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編輯思維,更好地為青少年德育教育服務

2023-06-28 05:12鄧園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2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

摘要:筆者所在報社旨在為青少年提供真實而有溫度的新聞信息,并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強化記者的編輯思維,將會對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以及新聞采訪的最終呈現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進而實現報社的既定目標。因此,記者須結合自身實際工作情況,有意識地強化和提升編輯思維,全面提高新聞采編水平。本文力求對報社記者所應當具備的編輯思維進行探討分析,從而為更好地為對青少年開展德育教育做出努力和貢獻。

關鍵詞:編輯思維;采編水平;德育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強調,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要求“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無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還是“立德樹人”,德育都排在了第一位,這足以說明德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當今社會,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外,媒體也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承擔了重要使命。一方面,媒體塑造了青少年的價值觀,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和其影響力的增強,極大地沖擊了傳統價值觀念,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青少年價值觀與選擇上的困難。在采訪中,筆者發現,一些青少年認為“未來”“理想”等過于遙遠,甚至是有些虛幻的,不少青少年更多地追求現實利益,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將來能有好工作,甚至有少數青少年的愿望是成為“網紅”,就是因為總妄想“一夜暴富”。青少年時期是涵養德育、塑造品行的關鍵時期,這時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正向引領和激勵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媒體也需要通過青少年能夠接受、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引導和支撐,幫助青少年筑牢理想信念,找到奮斗和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另一方面,媒體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媒體可以通過宣傳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等,為青少年樹立可學習的榜樣,從而進一步培養青少年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祖國的責任感。媒體策劃并報道《感動中國》等優秀節目,廣泛宣傳“中國好人”的事跡,并抓住特殊的時間節點,如在每年的3月5日學雷鋒日及3月學雷鋒月時,提前策劃好相關選題,通過正面宣傳、典型引領等方式,讓青少年從身邊的榜樣學起,感受到身上的責任與擔當,心懷遠大理想,勇敢扛起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的未來小主人重任。另外,在確保德育教育大方向的同時,彰顯青少年生動鮮活的個性。媒體既要為青少年把好成長成才的德育大方向,又要考慮到青少年德育發展的個性化需求,為他們及時推出、更新所需的各方面的知識,幫助他們探索,進而實現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作為服務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份報紙的記者,筆者一直將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為己任。在十多年的采訪編輯工作中,筆者感受到提升報社記者的編輯思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這不僅能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貼近讀者,為成長中的青少年提供有益的引導,更好地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務,同時也能提升報社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牢牢吸引住青少年讀者,并提升更高的社會美譽度。

隨著網絡媒體、自媒體等的興起,公眾尤其是伴隨著電腦、手機成長的青少年群體,接收新聞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全媒體時代,如何抓住青少年的眼球,得到他們的青睞?筆者認為,培育和提升編輯思維,在新聞線索的發掘、采訪和寫作、編輯的效率方面,都需下足功夫。面對突發新聞事件,在時效性“搶”不過網絡、電視、廣播媒體時,也可從后續深度報道入手,這同樣需要記者具備較強的編輯思維,及時捕捉新聞事件中蘊含的價值,做好概括和提取,讓廣大受眾從看似偶然的事件中獲得共鳴和啟示。

如若記者只是單純地做好分內的采訪、寫作工作,而忽略了后期的打磨與編輯環節,久而久之,就會對稿件本身是否符合版面需求,以及與版面其他稿件之間的協調、配合程度造成負面的影響,這自然也會影響報紙的整體質量。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記者在寫作后,即使能夠通過跟編輯的反復溝通和切磋,不厭其煩地打磨稿件,也會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影響新聞的及時刊登,對新聞的時效性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記者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不斷培養全局眼光,學會從編輯的角度去思考稿件的立意,以及與其他稿件的相互關系,這也能夠幫助記者跳出本身工作的局限性,擁有更廣闊的編輯思維及眼光。

