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傅家屯東遺址發掘簡報

2023-06-10 05:48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方文物 2023年3期
關鍵詞:灰陶殘片泥質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內容提要〕 傅家屯東遺址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蜚克圖鎮傅家屯東約200米處。2021年8—11月,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吉黑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對工程建設涉及的傅家屯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一批包含大量建筑構件在內的金代遺物。

傅家屯東遺址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蜚克圖鎮勝利村傅家屯東約200米處,西南距阿城區約20千米。地理坐標為北緯45°44′42.18″,東經127°04′27.86″,海拔165米(圖一)。該遺址于2021年5月由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對吉黑高速公路沿線開展考古調查時發現并進行了考古勘探,最后確認該遺址的年代為遼金時期,分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遺址地勢較為開闊,南部略高于北部。地表原為農業旱田地,中間有一條東西向的鄉間道路占壓了遺址的部分范圍。

圖一 傅家屯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為配合吉黑高速山河(吉黑省界)至哈爾濱(永源鎮)段工程項目建設,2021年8—11月,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爾濱市阿城區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傅家屯東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1050平方米,清理出金代的房址、灰坑、灰溝等遺跡7處,出土陶、瓷、銅、鐵、石器等各類遺物多件。

一、布方情況和地層堆積

1.布方情況

此次發掘所布探方較為分散,部分探方因規避村民的經濟林木未按正方向布方,且部分探方據遺跡形制走向加以擴方。

此次發掘共分為3個發掘區,各區探方編號由第一區至第三區依序順次排列,一至三區編號為2021AFT01—2021AFT40(為敘述方便,以下表述均省去“2021AF”)。各區探方具體情況為:第一區位于鄉村道路的南側,共布正南北向5米×5米探方16個(編號T01—T16),加擴方實際發掘面積約415平方米。第二區位于鄉村道路的北側,其東側為工程征地范圍的東源,西側有鄉民種植的經濟林木,該區域僅能依實際工作范圍布方向為北偏西35°的5米×5米探方20個(編號T17—T36),加擴方實際發掘面積約為525平方米。第三區位于鄉村道路的北側,第二發掘區的西側,布方向為北偏西35°的5米×5米探方4個(編號T37—T40),加擴方實際發掘面積約為110平方米。3個發掘區涵蓋了該遺址所能發掘范圍的絕大部分(圖二)。

圖二 遺址探方分布圖

2.地層堆積

遺址地層堆積較為簡單,三個區的地層堆積都見有兩層堆積,只是第一區相比于其他兩區,地層厚度略薄。以T18北壁(圖三)為例介紹如下。

圖三 T18北壁剖面圖

第1層:耕土層,黑灰色,土質松散,厚20~27厘米。包含有現代垃圾、植物根莖,以及少量的泥質灰陶片和磚瓦碎塊。

第2層:黑褐色,土質松散,厚33~47厘米,全方分布。含有少許的紅燒土、木炭顆粒,出土的遺物見有少量的布紋瓦殘塊、獸骨及泥質灰陶片,開口于此層下的遺跡單位有F1。

第2層下即為黃色生土,質地堅硬純凈。

二、遺 跡

該遺址發掘出土有灰溝、灰坑、房址等7處遺跡,分述如下。

1.灰溝

僅發現1條(G1)。G1,東北—西南向貫穿T01—T04,開口于耕土層下,打破第2層和生土。平面呈帶狀,溝身平直,寬窄、深淺近似,底部平坦,無人為加工痕跡(圖四)。發掘揭露出長11.5、寬1.2~2、深0.7米。溝內填充質地松散富含炭屑的黑褐色與黃褐色黏土的雜花土。遺物出土較少,僅見少量的破碎嚴重的布紋瓦、青磚殘塊以及個別的泥質灰陶片。

圖四 G1平、剖面圖

2.灰坑

共清理出4個,依平面形制可分為3種,橢圓形1個、近圓形2個和長方形1個。各舉一例說明。

H1,橢圓形。位于T17的西南部,部分伸入T17的西壁之下。開口于第1層下,打破第2層及生土。平面呈橢圓形,長徑出露2.7、短徑1.5、深0.55米。直壁、平底,壁底無人為加工痕跡(圖五)??觾忍钔翞楹?、黃色相雜的花土,質地松散,包含零星的炭屑??觾冗z物較少,僅見破碎的青磚、布紋瓦、泥質灰陶片及少量的動物骨骼。

