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模式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設計路徑探究

2023-07-06 11:33王朝暉
考試周刊 2023年22期
關鍵詞:生本理念課堂提問翻轉課堂

作者簡介:王朝暉(1996~),男,漢族,江蘇南京人,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燕子磯新城學校小學部,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摘 要: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先講新知識后內化”的固有流程,課堂提問則是一種慣用的教學手段。文章嘗試將翻轉課堂與課堂提問有機結合起來,借助科學有效的課堂提問,確保翻轉課堂各個環節中的問題質量,旨在形成兩者的教育合力,為小學生高效學習提供服務,滿足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課堂提問;生本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2-0049-04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落實學科素養的教學要求,已經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翻轉課堂的出現,不僅契合了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對傳統課堂教學固有的流程發起了挑戰,將課前自主學習和課中探究形成整體,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后經教師引導完成重難點內化。如此,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中面臨的“課時少、容量大、教學盲目性、學生學習效率低”等問題,難以真正滿足素質教育下的要求;同時,課堂提問也是教師慣用的方式。經大量課堂教學實踐證明,科學、高質量的問題能夠迅速捕捉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其思維,帶領學生逐漸進入到深度學習中。鑒于翻轉課堂與課堂提問的內涵,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對翻轉課堂各個環節提問進行優化設計,使得學生在科學、高質量的問題引導下,完成課前翻轉、課中內化、課后復習的高效學習,努力構建一個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翻轉課堂概述

諸多學者在研究中對翻轉課堂的內涵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在“翻轉課堂”本質和內涵的認知上卻達成了共識。筆者結合以往學者的研究,認為翻轉課堂這一現代化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由教師基于學科素養、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圍繞教學視頻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進行合作探究,完成知識的深度構建;在課后階段結合針對性練習,完成知識的內化。

結合翻轉課堂的內涵,具備四個顯著的特點:(1)課前自主學習視頻短小精悍。在翻轉課堂的第一個環節中,教學視頻相對比較簡短,內容極具針對性,以便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2)教學信息非常清晰、明確。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自主學習中,翻轉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視頻,與傳統的教學錄像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的內容只針對本節課要學的內容,非常清晰、明確。(3)重新建構了以往的學習流程。在翻轉課堂中,新知識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中,而是轉移到課前自主學習中。課堂則從新知識傳授轉變為重難點、疑惑點的探究和內化。(4)復習檢測十分方便。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基本上都是依托視頻進行的,且在每一個視頻之后,都存在一個自主檢測的內容,以便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

二、課堂提問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課堂提問概述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課堂提問具備四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全面性。教師在實施課堂提問的時候,應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并非是針對班級中個別學生,或者少數學生開展提問。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提問之前,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設計出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相契合的問題,使得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并從中獲得成長、發展。第二,主體性。究竟誰是課堂的主體?新課改的實施,為教師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師將學生主體地位貫穿于整個問題提問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問題,關注學生在問題中的思考和建構,使得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解決者。第三,針對性。每一個問題都不是隨意設置的,而是針對一定的內容,要學生明確提問的目的是什么。在這一原則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應以學情作為出發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設計問題,以便于學生在針對性問題思考中,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第四,啟發性,鑒于課堂提問的價值,教師在設計問題之前應注重學情研究分析,使得設計出來的問題難易程度適中,不僅僅能夠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能通過層層分析解決,最終完成知識的內化。

(二)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價值分析

首先,能夠在短時間內捕獲學生的注意力。在針對小學生來說,雖然想象力十分豐富,但其自控能力也非常弱,在課堂上常常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針對這一現狀,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可以此為契機,拋出問題,可促使學生圍繞“問題”這一中心開動腦筋,進行思考、討論和解決。而在這一過程中,迅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其次,能夠最大限度激活學生思維。在調查中發現,高水平、高質量的問題,是點燃學生思維的“導火索”。因為高水平、高質量的問題,恰恰處于學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認知區內,可促使學生經過思考獲得解決。而問題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也恰恰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同時,學生在問題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也在短時間內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重新加工和組合,而學生在構建問題聯系的過程中,思維也處于最為活躍的狀態中。