編輯思維是非常復雜而不可或缺的新聞思維,大致包括:如何定位新聞是否重要、能否引起受眾關注和共鳴;運用版面元素突出報道主旨,且處理好版面上每篇稿件的協調關系;創新報道形式,讓新聞稿件在同題材、同主題文章中脫穎而出;對新聞事件的導向、質量做好把關工作。記者看似與編輯工作關聯不大,但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在新聞從挖掘到刊發的所有環節中想要做到游刃有余,記者就必須具備編輯思維,學會站在編輯的角度上思考自身工作,并以編輯的要求嚴格審思自身工作的不足之處以及還能改進的地方。

確保宏觀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F在幾乎人人擁有手機,隨時可以“直播”,常常出現新聞的第一落腳點來自“朋友圈”或親友群的現象??梢灿幸恍﹤鞑テ脚_,為了滿足受眾的探知欲望,獲取流量從而收獲經濟效益,往往片面報道新聞,甚至對新聞添加“人工”成分并惡意渲染,這樣做無疑會誤導受眾,尤其是尚沒有很高辨識力的青少年群體,長期下去,也會對社會穩定、和諧產生不良影響。若記者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起編輯思維,則能增強自身的新聞感知力、辨別力,從宏觀上,用聯系的眼光看待新聞事件,合理利用編輯思維將采訪內容以符合新聞邏輯的方式進行呈現,不僅能為受眾厘清新聞脈絡,也能向受眾傳播新聞事件中最核心的信息。另外,對于看起來非?!盎稹钡臒衢T事件和話題,擁有編輯思維的記者,也會更加冷靜地思考:這是否是受眾想要了解的新聞?這樣的新聞對受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不好的影響?新聞真實性的要求并不是要記者采訪報道一切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而更需要記者的理性及專業判斷。當受眾主要是青少年時,這種理性及專業的判斷顯得更為重要。真實并不是“知而不報”,也不是“合理規避”,而是在睿智的篩選后,真實而客觀地為讀者呈現他們更為需要的、高品質的新聞內容。

提升新聞時效性

新聞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時效性,在保證新聞報道質量的前提下,新聞報道的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求新,也是青少年群體的共同追求,雖然還身在象牙塔,但他們出生在隨時隨地了解新聞的新時代,從小也一直習慣于獲得更多更新的新聞資訊,所以,青少年急于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這方面的需求,甚至比成年人更加迫切。然而,報紙新聞采集平臺的時效性相較于網絡平臺會差一些。這是否就意味著報紙更難獲得青少年的青睞?其實不然,如果報社記者具備了較強的編輯思維,從而更快地將采訪好的新聞事件整理成文字語言報道和傳播出去,新聞的時效性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同時,記者因為經常從編輯的角度思考問題,對目標受眾的閱讀偏好等非常熟悉,便更能俯下身,從青少年的角度選擇報道的切入點。另外,青少年在瀏覽新聞時,常常會被精彩的標題所吸引,記者不能被動地等待編輯為文章擬取一個恰如其分又奪人眼球的好標題,而應當培養自身的編輯思維,將受眾最關心的內容在短小而精確的標題中提煉出來,并靈活運用一些青少年熟悉而感興趣的詞語,如此一來,不僅能讓采編環節更加流暢,也能鍛煉記者自身的寫作功力。

對新聞報道內容有質的提升

新聞報道離不開踐行“四力”,其中踐行腳力、實地采訪固然重要,但也同樣離不開“眼力”和“腦力”。這不光體現在采訪之前的判斷與思考中,也體現在后期的編輯過程中。要想新聞報道出彩,前期的采訪與后期的編輯就要緊密協調。后期的編輯環就要將事件的前因后果聯系起來,將隱含其中的最本質的情與理剖析、呈現出來,所以,記者若能在前期的采訪、寫作過程中就將編輯思維運用起來,開闊“眼力”、用足“腦力”,將自己的深入思考融入在整篇文章的謀篇布局之中,自然能讓報道內容更上一個臺階。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報紙在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一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報紙記者,要加強對黨的方針政策及新時期重要會議精神的學習,深入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以此為基礎開展新聞報道和宣傳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這樣才能在新聞采編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并把握好新聞報道和宣傳的度,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做好引導。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記者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知識,一是要多閱讀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及中央、省市級主要領導的講話及有關政策方針,反復品味原文的同時,也要讀一些專家解讀的文章,幫助自己更加深入透徹地了解政治理論知識,夯實政治理論基礎;二是多關注時事政治新聞,及時完成真實而正能量的新聞信息的傳遞,“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連記者自己都不能做到“家事國事事事關心”,那么采寫出來的稿件自然也會缺乏時代的光澤,無法與讀者形成共鳴和互動。