圖五 H1平、剖面圖

H2,近圓形。位于T20的西部,部分伸入T20的西壁之下。開口于第1層下,打破第2層及生土。平面出露呈半圓形,直徑約1.3、深0.7米?;”?、寰底,壁底無人為加工痕跡(圖六)??觾忍钔翞楹?、黃色相雜的花土,質地松散,包含零星的炭屑??觾冗z物較少,僅見破碎的青磚、布紋瓦、泥質灰陶片,無成形器物。

圖六 H2平、剖面圖

H4,長方形。緊鄰T38的西南部,大部分被鄉村道路占壓和破壞,僅剩北壁完整。開口于第1層下,打破第2層及生土。殘存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5、殘寬0.7、深1.3米。直壁、寰底。壁、底無人為加工痕跡(圖七)??觾忍钔翞楹诤稚?、黃褐色相雜的花土,質地松散,包含大量的炭塊、灰燼??觾冗z物較多,大多為殘破的青磚、布紋瓦、瓦當和檐頭板瓦的碎塊,另見有泥質灰陶器、玉石碗、鐵削、鐵釘、耀州窯瓷碗等遺物,陶器可辨器形有罐、甕、甑等。

圖七 H4平、剖面圖

3.房址

共清理出2座,皆為半地穴式建筑。分別介紹如下。

F1,位于T18的東部,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1、東西寬約5、穴壁殘高0.3~0.7米,方向北偏西27°。東南角因埋設有一現代電線桿,故未發掘,整體發掘面積約32平方米。在室內西、北壁邊設置有3道寬窄相近的火炕洞,寬約0.2~0.32、深約0.25~0.34米??欢粗苯娱_挖于生土之上,洞壁均為純凈的生土構筑,洞底由西北向東北逐漸抬高,洞壁兩側隨底部抬高由磚紅色漸變成煙褐色,洞中覆蓋有黑灰,并放置有少量的無規律排列的小石塊。3條煙道在房屋的東北角最終匯聚成出煙口。灶位于室內的中部,連接于火炕的西南端上,平面近圓形,直徑0.56米。其內壁為磚紅色,內填有紅燒土、煙熏土,東側有一平面近似圓形的低于居住面的淺坑,為燒火時的作業面,上有灶門與灶膛相通。居住面與現存的炕面近似平齊,居住面未經特殊加工,較為平整,南部低于北部。未發現柱洞和門道。房屋的廢棄堆積中出土有少量的陶制建筑構件碎塊和泥質灰陶器殘件,灶口處出土有零星的泥質灰陶器口沿殘片(圖八;圖九)。

圖八 F1平、剖面圖

F2,位于T05的西南部,開口于第2層下,打破生土。平面呈方形,南北長3.5、東西寬3.2、穴壁殘高0.15~0.32米,方向北偏西35°,面積約11平方米。在室內東、北壁邊設置有2道寬窄相近的火炕洞,寬0.2~0.25、深0.2~0.28米??欢粗苯娱_挖于生土之上,洞壁均為純凈的生土構筑,洞底由東北向西北逐漸抬高,洞壁兩側隨底部抬高由磚紅色漸變成煙褐色,洞中覆蓋有黑色灰燼。2條煙道在房屋的西北角匯聚成出煙口,出煙口為2塊陶制板瓦疊壓搭制而成。灶位于室內的中南部,連接于火炕的東南端上,平面近圓形,直徑0.35米。內壁燒制呈磚紅色,內填有紅燒土、煙熏土,西側有一平面近似方形的低于居住面的淺坑,應為燒火時的作業面,上有灶門與灶膛相通。灶口東側放置有3塊石塊,功能有待考證。居住面低于現存的炕面,與炕洞底面近似平齊,居住面未經特殊加工,較為平整、堅硬。未發現柱洞和門道。房屋的廢棄堆積和地面上皆無任何遺物出土(圖一○;圖一一)。

圖一一 F2航拍圖(上為北)

