光,不規則長條形,剖面近圓角長方形,長24.3、寬4.2厘米(圖四三,16);T0301③∶3,板巖,平面呈刀狀,兩側端各有一處凸棱,通體磨光,長10.5、寬4.3厘米(圖四三,17)。

15.磨石

2件。T0301③∶4,已殘,平面為梯形,圓角,底部略平,器身有磨痕,殘長7.2、殘寬6.7厘米(圖四三,18);T0302③∶13,凝灰巖,平面近梯形,一面磨用成斜面,殘長11.6、殘寬7厘米(圖四三,19)。

另外還發現5件殘斷石器。T0202③∶26,器身扁平,呈近三角形,殘長5.5、殘寬2.9、厚0.3厘米(圖四三,20);T0202②∶4,泥巖,通體磨制,橫截面呈梭形,豎截面近平行四邊形,兩側刃部有明顯的壓制修整痕跡,殘長4.6厘米(圖四三,21);T0202③∶18,不規則狀,未見人工痕跡,暫時存疑,殘長2.2、殘寬2.3、厚0.4厘米(圖四三,22);T0302③∶35,安山巖,平面呈長方形,剖面略呈三角形,底部較平,殘長9.5、殘寬6.7厘米(圖四三,23);T0302③∶9,安山巖,殘件,殘長8.7、殘寬6.7厘米(圖四三,24)。

(三)骨、角、牙器

杏樹山遺址出土骨角牙器共94件,其中,骨器77件,包括骨錐、骨鏟、骨管、骨笄、骨刃、鑿形器、匕形器、骨鏃、骨飾、骨料等;角器11件,包括角矛、角錐、角料等;牙器6件。以下將具體介紹。

1.骨器

骨錐,24件。均為獸骨磨制而成。T0202③∶10,利用寬扁的獸骨劈裂制成,器身扁長,外弧,一面磨光,兩端削尖,長16.8、寬1.6厘米(圖四五,1);T0302③∶1,錐身一側有凹槽,扁棱尖峰,通體磨制光滑,有擦磨痕,殘長13.9、殘寬1.9厘米(圖四五,2);T0202③∶17,頂端有磨制痕跡,尖端已殘,殘長13.9厘米(圖四五,3);T0301③∶11,動物肢骨制成,頂端保留骨關節形狀,下端磨呈銳尖,長13.8厘米(圖四四;圖四五,4);T0302③∶44,寬柄,尖端殘,截面呈橢圓形,通體有擦磨痕,殘長11.1、殘寬3.1厘米(圖四五,5);T0305③∶15,尖端殘,磨制光滑,殘長9.3、寬2.3厘米(圖四五,6);T0105③∶5,由幼年鹿的跖骨制成,扁體,遠端為柄,近端磨制成錐尖,扁棱尖鋒,長8.9、寬2.4厘米(圖四五,7);T0301③∶1,大型鲇形目魚刺,殘長8.7厘米(圖四五,8);T0302③∶19,劈截一段骨料,用劈截的骨料磨制而成,錐體一側有凹槽,一側較平直,圓錐尖鋒,有擦磨痕,殘長8.5、殘寬0.6厘米(圖四五,9);T0205②∶6,頂端為關節形狀,下部磨成近三角形銳尖,尖端已殘,殘長6.7厘米(圖四五,10);T0205②∶7,頂端保留關節,形狀下部磨成銳尖,尖端已殘,殘長7.5厘米(圖四五,11);T0302③∶8,扁圓體,圓錐尖鋒,通體有擦磨痕,殘長5.7、殘寬1.3厘米(圖四五,12);T0205③∶2,已殘,僅剩尖端,器表有灼燒痕跡,通體磨光,剖面近圓形,殘長3.5厘米(圖四五,13;圖四六);T0202②∶6,為器物尖端殘件,通體磨制,器表有灼燒痕跡,殘長3.2厘米(圖四五,14);T0305③∶10,截面呈半圓形,首端殘,尖端鋒利,殘長3、寬0.6厘米(圖四五,15);T0301③∶2,已殘,頂端不詳,尖端磨制為近圓錐狀,尖部有側鋒,殘長5.3厘米(圖四五,16);T0302③∶24-2,圓錐尖鋒,通體有擦磨痕,殘長3.9、殘寬0.8厘米(圖四五,17);T0302③∶3,大型魚類魚刺制成,尖端有磨制痕跡,殘長3.7、殘寬0.9厘米(圖四五,18);M2∶1,通體磨光,一端殘,尖銳利,殘長2.7、殘寬0.4厘米(圖四五,19);T0302③∶21,扁棱尖峰,柄端殘,一側有凹槽,有擦磨痕,殘長4.8、殘寬0.8厘米(圖四五,20);T0302③∶24-1,圓錐尖鋒,通體有擦磨痕,殘長5.4、殘寬0.5厘米(圖四五,21);T0202③∶15,頂端不詳,局部磨制,器身保留扁長的獸骨劈裂時的原有形態,尖部磨成近三角形錐尖。殘長7.2厘米(圖四五,22);T0202③∶21,殘,頂端不詳,整體形狀略微彎曲,尖端上翹,近尖端處截面呈梯形,尖端部位有明顯的磨制痕跡,殘長7.3、殘寬0.8、厚0.6厘米(圖四五,23);T0202③∶16,頂端已殘,長條錐形,尖端稍鈍,通體磨光,背面平直,殘長8厘米(圖四五,24)。

