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視域下的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2023-06-17 23:13張藝園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3年7期
關鍵詞:會話以學生為中心學時

張藝園

[摘 ? ? ? ? ? 要] ?日語會話課是一門用日語實現口語交際的專業基礎課程,在日語專業教學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培養順應時代需求的應用型日語人才,教師需要樹立教學改革的新理念,轉變教學模式,逐步提升學生的日語口語表達能力等。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基于廣西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的初級日語會話課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情特點,進行初級日語會話課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關 ? ?鍵 ? 詞] ?日語會話;“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改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3)07-0118-04

隨著時代經濟和新型產業的發展以及我國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外語學習者的隊伍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對外語學習者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近年來,日語學習者日益增多,就業市場對日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最近幾年很多高校的日語畢業生大都在翻譯、教育、電商等行業就業,這就要求學生在擁有扎實的日語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具備語言實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為適應市場需求,應用型日語人才已成為很多高校日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另外,伴隨著近幾年來高考日語的興起,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甚至更早階段就已經接觸過日語,有一定的日語學習基礎,但由于高中階段應試教學模式下的教學中不夠重視學生的“說”,學生沒有足夠的“說”的語言輸出機會,逐漸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導致很多日語生普遍存在學的是“啞巴日語”的現象,“寫”與“說”的能力差距明顯。因此,在培養應用型日語人才的背景下,高校的日語教學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授日語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提供給學生更多練習口語的機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把日語理論知識轉化為語言實踐能力。日語會話課是日語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且是一門用日語實現口語交際的專業基礎課程,注重學生開口“說”的能力,在日語專業教學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為培養順應時代需求的應用型日語人才,高校教師對日語會話課堂進行教學優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從初級日語會話課堂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開口說日語的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的日語會話能力等。

一、日語會話課的教學現狀和學情分析

(一)教學目標

日語會話課程旨在通過大量的日語口語訓練和實踐,提升學生熟練運用日語進行對話的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生活習俗,逐步提升學生的日語口語表達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

(二)授課計劃

筆者任教的學校是一所本科應用型高校,日語會話課是日語專業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大一、大二和大三的三個學年都分別開設了日語會話課程。日語專業的學生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上會話課,大一上學期的總學時為48學時,理論學時為24學時,實踐學時為24學時,每周分配4學時。從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的總學時為64學時,理論學時為32學時,實踐學時為32學時,每周分配4學時。

(三)教材分析

日語會話課程目前所采用的教材是《大家的日語 初級1(第二版)》,是由日本3A出版社編著,由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教材。該教科書以掌握日語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為主要目的編寫而成,教材內容主要由導入部分和25課的情景對話內容構成。每一課由句型、例句、情景會話、單詞、語法和練習六大板塊構成。其中,會話學習板塊是由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在各種各樣的場面下進行的會話,且會話篇幅短小精煉,有官方配套的會話視頻資源;練習部分分為A、B、C三大板塊,特別是練習C板塊是為了培養學生交流能力的練習。

