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信社數字化轉型思考

2023-07-11 09:00穆云洪
當代縣域經濟 2023年7期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

穆云洪

[摘要]? 農村信用社長期以服務地方經濟,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為義務。隨著各大銀行業務下沉、同業競爭同質化不斷加快,倒逼農村信用社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科技賦能,促進產品與服務向綜合化、智能化、移動化發展。農村信用社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以快速提升面向客戶的渠道科技水平和行業應用能力為目標,堅持核心能力不外包、保障關鍵外部合作方的可替代性、信息資產“必須知道、最小授權”和非關鍵重要系統自主開發過渡替代的原則。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

[作者單位]? 樂至農商銀行

當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大力倡導數字新基建、產融結合、碳中和等新經濟范式的創新發展,全面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對金融服務提出新的訴求。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分別印發關于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量級指導文件《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和《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銀行業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思路、目標、任務提供了方向和指引。農村信用社服務地方經濟,承擔著農村金融主力軍角色,如何加快數字化轉型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是廣大農信金融科技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農村信用社數字化轉型現狀

目前大型銀行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大數據平臺建設,形成了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三大技術平臺基礎構建,并進一步由集中式架構向分布式架構轉型。各省農信主要依托省級計算機中心為基層營業網點提供信息科技服務,如四川農信近年來不斷夯實IT基礎,圍繞智慧銀行建設,構建數字普惠生態圈、布局場景金融、深化數字風控,形成了涵蓋柜面基礎業務、支付結算、中間及代理業務、自助及電子銀行、經營管理和風險管理等全功能、多層級的綜合性信息平臺,為全省21個市州的5000多個網點和分支機構的金融服務及經營管理活動提供高效、完備的科技服務。但相比大型銀行,農村信用社在數據應用、數據治理、數據能力、系統開發上還存在不小差距。

利用外部行業助力的必要性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下沉縣域、鄉村,利用其技術、品牌、成本、政策優勢對農村信用社形成競爭壓力,尤其是技術支撐的獲客渠道和獲客能力對農信社“人熟、地熟、情況熟”形成優勢抵消,縣域金融不再是農信機構的自留地。與大型商業銀行相比,農村信用社既缺乏強大的數據平臺,也缺少足夠的技術資源快速開展相關的建設,較長的開發周期必然導致錯失競爭窗口期,從而失守固有陣地,進而加劇大型商業銀行與農村信用社之間的“馬太效應”,農村信用社在經營和成本雙重壓力下將舉步維艱。因此,有必要借助外部行業助力加快金融科技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快速跟上銀行業主體金融科技發展步伐,縮短差距避免成為“落后產能”。

利用外部行業助力的可行性

《發展規劃》提出“發揮大型金融機構帶動作用和示范效應,加強金融科技共性技術、資源和服務的開放合作、互惠共享”“加強內外部資源整合,統籌規劃與第三方企業合作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的內容和流程”,《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鼓勵科技領先的銀行保險機構向金融同業輸出金融科技產品與服務”,這為農村信用社借用外部行業助力提供了政策支撐。

目前,部分基于金融團體云,科技領先銀行、軟件公司將標準化成熟構件開放供各類銀行選用,由我國大中型銀行發起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已達11家,將自己開發的有特色的構件包裝為“商品”向其他銀行提供,實現IT價值變現覆蓋研發成本。這種模式下銀行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逐步形成基于市場供需的多活多源技術供應鏈生態,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借用外部行業助力提供了現實支撐。

外部行業助力的側重方向

數字化轉型本身是對新時代的生產要素和生產工具的適應,對金融機構來說數字化轉型最直接的變化是作用在渠道服務能力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最為迫切的是快速提升面向客戶的渠道科技水平和行業應用能力。

