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濕地公園高質量發展對策

2023-07-11 19:31王貝利周文昌郭青云陳方胡俊
湖北林業科技 2023年3期
關鍵詞:濕地公園湖北省

王貝利 周文昌 郭青云 陳方 胡俊

摘要:濕地公園建設在推進我國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和維系人民福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湖北省濕地公園建設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及主要經驗做法,指出了湖北省濕地公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濕地公園建設的工作機制和制度體系建設,并通過規劃引領、守住紅線、科技支撐、培養隊伍、開展宣教和多方融合等措施推進湖北省濕地公園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濕地公園;建設成效;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Q49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4-3020(2023)03-0072-04

2022年11月,《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湖北作為水資源大省,也是少有的濕地大省,全省濕地總面積174.69萬hm2,占國土面積的9.4%[1]。目前,湖北擁有國際重要濕地6個、國家重要濕地8個、省級重要濕地54個,已建立國家濕地公園66個、省級濕地公園38個、濕地保護區(小區)72個,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一、第三位[2]。濕地公園作為濕地保護的重要方式,是湖北省濕地保護的主體力量[3-4]。隨著我國邁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期,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對濕地保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旨在對湖北省濕地公園高質量發展進行探討。

1基本情況

1.1區域概況

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總面積18.59萬km2,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94%。其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區占20%。湖北省地處亞熱帶,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境內除長江、漢江干流外,各級河流河長5 km以上的有4 229條,河流總長5.9萬km。納入全省湖泊保護名錄的湖泊755個,湖泊水面面積合計2 706.851 km2[5]。水面面積 100 km2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1.2濕地公園建設概況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稱,截至2022年底,已建各類濕地公園104個,總面積18.64萬hm2,其中國家濕地公園66個,面積14.77萬hm2;省級濕地公園38個,面積3.87萬hm2。已建國家濕地公園中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正式授牌的60個。濕地公園建設作為湖北濕地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全省長江大保護的有力抓手,是湖北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實踐,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1.3濕地公園建設成效

(1)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湖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工作,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工作的意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湖北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將濕地保護提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高度,把濕地保護工作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來抓,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營造出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國家和省級相關管理部門對濕地保護資金投入力度持續加強,通過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退耕還濕、生態效益補償等濕地保護工程項目,使全省濕地公園水質明顯提升,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及濕地環境持續向好。大多數國家濕地公園的水質能夠保持在Ⅲ類水標準以上,其中襄陽漢江、十堰黃龍灘國家濕地公園等個別點位達到Ⅰ類水標準,羅田天堂湖、松滋洈水、紅安金沙湖等國家濕地公園達到Ⅱ類水標準[6-7]。

(2)資源保護有序推進。近年來,全省通過加強濕地公園建設,有序推進濕地保護項目的實施,使濕地生態安全進一步得到保障,濕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對濕地保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笆濉逼陂g,全省共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218個,投入資金約7.6億元。項目資金覆蓋全省濕地類自然保護地83個,共完成退化濕地修復0.72萬hm2,退耕(垸、漁)還濕1.72萬hm2,新增濕地0.52萬hm2,有效改善了濕地生態環境狀況。

(3)管理機構逐步健全。在全省范圍內合理設置濕地管理機構,以規范濕地保護與管理,提升管理能力。目前,全省處級濕地公園管理機構達42個,國家濕地公園處級管理機構比例為71%。全省國家濕地公園批編共計1 061人,在編830人[6]。

(4)監測網絡初步形成。多年來,全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濕地調查監測體系,按要求開展了兩次濕地資源普查,對全省濕地范圍變化進行了動態監測,對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進行了全覆蓋年度監測評估。2018~2021年,全省開展第三次國土調查,掌握了濕地等地類的面積及分布。

(5)宣教形式更加豐富。各濕地公園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宣教長廊、宣教場館和重要節點,利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等濕地生態科普活動,通過制作宣傳冊、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濕地宣教活動,讓濕地保護理念廣為傳播,濕地公園已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2存在的問題

2.1個別地方政府對濕地公園建設重視不夠

部分領導干部對濕地生態建設認識不足,對濕地公園建設重視程度不高,“重申報,輕建設”、“重驗收,輕管理”思想嚴重,致使少數國家濕地公園出現驗收時轟轟烈烈、管理中蜻蜓點水等現象,無法很好地對濕地資源進行持續保護和管理。

2.2少數濕地公園管理能力不足

湖北省雖出臺了《湖北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濕地保護管理相關文件,各地方政府也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但部分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監管不到位,甚至造成濕地公園建設監管缺位,出現中央環保督察及其他執法檢查中的各種環境問題。其次,湖北省國家濕地公園中專業技術人員不足30%,導致科研監測工作基本上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不能開展連續監測與研究,更談不上有效指導濕地公園建設[8]。

2.3濕地公園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不足

全省濕地公園中除了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進行旅游開發,其他濕地公園基本上沒有經濟收入、完全依賴財政供養,造血能力嚴重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濕地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湖北省濕地公園在提供生態產品及可持續發展上任重道遠。