(四)學情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本次研究對象為大一年級其中的三個行政班級,共89名學生。筆者首先圍繞學生的日語基礎和日語學習時長、日語學習方式、日語會話學習三個項目對教授的三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到有效答卷87份。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日語學習經歷且是日語高考生的為64人,占比約74%;沒有學習過日語的學生人數為23人,占比約26%。其中,44%的學生學習過日語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32%的學生學習日語的時間是兩年及以上。在高中階段學習日語的方式主要以背重點語法和高考??紗卧~為主,其次是刷題和聽日語課。其中,65%的學生表示只是偶爾練習日語口語。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有日語學習基礎,但是多以高考應試為主,口語會話練習時間較少,這也是很多有日語基礎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不自信、“不敢說”或“不愿說”的原因之一。在每個行政班中,除了4~5名基礎較好,且積極開口回答問題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不夠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另外,約有26%的學生是日語零基礎學生,據筆者觀察,在這部分學生中,除了有幾名性格活潑且好問的學生以外,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顯得比較被動且沒有自信,怕出錯,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大部分學生對日語比較感興趣且有努力學習的態度,只是不習慣或不重視開口練習,這對于日語會話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大一階段的學生對日語的求知欲望和模仿欲望是最強烈的,在此階段引導學生養成開口練習的好習慣,這對于將來大二以及高年級階段的日語會話課、日語口譯課等課程的學習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但由于目前大一的每個班級平均有30名學生,班級容量大,每班只有一名日語會話教師,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很難全面顧及每一位學生。按照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多以教師講授句型語法,教師提問學生,學生進行替換練習為主,以朗讀、翻譯等日語精讀課式的教學模式為輔助,給學生練習會話的實踐項目較為單一,時間上也不夠充足,課堂氣氛枯燥。并且由于課程的課時限制,教師在授課中考慮到講課的進度,偶爾會出現理論學時不夠,占用到實踐學時的情況,這樣一來,給學生練習口語的時間就更少了,有時會讓學生感覺到與上日語精讀課無異,部分學生久而久之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因教學模式的固定出現聽課走神的情況。正是因為該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機會少了,課后也不主動找機會和花時間練習,久而久之就變回了“不敢說”“不愿說”甚至“啞巴日語”的狀態。

因而對于大一階段的學生來說,主動開口說日語很重要。教師要鼓勵他們無論對錯盡可能多開口練習,創造機會給學生進行口語實踐,提升學生開口練習的主動性。因此筆者認為,在初級日語會話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當前學生的學情和特點有針對性開展教學優化改革,不但要讓有日語基礎且積極開口說的學生繼續保持學習日語的熱情,還要多鼓勵有基礎但害怕開口說的學生以及日語零基礎的學生多開口練習。

二、教學改革前的準備和改革措施

(一)教學改革前的準備

在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先順應新時代的新要求,樹立課程改革創新理念,轉變教學思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學情積極探索適合日語課堂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應用型日語人才的培養需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來積極開展相關的互動性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到引導作用,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

“以學生為中心”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在1952年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20世紀末逐漸成為權威性術語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其在教學中的優點主要表現在:(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2)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作為唯一的知識傳遞者,教材是他們重要的信息來源,教師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傳遞。而“以學生為中心”則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需求、興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材料來解決這些差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更側重于學生的自我體驗和與同學、老師的交流,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豐富多樣,從教師和課本擴展到了網絡,多媒體的飛速發展讓學生有了更廣闊的平臺去獲取知識,這種方法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幫助學生進行沉浸式學習體驗。(3)“以學生為中心”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我思考,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處理,將新知識與原有知識融合起來。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活躍,他們樂于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他們會進行自我調節,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輔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學生轉變為學習承擔者。

“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質就是要求教育者能夠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對知識的個性化需求和語言學習能力等因素,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因人制宜地開發其求知欲,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成為在教師有效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良性互動過程。因此,在日語會話教學中,尤其是在實踐課上,教師應充分發揮組織、指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進來,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為了更有效地進行教學改革,除了前文提及的調查項目外,筆者還針對所教授的三個班級的89名學生進行了有關日語會話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長以及遇到的學習困難這三個項目的問卷調查,并有效地進行了回收。從調查結果可知:(1)除上課時間外,有63%的學生每天愿意花一小時或一小時以上的時間學習日語,但是用于日語會話練習的時間較少。(2)有79%以上的學生表示目前還不知道應該怎么學日語,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日語學習方式。(3)有96%的學生表示自己的會話水平不高,需要提高。(4)較多日語零基礎的學生因為有時候會跟不上,開口說日語會緊張,因此在課堂上表現得更加不自信。(5)沒有重視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課下也沒有主動找老師、同學交流,學習難題一直存在。

