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教育理論下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路徑

2023-07-11 07:53伍俊華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合一勞動教育課程教學

伍俊華

摘要: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課程教學活動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勞動過程,教師要在做上教,學生要在做上學,做是教與學的中心。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一是要發揮敘事教育功能,提高教學的“溫度”;二是要“做學教”合一,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三是要多種教學評價耦合互補,實現“五育并舉”。

關鍵詞: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做學教”合一

馬克思指出:“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蓖ㄟ^勞動教育可以達到融合“德智體美”的效果,真正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現黨的教育目標。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這就決定了開展勞動教育的核心是一種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價值觀培育,而不僅僅是勞動技能的培養。同時《意見》強調“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作為各個時期伴隨學生成長的任何一門課程教學活動,無疑都是勞動教育非常重要的一根線、一段渠,這就要求所有課程在課程教學大綱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都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勞動教育的環節和內容,這是符合和滿足社會主義教育性質要求,符合立德樹人、塑造積極健康的勞動者的要求。

一、厘清“做學教”關系,明確課程教學內涵

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中指出,在“教學做”合一的學校的辭典里并沒有“課外作業”。他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師要在做上教,學生要在做上學;所以,做就是教與學的中心,“教學做”合一也就變成了“做學教”合一。在這個邏輯下,教師的責任就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學生的責任就不在于學,而在于學會做;教師負指導責任,學生負學習責任。放到學習的具體問題上考量,教師不能僅僅拿出現成的方法告訴學生,而是要把怎么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分析給學生,指導學生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夠觸類旁通地找到其他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更愿意憑此經驗找到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探索知識的歸宿,喚起學生探尋真理的熱情和動能?,F實生活中,教師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學生,勉強學生照著學,流于教學不能合一的局面,更談不上“做學教”的合一,結果是教師越教越累,學生越學越苦。如果教師是根據學生做和學的方法開展教學,那么教師就費力少而成效多,學生也能夠樂學了。

二、發揮敘事教育功能,提高教學的“溫度”

敘事,一般理解為講故事,但敘事教育與一般的講故事不同,差異在于對所講故事的意義的傳遞和理解。敘事教育能發掘文本的深藏意蘊,有利于經驗生長、個體成長和意義闡釋。敘事教育是由具有敘事能力的教師所實踐的教育方法,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具有的通用的方法。教師的敘事能力尤為重要,包括認識、吸收、解釋知識學習方法的能力。敘事教育強調的是關心人,敘事式教學是一種有溫度的教學,教師不僅要有能力,更要富有感情,將知識與學生聯系起來,進行結構編排,組織教學情節,帶動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所以說,敘事教育是由具有敘事素養的教師遵循敘事規律踐行的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勞動過程。教師的責任在于教會學生學。一方面,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有責任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等情況進行教學設計,根據每一類學生的不同需求開發教學方法,其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中間師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不斷融合是實現學生主動學的前提,它是敘事教育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責任根據教師的指導,以最短的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學生有意愿憑借尋找問題解決方法的經驗推導出其他的問題解決辦法,從而探尋知識的本源,尋找知識的歸宿,達到勇于探究真理而“自得”和“自動”。從“自得”到“自動”,再到“自主”,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期間,教師要能夠講出與學生的探尋相關聯的故事,有情節、有人物,能夠激發學生探尋真理的勇氣,這也是可貴的精神教育。教育是一種啟迪學生心靈的努力,尤其重要的是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活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內心的變化,耐心傾聽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故事,不遺漏任何細節,把自己融入學生的故事之中,感受學生的苦與樂,從而回歸教師與學生的伙伴關系。特別要強調的是傾聽的重要性,要做到讓學生自由地傾訴,教師專業地傾聽。教師要有傾聽的意愿,具備傾聽的能力,對聽到的內容加以再認識、再吸收、再理解、再確認,從而與學生心靈合一,成為每一名學生的助手。通過師生雙方的職責合一,實現學生學會“做”的目的。

三、推動“做學教”合一,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唯有保持“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這是一種永遠做學生的“學生精神”。教師具備了“學生精神”,就容易放下身價,做好學生的助手。學生成了“做”的主體,也會在“做”中學。勞動教育與課程教學也就合一了。

