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研究

2023-06-25 05:57周利豐林陽
長江技術經濟 2023年2期
關鍵詞:耦合協調度灰色關聯度熵值法

周利豐 林陽

摘 要:為探析湖北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構建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基于2001—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數據,對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并提出了促進二者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結果表明: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均呈上升趨勢,其中高等教育系統呈緩慢型的上升形態,經濟發展系統呈追趕型的直線發展形態;兩系統間的相互作用不斷增強,耦合協調等級提升至中級協調水平;校企合作項目數、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第三產業就業人數與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存在密切聯動關系。

關鍵詞:高等教育;經濟發展;熵值法;耦合協調度;灰色關聯度;科研投入

中圖法分類號:G649?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1]。自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造就了大批優秀的人才,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也進一步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在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日益密切的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依舊十分突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改善?!笆奈濉逼陂g,湖北省高等教育人才、科技供給能否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引領支撐作用,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敗。因此,基于湖北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實證分析,探索二者發展的趨勢和關聯程度,對促進二者高質量耦合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現狀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展開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aeger[2]認為高等院校在區域創新系統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區域內企業為追求創新成本最小化,往往依附于高等院校,借助高等院校知識、技術的轉移與外溢,優化升級產業技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3]。尹德偉等[4]指出高等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與知識保障。高等院校為區域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這些高素質人才為區域發展貢獻知識與技術,強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5]。二是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區域經濟發展能為高等教育發展創造物質條件,提供更多物質支持[6],同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也會制約著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結構[7]。王永哲等[8]發現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研究生規模的擴招,研究生規模也對經濟產生了顯著的正向作用。胡永遠[9]實證發現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對大學生就業的吸納能力更強,張晨曲[10]認為產業升級會使高校間、學生間的競爭壓力增大。三是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部分學者[11-14]以全國31省市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發現全國各省市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程度普遍較低,失調情況比較嚴重,達到良好協調等級的省份較少,地區間耦合協調度存在較大差異,“馬太效應”明顯。也有學者以單個省市為對象,研究了江西[15]、江蘇[16]、安徽[17]等省域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發展情況,比較發現不同省市因地域差異和異質性特征,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性差異較大。

本文以湖北省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耦合協調模型對2001—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性進行實證分析,揭示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間的相對關系,助力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兩系統高質量協調發展。

2 指標選取、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借鑒已有研究成果,從高等教育規模、師資規模、科研水平三個維度篩選出8項指標對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進行綜合考量。從經濟規模、經濟效益、經濟結構三個維度篩選出8項指標對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進行綜合考量。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2.2 數據來源

研究數據來源于歷年《湖北統計年鑒》《湖北省教育統計年鑒》《高??萍冀y計資料》。

2.3 研究方法

2.3.1 熵值法

采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主要步驟包括數據矩陣設置、數據標準化、非負平移處理、計算熵值、確定權重等。

2.3.2 綜合評價模型

利用線性加權法分別計算2001—2020年期間高等教育綜合評價指數得分f(x),經濟發展綜合評價指數得分g(y)。

2.3.3 耦合協調度模型

耦合協調度模型是進行系統關系分析的重要方法。引入耦合協調度模型能更好地揭示兩者的關系。函數表達式如下:

式中:T為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 , 為待定系數,假設兩系統同樣重要,==0.5。D為耦合協調度,D值介于0~1,越趨向于1,說明兩系統間的耦合協調程度越好。參考相關文獻,確定耦合協調度的判定標準見表2。

2.3.4 灰色關聯度分析

灰色關聯度分析是灰色系統中進行因素分析最常用的方法,適用于研究“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的問題,其核心是通過確定參考數據列曲線和比較數據列曲線的形狀來判斷二者之間的關聯程度。

3 結果與分析

3.1 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分析

3.1.1 綜合評價指數分析

2001—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綜合評價指數見圖1。

可知,2001—2014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綜合評價發展水平高于經濟發展系統,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優于經濟發展水平,兩系統的發展形態表現為經濟發展滯后。2015—2020年期間,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綜合評價發展水平持續優于高等教育系統,表明兩系統的發展形態步入高等教育滯后期。

從高等教育系統來看,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呈緩慢的上升形態。2001—2006年受《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政策的影響,湖北省高等教育實施大擴招,激發了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潛能,促進了高等教育系統的快速發展。2007—2009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結構在大擴招的沖擊下,結構逐漸趨于穩定,高等教育系統發展速度逐漸放緩。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大高等教育財政經費投入。2010—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發展再次提速,高等教育系統綜合評價發展水平由0.4671提升至0.7837,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從經濟發展系統來看,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呈追趕型的直線發展形態。2005—2010年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迎來發展小高峰,這一時期湖北省積極響應國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號召,抓住歷史機遇,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印發實施,湖北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創新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2019年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綜合評價發展水平由0.2211快速上升至0.8996,步入高速發展期,成為中部地區經濟增長新引擎。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湖北省經濟發展系統受到嚴重沖擊,發展水平出現一定程度回落。

3.1.2 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度分析

2001—2020年湖北省高等教育和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見表3。

可知,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根據耦合協調度判別標準,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可劃分為三個階段:2001—2011年兩個系統的耦合協調度處于失調階段,表明系統間的黏性較弱,彼此獨立性強;2012—2013年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由失調階段過渡到協調階段,表明兩系統自身發展水平緩慢提升的同時,彼此的磁力也在逐步生成;2014—2020年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歷經勉強、初級、中級三個協調階段并趨于穩定,說明兩系統的相互作用不斷增強,同時各自的發展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3.2 湖北省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度影響因素分析