(二)改革措施

筆者以“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為理論指導,基于課程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學情,對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教學實施了以下教學改革措施。

1.在教學導入環節加強對學生復習和預習情況的檢查,以提升學生對日語會話課的重視程度

筆者通過前期的考察,了解到很多大一學生只重視日語精讀課和日語考試,對日語會話課、日語視聽說課等不夠重視,因此很少把時間花在這些課程的復習和預習上,這種“偏科”思維對日后的日語口語交際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因此筆者在除了每節課課后布置復習本節課所學內容和預習下一課內容的作業外,還加強了課前檢查復習預習情況的隨機性。即在課前導入環節中,筆者通過點名器隨機點名并提問學生問題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問題包括所學單詞的日漢、漢日快速轉換,助詞填空,句子的中日互譯等。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通過前后對比,筆者發現在增設了隨機抽查環節后,之前日語基礎薄弱且學習不夠主動的學生開始花時間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在隨后的幾次抽查中表現良好,進步明顯。

2.以學生為中心,組建階段性會話練習小組,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筆者在前期考察中了解到,由于授課的班級中很多學生已有日語學習基礎,而部分零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學生常常有對自己的發音不確定的情況,所以他們經常會向旁邊有日語基礎的同學提問,此時有基礎的同學都會很樂意地帶讀,有的學生甚至扮演起了“小老師”的角色。在會話教學中,讓學生多開口才能確認語音、語調是否有問題,因此,筆者在上半學期先讓有日語基礎的學生和零基礎的學生一起組隊練習,2~3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時,讓有日語基礎的學生扮演“小組長”的角色,并強調小組長的帶頭作用,增強小組長的信心并鼓勵其帶動組員開口練習日語會話。小組長還要檢查組員的發音有無問題,遇到問題可以先在組內進行商討,但有疑問要及時詢問教師,教師在一旁指導。并且要求小組長在練習后匯總并匯報本組成員遇到的問題。后半學期讓學生商討并交換會話練習小組,分角色進行情景會話練習,小組長可以自行商討更換,以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一學期下來,筆者發現學生很滿意此種分組方式,每次會話練習時間和發表時間都能讓每位學生開口練習,小組長也表現得積極負責,之前較為靦腆的學生變得更為主動,課堂氛圍變得更為融洽。此種小組練習方式確保了每位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提升了小組合作能力,也增進了學生間的互相了解。

3.充分發揮興趣激勵法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日語會話的興趣

筆者觀察到,每次在課堂上播放日語情景會話視頻或日劇、日影的片段時,學生都很感興趣,會和旁邊的同學討論或者模仿視頻中的人物說話。因此,當視頻中播放到其中一個動作或場景時,筆者會引導學生一起關注這個場景或行為,讓學生討論并回答這個場所或物品用日語怎么說,以及視頻中的人為何會做這個行為等。例如在學習第七課“いらっしゃい(歡迎)”時,會話視頻中播放的是一對外國夫婦去日本人家里做客的情景會話,此時會讓學生回答“公寓”“打擾”“拖鞋”“禮物”“勺子”等單詞用語怎么說,以及到日本人家里做客的禮儀等。課上有些學生會對日本的房屋建筑以及待客之道等方面產生興趣,筆者也會通過分享自身的經歷進行互動交流,增進學生對日語會話的學習興趣和日本社會文化的了解,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此外,因為了解到很多學生平時對配音很感興趣,在學生掌握了會話內容之后,再利用該會話視頻或相關的日劇片段進行分組配音練習,教師和其他學生在該組演練后進行評價。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配音練習環節還要求學生練習發音和語速,不斷提升日語會話的熟練度。

