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在經濟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應用

2023-06-21 11:42王卓亞羅靈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經濟法課程思政

王卓亞 羅靈

摘要:教育部在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原則和目標上,堅持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重中之重,強調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革新、教學考核求新,圍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展開教學,既注重“教得好”,又注重“學得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激勵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诖?,文章論述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如何貫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經濟法;課程思政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內涵

大學生正處于即將或已經成年的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進入大學校園之后,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精神上面臨巨大的變化。以學生為中心在本科院校教育中的體現,即以學生的需求為本,在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考核等各方面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特點,以學生的不同學習方式、學習風格、接受程度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形式,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的“主人翁”,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018年,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多次著重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要求。2019年,《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對一流本科課程提出了“提升高階性、突出創新性、增加挑戰度”的新要求,在課程建設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多次講到“確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以激發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為著力點完善科學的過程評價制度,讓學生忙起來”。2019年,《“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針對線下一流課程的遴選要求提出,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重塑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打破課堂沉默狀態,煥發課堂生機活力。在以上文件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說法多次被強調,足以看出國家對本科課程建設具體目標的政策指引和明確導向。

二、經濟法課程的性質和定位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大多數本科院校在財經類專業中均開設了作為專業基礎平臺課的經濟法課程,教學內容基本包含與市場經濟中企業創立、經營、競爭相關的法律,如公司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勞動法、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仲裁法和訴訟法等內容,所選擇的教材多為面向非法學專業的公共課《經濟法》教材,也有針對會計專業初級會計師考試的《經濟法》指定教材。

由此可見,本科院校在財經類專業開設經濟法公共課對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法律思維,提高學生法律風險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法課程能重點培養學生掌握與市場經濟中企業創立和經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的成立條件和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識,拓寬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使學生樹立知法懂法、守法光榮的法律意識,養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學生能了解財經類專業對接不同崗位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職業素養觀。

此外,經濟法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具備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減少企業各種法律糾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學生還能掌握合法維權的手段和方法,學會運用法律知識保護企業的正當權益,并幫助企業建立侵權糾紛預警機制,預防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三、經濟法課程思政融合的內在邏輯性

上海市教委從2017年開始在上海各本科院校逐步推進課程思政改革,要求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融合協同,在專業課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職業素養教育,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實現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由于法律與道德均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二者存在內在聯系,所以經濟法課程培養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識,與思想政治課程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目標一致。經濟法課程離不開思想道德的支撐,所以本科院校將法律基礎課、思想道德修養課、形式與政策課組成思想政治課程。由此可見,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是法律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共同任務??傊?,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創新精神、專業知識、崗位技能,還要具有知法守法意識、高尚品格、健康心理和良好的職業素養。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領域出現了許多違法犯罪的行為,如許多企業家挪用公司資金、侵占公司資產等行為比比皆是,最終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因此,本科院校財經類專業作為培養未來市場經濟中優秀商務人才的搖籃,更應重視為學生傳授經濟法知識,為學生樹立知法守法光榮的意識,幫助學生將不同崗位正確的職業規則和職業道德根植于心,預防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法律風險,并掌握依法維權的手段。

四、以學生為中心在經濟法課程思政改革中的應用

經濟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先試點課程,必須打破法學類課程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強調學科體系完整性的傳統模式。根據市場經濟對商務人才職業崗位能力素養的需求和不同行業企業運營流程的多樣性,高校應以企業經營活動的工作任務為主線,從商務人才必備的職業道德與素質、知識與能力要求出發,以法律權利的行使與保護為核心,將經濟法律知識有機結合實踐工作過程,以實踐需要整合理論知識,將職業道德和商業規則融入經濟法課程,并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式的創新、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全面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特色。

(一)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以學生為中心

針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特點,教師應拋棄傳統法學教學重視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的要求,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精講與各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改變傳統法學教學以理論為基礎的法律體系的構建,以市場經濟中企業從創立、招聘、經營、合作、競爭、維權等全程動態發展為背景,每一章都處于企業發展的不同環節和階段,使學生知道所學知識在未來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價值。