圖四四 骨錐(T0301③∶11)

骨鏃,2件。T0103①∶3,磨制,鏃身呈柳葉形,兩側刃部突出,器身截面為半圓形,殘長2.4、殘寬0.8厘米(圖四七,2);T0305③∶4,磨制,鏃身呈柳葉形,器體扁薄,橫剖面為梭形,鋌與身分界明顯,鋒端殘,長3.8、寬1厘米(圖四七,1)。

骨刃,1件。T0302③∶16,殘,由獸骨劈裂制成,刃部磨制成型,器表磨光,殘長4.5、殘寬1厘米(圖四七,3)。

骨鑿形器,2件。T0202③∶27,頂端已殘,為扁長條形,另一端平直,平面呈圓角矩形,有明顯磨制而成的刃部,殘長6.3、殘寬1.3、厚0.3厘米(圖四七,4);T0202③∶29,兩端斷裂面平直,一端有磨制修整痕跡,殘長8.8、殘寬1.6、厚0.4厘米(圖四七,5)。

骨笄,3件。T0201③∶1,通體磨光,一端扁平,一端殘,剖面為橢圓形,殘長5.6、寬0.7厘米(圖四七,6);T0301③∶20,殘,圓柱狀。一端切口整齊,通體磨光,殘長5.6厘米(圖四七,7);T0203③∶6,通體磨制光滑,剖面近橢圓形,殘長9.3厘米(圖四七,9)。

骨管,6件。T0202③∶23,圓管豎直,兩端有截鋸痕,表面磨光,長7.4、寬1.1厘米(圖四七,8);T0302③∶37,獸骨截斷而成,一端切口平整,殘長7.5、殘寬1.2厘米(圖四七,10);T0302③∶45,截面近圓形,通體光滑,兩端殘斷,殘長10.6、殘寬0.7厘米(圖四七,11);T0302③∶47,瘦長圓柱形,兩端已殘,通體磨光,殘長11.2、殘寬0.8厘米(圖四七,12);T0302③∶41,獸骨截斷而成,一端有明顯的壓制剝離痕跡,殘長10.8、殘寬2.4厘米(圖四七,13);T0101②∶1,骨管微彎曲,兩端殘斷,表面有砍砸痕跡,殘長11.7、殘寬2厘米(圖四七,14)。

骨鏟,2件。T0302③∶29,殘,平面近長方形,一面磨光,弧刃,鋒利,殘長12.2、殘寬8.3厘米(圖四七,15);T0305③∶13,磨制,器身扁平,弧刃,頂端微殘,可見擦磨痕,長16.1、寬5.1厘米(圖四七,16)。

骨飾,5件。T0302③∶15,豬肱骨近端,上窄,下寬,中空,上端有兩個對齊穿孔,下端為裙邊形,橫剖面為橢圓形,器表光滑,殘長6、殘寬5.8厘米(圖四七,17);T0105③∶1,動物肢骨,一角有一不完整穿孔,器表磨光,飾三組長短、走向不同的平行刻劃紋,殘長4.1、殘寬2.8厘米(圖四七,18);T0302③∶43,大型動物肢骨,兩端切口較平,切口處有敲砸痕,器表中部偏上位置有一處鉆孔痕跡,未完全穿透,殘長6.7、殘寬6.1厘米(圖四七,19);T0302③∶32,上鉆有一孔,有擦磨痕跡,殘長7、殘寬1.3厘米(圖四七,20);T0202③∶22,犬科動物掌骨制成,近端處有一穿孔,加工方式應為對向穿孔,殘長6.8、殘寬1.3、孔徑0.2、厚0.7厘米(圖四七,21)。