三、出土遺物

此次發掘共出土陶、瓷、石、金屬、骨、料器等各類遺物多件。其中,以陶器為主,其次為金屬器,其他器類數量較少?,F以質地之別分述如下。

(一)陶器

陶器數量占遺物出土總數量的絕大多數,依功能可分為3類,建筑構件、生活用具、陶質工具。

1.建筑構件

數量較多,種類有磚、瓦、瓦當、鴟吻、鳳鳥、龍角及陶飾件等。

磚 均為泥質青灰色,模制。未見完整器。H4∶27,青灰色,素面。殘長12、寬17.2、厚5厘米(圖一二,1)。H4∶28,青灰色,一面為素面,另一面有殘存的四根壓印手指紋。殘長14.4、殘寬16.8、厚5厘米(圖一二,2)。

板瓦 殘件較多,可復原2件。平面呈梯形,窄緣薄,寬緣厚,兩側緣有內切痕。凸面光素,有輪旋痕,凹面平整,飾布紋。F2∶1,泥質青灰陶,通長8.8、窄緣4.8、寬緣6、厚1.2厘米(圖一二,3)。F2∶2,泥質灰褐陶,通長9.2、窄緣5.2、寬緣6.4、厚1.6厘米(圖一二,4)。

圖一二 出土陶器1、2.磚(H4∶27 H4∶28) 3、4.板瓦(F2∶1 F2∶2) 5.B型檐頭板瓦(H4∶45) 6.C型檐頭板瓦(T35②∶9) 7.D型檐頭板瓦(H4∶17) 8.A型檐頭板瓦(F1∶6)

檐頭板瓦 11件,均殘,依檐頭紋飾不同可分四型。

A型 7件。泥質灰陶。滴水與瓦身相接處呈直角。滴水上飾有連續的壓印紋,紋飾呈五段式布局,第一段與第三段各為1條素面凸棱,第二段和第四段均為由短斜線組成的連續波折紋,位于唇面的第五段為斜向波浪形按壓紋,指窩內飾2~4條不等的戳壓短條紋。F1∶6,青灰色,滴水上紋飾第一段的素面凸棱被刮抹的不甚明顯,第五段的指窩內飾4條戳壓短條紋。殘長14.4、寬25.4厘米(圖一二,8)。

B型 1件。泥質黑灰陶。H4∶45,滴水與瓦身相接處呈鈍角。滴水上紋飾呈五段式布局,第一段至第四段的紋飾完全相同,皆為短斜線組成的連續波折紋下配素面凸棱,只是第四段上的紋飾被第五段所擠壓變形,第五段為位于唇面的斜向波浪形按壓紋,指窩內飾7條戳壓短條紋。殘長6、殘寬14.2厘米(圖一二,5)。

C型 2件。泥質灰陶。滴水與瓦身相接處呈鈍角。滴水上紋飾呈四段式布局,第一段為素面凸棱,第二段凸棱上飾以斜向連續的“豐”字形戳壓紋,第三段凸棱呈波浪形,第四段為斜向波浪形按壓紋,指窩內飾4條戳壓短條紋。T35②∶9,青灰色,殘長7.2、殘寬17.4厘米(圖一二,6)。

D型 1件。H4∶17,泥質灰陶,滴水上紋飾呈五段式布局,第一段為上飾斜向戳壓坑點紋的窄幅凸棱,第二段、第三段同為上飾斜向戳壓坑點紋的寬幅凸棱,第四段為素面寬幅凸棱,位于唇面的第五段為斜向波浪形按壓紋,指窩內飾6條戳壓短條紋。殘長10.2、殘寬23厘米(圖一二,7)。

壘脊瓦 數量少,均殘。平面呈長方形,凸面為素面、凹面飾布紋,兩端頭抹光平整。T35②∶6,泥質灰褐陶,殘長20、寬12.8、厚2.4厘米(圖一三,1)。H4∶30,泥質灰褐陶,形體較小,殘長11.2、寬9.4、厚2.4厘米(圖一三,2)。

筒瓦 均為殘件。F1∶9,泥質青灰陶,殘存瓦尾,長舌,身舌呈鈍角相接,瓦舌上飾有3道凸弦紋。殘長15.2、殘寬11.6厘米(圖一三,3)。

花草紋瓦當 數量少,均殘。邊輪平于或略低于當面,中部為淺浮雕的花卉紋,邊輪與當面以聯珠紋、凸弦紋為界。F1∶7,泥質灰褐陶,邊輪略低于當面,以一周聯珠紋為界,當面殘存有浮雕的花草紋。邊輪寬2.9、厚1.4厘米(圖一三,4)。T36②∶2,泥質灰褐陶,邊輪齊平于當面,以一周聯珠紋、凸弦紋為界,當面殘存有浮雕的花草紋。邊輪寬1.7、厚1厘米(圖一三,5)。

