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路徑探討

2023-07-06 09:06陳崗嬌
新農民 2023年16期
關鍵詞:文化振興紅色文化資源文化建設

摘要:通過闡述依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闡述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村民意識不強、文化建設方面人才不足、鄉村基礎設施及文化服務項目建設不完善、紅色文化宣傳力度弱等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經過對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探討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廣西;紅色文化資源;文化振興;文化建設

自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一直把鄉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部署,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環節,鄉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紅色文化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廣西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是廣西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廣西特色的物質、非物質的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智慧的結晶,深挖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是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需要。

1 依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睆V西紅色文化蘊涵實踐證明了的豐富的經驗和理論,深挖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對助力鄉村文化建設有積極影響。

1.1 提升村民思想文化素質

社會主義的本質最終是達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僅是指物質層面上的富裕,更是指精神層面上的富裕。以紅色文化滋養村民,能夠培養村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讓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1.2 形成具有紅色文化特征的文明鄉風,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

在文明鄉風的建設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警示和教育作用,潛移默化地讓村民作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形成具有紅色文化特征的文明鄉風。這樣的文明鄉風,能夠奠定鄉村文明治理的思想基礎,能夠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能夠引導村民正確地追求美好生活,讓鄉村治理更加高效的同時更具有溫度,推動鄉村治理更加現代化。

1.3 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挖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在促進農民富裕的同時又不斷凝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力量,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良性發展。廣西紅色文化資源與新發展理念相適應,在廣西紅色文化精神的指導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能夠推動鄉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2 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在助力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全面建成小康后,廣西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但城鄉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要挖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仍受到以下問題的制約。

2.1 村民對紅色文化認識較為淺薄,意識不強

一是因為鄉村固有風俗習慣的影響,村民更加注重風俗文化的傳承,而這些風俗文化一般沒有科學依據,多帶有封建思想;二是消極文化的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普遍化,思想也愈加多元化,特別是青年一代,價值觀還不成熟,追求個性,多叛逆,不具有成熟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年輕人中“哈日”、“哈韓”等現象層出不窮;三是大多數村民認為無論是文物保護也好還是文化傳承也好,都是政府的責任,與老百姓無關,缺乏參與的責任心和好奇心,文化建設傳承群眾基礎薄弱。

2.2 文化建設方面專業人才不足

人才是一種戰略資源,在鄉村振興中起關鍵作用。廣西鄉村人才嚴重不足,關于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人才更是缺乏,在鄉村中的村民主要以老弱婦孺為主,青壯年主要流向經濟較為發達的城鎮,人才斷檔現象普遍,鄉村發展動力不足。缺乏創新精神的人才管理鄉村,管理理念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管理鄉村的模式較為單一,鄉村文化建設多是照搬以前的經驗或者別村的經驗,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文化建設缺乏競爭力。

2.3 鄉村基礎設施、文化服務項目建設不完善,結構單一

鄉村紅色資源分布較為分散,紅色資源之間沒有形成一個交通聯通的路線,不利于開發紅色文化資源。許多鄉村雖然建設了紅色文化項目,但部分紅色文化服務項目沒有考慮村民知識文化水平的限制、沒有與時俱進采用具有科技感的先進展示設備,建設流于形式,僅采用較為簡單的實物展示或者照片加文字簡單介紹,缺少實質性內容,有些項目變為擺設,沒有達到紅色文化惠民的功效。

2.4 紅色文化宣傳力度低

一是鄉村的紅色文化宣傳方式簡單單一,多限于使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宣傳紅色文化,或者制作一些簡單的宣傳冊,一般放在展館門口讓村民或者游客自拿,沒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吸引力度低,無法激發村民、游客的興趣。二是紅色文化宣傳過度看重經濟價值,沒有深入開發紅色文化的核心內容,存在形式主義、面子工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紅色文化立德樹人的價值,背離了挖掘宣傳紅色文化的初衷。

3 依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眻猿謫栴}導向,經過對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把存在的問題作為研究制定解決問題措施的起點,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最主要的問題上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探討依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的路徑。

3.1 組織村民進行培訓,提高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認識

首先加強基層黨員領導干部關于紅色文化教育的培訓,強化基層黨員領導干部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認識,增強政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根據紅色文化精神和村規民約中先進的治理理念指導鄉村文化建設創新,帶領村民推動鄉村振興,走向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

同時,政府要組織村民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培訓,讓村民深入了解本地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讓村民參與到紅色文化旅游產業保護和開發中,積極向村民征集紅色文旅建設的意見與建議,提高村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創造的就業崗位主要吸納本地就業村民就業,讓本地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提高村民對紅色文化資源開發以帶動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經濟發展的認同感與獲得感。

再者,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加大開展廣西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培訓活動,在全村范圍內評選文明家庭、紅色家庭、書香家庭等,讓廣大基層黨員和村民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人,從基層黨員領導干部到村民一起營造紅色文化氛圍,促進農村地區紅色文化傳播教育,既能夠滿足村民對物質層面的需要,還能滿足村民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

3.2 引進和培育文化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

首先梳理和完善村級各類組織,做好文化人才引進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引進文化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到農村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工作,配齊建強鄉村文化工作隊伍。政府要定時組織基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給基層工作人員時刻補充先進文化的知識,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黨員,讓他們緊跟時代步伐,創新管理理念,創新工作方式,發揮好先鋒隊的作用。