同時,教師要及時補充我國最新修訂和制定的法律法規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釋,幫助學生養成關心國家時事新聞和大政方針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通過每學期第一次課向學生介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與學生建立課堂和課下交流互動的網絡平臺,并通過問卷星設計問卷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和案例選擇的興趣點,掌握學生時下關注的熱點和興趣愛好,然后選擇社會焦點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其中涉及的經濟法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遵紀守法的法治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法治”觀念。

(二)在教學方式創新上以學生為中心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一節課的時間作為“小老師”,全程把控課程的節奏和內容。如教師可以在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布置任務,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從本學期所學知識的相關現實案例中,自由選擇作為今后小組匯報的主題。由于自由結合的小組成員之間彼此熟悉,關系較好,更有利于匯報工作的開展。每個小組選出組長之后,由組長根據組員的優點進行分工,工作內容包括搜索、收集案情信息,分析、整理、提煉案情要點,尋找涉及的法律法規,總結經驗教訓和啟示,制作演示文稿,匯報演講。在完成案例匯報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違法案例總結出啟示,樹立職業道德意識,提升法治素養。不僅如此,小組之間可以提問研討,進行頭腦風暴,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針對性的企業風險防范指南或企業維權指南等文件。

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法,既能鍛煉學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文獻收集能力、論據論證能力、演講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彼此的友誼,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誠信”“友善”觀念,在潤物細無聲中完成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目標。

(三)在布置作業上以學生為中心

除了課堂教學以外,教師要注重通過QQ群、微信群、云班課、問卷星等網絡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作為課堂教學延伸的作業布置,教師應注重作業題目的甄選,要以學生為中心,力求圍繞與學生求職就業、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現實案例改編成作業題目。在問題設置上,一般包含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識,該案例產生的啟示,個人理解和觀點等方面,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分析、歸納、總結、提煉、升華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完公司法知識后,教師可以布置作業:“你認為公司更應該追求利潤,還是更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然后要求學生任選一家知名公司調研,并評析其社會責任報告。通過調研和評析現實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學生會意識到公司一味追求利潤容易走偏,甚至步入歧途,只有遵守法律法規、商業道德,且誠實守信,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公司才能取得良好的口碑,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教學實踐充分證明,以學生為中心布置作業能完成從學習知識向價值觀規范引領的轉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法治”觀念,充分體現課程思政與經濟法的融合。

(四)在考核方式改革上以學生為中心

對學生的期末考核評價采取多元化的模式,教師要重視平時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并將其作為期末總成績考核的重點。平時成績在期末總成績中占到40%,其中考勤占10%,課堂表現占10%,完成作業情況占10%,小組案例匯報完成情況和學生互評投票占10%。教師在每學期第一次課上向學生展示上述比例,使學生明確努力學習并取得好成績的方向。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教師可以采用試卷考核,或者完成實地調研企業經營中法律問題的報告,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企業現實經營中遇到的實際法律問題,并總結獲得的啟示和職業道德素質要求。

在考核方式上,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在改變傳統以期末考試成績定勝負的單一考核方式,將學生對本學期課程小組報告的投票評價結果在期末總成績中設定一定比例,通過學生互評,調動學生完成案例匯報展示的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的競爭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同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公正”理念,實現課程思政與經濟法的融合。

參考文獻:

[1]何丹龍,趙健梅.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探源與糾偏[J].教學與管理,2022(4).

[2]張靜,魏卉,吳春賢.基于OBE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以經濟法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2022(6).

[3]李戀.“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內涵解析[J].黑龍江教育,2014(3).

(作者單位:上海立達學院財經學院)

猜你喜歡
以學生為中心經濟法課程思政
論經濟法的憲法性
經濟法在我國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分析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公安高等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經濟法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