鴟吻 泥質灰褐陶,全為局部殘塊。H4∶41,舌部,前端窄,后端寬,舌面中間刻有一道凹槽。殘長8.7、殘寬4.2~5.9、厚0.7~1.7厘米(圖一三,6)。T35②∶3,舌部,前端窄,后端寬,舌面中間刻有兩道凹槽。殘長12、殘寬3.9~6.2、厚2厘米(圖一三,7)。T35②∶10,耳部,耳窩內飾三道刻劃紋,外側飾隨意戳刺紋。殘長10.8、殘寬8.4、厚1.5~5厘米(圖一三,8)。T35②∶12,耳部,形體略小。耳窩內飾三道刻劃紋,外側飾兩周隨意戳刺紋。殘長7.5、殘寬6.5、厚1.3~3.1厘米(圖一三,9)。T33②∶14,牙齒,圓錐狀,齒體外側飾三道刻劃紋。殘長5.7、殘寬4.3厘米(圖一四,8)。

圖一三 出土陶器1、2.壘脊瓦(T35②∶6 H4∶30) 3.筒瓦(F1∶9) 4、5.瓦當(F1∶7 T36②∶2) 6—9.鴟吻(H4∶41 T35②∶3 T35②∶10 T35②∶12)

鳳鳥 2件。均為泥質灰褐陶。H4∶18,鳳首及頸部右側殘塊。眉毛弓起,鳳眼圓睜,喙部較大,喙尖下勾,發羽下披,尾部向上飄揚。頸上披豎向頸羽。殘長10、寬9.6、厚3.8厘米(圖一四,3)。T34②∶7,翅膀殘件。正反兩面飾有直線刻劃紋。殘長8.2、寬5.5、厚1.6厘米(圖一四,10)。

龍角 1件。F1∶5,完整。整體呈“S”形,角頂端向下彎曲,下部側分支,生出一個向上的小角。角身中部飾多道刻劃紋,角體兩側飾凹弦紋,角根外側飾有多點戳刺圓點紋。角體外側扁圓,內側平整,截面呈扁半圓形。長33.6、寬7.6、厚3.4厘米(圖一四,2;圖一五)。

飾件 多為破碎殘件。T33②∶3,殘體呈長條狀,表面有捏塑痕,不甚光滑。殘長15.8、寬5.1、厚2.3厘米(圖一四,1)。T34②∶8,殘體呈圓柱狀,刮抹光滑。殘長8.6、直徑2.7厘米(圖一四,4)。T33②∶2,殘體呈四邊形,正面飾有弧線刻劃紋。殘寬8、厚1.7厘米(圖一四,5)。T34②∶6,殘體呈四邊形,正面上刻兩道刻花紋。殘寬6.8、厚3.9厘米(圖一四,6)。H4∶40,殘體呈四邊形,正面飾有多道刻劃紋。殘長10.4、殘寬5.1~7.4、厚3.2厘米(圖一四,7)。G1∶1,殘體近橢圓形,正面飾有弧線刻劃紋、戳刺紋。殘寬2.6~5、厚0.3~2.2厘米(圖一四,9)。T34②∶5,殘體近三角形,正面上一邊圓弧突起,一邊近殘斷處刻有聯弧紋。殘寬9.2、厚1.5~2.7厘米(圖一四,11)。T35②∶5,殘體近三角形,正面刻有四道刻劃紋。殘寬8.4、厚2.4厘米(圖一四,12)。

圖一四 出土陶器1、4—7、9、11、12.飾件(T33②∶3 T34②∶8 T33②∶2 T34②∶6 H4∶40 G1∶1 T34②∶5 T35②∶5) 2.龍角(F1∶5) 3、10.鳳鳥(H4∶18 T34②∶7) 8.鴟 吻(T33②∶14)

