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及培養路徑*

2023-07-11 00:52張艷毛淳劉彥伯
農業經濟 2023年5期
關鍵詞:馬斯洛人才需求顯著性

◎張艷 毛淳 劉彥伯

一、概念界定

(一)知農內涵。所謂“知農”是對“懂農業”的進一步延伸,對于農業高校培養的人才而言一是指知識過硬,隨著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與傳統農業學科的交叉融合,中國農業的發展越來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因此它不僅要求農業工作者熟練掌握農業相關基礎知識,更要求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二是指實踐力強,即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出現“學不實、用不上”的問題,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二)愛農內涵。所謂“愛農”是對“愛農村、愛農民”的進一步升華,對于農業高校培養的人才而言一是指具有愛農村、愛農民的情懷,真正做到熱愛農村的草木,熱愛農村的風俗,設身處地地為農民辦實事,從而為農村發展、農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是指具有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的奉獻精神,用吃苦耐勞、獻身農業的精神換取農民的信任,換取鄉村振興事業的成功。

二、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根據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分為若干層次,從初級的需要開始到高級的需要,按梯次排列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認為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與歸宿,經濟的發展、經濟制度的安排都應圍繞人的實際需要實施。脫貧攻堅解決了百姓溫飽問題,相應的馬斯洛的基本需要層次得以實現,現在進入鄉村振興階段,馬斯洛需求層次也相應進入小康階段和富裕階段,想要實現小康以上的成長需要相應的人才也需要具備一些新的特征。若把鄉村振興的基本目標分為若干層次,從初級目標到高級目標的設計亦可排成梯級,而這一梯級目標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具有對應性。因此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視角來解讀鄉村振興背景下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基本假設:

H1: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與鄉村振興對創新能力的需要正相關。

H2: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與鄉村振興對農業技術的需要正相關。

H3: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與鄉村振興對市場敏銳度的需要正相關。

H4: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與鄉村振興對農業相關知識的需要正相關。

三、問卷設計與數據來源

(一)問卷設計。本研究根據知農愛農型人才特征對問卷的指標體系進行了相應的設計,共設計一級指標4 個,二級指標24 個,并結合鄉村振興的實際需求與農業高校人才培養的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設計調研問題,問卷中選取的變量見表1。

表1 測度量表

(二)數據來源。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農業高校學生以及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員,采用隨機抽樣的抽樣方法,網絡問卷的調研方式,共發放問卷470 份,回收453 份,回收率為96.4%。

(三)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的影響因素分析。通過二元logistic 回歸方程進行檢驗分析得出影響知農愛農型人才需求特征的相關因素主要由大到小有4 個,分別為:鄉村振興對農業創新的需求、鄉村振興對農業技術的需求、鄉村振興對農業知識的需求以及鄉村振興對農業市場發展的需求。

在第一要素創新能力中分為4 個要素,按顯著性排序依次為掌握創新技術、具備創新思維、具備創業能力、具備創新研發能力。其中能否掌握創新技術,是否具備創新思維是解決鄉村振興發展瓶頸至關重要的兩個方面。

在第二要素農業技術中分為8 個要素,按顯著性排序依次為掌握媒體應用技術、種植養殖技術、貯藏加工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生態環保技術、農用機械技術、質量安全技術、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技術。

在第三要素市場敏銳度中分為6 個要素,根據回歸結果顯示,市場指標整體上相關性不算顯著,但其中的經營管理能力顯著性達到0.047,因此,知農愛農型人才也應具備信息化、市場化思維。

在第四要素農業知識中分為5 個要素,按顯著性排序依次為最前沿的農業相關知識、選種施肥知識、農產品深加工知識、農作物問診相關知識、改善農家生活環境知識。

總之,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農業工作者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因此,知農愛農型人才需要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不僅要掌握當代農業發展的基本理論,還應掌握包括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和分析方法,更要具備一定的科研和實踐能力。

四、知農愛農型人才培養對策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掌握創新技術,培育創新思維。第一,研究結果顯示,創新農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顯著性達0.027,學生對此有強烈的需求,因此,學校應該根據鄉村振興的內涵與目標要求,完善學科體系建設,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讓知識創新為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指導、技術指導和科技指導。第二,涉農企業應積極與學校進行合作,共同搭建協同創新、協同服務的各類基地與實習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創新能力。

(二)加強實踐教學,掌握相關農業技術。第一,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增加例如媒體應用技術、種植養殖技術等專業課程,對人才進行專門培養,將教學重點放在媒體技術、專業技能以及實踐能力方面,充分發揮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和引領性作用,緊跟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需要。第二,優化教師隊伍,打造一批高水平應用型教師隊伍。學校應對任職的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參與一線的生產實踐,真正貫徹落實產學研一體化,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成果的有機結合。

(三)進行專業設置調整和課程改革,夯實農業相關基礎知識。第一,在專業設置方面:農業高校應該發揮其優勢和特色,不追求數量化而追求精品化,以建設一流農業大學、培養知農愛農型人才為目標,集中資源打造農業特色學科,在增強自身辦學實力的同時加強招生吸引力。第二,在課程改革方面整合課程資源,革新課程體系,適時更新教材版本。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將課堂主體歸還給學生,加大培養適應農業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力度。

(四)暢通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學校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農村對人才的渴求要求農業高校必須采用多種形式強化對畢業生擇業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改變隨大流、忽視專業性質、一味追求穩定工作的就業觀念,幫助學生學會根據自身特點和專業特長制定符合其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對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心理指導,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從校園生活到工作生活的過渡期,持續為大學生從事“三農”工作提供知識、心理、技術上的指導與支持。

猜你喜歡
馬斯洛人才需求顯著性
2022年冬奧會冰雪體育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
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我國冰雪體育旅游靶向營銷策略研究
基于顯著性權重融合的圖像拼接算法
馬斯洛:人丑就要多讀書
能源行業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與培養探討
基于視覺顯著性的視頻差錯掩蓋算法
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
一種基于顯著性邊緣的運動模糊圖像復原方法
論商標固有顯著性的認定
中國海歸人才需求地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