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脈絡、熱點與發展趨勢

2023-06-28 07:26李萍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2期
關鍵詞:可視化分析知識圖譜課程思政

李萍

摘?要:為了解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脈絡、前沿熱點與發展趨勢,運用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2012-2022年有關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的239篇核心期刊文獻進行分析發現研究文獻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核心研究機構初步形成,基金資助以政府主導;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課程思政的概念、內涵、價值、教學實踐、資源挖掘、教學設計、課程融合等方面;案例教學、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融合是近年的高頻熱點;發展趨勢呈現多元化特征。

關鍵詞:課程思政;CiteSpace;可視化分析;知識圖譜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59

1?研究背景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讓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強調“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課程思政建設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成為了高校各學科課程研究的熱點。本文基于CNKI數據庫課程思政研究文獻,對近十年來我國課程思政研究成果進行Citespace軟件可視化分析,致力于厘清近年來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脈絡、熱點及趨勢。

2?數據與方法

本文運用高級檢索方式在“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搜集,時間跨度為2012至2022年,以“SU(主題)=高校+課程思政”進行核心期刊高級精準檢索,截止2022年12月共計得到樣本文獻239篇。本文采用陳超美教授團隊開發的?Citespace5.8.R3版本軟件,這是一款科學的文獻數據整理和可視化分析工具??蛇M行探索引文空間的知識聚類,作者、機構、地位合作共現分析等,并通過知識圖譜的方式呈現研究領域熱點主題、演化路徑的有效文獻計量工具。研究將239篇核心期刊文獻以?Refwork?的格式導出CNKI,進入Citespace進行格式處理,再導出到Output文件夾,最后建立新的工程(Project)進行分析。結合中國知網計量可視化分析,文章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收集和梳理,從發表年份、來源期刊、研究機構、關鍵詞共現、關鍵詞突現等方面對原始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試圖呈現高校課程思政的研究脈絡,熱點以及研究方向,從而為后續的課程思政研究提供參照和借鑒。

3?研究脈絡分析

3.1?年度發文量

本文對2012-2022年CNKI所刊載的239篇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核心期刊進行年度發文量分析,圖1反映了高校課程思政研究年度總發文量和時間分布,總體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發文量呈現緩步向前到陡坡爬升的趨勢。具體而言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2-2019):萌芽階段。這一階段,課程思政研究發文量很少,緩慢增加,發文量均在10篇以下。第二階段(2019-2021):發力階段。這一階段,在政策指引下發文量迅速上升,平均年發文量達到54篇。第三階段(2021-2022):緩降階段。政策助推熱度之后,發文趨勢呈現緩慢下降特點。

3.2?研究機構、基金分布

結合中國知網可視化工具對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機構合作、基金分布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在機構合作方面,排名前十的研究機構有一半是師范類高校,其發文量占比遠高于其他類機構。由此可見,目前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機構以師范大學為主,核心機構初步成形,但合作方面欠佳,處于尚不成熟階段。第二,在基金資助方面,我國政府部門和學術界對于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基金資助明顯,國家層面支持顯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分別排名基金資助發文量前兩名,發文15篇。

4?研究熱點分析

4.1?高頻詞分析

對239篇核心期刊文獻通過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詞頻的分析,運行后產生196個節點和335條連線,得到圖1所示的關鍵詞圖譜。經過進一步統計分析,可知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關鍵詞具體情況。2012-2022年,出現頻次三次以上、中心性0.02以上的關鍵詞有20個,主要包括“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思政課”“教學改革”“立德樹人”“價值意蘊”“教學方法”等(如表所示)。同時,圖2數據還顯示,除了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思政教育等理論主題之外,目前這一研究領域的熱點向立德樹人、思政建設、價值意蘊和專業課程等偏實踐主題轉移。

4.2?熱點聚類分析

關鍵詞聚類是Citespace可視化軟件的一項重要功能,能夠反映出該領域熱度最高的研究主題。本研究通過設定聚類數值為15,最后得到10個關于課程思政研究的關鍵詞聚類圖譜(見圖3?)該圖的Q值為0.854,大于0.3(臨界值);S值為0.9758,大于0.5(臨界值),說明聚類效果明顯,可信度高。由圖可知,高校課程思政研究存在10大聚類,其中課程思政、思政課、思政建設以及價值聚類最強;最早聚類為思政課;最新聚類為案例教學。