2.生活用具

數量最多,均殘片,無可復原器。陶器均泥質輪制,火候較高,質地堅硬。陶色以灰陶為主,另見少量的黑灰色。器物形制可見罐、甕、壺、瓶、甑、盆等。

罐 均為殘片。H4∶53,口沿殘片,泥質灰黑陶。侈口,微卷沿,口沿內側弧曲形成淺碗形口??趶?3.4厘米(圖一六,5)。

甕 侈口、卷沿??趶捷^大、胎體厚重。H4∶44,口沿殘片,泥質灰黑陶??趶?6.7厘米(圖一六,1)。F1∶13,口沿殘片,泥質灰黑陶??趶?5.3厘米(圖一六,2)。H4∶52,口沿殘片,泥質灰黑陶。器壁較薄??趶?3.3、壁厚0.6~0.8厘米(圖一六,4)。H4∶50,口沿殘片,泥質灰陶?;「???趶?0厘米(圖一六,7)。F1∶10,口沿殘片,泥質灰陶。鼓腹??谘赝鈧认路斤椧恢懿ɡ诵沃笁杭y??趶?2厘米(圖一六,12)。F1∶11,口沿殘片,泥質灰陶。鼓腹??趶?8厘米(圖一六,13)。

壺 2件??谘貧埰?泥質灰陶。侈口、卷沿、圓唇、長頸。H4∶49,鼓腹??趶?6厘米(圖一六,11)。F1∶12,僅余口部??趶?8厘米(圖一六,14)。

瓶 2件。H1∶1,口沿殘片,泥質黑灰陶。侈口、卷沿、圓唇,口沿捏塑成花邊形??趶?0厘米(圖一六,6)。H4∶46,底部殘片,泥質灰黑陶,斜直腹,平底。內壁上輪制痕跡明顯。底徑11、殘高9厘米(圖一六,15)。

甑 1件。H4∶47,泥質灰黑陶,口沿缺失,斜直腹,平底,底面殘留有4個大孔,孔緣光滑。底徑26、殘高20厘米(圖一六,9)。

盆 3件。H4∶48,口沿殘片,泥質灰陶。侈口,平折沿,弧腹??趶?7厘米(圖一六,3)。H4∶51,口沿殘片,泥質黑褐陶。形體較小。侈口,卷沿,弧腹??趶?5.6、殘高11厘米(圖一六,8)。H4∶54,泥質灰黑陶。敞口,卷沿,斜直腹,平底。器壁內側上留有清晰的輪制痕??趶?8.4、底徑31.33、高22厘米(圖一六,10;圖一七)。

圖一五 陶龍角(F1∶5)

圖一六 出土陶器1、2、4、7、12、13.甕(H4∶44 F1∶13 H4∶52 H4∶50 F1∶10 F1∶11) 5.罐(H4∶53) 11、14.壺(H4∶49 F1∶12) 6、15.瓶(H1∶1 H4∶46) 3、8、10.盆(H4∶48 H4∶51 H4∶54) 9.甑(H4∶47)

圖一七 陶盆(H4∶54)

3.陶質工具

見有陶球、陶餅等器物。

球 2件。泥質,火候較高,手制,圓球形。F1∶2,黑褐陶,直徑2.4厘米(圖一八,17)。F1∶1,黃褐陶,直徑2厘米(圖一八,18)。

餅 1件。H4∶16,泥質灰褐陶,以凹面施布紋、凸面素面的板瓦殘片打磨而成,平面近圓形。直徑約7.2、厚約2厘米(圖一八,15)。

(二)瓷器

數量少,多為殘片,以白釉瓷居多,另見少量的青釉瓷和醬釉瓷。器物形制有碗、器柄等。

碗 多破碎殘片,可復原僅2件。H4∶22,侈口,圓唇,弧腹,矮圈足。青灰胎,釉色青翠,內、外壁滿釉。內壁刻折枝牡丹花葉紋,枝葉繁茂,葉片舒展,整體布局適度而典雅;外壁口沿下刻有三周凹弦紋。此碗形體較大,為耀州窯精致器物??趶?8.2、底徑10.4、高11.4厘米(圖一八,1;圖一九)。T20②∶1,侈口,尖圓唇,曲腹,矮圈足?;野滋?白釉,釉色白中泛黃,內、外壁滿釉??趶?3、底徑10.4、高9.2厘米(圖一八,2)。H4∶36,碗口?;野滋?白釉,內、外壁滿釉,唇部不施釉形成芒口。侈口,尖唇。壁厚0.3厘米(圖一八,11)。H4∶35,碗口?;野滋?白釉。侈口,尖唇,唇部加厚(圖一八,12)。T36②∶3,碗底?;野滋?白釉,釉色白中泛黃,滿釉。器底內壁刻有花葉紋。底厚0.6厘米(圖一八,13)。H4∶39,腹片?;野滋?白釉,內、外壁滿釉,器內壁刻有花葉紋。壁厚0.5厘米(圖一八,14)。