最后,能夠促進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語文學科極具人文性、工具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唯有通過一定的互動和交流,才能逐漸走進學科的內部,感悟該學科的魅力。同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學生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真正實現了深度互動,不僅活躍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氛圍,也在互動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現象,有效推動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翻轉課堂視域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原則研究

鑒于翻轉課堂的內涵,結合翻轉課堂的幾個組成部分,科學設計各個部分的課堂提問,有助于進一步增強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使其為課堂教學所服務。鑒于課堂提問的內涵,在設計翻轉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原則一:目標性。鑒于課堂提問的內涵和價值,在基于翻轉課堂設計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時,必須要堅持“目標性”的原則,指向具體的教學目標,圍繞主要內容、重難點知識等,設計課堂提問,旨在借助問題的引領完成知識的內化。尤其是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對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反饋的問題進行收集和篩選,也可以圍繞學生反饋出來的疑惑點設計問題。只有保證問題指向教學目標,具備極強的針對性,學生才能在問題思考和解決中,深化所學知識。例如,在《我變成了一棵樹》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在設計課堂提問時,就結合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反饋出來的疑惑點,指向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什么作者會產生想要變成一棵樹的想法?”“作者是如何變成一棵樹的?”“作者真的變成了一棵樹嗎?”這些問題極具針對性,與文章的教學目標相呼應,可促使學生在問題思考中,逐漸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原則二:創新性。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還承擔著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重任,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借助一些開放性、創新性的問題,激活自身的思維,使其在廣闊的空間想象中,形成一定的創新素養。結合現代教育學家研究,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想促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自行分析課文內容,必須要具備三種思維,即自我反思的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綜合分析思維能力。而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同時具備這三種思維,其學習能力和綜合潛能自然也會隨之增長。鑒于此,基于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唯有堅持創新性的原則,指向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才能激活學生的這三種思維能力。例如,在《將相和》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先將課文中的情形以影視劇的形式呈現出來,但針對“廉頗負荊請罪”這一片段卻給剪去了。接著,結合視頻內容,設計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看完視頻之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猜一猜結果是什么?”由于這一問題極具發散性,學生可結合課文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合理的推測和猜想。另外,待到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熟悉課文之后,在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階段中,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請說明理由?!薄皬倪@篇文章中,你學到了什么?”“從藺相如身上你學到了哪些寶貴的品質?這些品質在今天是否有用?”這些問題極具開放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并促使學生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了各種新穎的觀念,推動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原則三:適應性。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明確:并非是難度越大,問題就越好。好的問題應該是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契合,既不過難,也不過易,而是恰恰落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區上。否則,如果問題難度過大,學生經過思考也無法解決,就會影響學生思考和解答問題的自信心;如果問題難度過小,就會導致浪費課堂時間的現象。因此,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問題時,必須要堅持適應性的原則,確保設計出來的問題,學生雖然不能馬上做出答案,但卻具備解答的信心;雖然不知道具體的答案,但卻了解具體的解答方法和途徑;雖然擁有答案,但卻不夠完成,仍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究。例如,在《丁香結》的翻轉課堂提問中,就遵循這一原則,對學生的疑問進行總結和整理,并提出問題:“課文的第五段中運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式,你能夠仿照作者的描寫手法,對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描寫嗎?”“丁香結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什么樣的啟示?”“你還能想象出哪些植物對人生有啟發價值嗎?”這些問題難度適中,有助于加深文章的理解。否則,如果為學生設計“文章共有幾個自然段?課文中為什么要引用詩句?”這一類型的問題,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四、翻轉課堂視域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設計路徑

鑒于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所包括的幾個部分,以及課堂提問的設計原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了設計。對此,筆者結合《短詩三首》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課前準備環節