3對策及建議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修養生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全國濕地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濕地公園保護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濕地公園建設管理要準確把握國家濕地公園主體功能定位,堅定不移將保護濕地生態擺在第一位,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堅守生態保護底線,強化依法依規管理意識,堅決防止違規違章建設、占用等行為發生;尊重科學規律、自然規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做好生態保護修復[9]。

3.1規劃引領、找準定位,凝聚濕地建設合力

按照總體規劃,找準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首先,明確功能定位。濕地公園是自然公園的一種形式,是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自然保護地體系中位于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之下,具有獨特性。第二,確定發展目標。各濕地公園都有總體規劃,部分濕地公園還有詳規,對發展目標都有一定的謀劃,但隨著濕地公園建設的推進,原有規劃需要進一步修訂完善。第三,凝聚濕地保護合力,切實加強濕地公園建設的組織領導。在《濕地保護法》框架下,成立濕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統籌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濕地公園還要與教育、宣傳等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強化與周邊鄉鎮、村組社區共建共管,切實做好濕地保護、生態修復、科普教育、生態產業等工作[10]。

3.2守住紅線、嚴格監管,實現濕地全面保護

濕地公園已全部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必須依法依規嚴格保護管理。對標對表中央環保督察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問題警示片、綠盾行動等問題清單,梳理建立濕地公園負面清單,完善法規制度,規范濕地公園管理,對重大項目確需占用濕地公園的,嚴格辦理手續。由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牽頭,組織自然資源、水利、住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抓實濕地生態保護。

3.3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厚植濕地生態本底

落實濕地修復制度,采取近自然措施,對生態功能退化的濕地公園開展綜合整治和系統修復。結合《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優先在湖北省長江干流流域、漢江流域、清江流域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充分考慮濕地公園資源稟賦條件和承載能力,采取泥炭沼澤濕地保護、野生動植物生境修復、植被恢復等措施,修復退化濕地,提高濕地生態系統功能。

3.4創新機制、夯實保障,全面加強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建濕地公園創新研究團隊,積極引進濕地專業技術人才,加強現有人員培訓,對管理人員進行應知應會短期培訓,對技術人員開展系統培訓。二是加強管護網絡建設。充分發揮林長制、河湖長制作用,壓實總林長、總河湖長責任,構建“檢察長(法院院長)+林長、河湖長+管護員+志愿者”的濕地公園巡查管護網絡。三是加強濕地科技支撐。深入推進濕地公園與專家及高校院所結對行動,建立濕地公園科學研究項目庫、標準體系,開展濕地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與實踐[11]。

3.5拓展陣地、豐富載體,加大科普宣教力度

充分發揮濕地公園資源優勢,利用已有的濕地宣教場館、宣教長廊、自然學校、自然圖書館、標本館、LED屏等設施設備,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等為契機,聯合濕地保護基金會、志愿者協會、觀鳥協會等社團組織開展濕地宣教活動,讓濕地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營造守護生態、保護濕地的良好氛圍。

3.6多元融合、合理利用,促進濕地共建共享

一是牢固樹立全域生態理念,把濕地公園建設與流域綜合治理、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縣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做好濕地+文章。二是發揮特色資源優勢,促進保護與發展兼顧,開發更多的高質量濕地生態產品,充分開展社區共建共管,讓濕地公園真正成為人民大眾共享的綠意空間。

參考文獻

[1]湖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湖北省統計局.湖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2021-12-10)[2023-02-05].https://zrzyt.hubei.gov.cn/bmdt/zrzyyw/202112/t20211210_3907001.shtml.

[2]湖北日報.湖北省新增兩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6處居全國第二[EB/OL].(2023-02-03)[2023-02-05].http://www.hubei.gov.cn/zwgk/hbyw/hbywqb/202302/t20230203_4505566.shtml.

[3]耿國彪.濕地與水:同生命 互相依[J].綠色中國,2021(3):18-27.

[4]吳后建,黃琰,但新球,等.五大發展理念對我國濕地公園的指導意義探討[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6,35(3):11-15.

[5]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湖北概況(2023)[EB/OL].(2023-03-20)[2023-02-05].http://www.hubei.gov.cn/jmct/hbgk/202303/t20230320_4591046.shtml.

[6]徐曉博,李鎧,胡琦,等.湖北省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情況及發展建議[J].湖北林業科技,2021(6):69-72,79.

[7]華騏,王芳,華驥,等.淺析湖北省地質災害密集發育區段分布特征[J].科學技術創新,2022(30):123-126.

[8]王子鵬,周小春,周立志.安徽省濕地公園建設成效評估研究[J].濕地科學,2019,17(5):527-535.

[9]吳荒源.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組織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J].資源導刊,2022(20):F0002.

[10]朱鈺,許樹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工程承包模式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23):232-234.

[11]盧燕.珍愛濕地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J].綠色中國,2022(3):18-25.

(編校:唐嵐)

猜你喜歡
濕地公園湖北省
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與實踐
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探究
春風化雨 深入淺出——記湖北省優秀理論宣講員龍會忠
湖北省將取締1136座非法礦山
湖北省將再添6座長江大橋
湖北省今年將建成農村公路1.5萬k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