渠道服務能力。金融機構服務落腳點是服務可得性,建立隨處可見、隨手可得的終端渠道,打通服務客戶“最后一公里”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營銷能力和競爭力,是農村中小銀行亟待解決的服務痛點。目前,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移動銷售終端、移動審批終端、線上APP功能、各類金融場景支撐系統開發上,比較大型商業銀行還存在技術和資源的差距,整體處于“追趕者”的角色。部分功能的缺失和應用滯后極大阻礙了基層員工業務拓展和業務效率,市場競爭一旦錯過布局窗口期將處于一步失守、步步失利的尷尬境地,后期的獲客成本會成倍增高。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快速縮短終端服務上線周期,搶占市場資源,優先考慮采購外部行業成熟產品或合作研發方式提高金融服務移動渠道的服務和渠道建設能力。

行業應用。從基層農信社(農商行)來說,行業客戶拓展是批量獲客的重要途徑,需要創新服務場景,開展各類行業應用特色業務作為獲客渠道。全省行業客戶眾多,特色需求千差萬別,若全部集中由省中心開發,其工作強度難以承受,實效性難以保證,可考慮委托第三方科技公司和行業企業開發終端應用。省中心從接口標準層面上加以規范,做好數據防火墻簡化接入程序,提高數據接入(采集)能力,支持第三方行業應用快速接入。

外部行業助力的風險防控

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規范四川農信信息科技外包活動,控制外包風險,維護穩定、優質的外包資源,確保生產、研發及業務連續性。

一是必須堅持核心能力不外包原則。努力提升對重要系統核心知識和關鍵技術自主掌控能力,對柜面系統、數據中心、支付體系等核心業務和信息數據必須堅持自主管理和自主知識產權,對于涉及戰略管理、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及其他有關信息科技核心競爭力的職能不能外包。核心邊界之外的中間件、外圍系統、延伸終端系統、第三方應用支撐軟件等與行業合作方式開發的,應采取產權共有模式,通過引進先進管理模式和產品,學習其技術優勢和項目實施經驗,從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二是保障關鍵外部合作方的可替代性原則。選擇關鍵外部合作方產品時應考慮產品的市場化程度,確定備有候選產品,做好產品替代應急預案,一旦合作方出現風險可立即啟用備用產品替代,避免出現一家獨有、一家獨大“卡脖子”的情況。建立外部合作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和流程。強化準入標準,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科技發展現狀,滿足國家安全要求,同時對技術能力、資源儲備、市場競爭風險等進行審查。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定期實施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準入、人員任用或退出的重要參考依據,淘劣選優,及時調整合作資源池。加強立項前風險評估工作和常態化預案演練,將風險降到最低。

三是堅持信息資產“必須知道、最小授權”原則。制定信息安全管控措施,在合作合約中進行保密約束,未經授權不得對外使用獲知的信息。與合作的外部單位有數據交換需求的,應充分評估數據安全,原則上數據交換報文只傳遞信息字段,不傳遞控制字段。通過第三方軟件的外部應用盡量模塊化,方便快速替代。原則上終端硬件不得保留客戶信息資料和業務數據,數據傳輸應加密處理。對必須委托外部機構進行數據處理的,應制定完善的數據管理措施,明確數據管控流程和方法,約定雙方數據責任和保密措施,對數據的采集、管理、使用、流轉、銷毀等全流程工作應有具體明確的措施,防止客戶個人信息和商業機密泄露。

四是非關鍵重要系統自主開發過渡替代原則。選擇外部機構合作開發或直接采用市場成熟產品的目的是縮短研發周期、保證產品先進性、跳過系統磨合期,快速上線推廣。但對于重要業務系統必須具備自主能力,不能長期由外部機構托管,利用外部資源快速上線營銷后,應集中力量開發自主系統替代。比如信用卡業務,中國銀聯有較為成熟的信用卡系統,申請、審批、發行、催收、風險管控、數據分析、客戶系統、移動終端APP等較為完善全面,在中小銀行中廣為使用,經過了市場驗證和優化,可直接采用銀聯信用卡系統快速上線信用卡業務,搶占市場資源。在后期,應組織技術力量開發自有信用卡系統,將部分或全部行外系統功能和數據逐步過渡替代到行內系統。

猜你喜歡
農村信用社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
百度金融成立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學院
試論融合創新思想對新時期圖書策劃和營銷的指導作用
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農信社改革目標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農村信用社堅守合規強化內控的具體措施
我國出版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寧夏平羅縣城鄉居民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