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研究

2023-06-11 06:44蔡霞
時代商家 2023年22期
關鍵詞:轉型發展業財融合

蔡霞

摘要:業財融合是指企業的業務和財務管理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的一種管理模式。隨著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業財融合模式,將傳統的財務職能與業務管理相結合,以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管理水平。在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角色,需要了解業務運營的全過程,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和分析建議。同時,企業財務人員需要掌握數字化技術,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此外,企業財務人員需要與其他部門進行協同合作,加強溝通和理解,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績效。因此,研究如何進行轉型發展和素質提升,對企業財務人員和企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分析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的路徑,分析了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的保障措施,以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更好地適應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個人職業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企業財務人員;轉型發展

一、引言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高效的財務管理來保持競爭力。隨著業務的增長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財務人員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和擴展。在過去,企業的財務人員主要負責會計、財務、稅務等傳統財務職能。然而,隨著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的增加,僅有會計和財務知識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更多的技能和素質,如業務理解能力、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協同溝通能力等,以適應新模式下的職業需求。并且,業財融合模式的出現使得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如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和業務分析等。因此,對于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和素質提升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

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非常重要。一是,適應新的管理模式的要求。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業務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業財融合模式來提高企業效益和管理水平。企業財務人員需要適應這種新的管理模式,擁有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二是,提高績效表現。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業務運營的全過程,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和分析建議,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擁有更多的技能也能夠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績效表現,為個人職業發展和晉升提供更多的機會。三是,提高企業競爭力:能夠適應業財融合模式的企業財務人員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他們也能夠更好地與其他部門合作,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和發展,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因此,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對企業和個人的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企業需要重視培養和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和市場需求,推動企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二、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的路徑

(一)明確財務人員的職業定位

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需要重新進行職業規劃,不斷推進自我轉型,以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中層財務人員應向管理會計轉型,基層財務人員需提升財務服務意識和專業水平。在業財融合模式下,財務人員可以向稅務籌劃、財務共享服務、業務財務和人工智能系統操作與維護等方向轉型,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和市場需求。財務人員需要充分運用自身的財務管理知識和將財務工作與業務活動進行融合,投身于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和投融資管理等領域,滿足企業內部管理需求,幫助管理者實現“向管理要效益”的終極目標。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信息技術水平,財務人員可以成為特定業務模塊的“專家”,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提高個人職業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做出

貢獻。

(二)培養財務人員的職業敏感度

職業敏感度就是對自己所在領域專業的領悟感知能力,它是財務人員提升自我的關鍵,但大多數財務人員對管理會計未來的發展和創新不夠重視,缺乏職業領悟意識。隨著各種創新型技術的出現,財務人員必須培養敏銳的思維方式,勇于接受新事物,了解財務領域是如何應用這些新事物、新技術的,掌握這些新技術的使用方法,并融入到日常財務工作中,確保財務工作水平始終處于新時代前沿,幫助企業準確分析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制定合理的發展對策。

(三)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

1.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財務人員要想在會計領域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術能力。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識涉獵廣泛,財務核算、財務管理及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均應涵蓋,如:會計賬務處理、財務報表分析、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績效考核、管理報表分析等。因此,財務管理人員除必備的會計準則、稅法、管理學等財務知識外,還可以選修政治、心理學、法律、財政學、計算機技術以及英語等理論。建議財務人員通過“以證提能,能證雙收”的考證方式,促進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在學習掌握最新最全的管理方法的同時,將新理論新方法應用于投融資管理、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等,進而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愈加嚴格的職業要求。此外,財務人員還可以學習基本禮儀、企業文化等人文知識,提升個人修養,為自身的職業生涯錦上添花,爭取早日成為企業所需的全能型專才,使自身在未來發展道路上大展宏圖、前景

無限。

2.提升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財務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人際關系,以創造和諧的企業內外部環境、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然而,傳統工作方式使得大部分財務人員缺乏與其他部門或外部相關方溝通交流的能力,這會阻礙工作的開展。因此,財務人員應該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和方式。在與同級部門溝通時,應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及時解答對方問題。在與其他部門發生爭執時,應該換位思考,適當變通,保持平等、和諧的關系。面對上級管理部門,財務人員應該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來展現財務信息,幫助上級部門準確了解本企業情況。在向下溝通時,財務人員應該體現出自己的專業素質,建立平等合作的關系。對于企業外部各利益群體,財務人員應該使用簡潔、標準化的財務信息,幫助相關方全面認識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成為相關方利用這些信息做出相應決策的重要依據。

3.增強處理應變能力

當前,人工智能已作為決策輔助工具,逐步運用到財務領域,但涉及學習和思考的事項還需要財務人員決策。如客戶已轉賬,但在規定之日款項還未到賬,財務人員應有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分析是客戶轉賬失誤還是銀行存款到賬滯后造成的,若處理不當會導致雙方關系終止。所以,較強的善于識變、隨時應變能力有助于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4.提升業務管理能力