骨匕形器,1件。T0202③∶4,磨制,扁體,扁棱尖錐,尖端較殘,尾端有一橢圓形穿孔,一面較平整,一面有一道長條形凹槽,殘長23.8、殘寬3.1、孔長0.7、厚1.2厘米(圖四七,22)。

圖四七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骨器1、2.骨鏃(T0305③∶4 T0103①∶3) 3.骨刃(T0302③∶16) 4、5.骨鑿形器(T0202③∶27 T0202③∶29) 6、7、9.骨笄(T0201③∶1 T0301③∶20 T0203③∶6) 8、10—14.骨管(T0202③∶23 T0302③∶37 T0302③∶45 T0302③∶47 T0302③∶41 T0101②∶1) 15、16.骨鏟(T0302③∶29 T0305③∶13) 17—21.骨飾(T0302③∶15 T0105③∶1 T0302③∶43 T0302③∶32 T0202③∶22) 22.骨匕形器(T0202③∶4)

其他骨器,包括骨器殘件17件。T0302③∶28,殘長10.5、殘寬1.9厘米(圖四八,1);T0301③∶9,表面有砍劃痕,殘長12.2厘米(圖四八,2);T0203③∶7,殘長12.7厘米(圖四八,3);T0301③∶14,殘長11.5、寬2.9厘米(圖四八,4);T0201③∶2,通體磨制光滑,一面內凹,殘長6.7、殘寬2厘米(圖四八,5);T0205③∶5,器表磨光,有雜亂的刻劃紋,殘長6.4厘米(圖四八,6);T0203③∶5,通體磨制光滑,剖面為扁圓形,兩端殘斷,殘長5.8厘米(圖四八,7);T0302③∶36,平面呈長方形,器體扁薄,通體光滑,殘長5.1、殘寬1.1厘米(圖四八,8);T0202③∶25,為灼燒過的骨料通體精細磨制而成,兩端不詳,一側有一處明顯的凹槽,殘長3.4、殘寬2.8、厚0.4厘米(圖四八,9);T0302③∶27,長方形骨片,器體扁薄,器表磨光,殘長3、殘寬1.3厘米(圖四八,10);T0205②∶5,器體扁薄,近長方形,器表有不明顯劃痕,長3.5、寬1.9厘米(圖四八,11);T0203③∶1,圓柱狀,通體磨光,長3.1、寬2.9厘米(圖四八,12);T0302③∶30,距骨,表面有磨制痕跡,長3.2、寬1.7厘米(圖四八,13);T0205②∶8,獸骨制成,器表磨光,殘長5.3厘米(圖四八,14);T0302③∶31,殘長10.8、殘寬3.1厘米(圖四八,15);T0301③∶19,殘長9.1厘米(圖四八,16);T0301③∶13,獸骨制成,頂端為骨骼關節,下端有磨制收尖趨勢,殘長7.5厘米(圖四八,17)。

骨料,14件。T0302③∶39,??普浦汗?表面有明顯刮鋸痕跡,殘長11.1、殘寬7.5厘米(圖四八,18);T0203③∶9,??普契殴?表面有刻劃痕跡,長5.5、寬4.9厘米(圖四八,19);T0105③∶6,馬科掌跖骨,表面磨光,有刻劃痕跡,殘長4.8、殘寬3.8厘米(圖四八,20);T0303③∶7,馬科掌趾骨,表面有明顯刮鋸痕跡,殘長5、殘寬4厘米(圖四八,21);T0301③∶18,頂端為骨關節頭,器身磨光,殘長7.2厘米(圖四八,22);T0202③∶30,一端已殘,中部有一處明顯的劃痕,殘長11.1厘米(圖四八,23);T0105①∶1,幼年豬左側跟骨,表面有刻劃痕跡,殘長7.1、殘寬3.2厘米(圖四八,24);T0201③∶4,器表有刻劃痕跡,殘長4.5、殘寬2.4厘米(圖四八,25);T0302③∶40,表面有明顯的劃鋸痕跡,殘長7.8、殘寬3.2厘米(圖四八,26);T0205②∶2,半截獸骨,斷口齊整,有切割痕跡,殘長4厘米(圖四八,27);T0302③∶38,獸骨截斷而成,一端切口平整,殘長8.2、殘寬2厘米(圖四八,28);T0302③∶46,動物肢骨,表面有砍砸痕跡,殘長16.4、殘寬2.9厘米(圖四八,29);T0301③∶17,獸骨關節,切口平整,殘長5、殘寬3.8厘米(圖四八,30);T0302③∶42,帶牙犬科右側下頜骨,表面有劃痕,殘長7.5、殘寬3.9厘米(圖四八,31)。