4.2.1?最強聚類

思政課,首先它是大學生必修課程,具有顯性課程的特點。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偏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施也是系統的進行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和教育理念,通過將思想政治理論融入到各類各門課程之中,起到思想教育作用,具有隱性課程的特點。所以在貫徹“課程思政”教育理念中不能將專業課“思政化”也不能將思想政治課“通識化”。課程思政、思政課和思政建設聚類最強,且三者存在一定的關系。首先思政課出現時間最早,它是課程德育體系中專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是高校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而課程思政則強調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高校各類課程之中,使知識傳授與思想價值引領相互滲透。思政建設則是將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理念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合力育人的目的。

4.2.2?最新聚類

案例教學指的是結合一定的理論知識,通過事實編寫案例,用于課堂討論和學習,啟示學生某種道理或是啟迪學生思維,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罢n程思政”案例教學中高校教師以案例方式將各種紅色資源、歷史情懷、家國情懷等融入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聯合專業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多方協同創建案例資源庫,同時還要以話題討論、辯論賽、社交短視頻等不同方式向學生展現案例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案例中感同身受,理解案例傳遞的文化內涵和思想元素,充實自己的思想認知,開拓實踐渠道。

5?研究趨勢分析

關鍵詞時區圖和突現詞分布圖能夠很好的反映改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發展趨勢。本文利用Citespace分析軟件生成了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關鍵詞時區知識圖譜和突現詞分布圖。由圖4可知,在2016年以前,“思政課程”“思政教育”“思政課”“高?!笔茄芯繜狳c。2016出現了“教學改革”這一關鍵詞,圍繞它形成聚類的相關詞匯主要有“教學方法”“課程體系”等。在2018年最為主要的關鍵詞是“課程思政”圍繞它出現了“協同育人”“價值意蘊”“思政建設”“價值”等聚類詞匯。同時結合圖5可知,高校課程思政研究主要有10大突現詞。即“思政課”“高?!薄熬氛n程”“課程體系”“社會實踐”“以人為本”“思政工作”“實踐”“教學設計”“思政元素”。通過以上總結可以發現,高校課程思政研究主題演進過程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包括研究萌芽期、以政策為指引的探索期和多元發展期三個階段。

第一,研究萌芽期。2016年以前,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尚處于萌芽階段。該階段我國學術界并未關注“課程思政”這一課程觀和教育理念。主要集中在思政課程、思想品德教育和課程德育等研究主題。

第二,以政策為指引的探索期。這一時期最大的節點是“課程思政”,其余影響力較大的節點有“價值意蘊”“協同育人”“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教學設計”。這一時期國內核心期刊發文量迅速增加,出現了頂峰,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從2016年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到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的出臺。學界快速跟進,以“課程思政”和“協同育人”為主線對高校各類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結合進行深入研究。

第三,多元發展期。這一時期高校課程思政研究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研究方向趨于多樣化,探討案例教學等新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活動與思政元素的融合,拓寬了思政元素的呈現方式,豐富了教學內容。

6?總結

正如學者所言,“課程思政”理念將育人功能從單一的“思政課程”延伸擴展到了各門各類課程,所有任課教師都肩負立德樹人職責,所有課程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有課堂都成為育人的主渠道??梢?,高度重視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是實現培養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目標的重要舉措。因此,本文通過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對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領域進行了綜合分析,并得出以下幾點基本結論:

第一,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對于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受政策、新聞和國家重大方針等影響和制約程度較大。

第二,在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機構合作、基金資助方面,師范院校、綜合類大學、教育政策制定部門是最為重要的研究機構,但機構之間合作程度不高。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各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或課題是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主要資助來源。

第三,我國高校課程思政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課程思政的概念、課程思政的內涵、課程思政的價值方向、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課程思政實踐難點及對策、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邏輯關系等方面。

第四,2016年以前屬于課程思政研究萌芽期、2016-2020屬于以政策為指引的探索期,2020年之后屬于多元發展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陳越,陳超美.引文空間分析原理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1.

[4]杜梅.“元宇宙”場域下的檔案敘事融入案例式課程思政的內在邏輯與實現機制探討[J].檔案管理,2022,(06):8688.

[5]王景云.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邏輯互構[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9(06):186191.

猜你喜歡
可視化分析知識圖譜課程思政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從《ET&S》與《電化教育研究》對比分析中管窺教育技術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