業財融合模式下,財務人員要發揮財務管理和業務支持雙方面的職能,擺脫“對行業不熟、對業務陌生,只是機械的記賬”的傳統模式,站在業務管理的角度看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在一起。財務人員要正確判斷、全面掌握所屬行業,系統分析企業經營目標及經營特點,熟悉細化業務工作流程,針對業務的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進行全過程的跟蹤與分析。財務人員要將財務工作延伸到業務前端,形成“宏觀上靠制度,微觀上靠流程”的管理思路,在工作流程的管理中,發掘并研究影響企業價值的增值作業和關鍵價值鏈,發現并修復企業管理控制中的缺陷,在使用管理會計相關工具的輔助下,逐漸把事后核算轉變為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評估,更好發揮傳統財務會計的反映與監督職能,為企業獻言獻策,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

三、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的保障措施

(一)企業搭建轉型平臺,助力財務人員轉型

企業應從工作角度出發,根據工作職責來確定崗位的任職條件,并從員工的知識、技能、經驗、體力等必備條件確定適合本崗的人員,實現人崗匹配。如對一些高學歷、專業知識全面、戰略規劃能力強的財務人員,企業將其定位為戰略性人才,企業應加大對其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力度,進一步增強這些人員的預測、分析、風險、投融資管理的能力。企業安排這部分人員參與到戰略和規劃的決策、企業運營管理的工作中,將執行力和專業價值發揮出來。學歷不高、專業技術低、基礎性財務工作功底扎實的財務人員,企業將其設定為共享財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企業通過讓適合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做合適的事,從而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實現企業員工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并最終達到企業人力資本收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的長遠

發展。

(二)企業搭建學習平臺,助力財務人員素質提升

首先,隨著國家經濟環境的變化,財務制度、會計準則也在不斷地修訂,所以企業要加強基本專業知識集中培訓、深度專業知識個別培訓、急需專業知識專題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不斷豐富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同時,培養專業精神,錘煉專業作風,關注職業道德教育,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以正面教育為主、違法典型案例為輔,讓財務人員了解違背職業道德的后果,結合企業的獎懲制度,警示財務人員要誠實守紀,規范財務人員的職業操守,利于財務人員良好職業道德的養成。其次,企業可以借助外部資源為企業所用,如財務顧問可以聘請知名財務專家擔任、專業財務機構作為企業的培訓和咨詢單位。當財務管理人員遇到企業當前棘手問題不知所措時,可以隨時向財務專家或財務機構咨詢意見,以此來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企業管理層也要重視對財務管理人員業務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財務管理人員開展業務活動的指導和監督時更有效,提升企業業務活動的效益。例如:企業可以采用跨部門輪崗培養的方式,讓財務人員深入各個業務部門輪崗實踐,了解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和運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安排財務人員列席參加公司各種不同類型的會議,如公司管理層的決策會議或者投融資專題會議等,從業財融合角度適當給出財務意見和建議。值得一提的是,在合同管理愈加規范的今天,企業更應該讓財務人員從稅務處理角度參與到公司合同的制定和審查

環節。

(三)企業搭建信息平臺,助力財務管理信息化

1.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商業版圖的擴大,企業的管理難度加大、管理成本高企的問題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很多企業開始啟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將一些原來分散的業務繁雜、重復性高的財務處理職能集中于固定地點、特定信息系統。比如,一些企業建立的共享中心將應收應付、總賬、費用報銷、固定資產等業務進行集中處理。通過業務流程再造,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財務信息的共享。特別是引入人工智能后,核算標準化、業務量龐大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由財務機器人完成,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企業人工成本。尤其是對集團企業而言,財務共享可以將企業集團下屬所有分子公司的財務流程標準化,集團公司可以隨時獲取、監督各個分子公司的財務信息,有利于集團開展整體的資金管理和投融資管理,進一步增強集團的管控力度和水平。而且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組織機構和財務人員崗位設置也將隨之改變,這也加速了財務人員的轉型發

展進程。

2.開展業財一體化改革

傳統會計模式下,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各自為政,導致財務工作滯后的根本原因是經營活動的事后信息進行的核算。同時,很多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重核算、輕管理的現象,財務信息管理不公開、不透明,缺乏對市場需求的了解和調研,缺乏對客戶信用度的調查,從而會導致企業產銷不對路、應收賬款居高不下,長期虧損等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會計引擎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部門間信息孤島和信息不公開的問題,財務部門可以進入業務前端,實現企業業財融合,對企業的價值鏈進行管理,使企業各項作業活動所創造的價值增值最大。財務部門還可以將供應商、銷售商、顧客、合作伙伴等相關利益體締結成作業鏈,形成企業間的資源共享與交易平臺,實現企業間的合作共贏。財務部門對業務前端的信息快速進行收集、加工、分析,可以更好地將有價值的財務數據和信息篩選出來,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數據支持。

四、結束語

綜上,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業務環境的變化,業財融合模式已成為企業管理的趨勢。企業財務人員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適應新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推動企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本文探討了業財融合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與素質提升,旨在提出有效的路徑和發展策略,以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更好地適應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個人職業素質,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國紅.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發展[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 (12):111-113.

[2]陳德相.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升之思考[J].納稅,2021,15 (17):110-111.

[3]陳鳳娟.新時代下財務人員轉型發展的思考[J].大眾科技,2019,21 (06):160-161+92.

[4]陶向前.關于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9 (06):28.

[5]周嘉.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及財務人員職業發展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 (24):173+175.

猜你喜歡
轉型發展業財融合
大數據對財務分析工作的影響和對策
轉型發展形勢下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業財融合助力企業發展探究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工業4.0下的業務與財務融合模式探索
論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