4.增加拓展練習項目,拓寬學生知識面,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學習完教科書上的新內容,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理解和熟讀課本上的會話內容,筆者在這一環節中加入了實用情景會話的拓展練習。由于大一學生掌握的單詞和語法數量還不多,在進入拓展練習前,需先對本課主題會話的相關句型和單詞進行補充。比如在第6課“一緒に行きましょうか(邀請朋友)”這個會話的學習中,教科書上的會話內容只提及了肯定的回答,首先向學生提問:“要表達接受邀約,除了書上的‘いいですね。(好?。@種表達方式,還可以怎么說呢?如果你想拒絕這次邀約,又該怎么說才好呢?”待學生回答后,筆者針對“接受邀請”和“拒絕邀請”相關的單詞和句型進行補充,接下來就這幾個拓展句型進行自主練習。讓學生利用目前學過的單詞和句型即興編寫情景對話,在分組交流討論后做一個演練,教師和其他同學再進行評價,如有錯誤,筆者會在旁及時進行指正并加以鼓勵。如遇到因課堂時長限制,無法讓全部組別進行發表的情況,先讓學生在課后編寫會話,然后在下次課堂上進行發表。此環節是會話能力的提升環節,不局限于課本上的會話內容,讓學生進行會話練習的同時,也進行了知識拓展和思維能力的訓練。

5.布置作業多樣化,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以往日語會話課的課后作業多以布置復習和預習、編寫會話、朗讀課本上的例句和會話為主,但對于一些有日語基礎的學生來說難度較低且枯燥,幾分鐘就讀完上交了,變成了完成任務式交作業。因此在課后的作業布置上也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改革,除了布置教科書上的錄音作業外,還可以讓學生跟讀教師或其他學生推薦的學習資源、分角色錄制情景會話視頻。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很多學生感興趣的配音領域布置配音作業。讓學生自行找到和所學主題會話相關的有學習價值且難度不高的日語短視頻,例如,在學習完第一課“初めまして(初次見面)”后,讓學生找到和初次見面的場景有關的動漫視頻或者日劇、日影片段進行跟讀并配音,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模擬、錄制視頻。作品完成線上上交后,教師進行針對性評價,再把優秀作品放到下次課堂上分享,以此創造讓學生展示能力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日語會話的積極性。

6.增進師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具體的學習困難,多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到恰當的學習方法

除了問卷調查之外,筆者通過增進跟大一學生的交流,了解到部分學生具體的學習困難并給出對應的學習建議。如糾正個別學生的日語發音問題,推薦有利于提高口語能力的學習資源來跟讀;教授學生靈活運用日語詞典、國內外知名的日語網站等學習工具查單詞讀音和釋義;針對個別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出分組建議;通過分享自身的學習經驗來鼓勵學生等。

三、教學實踐的總結與反思

日語會話是日語學習者的必備技能之一,日語會話課程改革創新是順應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需求的必然趨勢。通過本學期對初級日語會話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學生對日語會話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得以提升,不再懼怕開口說日語,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改善。但筆者發現仍存在以下問題:(1)個別學生偶爾還會出現語音、語調等方面的問題。(2)在配音練習中,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有時會出現因為自身語速的問題跟不上視頻字幕的問題。今后將針對該部分學生教授更為正確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課下多讀多練習,有問題及時跟教師、同學交流,調動學生學習日語會話的積極性,逐步提高日語會話水平。由于本次實踐研究只是針對所教授班級的教學改革嘗試,改革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筆者將借鑒本次教學改革實踐的經驗,不斷探索適合日語課堂的教學方式,提升日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普書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2]林琳.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研究[J].秦智,2022(7).

[3]張紹華.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初級日語會話”課堂改革初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29).

[4]史陽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改革中的探索[N].山西科技報,2022-12-01(A06).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會話以學生為中心學時
《詩詞寫作》課程教學大綱(節選)
學時壓縮下有機化學教學方法探討
教學大綱國畫(工筆花鳥)
探索學時積分制 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
有意冒犯性言語的會話含義分析
漢語教材中的會話結構特征及其語用功能呈現——基于85個會話片段的個案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沖突語的會話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