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悅動童心”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

2023-07-10 22:10趙媛媛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生涯規劃校本課程心理健康教育

趙媛媛

【摘要】本文基于“健康中國”國家發展目標,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源頭管理的過程中啟動學?!皭倓油摹毙睦斫】到逃1菊n程建設,圍繞“智趣樂園”“人際交往”“情緒管理”“自我成長”“生命教育”“生涯啟蒙”六大主題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體系,并以其中的“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為例,探討“悅動童心”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包括:遵循兒童成長規律,整體構建按年級螺旋上升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框架;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以“悅動課堂”教學模式推動課程實施;安排趣味團輔活動,拓展分學段或全學段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課程 “悅動童心” 生涯規劃 職業啟蒙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3-0062-05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健康中國”作為到2035年國家發展的總體目標之一,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相關內容,“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是其中的工作內容之一。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加強源頭管理”提出了加強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大力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及早分類疏導各種壓力以及增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合力等舉措,明確要求中小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校本課程,注重安排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樹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識,學會理性面對挫折和困難,切實培養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心理品質。

我校經18年實踐探索,研發出相對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取名“悅動童心”主題課程,并將它歸入“夢想+”校本課程之學生童夢課程的“健康與成長”課程版塊。所謂“悅動童心”,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課應注重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實施生動、靈動的教學,以議題為引領,動態生成課程資源和內容,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該課程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綱要》)為課程建設的基本遵循,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聚焦兒童心理的動態變化,圍繞“智趣樂園”“人際交往”“情緒管理”“自我成長”“生命教育”“生涯啟蒙”六大主題,整體設計符合童心、富有童趣、寓教于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和心靈的成長,著力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本文以“悅動童心”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為例,探討“悅動童心”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一、遵循兒童成長規律,整體構建按年級螺旋上升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框架

《綱要》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可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做到循序漸進,小學低年級應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等,小學中年級應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等,小學高年級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等。

生涯教育是幫助學生探尋人生目標,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能力的教育。世界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的權威專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授唐納德·E·舒伯(Donald E. Super)根據自己“生涯發展型態研究”的結果,參照布勒(bueller)的分類,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試探、決定、保持與衰退五個階段,其中的成長階段指的是由出生至14歲之間的兒童階段。成長階段的兒童慢慢發展自我概念,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并經過對現實世界的不斷嘗試來修正自己的社會角色。他們在這個生涯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我形象,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并了解工作的意義。這個階段共包括三個時期:一是幻想期(4歲至10歲),以“需要”為主要考慮因素,喜歡扮演幻想中的角色;二是興趣期(11歲至12歲),以“喜好”為主要考慮因素,“喜好”是個體抱負與活動的主要決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歲至14歲),以“能力”為主要考慮因素,能力逐漸具有重要作用。

從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來看,小學生正處于生涯發展規劃中的幻想期和興趣期,抓住這個時間節點對學生進行生涯啟蒙教育,可以使他們慢慢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規劃未來生活。而這與《綱要》提出的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基本一致。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說,小學階段的學校需要做到的,便是引導學生學會認識自我、學會學習、學會人際交往、學會情緒調適、學會升學擇業,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此,我校課程研發團隊決定把“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的總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逐漸覺察自身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初步建立自我認知,提升自我調控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喚醒生涯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涯信念”,并根據我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和學段特點,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周邊教學資源的實際,分年級架構起如表1所示的“生涯啟蒙”主題課程螺旋上升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框架,引導學生在逐漸完成自我認識、習慣養成、興趣探索、成長規劃、職業探秘的過程中培養生涯規劃意識,發展自我認知和生涯規劃能力。

二、堅持課堂教學主渠道,以“悅動課堂”教學模式推動課程實施

積極心理學以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心理品質為目的,提倡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各種心理現象(含心理問題),并對這些現象或問題做出積極的解讀,以此激發每一個個體自身固有的或者已經顯現或者潛在的積極心理品質的力量。在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我校通過創設特定議題指導下的體驗與交流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暴露學生的原始心態或心理問題,相機滲透調適方法指導,培育和發展學生諸方面的積極心理品質,凸顯“悅動課堂”生動、靈動、動態的特征,從而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悅動課堂”教學模式。下面筆者以五年級生涯啟蒙課“遇見更好的自己”為例,談談“悅動童心”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一)基于學生生涯發展階段特點及“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目標,確定課時教學目標

