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物流產業升級與“六新”突破協同發展路徑研究

2023-07-10 09:11李楠郝武偉羅寶剛
物流科技 2023年2期
關鍵詞: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李楠 郝武偉 羅寶剛

摘 要: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對于穩定經濟大盤、改善民生、提高商貿流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緊緊圍繞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特征,從“六新”內涵出發,依托山西省物流產業統計數據,分析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六新”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與六新突破協同發展路徑對策,為“六新”賦能山西省物流產業升級發展提供理論支持,促進山西省物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降本提質。

關鍵詞: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六新”;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59.21;F127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2.001

Abstract: As a strategic and leading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economic market,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rade circul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of “six-new”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six-new”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by means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puts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derelopment path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six-new”breakthroughs in Shanxi Prorinc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upgr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by enabling the“six-new”logistics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and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quality.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six-new”;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study

現代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和先導性產業,對于穩定經濟大盤、改善民生、提高商貿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物流產業的發展,從物流產業空間布局、政策配套支持、人才智力支撐等多個維度大力發展物流業,促進山西省物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降本提質。

1? ? 基于“六新”內涵的山西現代物流業現狀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在視察山西時提出了“六新”內涵,即從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六個角度,大力加強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1]。研究團隊重點圍繞山西省內物流企業“六新”發展現狀開展統計調研,選取了華遠國際陸港集團、山西穗華物流園有限公司、山西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山西一路發物流有限公司等11個省內物流公司,覆蓋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大中小型企業等多個類型,涉及道路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郵政快遞業等6個細分行業,采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收集信息。

1.1? ? 山西省物流業新技術、新裝備的發展現狀

1.1.1? ? 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應用有一定基礎

通過對山西省內11家物流企業進行深度調研,山西省物流產業新技術應用已具備一定基礎,所有物流企業都采用了物流信息系統支撐業務開展,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已初具規模。其中,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和訂單管理系統應用得較多,是山西省物流企業開展各項業務使用頻率最高的3類物流信息系統。山西省物流企業信息系統應用情況如表1所示。

經調研,應用范圍最廣的物流新技術是大數據技術(如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占比達到了71.43%;其次是人工智能技術(如智能路徑規劃、配載方案、包材計算等)和物聯網技術(如RFID標簽、實時監控及定位等),占比均達到50%。通過上述調研數據可知,大數據技術較為貼合物流產業的需求,各個企業在其業務系統中使用大數據技術的頻率較高;有1家企業所使用的業務系統未涉及上述新技術。山西省物流產業新技術的應用情況如表2所示。

1.1.2? ? 基礎物流作業裝備在行業中已普及應用

研究團隊圍繞物流作業常用的裝卸搬運裝備和存儲設備開展調研,山西省物流企業多采用半自動作業設備提升業務運作效率,基礎物流作業裝備已經普及,主要使用的設備包括手動液壓托盤搬運車、手推車、叉車(含高叉)、滾筒/皮帶式輸送線、平倉堆垛位、普通橫梁式貨架等。山西省物流企業裝卸搬運設備統計表如表3所示,山西省物流企業存儲設備統計表如表4所示。

通過上述研究可知,山西省物流企業使用的裝卸搬運設備和存儲設備較傳統,主要使用地牛、貨架、叉車、皮帶輸送機等手動設備或半自動設備,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如智慧物流機器人、密集庫、穿梭車貨架等)應用水平較低,整體智能化程度還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山西省物流產業在新技術和新裝備應用方面處于起步階段,主要使用的技術裝備還停留在傳統物流領域,技術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足。

1.2? ? 山西省物流業新產品、新業態的發展現狀

根據山西省物流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山西省物流產業大力發展大宗商品物流、特優農產品物流、醫藥物流、冷鏈生鮮物流、電商物流、跨境物流/保稅物流、網約物流/即時配送/社區配送、城鄉客貨郵一體化等新產品和新業態。經過調研發現,山西省物流企業已開始從傳統物流向“互聯網+”物流逐漸轉變,在新產品和新業態開發方面都投入了一定資源。經過調研,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生鮮物流和電商物流(郵政快遞)在山西省物流業新產品中占比較高[2]。其中,57.14%的企業面向大宗商品物流開發了新產品,也體現了山西省物流業大宗商品物流特色。山西省物流產業新產品的開發情況如表5所示。