圖一八 出土器物1、2、11—14.瓷碗(H4∶22 T20②∶1 H4∶36 H4∶35 T36②∶3 H4∶39) 3—10.玉石盤(H4∶23 H4∶56 H4∶29 H4∶33 H4∶55 H4∶24 H4∶26 H4∶25) 15.陶餅(H4∶16) 16.瓷器柄(H4∶15) 17、18.陶球(F1∶2 F1∶1)

圖一九 瓷碗(H4∶22)

器柄 1件。H4∶15,整體呈弧曲狀。柄部刻劃有螺旋形凹弦紋。外飾白釉。直徑1、殘高4.8厘米(圖一八,16)。

(三)石器

種類有玉石盤、磨光石器等。

玉石盤 多為殘片,修復僅1件。質地為滑石,內含云母片,顏色不一,器體輕薄,細膩光滑。H4∶23,青灰色。侈口,圓唇,弧腹,矮圈足,平底??趶?4.6、底徑15、高4.3厘米(圖一八,3;圖二○)。H4∶56,青灰色,僅余口部。侈口,圓唇,弧腹??趶?2、殘高2.2厘米(圖一八,4)。H4∶29,青灰色,僅余口部。侈口,圓唇,弧腹??趶?0、殘高3厘米(圖一八,5)。H4∶33,青黑色,僅余口部。直口,方唇??趶?8、殘高2.2厘米(圖一八,6)。H4∶55,土黃色,余底部。矮圈足,平底。底徑14、殘高1.4厘米(圖一八,7)。H4∶24,青灰色,僅余底部。矮圈足,平底。底徑14、殘高1厘米(圖一八,8)。H4∶26,青黑色,僅余底部。矮圈足,平底。底徑12、殘高1.2厘米(圖一八,9)。H4∶25,青灰色,僅余底部。矮圈足,平底。底徑9、殘高1.6厘米(圖一八,10)。

圖二○ 玉石盤(H4∶23)

磨光石器 1件。T33②∶1,青褐色細砂巖,整體破損嚴重。殘存的器體一側邊平齊,其余三邊缺失,正面光滑平直,底面刻鑿痕明顯。殘長13.5、殘寬8.8、厚2.2~3.3厘米(圖二一,15)。

(四)金屬器

見有少量的鐵器和銅器,皆已銹蝕。

1.鐵器

種類有鏃、釘、管狀器、削等。

鏃 1件。T19②∶1,鍛制,平鏟狀尖峰,鏃身中部內收,截面呈四棱柱形,方鋌,向尾部斜收。通長12.2、鋌長3.9厘米(圖二一,1)。

釘 鍛打而成,數量較多。依釘帽形制可分二型。

A型:圓形帽釘。1件。T17②∶1,釘帽為扁圓形,釘身為四棱錐狀。通長9、釘帽直徑1.4厘米(圖二一,2)。

B型:三角形帽釘。完整者6件。帽釘呈三角形,向一側平折,釘身呈四棱錐狀。F1∶4,釘身略有弧曲,通長7.4厘米(圖二一,3)。T35②∶1,通長5.9厘米(圖二一,4)。H4∶9,通長7厘米(圖二一,5)。T36②∶1,釘身略有弧曲,通長7厘米(圖二一,6)。T35②∶2,兩端殘缺,殘長7.5厘米(圖二一,7)。

管狀器 1件。H4∶13,殘缺較多。整體呈頂窄底寬的圓管狀,頂部和器身上殘留有外凸枝杈,底部為圓形銎口。殘長5、銎口徑1、中空進深3.8厘米(圖二一,8)。

削 5件。均鍛制。依刀身形制可分兩型。

A型 3件。直背,斜直刃。H4∶4,僅余刀身中前端。殘長5.6厘米(圖二一,9)。H4∶1,尖部略殘,刀身后部有斜收的鐵柄,柄部上附帶有木質朽痕。長15.7、刀身長8厘米(圖二一,11)。