創新編輯思維方式

記者是新聞事實的收集者,但同時也應當成為一名優秀的“整理者”,要善于以更新的角度來呈現新聞事件,牢牢抓住新聞最吸引受眾的細節,在寫作時也要懂得取舍,否則新聞看起來只會是千篇一律的,令受眾感到索然無味。尤其當受眾主要是青少年時,記者更應當蹲下身,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青少年所關注的新聞事件,并從他們的角度來構思、甄選。這就要求記者應當擁有編輯融會貫通的思維能力,采寫的稿件才有可能讓青少年讀者眼前一亮。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手機、電腦等一直是忠實的“伙伴”,網絡訊息的多元化對于他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如何引起他們對報紙的關注?筆者認為,除了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外,新聞報道的形式也需要不斷創新,互動式報道、媒體融合報道應成為主要發展趨勢。當前,報社記者要想方設法借助現代網絡平臺,如利用微信、微博等受青少年歡迎的方式來與他們展開廣泛的互動與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尋找青少年最關注的話題進行討論,以此作為新聞報道形式創新的堅實基礎。積極開拓“線上戰場”的同時,報紙的傳統優勢也不能丟棄,作為報紙的記者,即多創造一些與青少年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在采訪之外,也要及時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這也能幫助記者及時調整工作側重點,切換到更受青少年受眾歡迎的跑道上來。

指導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共融

報社以思想道德為重點,即要相對窄化報紙的報道領域,將思想道德教育從眾多報道領域中凸顯出來,側重于滿足廣大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指導性指的是要在新聞報道及版面編排中,教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充分激發他們各方面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并引導他們認識到自身需要承擔的使命與責任,讓他們從小心有榜樣、勇敢前行。知識性指的是要深入淺出地滿足青少年讀者對新聞信息以及各類知識的需求,不光要及時提供他們所想要了解的新聞信息,也要以人文知識、科技資訊等砥礪他們的品格、涵養他們的情懷,避免他們在龐雜的訊息面前迷失方向,而是在收獲有效信息的同時,也能收獲多方面的知識,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趣味性指的是報紙要把屬于青少年的天真爛漫和報紙的報道、版面及主旨結合起來,在報道中充分展現青少年成長中的憧憬與期待,并針對他們的煩惱與困惑進行剖析、解答,為他們提供心靈支撐,達到共情的效果。

新聞是人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接觸到的訊息,尤其對于新時代的青少年來說,新聞已然成為他們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并且他們了解新聞的途徑也空前豐富和方便。雖說新媒體蓬勃發展、各類傳播平臺的興起給報社帶來了很大沖擊,但是只要堅持以青少年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更高質量、更值得信賴的新聞信息及滿足他們成長所需的各類資訊,報紙不僅可以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可以通過自身不斷成長進步,以及與受眾的密切聯絡而獲得新的生機與發展。當然,這些都要求報社記者通過日積月累的多方面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編輯思維,進而推出更多更有新聞價值且兼具時效性的優質報道,更好地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及全面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孫立群.報社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1):165.

[2]劉增偉.報社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13):162.

[3]薛夏萌.報社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策略[J].新聞傳播,2018,34(24):84-85.

[4]蔡利兵.報社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及提升對策[J].記者觀察,2018,28(24):11.

作者簡介:

鄧園(1987—),女,漢,江蘇省阜寧縣,中級新聞記者,文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新聞采訪實務。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
國學浸染下的高職院校德育教育探索與實踐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