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的耦合協調離不開高校、政府及企業三者的良性互動。三螺旋理論認為高校通過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加社會經濟總量。經濟社會反過來又為高校提供辦學資源及就業機會,促進高校的快速發展。因此,以高?!?、高?!a業兩個角度為切入點,選取6項指標作為解釋變量,運用灰色關聯度法探究各項指標對湖北省高等教育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程度(見表4)。

可知,6項影響因素的關聯度均大于0.6,表明整體關聯度較好。從單一影響因素關聯度來看,校企合作項目數、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對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程度靠前,就業人數占地區總人數比重、校企科技成果轉化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地區GDP比重對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程度靠后。這表明校企雙方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是促進兩系統持續高效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應高度重視校企雙方合作創新意愿、合作創新領域與合作創新質量,深入推進合作創新成果轉化機制的建設,提升校企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促進兩系統耦合協調的優質發展。同時,區域就業情況與兩系統的協調發展密不可分,產業對就業人員的吸納能力作為高校與經濟社會發展間的橋梁,在兩系統的協調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湖北省應積極優化區域產業結構,盤活區域人力資源,助力區域人力資本再生產,提升區域人力市場與產業市場的適配度。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對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影響程度靠后,表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對兩系統耦合協調度的提升存在滯后性,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更依賴于優質科研成果的產出。湖北省應繼續加強地方財政對高??萍佳邪l的支持力度,為高??萍紕撔绿峁┪镔Y保障。

4 結論

(1)從兩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看,2001—2014年為經濟發展滯后型,2015—2020年為高等教育發展滯后型;高等教育系統呈緩慢型的緩慢上升形態,經濟發展系統呈追趕型的直線發展形態。

(2)兩系統的耦合協調等級不斷提升,目前已達到中級協調水平,但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

(3)校企合作項目數、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對兩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影響較大。

5 建議

(1)建立產學研良性互動機制,助力校企協同發展。加快構建校企協同發展的產學研攻關機制,搭建區域重大項目校企聯合攻關平臺;加速實現區域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價值,推動企業鏈、價值鏈、技術鏈的優化與重塑;用好各項政策性工具,激活校企協同創新的合作潛力,促進校企互動的可持續發展。

(2)加大高??蒲型度肓Χ?,確保高??蒲薪涃M供給。明確高??萍紕撔碌闹黧w地位,保障高??蒲薪涃M總體投入持續穩定的增長;拓寬高??蒲薪涃M的來源渠道,增強高??蒲薪涃M的市場化特色,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注入高??蒲畜w系,提升科研成果產出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3)優化區域經濟結構,提升區域就業質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吸納就業人口能力更強的第三產業;加強區域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擴寬繼續教育通道;深化就業者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就業者的勞動技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區域人力資本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本報評論部.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深入學習領會“十個明確”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N].人民日報,2022-04-06(5).

[2]JAEGER A,KOPPER J.Third Mission P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Measuring the Regional Focu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EIs[J].Review of Regional Research,2014,95(2):95-118.

[3]DEZUBIELQUI G C,JONES J,SEET P S,et al.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Actors in the Innovation System:A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EIS)and SMES[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15,30(3/4):436-458.

[4]尹德偉,秦小云.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機制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8):8-10.

[5]徐小洲,辛越優,倪好.論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結構改革[J].教育研究,2017,38(8):64-71.

[6]劉健,李忠紅,梁紅.論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J].教育與經濟,1999(4):20-21.

[7]楊祖憲,李東航.區域高等教育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J].學術論壇,2009,32(4):202-205.

[8]王永哲,徐憲紅,??∮?,等.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間的非線性關系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9,49(23):240-248.

[9]胡永遠,周洋,王峰.產業結構升級是否促進了大學生就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48-160.

[10]張晨曲.經濟新常態對我國高校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5):6-8.

[11]毛盛勇.中國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區域協調性[J].統計研究,2009,26(5):82-85.

[12]遲景明,李奇峰,何聲升.基于TOPSIS法我國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地區差異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2):54-59.

[13]彭說龍,吳明揚.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統計與決策,2021,37(9):109-112.

[14]郭立強,張乃楠.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7):43-48.

[15]周紹森,張陽,羅序斌.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與經濟發展協調度研究:以江西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1):74-83.

[16]劉芳,王云中.江蘇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度研究:基于改進熵-耦合模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6):121-127.

[17]崔文豪,李恕洲,李潔.安徽省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2):21-26.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ZHOU Lifeng,LIN Yang

(School of Education,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empirically analyzed using data from 2001 to 2020.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was empirically studied,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ordin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s have been steadily improving,with the former showing a slow but consistent upward trend,and the latter a straight,linear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has also grown stronger,reaching an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level. Additionally,the number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the intens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vestment,and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entropy method;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grey correlation degree;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猜你喜歡
耦合協調度灰色關聯度熵值法
中國“三化”協調發展的區域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度研究
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森林碳匯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基于改進突變級數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績效研究
灰色關聯模型在白酒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中的應用
基于AHP灰色關聯分析的企業電子商務信用評價研究
湖南省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與保護能力的耦合評價
能源—經濟—環境耦合協調度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