B型 1件。F1∶3,出土時刀身彎曲?;”?弧刃,尖端上翹,柄部下端內收。長11.2、刀身長7.4厘米(圖二一,10)。

2.銅器

種類有環、錢幣等。

環 1件。H4②∶2,通體呈青綠色,整體由15個形制相同的矮體圓柱聯結而成一圓形環體,每一矮體圓柱正面外緣上飾有一圈極細小的聯珠紋,中間飾有一圓形乳突,背面平整。環直徑3.9、厚0.4厘米(圖二一,12)。

錢幣 1枚。T34②∶2,方孔圓錢,正面錢文為楷書體“治平通寶”,背素面。直徑2.4厘米。

(五)骨器

1件。F1∶8,用牛股骨制作骨器的剩余料,切割口平直光滑。切割口長7、寬5.2厘米(圖二一,14)。

(六)料器

1件。H4∶3,黑褐色圍棋子,整體呈饅頭狀。頂面圓弧,底面平直。直徑1.6、厚0.8厘米(圖二一,13)。

圖二一 出土器物1.鐵鏃(T19②∶1) 2—7.鐵釘(T17②∶1 F1∶4 T35②∶1 H4∶9 T36②∶1 T35②∶2) 8.鐵管狀器(H4∶13) 9—11.鐵削(H4∶4 F1∶3 H4∶1) 12.銅環(H4②∶2) 13.圍棋子(H4∶3) 14.骨器(F1∶8) 15.磨光石器(T33②∶1)

四、結 語

阿城區傅家屯東遺址地層堆積簡單,各單位出土遺物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應是一處同一時期單一文化堆積的遺址。遺址中出土的眾多的陶制建筑構件,如磚、瓦、檐頭板瓦、龍角、鳳鳥、鴟吻等,與阿城區金上京遺址①發掘出土的同類器除大小有個別差異之外,紋飾幾乎完全相同,是金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構件樣式。遺址出土的折沿盆、卷沿罐、長頸壺、大孔甑、鏟形鐵鏃等器物,與阿城區金上京遺址、阿城區趙家崴子遺址②、吉林省德惠市迎新遺址③、吉林省扶余縣西車家店金代遺址④、吉林省白城市孫長青遺址⑤、遼寧阜新市八家子金元時期遺址⑥等諸多遺址出土的同類器物相近似,據此推測,遺址的年代應為金代。

該遺址發掘范圍內遺跡稀疏,僅見數量稀少的房址、灰坑、灰溝等,可見該遺址的性質應是普通的平民居住址,并非當時人類活動的中心區域。遺址中出土遺物數量較少,且多殘損嚴重,種類除少量日常生活器具外,還出土了一定數量的與該遺址級別完全不相符的陶質建筑構件、玉石碗及精美的耀州窯瓷碗等不同質地的高等級遺物,是否暗示著在該遺址附近還有更高等級的遺址存在,而這處高等級遺址是現存于該遺址東南方的東城子城址還是有其他遺址,需進行下一步的考古工作來證實。

注 釋:

①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皇城西部建筑址2015年發掘簡報》,《考古》2017年第6期;《黑龍江金上京遺址考古發掘獲得新成果》,《中國文物報》2018年6月1日第8版;《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南城南垣西門址發掘簡報》,《考古》2019年第5期;《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城垣遺跡2013年發掘簡報》,《北方文物》2021年第6期。

②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趙家崴子遺址發掘報告》,《北方文物》2010年第2期。

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德惠市迎新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④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扶余縣西車家店金代遺址的發掘》,《北方文物》2009年第3期。

⑤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孫長青遺址發掘簡報》,《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⑥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遼寧阜新市八家子金元時期遺址發掘報告》,《北方文物》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歡
灰陶殘片泥質
探究天津東麗博物館藏張貴莊戰國灰陶器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復
英藏西夏文《莊子》殘片考釋
一件西晉灰陶獸的再修復
兩則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殘片考釋
時光殘片
陶器
某泵站廠房泥質粉砂巖地基固結沉降有限元分析
不同泥質配比條件下剩余污泥的深度減容研究
高升油田泥質細粉砂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