圖四八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骨制品1—17.其他骨器(T0302③∶28 T0301③∶9 T0203③∶7 T0301③∶14 T0201③∶2 T0205③∶5 T0203③∶5 T0302③∶36 T0202③∶25 T0302③∶27 T0205②∶5 T0203③∶1 T0302③∶30 T0205②∶8 T0302③∶31 T0301③∶19 T0301③∶13) 18—31.骨料(T0302③∶39 T0203③∶9 T0105③∶6 T0303③∶7 T0301③∶18 T0202③∶30 T0105①∶1 T0201③∶4 T0302③∶40 T0205②∶2 T0302③∶38 T0302③∶46 T0301③∶17 T0302③∶42)

2.牙器

6件。T0105②∶2,豬犬齒,表面磨光,殘長7.4、殘寬1.5厘米(圖四九,1);T0202③∶2,為一獸牙磨光加工而成,長7.6、寬1.1厘米(圖四九,2);T0301②∶1,完整獸牙,表面磨光,殘長7.2厘米(圖四九,3);T0202③∶3,器體扁薄,頂端中部有一豁口,近頂部處有穿孔,通體磨光,長4.7、寬0.9、孔徑0.2、厚0.4厘米(圖四九,4);T0302③∶20,獸牙制成,扁薄月牙形,通體磨光,兩端有刃,殘長5.7、殘寬1.5厘米(圖四九,5);T0105②∶1,表面磨光,尖鋒利,一邊有刃,殘長3.4、殘寬1.5厘米(圖四九,6)。

3.角器

角錐,3件。F1∶1,一端尖銳,錐尖為圓錐狀,錐身剖面為橢圓形,有明顯砍伐痕跡,殘長13.9厘米(圖四九,10);F1∶2,寬柄,圓錐尖鋒,柄端殘,通體有擦磨痕,殘長9.2厘米(圖四九,11);T0205③∶4,殘件,僅剩尖端,由燒過的鹿角尖制成,通體磨光,剖面為圓形,尖部較鈍,殘長4.5厘米(圖四九,12)。

角矛,2件。T0202③∶31,取鹿角一側制成。一端修制尖銳,尖端兩側有明顯的壓制修整痕跡,尾端較鈍,有修整和磨制痕跡。器身剖面為弧形凹槽,殘長14.2、殘寬3、厚0.9厘米(圖四九,13);T0201①∶1,體扁寬,鈍鋒,質軟,加工粗糙,有刮削痕,殘高9.6、殘寬3.9厘米(圖四九,14)。

圖四九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角器、牙器和蚌制品1—6.牙制品(T0105②∶2 T0202③∶2 T0301②∶1 T0202③∶3 T0302③∶20 T0105②∶1) 7.蚌飾(T0203②∶1) 8、9.其他角器(T0302③∶6 T0202③∶14) 10—12.角錐(F1∶1 F1∶2 T0205③∶4) 13、14.角矛(T0202③∶31 T0201①∶1) 15—18.角料(T0202③∶28 T0303③∶5 T0105②∶3 T0201②∶3)

其他角器,2件。T0302③∶6,燒制過的鹿角,截面呈橢圓形,通體光滑,近端部有一周凸起,殘長2.4、殘寬0.9厘米(圖四九,8);T0202③∶14,取鹿角側枝中部截斷,一端仍可見原來形狀,有劈斷修整痕跡,另一端為圓柱狀,器表有明顯的磨光痕跡,殘長11.3厘米(圖四九,9)。