課前準備、學生自主預習是翻轉課堂的第一個步驟。結合翻轉課堂的內涵,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結合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科學設計微視頻,并將其發布在班級微信群中,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在《短詩三首》的翻轉課堂中,就為學生提供了三首詩的教學視頻,并輔以相關的朗誦,使得學生跟隨教師提供的視頻,完成后課前自主學習。通常,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視頻,只需要通過15分鐘即可完成自主預習。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之后,又指導學生一邊預習一邊思考,將自己的疑惑點、問題記錄下來,以1~3個問題為佳。另外,在具體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只針對一首詩進行朗誦,并對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悟進行講解。而其余兩首古詩則依靠學生自主進行反復朗誦和揣摩。在具體的學習中,由于小學生的學識、經歷有限,很難真正感悟其中蘊含的濃厚思想情感,就可以以此作為疑惑點設計問題,反饋給教師。

(二)統計問題并圍繞其開展討論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課前時間,借助微信群等,收集、匯總學生反饋出來的問題。之后,以統計的問題作為中心,引導學生圍繞其展開探究學習。具體來說,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具體分組時,不僅僅要控制小組的人數,還應保證小組之間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大抵相當,組內則存在差異性。否則,一旦打破了這一原則,就難以保障小組學習的順利開展。之后,將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配,引導學習小組通過商量和討論,將相同的問題剔除,如果問題具備相似之處,或者問題之間含有隸屬關系,可由小組討論對其進行重新整合,使其成為高質量的問題;其次,學習小組將小組中選擇出來的問題進行排序,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將其層遞性排列出來,并上交給教師。并由教師進行二次篩選和重新排序。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常這一環節需要在課前完成。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待到問題全部篩選出來之后,可引導學生先圍繞三首古詩展開朗誦,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接著,便可進入到問題討論環節中。在這一環節中,針對簡單的問題可選擇隨機提問的方式,將問題拋出來之后,就由學生進行回答;而針對一些難度比較高,或者綜合性的問題來說,就可發揮群策群力的價值,通過小組合作討論進行解答;針對難度非常大、開放性的問題來說,應盡可能擴大回答問題學生的范圍,盡可能得到更多的答案,促進多數學生的思維發展。待到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則可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總結性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以便于對下一節課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

(三)課后鞏固環節問題設計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樣態下,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講述新知識,在課后則通過大量的課后作業,旨在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而翻轉課堂這一全新的課堂生態中,學生接受新知識的環節,已經從課堂上逐漸搬到課前自主學習中,學生原本課后內化知識的環節則放到了課堂探究中。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后環節并非一定要局限于大量的課后作業,而是可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和延伸,以便于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基于翻轉課堂視角下,教師在設計課后問題時,則可堅持適量的原則,適當為學生布置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或者完成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即可。在《短詩三首》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在課堂問題設計中,就依據學生所學知識的情況,設計了不同的作業。如果學生經過翻轉課堂的課前和課堂學習,已經基本上掌握了相關內容,布置作業就沒有多大的價值,此時就引導學生在課下搜集自己喜歡的現代詩歌,體會現代詩歌的特點,并將自己喜歡的抄錄下來;如果學生經課堂學習,尚未完整把握所學的內容,或者在具體的教學中,由于時間不夠充足,導致問題討論得不夠透徹等,就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適當布置了幾個問題,借助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復習。如此,通過不同類型的課后回顧性問題,進一步鞏固了翻轉課堂教學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為師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課堂樣態,契合了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且重要的教學手段,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活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之功效。鑒于此,在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中,堅持課堂提問的設計原則,分別從課前準備環節、統計和討論問題、課后鞏固環節,科學設計課堂提問,才能將兩者緊密結合到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陸婉菁.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引導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2(18):77-80.

[2]季婕.精設問題 有效施問: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2022(6):31-33.

[3]周靜雯.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4]周莉,姜宇濘,潘明福.翻轉課堂模式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設計研究[J].教師,2021(27):23-25.

[5]李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求學,2020(12):69-70.

[6]杜明宏.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3):34.

猜你喜歡
生本理念課堂提問翻轉課堂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漫談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