同時,鼓勵大學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回鄉創業就業,推進城鄉文化服務融合發展,積極拓寬紅色文化創新發展途徑,以更加靈活多樣的保障方式來落實回鄉創業就業的激勵措施。

再者,要發揮好鄉賢的榜樣作用。在鄉村多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其他有影響力的青年村民,他們的行為無形中影響鄉風,我們要以開放的視角看待這一群體,積極做好與鄉賢溝通交流,挖掘鄉賢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的力量,講好中國紅色鄉村故事,壯大鄉村文化建設力量,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3.3 加強本地紅色文化產品的特色,塑造自己的紅色文旅品牌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打造出與其他地方不同且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文旅品牌才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長久之計。

廣西紅色文化資源中革命、改革、建設的遺址是紅色文化的發源地,紅色故事是中國共產黨智慧的結晶。塑造紅色文旅品牌必須對廣西紅色文化遺址和紅色故事進行深入挖掘,在保護好遺址的情況下理清紅色故事脈絡,制定合理的紅色文化保護、開發方案,將紅色文化納入旅游開發體系,以第三產業為主體,建設紅色旅游與歷史文化學習、休閑旅游融合發展的復合型項目,比如建設“紅色+研學游”、“紅色+健康游”等項目,帶動當地的觀光農業或者工業、餐飲業、民宿業等產業的發展,讓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

在開發過程中要堅持融入科技元素相結合,與時俱進,促進鄉村文化建設現代化。比如設置VR、實景體驗等項目再現革命場景,讓用戶處于紅色故事環境中,在逼真的情景中沉浸式感受偉大的紅色精神,與紅色文化產生共鳴。此外,設置村民、游客的意見、建議箱,及時了解村民和游客的想法,辯證地看待村民和游客的意見、建議,及時完善紅色文旅產品,促進紅色文旅產品不斷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開發過程中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本地紅色文化精神引領下結合市場的需求,推動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避免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導致出現形式主義、娛樂主義等錯誤傾向。

3.4 加大基礎設施、文化服務項目的建設

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想富,先修路,農村沒有路,致富有難度。結合考慮當地的環境和紅色文化資源分布情況,建造更加方便快捷且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交通之路,把鄉村地區紅色文化資源鏈接為一個整體,有助于推動紅色文旅產業的發展。

加大紅色文化服務項目的建設。了解村民的知識水平和需求,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建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多種方式給本地黨員與村民、外來游客和學者做好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培訓,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立志把個人夢同中國夢結合起來,助力鄉村文化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實現中國夢。

3.5 加大宣傳力度

政府運用各種傳播媒介加大合理宣傳力度,打造具有本地紅色文化特色理念的旅游資源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讓游客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游客的獲得感,讓游客潛移默化地成為紅色文化傳承的載體。

在現在流行的傳播渠道中打造屬于本地文化特色的官網,如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號、官方快手號等,盡可能加大瀏覽量,擴大知名度。官網中要介紹本地紅色旅游景區基本情況,介紹方式要根據不同的群體設置多元化的介紹方式,比如青年通道可以用游戲、動漫等科技感強的方式展開,老年人通道可以通過視頻加解說、圖片加解說的傳統方式展開,其他通道可以以流行歌曲、漫畫、小劇場等方式展開。

再者,將游客較為關心的紅色旅游景點的天氣、客流量、住宿、車輛等數據進行更新,幫助游客做好旅游規劃,避免高峰出行,讓游客感受到村民的熱情與貼心,增加好感度。

總之,深挖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能夠有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讓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進一步。要實現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文化建設發揮最大作用,可以通過提高村民對紅色文化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引進和培養文化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塑造自己的特色紅色文旅品牌、加大基礎設施和文化服務項目的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等路徑實現。

參考文獻

[1] 王玲玲.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21(5):37-41.

[2] 張光位.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價值實現的路徑探析[J].文化學刊,2021(12):164-166.

[3] 吳才喚 周蘭羽.鄉村紅色文化大眾化:理論邏輯、實踐機制與實現路徑[J].圖書館雜志,2021(12):22-27.

[4] 何勇.鄉村振興:紅色文化與鄉村文化有機融合的路徑研究[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21(11):37-41.

[5] 吳超,賈楠.十八大以來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實踐與經驗——以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為角度[J].北京黨史,2020(5):12-20.

[6] 吳亭.鄉村振興戰略下紅色旅游資源與高校文化教育的結合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22(2):56-59.

[7] 陳思敏.紅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98-100.

[8] 潘俊霖.紅色文化為鄉村振興打造精神家園[J].人民論壇,2018(26):132-133.

基金項目: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以廣西紅色文化為引領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研究”(2021KY1510);2020年度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鄉村振興視域下利用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助推鄉村文化建設研究(GXJZ202012)”

作者簡介:陳崗嬌(1993—),女,廣西欽州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文化振興紅色文化資源文化建設
弘揚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興
淺談如何加強鄉村文化振興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關于新時代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SWOT理論視域下商洛市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戰略研究
“文藝復興”的經驗啟示與遼寧的“文化振興”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