通過表5中的數據可知,大宗商品物流、冷鏈生鮮物流、電商物流等新產品領域是山西省物流企業較為關注的領域,特優農產品物流、醫藥物流以及國際貨運領域的新產品開發得較少。

綜上所述,山西省物流產業在新產品和新業態的開發方面興趣十足,開展新產品研發和新業態拓展的主觀意愿強烈;但產品類型較為集中,同質化嚴重,對于國際物流、特優農產品物流等山西省物流業薄弱領域的投資力度不足。

1.3? ? 山西省物流業新基建、新材料的發展現狀

研究團隊對企業所在物流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新材料應用情況開展調研,涵蓋省內主要物流園區,如中鼎物流園、普洛斯物流園、穗華物流園、大成倉儲物流園、天寧翔倉儲等。受訪企業在選擇物流園區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租金因素(78.57%)、地理位置因素(64.28%)和園區服務水平(57.14%)。大部分物流園區不能滿足多式聯運需求,運輸手段較為單一,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水平存在一定短板。山西省物流企業選取物流園區考慮的因素如表6所示。

針對物流新材料應用情況,研究團隊針對物流園區是否使用了太陽能光伏、功能性建筑、超白壓延光玻璃等新材料和物流企業是否使用了生物降解材料作為包材進行調研。其中,28.57%的物流園區使用了太陽能光伏等新材料進行園區節能,71.43%的物流園區未使用新材料;57.14%的物流企業在包裝時使用生物降解材料作為包材,42.86%的物流企業使用傳統材料作為包材。

綜上所述,山西省物流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傳統和陳舊,能夠滿足多式聯運需求、運輸手段多樣化的綜合物流園區較少。物流新材料的應用水平仍較為落后,七成物流園區未使用太陽能光伏、功能性建筑、超白壓延光玻璃等新材料,未能實現太陽能利用和運營節能。

2? ? 基于“六新”內涵的山西現代物流業問題分析

基于“六新”內涵的山西現代物流產業現狀研究,通過與受訪企業深度訪談,探討出制約山西現代物流產業與“六新”協同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如下5個。

2.1? ? 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投資成本高,投入產出比不明確

受訪企業在被問到“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無法在企業大面積普及應用的原因”時,85.71%的受訪企業認為: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投資成本過高,企業承擔的投資風險較大,投入產出比不明確。制約山西省物流產業新技術和新裝備普及的原因如表7所示。

通過上述調研可知,山西省內物流企業對于新技術和新裝備的了解程度偏低,在新技術應用、新設備購置等問題上持保守態度,擔心投資與收益無法匹配,項目回報周期較長,影響企業現階段的經營與發展。

2.2? ? 中小微型物流企業業務量偏小,生存壓力較大

山西省本土中小型物流企業的新技術和新裝備應用水平較為落后,主要以傳統的物流技術、裝備開展經營活動。近年來,由于受新冠感染的影響,山西省中小微型物流企業經營遇到較多困難和挑戰,大多數企業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業務量縮水,生存壓力較大,沒有足夠資金引進物流新技術、新裝備,也無力開發新產品和拓展新業態[3]。

2.3? ? 產業資源分散,缺乏共享,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受訪企業在被問到“開發物流新產品和新業態時存在哪些顧慮和困難”時,42.86%的企業認為:山西省物流產業競爭激烈,缺乏資源、信息的合作共享,產品同質化嚴重。在受訪企業中,71.43%的企業是從事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的;64.29%的企業是從事道路運輸業的,企業產品服務對象較為集中。山西省物流產業新產品和新業態發展存在的困難如表8所示。

