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難入骨 人有俗心

2023-06-23 10:32孫瑩
作文周刊(教師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侍萍魯侍萍真假

孫瑩

關于對《雷雨》中周樸園這一人物的認識和討論,一直都是高中語文《雷雨》片段的教學重點之一。其中關于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感情這一點,大多數人在評論和解析中用“虛偽”二字加以評價,包括感情的虛假和人物的虛偽,這是我不能認同的。以下是我關于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梳理。

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感情是“虛偽”的這一結論,主要是從魯侍萍身份拆穿后,周樸園一問是誰指使,二用支票打發,三求永不見面以及魯大海揭穿周樸園故意叫江堤出險這幾處情節得出的。我們據此認為周樸園是逐利的壞人,壞人當然是不配擁有“愛情”的,這是傳統文學創作與解讀中的常見觀點。

事實上“壞人”對愛的追逐,在傳統文學中也確實往往被描繪成對“色”的偏執,甚至是控制欲、權力感必須被滿足的偏激行為。馬文才、西門慶便是其中典型。然而這種書寫或者論斷是否合理,卻需要另行琢磨。這里涉及到兩個邏輯上的根本問題:

第一,“愛”本身是不是一種高貴的“好人”才有資格擁有的感情?“壞人”有沒有“愛”的可能?

第二,“愛”是不是有真偽之分?如果是,那么判定愛情真偽的標準是什么?

無需爭辯的是,周樸園雖形象復雜,應該要劃歸到“壞人”的群體當中——一個本質逐利、不惜“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換取財富積累的血腥資本家,然而這個“壞人”不是憑空出現的,他有他完整的成長和變化過程。三十年前,周樸園是周家大少爺。細想來,“少爺”實質上是一個看似尊貴實則尷尬的身份——能成為“爺”,自然家大業大;然因其“少”,尚未能掌握實權。不難揣想,當年周樸園年紀輕輕,相貌周正,留學歸來,必有一腔意氣、滿心抱負;可家中父母強勢,事不由己,其苦悶憂郁可以想見。此時,家中有一相貌姣好、溫柔賢惠的侍女,侍女的身份,注定她必然以崇拜的目光看待追隨、以溫和的秉性包容理解,這恰恰能滿足周少爺此時全部的心理需求。長久相處下來,兩個人相互吸引、產生愛情是邏輯上的必然,也就是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命運”。這實際上是許多傳統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過的一種愛情模式,鳴鳳和覺慧、柳春江和小憐甚至賈寶玉和襲人都是如此。這不是色欲熏心,也不是花心風流,而是兩個精神和心理需求可以互相滿足的年輕人的相互吸引,我們沒有理由說這樣的感情是虛假的。

而基于這樣的邏輯,魯侍萍被逼投河后,周樸園的痛悔和懷念也不應當被認為是虛偽的??梢韵胍?,無論是在侍萍“死”后娶的“有錢人家的小姐”,還是周繁漪,都因身世富貴而驕傲端莊,難見溫柔可意。從少爺逐步變成資本家的周樸園對“活人”變態的掌控與事實上的失控也美化了“死人”的溫柔與可意,這就讓侍萍成了周樸園人生中關于“愛情”這部分唯一“柔軟”的體驗,越是老來,越是富貴,越會意識到不可再得?;貞浿械拿篮帽粴q月打磨得越發溫潤,越發值得他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習慣來細細品味。如果我們認為這是虛偽的,何以解釋周樸園將與侍萍有關卻沒有觀眾的“表演”持續了三十幾年呢?

簡而言之,“愛”本身并不是一種復雜高貴的情感,并非“好人”獨有,它是人的三大基礎情感之一。也就是說,這種情感體驗與品質無關,與人性有關,是人就會有“愛”——壞人也會“愛”人,也會表現出情感方面的需求和付出。歐陽克如此,高緯也如此。我們承認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中人性的復雜,就必須承認“壞人”也會“愛人”這一看似不合理的結論。認同周樸園的多面性,就不能否定其作為人有“愛”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解釋周樸園三十年后認出魯侍萍后的一系列反應?這便涉及到我們剛剛說的第二個問題。誠然愛應當是有真假之分的,裝出來的愛是假的,源自本心的愛是真的。然而事實上我們對愛情真假的判斷,往往源自愛情狀態下、極端狀況中的個體表現。比如,愛情中的一方需要另一方以命換命,另一方若肯,便是真愛;若不肯,便是假愛。以此類推,便意味著“深度決定真假”,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以學習為例,學三年和學三天,都是學習,但因時長不同、程度不同,所以無法確定狀態的本質。愛情自然也是如此——長短和深淺都不能也不應該成為決定愛之真假的標準??梢钥吹?,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愛情,是不肯為對方冒險和犧牲的愛情。只能說,這是淺的愛情,卻不能認為,這就是假的愛情。三十年后再見之時周樸園的反應,正說明了周樸園的愛情只能到“你不影響我現在的身份地位和生活”為止,再進一步,就超過周樸園的“愛情底線”了,就不是他要的愛情了。另一方面,周樸園真正“愛”的,是三十年前溫柔解意、貌美癡情的侍萍,不是三十年后這位不甘怨憤、悲苦難抑的母親。五千塊錢的支票,是他對自己曾經所愛的“余情”,不過,終究也只是如此了。這是真的愛,卻也是不負責任的、沒有良心的愛,是會將人推向深淵、令弱者萬劫不復的“愛”,是應當被批評和拋棄的愛。

以上是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人性的多面與復雜是構成世界的因素之一,語文課堂上關于人性的認知與講解,若常常停留在“一言以蔽之”的“標準答案”層面,難免有淺薄甚至誤讀之嫌。將人還原為人,而不是由一個或幾個形容詞構成的片面答案,這是我一直以來在做、未來也將堅持下去的文本解析法則之一,粗淺表述如上,誠請前輩同仁批評指教。

【作者單位:吉林白山市第二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侍萍魯侍萍真假
真假大作戰
真假大作戰
真假大作戰
淺析魯侍萍的復雜情感
淺析魯侍萍的復雜情感
如何看待《雷雨》周樸園其人
——周樸園對侍萍的情感分析
三句話的真假
愛與虛偽
由《雷雨》節選中的舞臺說明淺析周樸園對侍萍的感情
試析周樸園認出侍萍前的心理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