角料,4件。T0202③∶28,可能為取料后剩下的獸角基部,兩側有砍砸痕跡,長6.4、寬5.8厘米(圖四九,15);T0303③∶5,自然脫落的鹿角,一端斷口較齊,長12.7、寬7.3厘米(圖四九,16);T0105②∶3,較完整的獸角,角尖端有磨制痕跡,角身有擦磨痕,長16.9、寬3.5厘米(圖四九,17);T0201②∶3,馬鹿角,表面有輕微刻劃痕跡,殘長21.1、殘寬6.5厘米(圖四九,18)。

除了上述器物外,還出土穿孔蚌飾1件,T0203②∶1,殘,器表有一單向鉆孔,長1.8、寬1.2厘米(圖四九,7)。

四、結 語

2017年杏樹山遺址考古發掘的面積較小,但揭露的遺存較為豐富。所發現的遺跡均開口于第2層下,共揭露灰坑2個、墓葬4座及房址2座。房址均為半地穴式,未發現明顯的柱洞痕跡,墓葬為豎穴土坑,葬式流行仰身屈肢。遺址共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200多件,陶器殘片萬余件,收集動物骨骼千余件。絕大部分遺物出土于發掘區第2層和第3層及各個遺跡中。陶器以平底筒形罐為主,還有少量的陶缽、陶盆、陶杯、陶紡輪和陶支腳等,石器包括石斧、石鏟、石刀、石磨棒和石鏃等,骨器有骨錐、骨管和骨針等。

杏樹山遺址出土的陶器見于農安左家山①、元寶溝②、東豐西斷梁山③以及長春腰紅嘴子和北紅嘴子④等遺址中,從筒形罐形制和紋飾的對比看(圖五○),杏樹山遺址尤其與農安左家山1985年發掘的第二期遺存⑤、元寶溝遺址與西斷梁山一期、腰紅嘴子二組以及北紅嘴子新石器時代遺存最為接近,根據已有的研究⑥,這些遺存都屬于左家山下層文化晚期遺存。

圖五○ 杏樹山遺址與其他遺址的筒形罐對比圖1、2.杏樹山(T0202③∶33 T0302③∶73) 3、4、6.西斷梁山(F3∶1 F3∶8 F3∶6) 5.左家山(H2∶3)

美國貝塔實驗室分別對杏樹山遺址發現的4座墓葬進行了碳十四測定,M1經過樹輪校正的年代在公元前3519—公元前3365年之間,M2為公元前3712—公元前3637年,M3為公元前3656—公元前3526年,M4為公元前3786—公元前3657年。這個年代范圍與左家山遺址2015年的第4層年代數據一致⑦,表明二者屬于同一時期遺存。結合出土的陶器,我們認為,杏樹山遺址的年代范圍可能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之間。因此,無論從絕對年代還是從內涵上看,杏樹山遺址都屬于左家山下層文化的晚期遺存。

杏樹山遺址的發掘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遺址發現的4座墓葬是長春地區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為研究伊通河流域新石器時代喪葬習俗提供了考古學材料支撐,該遺址的發掘也為嫩江流域和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全新的考古材料。

注 釋:

① 吉林大學考古教研室:《吉林農安德惠考古調查簡報》,《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

②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農安縣元寶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1989年第12期。

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東豐縣西斷梁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古》1991年第4期。

④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春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長春市腰紅嘴子與北紅嘴子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03年第8期。

⑤ 吉林大學考古教研室:《農安左家山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89年第12期。

⑥ 趙賓福、于懷石:《左家山下層文化新探》,《邊疆考古研究》(第19輯),科學出版社2016年,第117—148頁。

⑦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春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農安縣文物管理所:《吉林農安縣左家山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2015年發掘簡報》,《考古》2018年第2期。

猜你喜歡
磨光通體夾砂
痛風
求解Laplace方程Cauchy問題的磨光化方法
通體結冰的球
一種通體大理石瓷磚的制作方法
鑄件夾砂缺陷原因分析及對策
The Best Glasses for Your Face Shape
利用構造深度評價瀝青面層的松散與磨光程度
中國沉香基地及通體結香技術
消失模常見夾砂夾渣缺陷的解決
玻璃鋼夾砂管管土摩擦系數室內模型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