通過表8可知,山西省物流企業從事特優農產品物流、醫藥物流、國際物流和運輸代理等新業態的較少,直接導致山西省物流產業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山西省內中小型物流企業分布零散,運力資源分散,內部競爭激烈導致存在信息不對稱、不正當壓價現象,物流企業對新產品的市場需求和新業態的發展現狀不了解,制約了新產品和新業態的開發與應用。

2.4? ? 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缺乏產業帶頭人和領路人

在調研物流新技術、新裝備、新業態和新產品發展時,57.14%的受訪企業認為,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缺乏專業操作和運維人員,后期在設備維護保養上的投資較大;35.71%的受訪企業認為,企業缺乏有經驗的產品經理開發物流新業態和新產品,缺少開發和推廣新產品的經驗。因此,產業發展帶頭人、物流工程技術人員、優秀產品經理等關鍵要素的缺乏也是阻礙山西省物流產業與“六新”協同發展的重要原因。

2.5? ? 物流基礎設施陳舊,傳統物流園難以滿足物流產業的發展需求

通過對受訪企業所在物流園區的實地走訪與調研,78.57%的受訪企業認為其所在園區的智能化水平不足,急需提升園區的數字化運營水平;64.29%的受訪企業認為其所在園區需要進一步提升綜合功能,運輸方式實現多樣化,能夠滿足物流企業多式聯運的需求;50%的受訪企業認為園區硬件條件陳舊,需要優化基礎設施服務。山西省物流園區基礎設施短板如表9所示。

通過上述調研結果可以得出:山西省物流園區基礎設施較為陳舊,數字化運營水平偏低,與“六新”發展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難以滿足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需求,物流園區具有較大的提升與改進空間。

3? ? 基于“六新”內涵的山西現代物流業發展對策研究

山西現代物流業與“六新”協同發展深度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企行?!鄙疃热诤?,才能逐步實現山西省物流產業的特色升級發展?;谏鲜鲅芯砍晒?,研究團隊提出從“政府-行業-企業-學?!彼木S角度開展發展對策研究。

3.1? ? 政府發揮政策引領作用,支撐山西省物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3.1.1? ? 政府政策引領夯實山西物流業“六新”發展基礎

通過對受訪企業調研考察,可以發現稅收優惠政策(64.29%)和車輛運輸政策(54.14%)是企業最關心的政府政策??紤]到山西省物流業中小微企業較多,經營壓力較大,政府可針對該類企業提供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扶持本省物流企業發展。由于物流業各類運輸車輛的特殊性,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可出臺地方性法規,對物流車輛給予一定的通行政策,便于物流車輛在省內出行[4]。

3.1.2? ? ?政府加強物流“新基建”投資與建設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公益性等特征,單純依靠物流園或物流企業自身難以實現高質量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可采用“PPP”模式,鼓勵國有資本(如省屬國有企業)投資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在土地出讓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與幫助。對于依靠自身開展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物流園區或企業,應當給予政策支持和補貼,在土地獲得、稅收優惠等領域給予一定的傾斜。

3.2? ? 行業協會發揮指導整合作用,助力山西省物流業做大、做強

3.2.1? ? 行業協會做好“六新”技術普及

由于山西省物流企業對物流新技術和新裝備比較陌生,建議山西省物流行業協會圍繞智慧物流“六新”開展技術普及,引入國內外最新技術設備、產品創意、管理模式等,讓省內的物流企業管理者對物流最新業態加以了解,消除物流企業對“六新”的陌生感。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也可牽頭成立考察團,前往國內、外物流產業先進地區取經學習,助力山西省物流業盡快迎頭趕上,做大最強。

3.2.2? ? 行業協會培育“六新”融合樣板

由于“六新”前期投資較大,尤其是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投資更大,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短期內實現技術更新、設備升級并不現實。建議物流行業協會從山西省大型物流企業入手(如華遠國際陸港集團),給予技術指導和幫助,爭取培育山西省物流產業“六新”融合樣板,為全省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參照物,助力山西省物流產業與“六新”協同發展。