五年級的學生開始步入青春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加快,此時已經初步形成較強的自我意識,會更加強烈地關注自我的存在,但對自我的認識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從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來看,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從幻想期向興趣期過渡的階段,對自身角色的認知同時以“需要”和“興趣”為考量因素:他們曾經幻想并開始嘗試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未來生活,具備了初步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但因為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他們一方面追求成人感、獨立感,另一方面又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對自我的認識越是接近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其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也就越容易擁有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因此,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之“生涯啟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活動,引導學生在層次遞進的情境活動中逐漸學會正確、全面地認識自我,學會聯系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實際探索未來的自己可以擔當怎樣的角色。

基于以上學情分析,在“遇見更好的自己”一課中,教師可以從認知、行為、情感三方面確定如下教學目標。首先是認知目標,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從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三個維度更為全面地認識“現在的我”;其次是行為目標,重點是引導學生大膽暢想“(小學)畢業時的我”,思考“現在的我”可以做哪些努力才能“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最后是情感目標,即重點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激勵學生通過合理規劃,努力成長為期待中的自己。

(二)圍繞課時教學目標,動態生成課堂教學內容,著力打造“悅動課堂”

為了有效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教學目標,教師應精心設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堂中心議題,以議題引領教學內容的動態生成,促進學生的心靈成長。依據團體動力學“暖心—轉換—工作—結束”的工作思路,我校心理教師確立了“悅動課堂”之“熱身游戲·激趣導入”“聚焦當下·展示自我”“暢想未來·描繪樣子”“鏈接現實·付諸行動”“分享交流·收獲成長”五個教學環節,通過創設層次遞進的團隊活動,不斷激活學生團體的能量,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議題活動,從中發展積極心理品質。團體動力學(英文:group dynamics)又稱群體動力學、集團動力學,是研究諸如群體氣氛、群體成員間的關系、領導作風對群體性質的影響等群體生活的動力方面的社會心理學分支。

在“遇見最好的自己”一課中,教師在“熱身游戲·激趣導入”環節設計了一個《誰像我一樣》的熱身游戲,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拉近“團體”成員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該熱身游戲的規則如下:教師指名第一個發言人;第一個發言人按規則詢問同學“誰像我一樣,有……的特點,就做……的動作”,當該生說出自己的某個特點并做出與之相應的動作后,班級其他同學若和他(她)有一樣的特點,就和他(她)做相同的動作;第一個發言人從與他(她)有相同特點的人群中挑選出下一個發言人;下一個發言人另說一個新的特點,繼續下面的游戲,循環推進。該游戲體驗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認識自我、發現自身某一個方面的特點,同時烘托團隊氣氛、引發團隊共鳴,順勢導入課題。在“聚焦當下·展示自我”環節,教師安排學生先后以小組交流和班級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課前設計的“我的個性名片”,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并在相互交流中更深刻地認識自我。最后,教師基于班級展示中的師生互動,指導學生學會從“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三個維度提取本次議題的關鍵詞,加深對“現在的我”的認識。在“暢想未來·描繪樣子”環節,教師運用音樂冥想,引導學生伴著音樂暢想“(小學)畢業時的我”,配合使用沙盤游戲技術,讓學生將冥想中感知到的腦海中的自己與沙盤中的沙具進行對比,挑選一個能代表“(小學)畢業時的我”的沙具放到小組沙盤中,并和小組成員交流自己選擇該沙具的理由。該教學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意識到“現在的我”所做的許多事情都與自己成為“(小學)畢業時的我”緊密相連,在冥想中選取的沙具則將學生“現在的我”與“(小學)畢業時的我”建立起有效的聯結,從而使學生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在“鏈接現實·付諸行動”環節,教師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組內交流的方式,探討每一個個體做哪些努力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并把討論結果記錄下來;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師生共同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現在的我”能夠做出哪些努力,從“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三個不同維度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激勵學生為成長為期待中的自己而努力。在“分享交流·收獲成長”環節,學生代表分享本課學習收獲;教師總結生涯規劃的要點,鼓勵學生積極努力,希望所有的學生在小學畢業時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三)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拓展作業,物化“悅動課堂”教學成果,反饋課堂教學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作業具有多重功能,通常用于課程評價,但也可以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物化成果,還可以成為學生小學六年心靈成長歷程中的“個人記憶”。在進行“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研發的過程中,我校課程研發團隊結合6個年級生涯啟蒙課不同的課程目標與內容框架,圍繞6個年級12個不同的課題,從“自我認識”“習慣養成”“興趣探索”“成長規劃”“職業探秘”等方面精心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12份梯度式生涯啟蒙課拓展作業。教師將從學生作業中挑選出的優秀作品進行全校展示,讓全校師生都能直觀地感受到生涯啟蒙教育于學生成長的意義。與此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拓展作業裝訂成一本“成長手冊”,記錄自己6年的成長變化,作為自己在生涯啟蒙教育中的“個人記憶”。