(一)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運用好學生“做”的方法

教師要先以體驗式、情境式、對話式教學為手段,構建“體驗—理解—對話—反思”的教學模式,帶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生的大腦進入勞動狀態。再以“能力本位”為基本價值取向,以現場答疑+視頻宣導+人體雕塑+互動游戲+情景模擬+專業講授,著重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做”的部分比例占50%左右為宜,考核評價全部在體驗和情境模擬過程中完成,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強化“行是知之始”的教育理念,在勞力上勞心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認為獲取知識的渠道有三種,即親知、聞知和說知:親知是從“行”中得來的,是一切知識之根本,聞知和說知必須植根于親知里面才能發生效力。真正的“做”是既要手到,更要心到,心和手不能分家,在用手做的過程中用心體會“做”的道理,勞心和勞力二者必須合一,用心以制力。學生如果用心調動精力,鉆研學業真知,便能夠弄明白知識道理,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四、多種教學評價耦合互補,實現“五育并舉”

勞動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為了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加強教學全過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建設勢在必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教學評價是學校對教學活動是否實現教學目標要求的一種綜合價值判斷,也是對教學質量及其教學效果的認定。教學是最基本的教育實踐活動,學生是一個個復雜的主體性存在,有著獨立的情感和人格。

(一)強化過程評價,健全評價過程管理

教學評價不能只看結果,要關注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自身努力和進步的程度,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學習行為背后的學習動機與思想意識,注意評價方法的正當性,確保整個教學過程中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為了保證過程性評價公平有效,可以成立由教師與學生組成的評價團隊,設計長期評價指標體系,每堂課都有專人記錄學生參與和得分情況,并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作業,使學生有能力完成作業,不斷挑戰有難度的任務。

(二)探索增值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增值性評價是針對每一名學生,把個體的一個階段的發展水平作為參照,對其新變化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發展的內驅力,以前后兩次成績的增值幅度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做好自我發展的縱向管理,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從點滴進步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推動學生的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從發展的視角動態地進行評價,賦予評價的真正意義,使學生進入自我發展空間,獲得道德品質培養、心理情感完善、實踐能力鍛煉等方面的多維開發,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健全綜合評價,全方位幫助學生成長

綜合考慮每一名學生的所有方面情況,強化評價的多元性、多樣性,體現評價的人性化和精細化。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吸納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從時空上牢牢把握每一名學生自我發展和進步的幅度,從坐標上及時了解學生在群體里的位置,為學生建檔管理,及時記錄學生的成長信息,學會聽、看、察、訪、聊等溝通管理方法,收集學生的變化信息,持久關注學生成長。

(四)加大團隊評價力度,推行快樂評價

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和任務,考核時每個環節和任務點都有考點。同時,團隊成員之間協作,完成“做”的過程比一個人“做”的效果更好,可以培養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好作風。另外,將評價過程變得快樂也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本身具有嚴肅性,往往給學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柔化過程性評價管理,動態化發揮增值評價效力,長期性協調綜合性評價作用,積極發揮團隊評價力量,從每堂課的考評到團隊考評,再到期中、期末考評,使學生減輕壓力,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收獲。

總之,教育評價實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而教學活動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完成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學,學生要學會做?!白觥笔墙虒W的核心,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提升了膽識,提高了認識,意志力、判斷力和堅忍力也同時得到提升?!白觥本鸵袀€做的樣子,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使其遵守職業道德,提升職業操守和職業心態,提升執行力;加強學生職業形象和溝通能力訓練,使學生樹立基本行為規范意識和服務意識,學會運用溝通技術,有效提升做的水平、質量和精神面貌,感受到做成了的快樂。勞育不是苦育,體驗中成長,是勞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3]周鈞,張華軍.敘事與教師專業發展——基于教育敘事、敘事研究及敘事探究的概念辨析[J].中國教育學刊,2022(11).

(責任編輯:趙昆倫)

猜你喜歡
合一勞動教育課程教學
人劍合一
由“三線合一”到“兩線合一”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早期對外漢語中的“語”“學”合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