3.2.3? ? 行業協會整合產業資源,實現信息共享

山西省物流行業協會本身具有聯盟性質。建議由物流行業協會牽頭,為中小微物流企業的資源整合提供支持,鼓勵中小微物流企業加強聯盟合作,實現運力運單共享、物流服務提質升級。同時,物流行業協會也應當積極協助政府主管部門,按照山西省物流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推進物流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建設全省物流公共資源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

3.3? ? 企業發揚合作創新精神,破除山西省物流業的傳統禁錮思維

3.3.1? ? ?破除僵化保守的思維,因地制宜地開展“六新”融合

山西省現代物流企業對“六新”融合存在保守畏難情緒,應當依據企業業務需求、資源數量、發展階段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因地制宜地開展“六新”融合。既不能對“六新”盲目武斷實施,也不能固守傳統思維不求變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代物流產業與“六新”的深度融合,破除僵化保守思維[5]。

3.3.2? ? 創新物流產品業態,做強省內物流產業薄弱環節

山西省傳統物流業態是大宗商品物流和“煤鋼焦”物流,公路、鐵路運輸占比達到了90%以上。山西省物流產品同質化嚴重,集中在倉儲業和道路運輸業,而特優農產品、國際物流、“互聯網+”智慧物流等新產品、新業態較為薄弱,應當進一步探索開展物流產品、業態的創新,做強省內物流產業鏈的薄弱環節。

3.3.3? ? 物流行業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山西省物流行業企業較為分散,中小微物流企業較多,車貨匹配容易出現失衡。建議物流企業依托物流行業協會、物流公共資源平臺、網絡貨運平臺等渠道加強互補合作;必要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鼓勵中小微物流企業以開放包容的態度進行資源共享,加強物流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3.4? ? 高等院校發揮智力支撐作用,培養山西省物流業技術人才

3.4.1? ? 校企合作共同開展定制化人才培養

高等院校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依托現代學徒制、雙主體育人、訂單班等形式與物流企業開展聯合人才培養,共同討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物流企業可將真實設備、業務軟件安裝到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中,讓學生提前熟悉和掌握物流企業的技術崗位要求,從而實現校企人才輸送無縫銜接。

3.4.2? ? 校企人才雙循環,建設校企命運共同體

建立校企人才雙循環共享機制。學校引企入校,企業引校入企,高等院校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從業務流程、管理模式、布局規劃、發展理念等方面為企業出謀劃策,鼓勵高校教師到企業兼職或掛職鍛煉,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3.4.3? ? 校企資源共享共建,打造現代物流產業學院

根據《山西省職業學校特色產業學院建設工作方案》的總體部署,山西省將培育一批省級特色產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高水平專業群、實訓基地、科研成果、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化產教融合。高等院校要緊密對接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體系,依托產業學院加強人才培養對產業需求的適應性。

4? ? 總? ? 結

強化“六新”驅動,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業態的模式創新和服務領域拓展,對推動山西省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六新”內涵,從山西現代物流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研究,提出山西省現代物流產業與六新突破協同發展路徑對策,為“六新”賦能山西省物流產業升級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西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J].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21(11):9.

[2] 武宏文.山西:落實“六新”突破重大要求 在融合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來[N].中國電子報,2021-04-13(2).

[3] 袁俊麗,裴愛暉.物流新技術、新業態發展動因及趨勢分析[J].物流技術,2020,39(4):1-4+28.

[4] 李杰.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山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22,24(2):47-51.

[5] 劉靜.基于大數據技術提升山西物流服務品質[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3):146-147.

收稿日期:2023-01-06

基金項目:2022年山西省社會經濟統計科研課題(KY2022136);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22W164);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2022年教學改革項目(GKDXJ202217)

作者簡介:李? ? ?楠(1992—),男,山西晉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智慧物流;郝武偉(1983—),男,山西聞喜人,副

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智能;羅寶剛(1977—),男,山西臨猗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商數據化運營。

引文格式:李楠,郝武偉,羅寶剛.山西省物流產業升級與“六新”突破協同發展路徑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2):1-5.

猜你喜歡
協同發展對策研究
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的探討
探討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協同發展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