在“遇見更好的自己”一課中,教師緊扣該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讓學生完成“與眾不同的我”作業設計,從“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三個方面挖掘和收集“現在的我”的有關信息,大膽探索“(小學)畢業時的我”的相關信息,在對比中發展自我認識,激發成長動力,引導學生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三、安排趣味團輔活動,拓展分學段或全學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團體心理輔導簡稱團輔,它以“團體動力學”為理論基礎,通過組織團體活動,讓團體成員進行人際互動,達到助人與自助的目的。我校心理教師基于“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的特點,聚焦“習慣養成”“自我認知”“學會學習”“責任擔當”“職業啟蒙”五個生涯啟蒙關鍵詞,分年段逐層遞進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多彩生涯·逐夢起航”生涯啟蒙課系列趣味團輔活動,豐富“生涯啟蒙”主題課程的實踐內容,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諸方面良好行為習慣、提高自我認知水平、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樹立責任擔當意識、初步探索自己的職業興趣,從而逐步樹立生涯規劃意識、發展積極心理品質、形成正確的成長成才觀。

在以上五類活動中:“習慣養成”類活動以“繽紛生涯夢·習慣益終身”為價值追求,以“種下一個小紅豆,養成一個好習慣,實現一個小夢想”為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好習慣、健康好習慣、學習好習慣、交友好習慣等各種好習慣大比拼活動中,激發成長動力,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成長為一名具有“知行美、道德心、中國魂、創造力”的“新時代小小追夢人”;“自我認知”類活動以“探秘真實自我·解鎖生涯密碼”為價值追求,設計了“我的手掌名片”“獨‘衣無二的我”“我有我風采”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借助繪畫表達方式表現自我的風采,從中學會悅納自我、提升自我;“學會學習”類活動以“學習有方法·助力生涯夢”為價值追求,設計了“我是小小觀察家”“記憶有方法”“做時間的主人”“學習加油站”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觀察力、記憶力、時間管理能力,增強自我效能感,逐漸做到“樂學、巧學、會學、善學”,為個人成長歲月增光添彩;“責任擔當”類活動以“多彩生涯立志向·強國有我勇前行”為價值追求,設計了“遵守規則我快樂”“責任擔當我能行”“我的生涯我規劃”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喚醒責任擔當意識,培養自我守護、自我規劃能力;“職業啟蒙”類活動以“職業啟蒙夢飛揚·生涯之路添光彩”為價值追求,按照職業認識、職業采訪、職業探索和職業體驗的思路,組織開展“職業夢起航”“尊重每一個職業夢想”“職業大揭秘”“生涯進階路”“職業心體驗”等系列活動,給學生留下職業夢想生根發芽的每一個印記,激發學生探索職業生涯的動力,逐步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觀。

“多彩生涯·逐夢起航”生涯啟蒙團輔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呈現了小學階段豐富多樣的“生涯啟蒙”主題課程內容,引導小學生在團體活動中逐步樹立生涯規劃意識,培養生涯規劃能力,進一步培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積極向上的積極心理品質。為了全方面培養學生的生涯啟蒙意識,我校還利用校外的課程資源,開發了校外職業研學、場館職業體驗、“家長大講堂”職業分享等特色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認識。

總之,“生涯啟蒙”主題課程作為我?!皭倓油摹毙睦斫】到逃1菊n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以及“夢想+”課程體系之學生童夢課程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于學生成長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課程目標與內容框架建設以《綱要》為基本遵循進行了六年一貫的整體設計和分層、分類建設,課程實施注重結合學校資源實際和學生在不同學段的實際情況,既發揮了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又利用了趣味團輔活動的優勢,還穿插了家長職業分享、職業研學等特色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職業啟蒙意識的同時,有效發展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彼得森.積極心理學[M].徐紅,譯.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沈之菲.開啟未來之路:中小學生涯教育實施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自籌經費重點課題(B類)“未來學校理念下‘夢想+課程的構建與實踐的研究”(2021B213)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趙媛媛(1991— ),廣西天等人,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責編 白聰敏)

猜你喜歡
生涯規劃校本課程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策略探究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提高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培養機制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