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管理法在輔導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2023-07-17 06:11韓澤偉
文教資料 2023年6期
關鍵詞:應用策略

韓澤偉

摘 要: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運用目標管理法可以宏觀把控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向,精準細化思政教育的各個環節,從而提高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思政教育過程中,輔導員教師對于目標管理法的運用不是很科學,致使并未最大程度地發揮目標管理法的作用,沒有很好地推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诖?,本文以目標管理法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為研究主題,對在輔導員思政教育中應用目標管理法時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以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參考,以便可以更好地培養出滿足時代需求的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目標管理法 輔導員思政教育 應用策略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在高校的思政教育過程中,輔導員運用目標管理法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政意識。但是,在實際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對于目標管理法的應用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對于目標管理法的管理理念以及此方法的使用流程認識不清,在制定相關的思政教學目標時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未能將目標管理法的最大作用發揮出來。因此,在思政工作中,如何正確地開展目標管理法是各位輔導員的工作重點。

一、目標管理法在輔導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精準把控思政教育方向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可以對學生的思政水平、綜合水平以及本校的各種教學資源等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本校師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思政教育發展需求的教學目標,從而做好思政教育的宏觀把控工作。輔導員可以基于相關的教學目標,對思政教育的總目標進行分層分階段規劃,并根據教學目標的指導,對思政教育的實際教育進行對比分析,及時調整教學計劃。[1]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合理地運用目標管理法可以精準把控思政教育的方向與教學進度,從而使得思政教育更符合本校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通過目標管理法可以詳細規劃思政教育重要時間節點的教學任務,詳細把控思政教育的每個環節,從而提高思政教育開展的教學質量。同時,在思政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輔導員可以利用目標管理法,根據其設定的思政教育的總目標與分目標進行對比,不斷地調整自身的思政教學內容,監督每個環節的執行落實情況,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完成相關教學要求。[2]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借助目標管理法開展工作,可以很好地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可以借助目標管理法制定科學系統的思政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將總目標劃分為各階段的分目標。在目標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師生可以共同分析目前的思政教育情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學習狀態等綜合情況。同時,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規劃以及思政教育課程的進度安排有進一步的了解,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目標的接受度。并且,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完成每一個階段目標并做及時的復盤總結,可以很好地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在思政教育中應用目標管理法時存在的問題

(一)在思政教育中目標管理法的制定和執行缺乏靈活性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通過目標管理法來開展相關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指導方向,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輔導員對于目標管理法的使用過于教條,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在思政教育中,輔導員以及相關部門過于重視目標,忽略了教學的本質。[3]在思政教學設計中,輔導員將教學中涉及的所有教學要求都轉化為量化目標,降低了對思政教育過程的重視程度。在思政教育目標的執行過程中,輔導員嚴格按照相關教學計劃執行,追求目標的實現,而對于思政教育的開展過程未加重視,從而使得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對于目標管理法的運用過于教條化,過于追求目標管理法的制定與實施的量化目標,致使目標管理法的最大功效未能發揮出來。

(二)在思政教育中應用目標管理法時未結合學生實際需求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借助目標管理法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可以精準把控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向以及教學進度,并且在執行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調整自身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在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總目標與分目標時,并未充分結合本校的學生發展情況以及相應的教學資源,從而使得制定出來的目標不切實際,難以完成,對于實際的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缺乏指導意義。[4]部分高校輔導員在制定思政教育目標時,將目光放在了優秀院校的教育目標上,并以此為參考制定更高水平的教育目標。但由于各高校的師資力量有所區別,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展潛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借助其他高校的教學目標來制定本校學生的思政教育目標會使得具體教學過程中缺乏清晰的指導,不利于本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在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時,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并未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政水平以及發展需求等相關要素,從而使得目標的制定脫離實際,缺乏一定的指導價值。

(三)在思政教育中目標管理法的分目標與總目標緊密度不高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在使用目標管理法時,思政教育的總目標與分目標之間黏合性不高、緊密度不高,致使思政教育的教學結果偏離整體的教學要求。在思政教育中,教學總目標是結合學校的整體教育要求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制定的。但是關于分目標的制定,輔導員并未充分地將總目標進行細分,而是更多地結合實際教學任務進行制定,從而使得二者在制定時的出發點存在分歧,分目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偏離總目標的要求,進而對于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缺乏有效指導,難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5]

三、在思政教育中應用目標管理法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目標管理法制定科學的思政教育目標

運用目標管理法時,輔導員首先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思政教學目標,總目標的制定應符合實際且高于實際發展,從而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分目標的制定應基于總目標,且與總目標緊密相關,將總目標按照重要的時間節點進行有序拆分,從而可以幫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培養出滿足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6]

在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教師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輔導員在制定教育總目標時,可以召開研討會,在本學期之初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以及本學院的相關教學目標,共同探討制定本年度的思政教學總目標。另一方面,輔導員在制定思政教育教學分目標時,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綜合水平,根據重要的時間節點,將總目標拆分為詳細且可行的分目標。同時,輔導員可召開學生座談會,與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分目標的設定,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目標的接受度,有利于師生共同推進思政教育課程。

在思政教育目標制定過程中,教師應按照以下制定原則,科學合理地制定本學院學生的思政教育課程,以便更好地推進思政教育工作。

首先,在制定思政教學目標時,輔導員應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性。輔導員在制定相關的教育目標之前,應詳細解讀我國思政教育的政策文件,了解最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思政教學要求以及相關的教學目標等。在目標制定時,輔導員應將相關的教學要求充分與本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源相結合,從而制定出符合本校學生培養的教育方案。

其次,在制定思政教學目標時,輔導員應堅持教育目標的適度原則。在運用目標管理法時,最重要的是制定的相關教學目標要可以發揮最大的引導與激勵功效,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其根本是在于制定相關教育目標時,要合理設置目標。如果教育目標設置過高,實現概率較小,執行過程的難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輔導員與學生的教育自信心,從而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如果教育目標設置過低,實現難度較小,又無法激發輔導員與學生的潛在能力,也難以達到教學要求。因此,在制定相關教育目標時,輔導員應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既要保證目標的切實可行性,又要保證其具有一定的挑戰難度。

最后,在制定思政教學目標時,輔導員應堅持教學目標的個性化原則。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思想政治的意識等綜合素質均是有所差異的,因此,輔導員在制定思政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總體目標的基礎上,輔導員應結合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做出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二)基于目標管理法實施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

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輔導員應以制定的思政教育教學目標為指導,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組織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出時代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在運用目標管理法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輔導員的教學計劃可以周為單位,詳細地規劃每周的教學任務。在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時,輔導員應充分了解本月的教學任務以及相應的活動安排,從而全面地制定相應的教學任務。[7]例如,在七一建黨節來臨之際,輔導員可組織以黨史為主題的思政教育活動,結合本月的教學要求,合理安排活動時間以及活動方式,根據學生的需求可以選擇舉辦主題演講比賽、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等多種活動方式,從而發揮最大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輔導員在執行相應的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思政教學課程、思政教育活動中學生的表現,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從而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指導。同時,對于教學過程中收集的學生信息,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同期對比,從而為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在思政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輔導員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共同開展思政教育活動。開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以德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優良的品德。因此,思政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提升。輔導員在思政教學中應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三)基于目標管理法建立思政教育的教學評價機制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在運用目標管理法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應加強后期的教學反饋與教學評價環節的管控力度。在目標管理法中,對于制定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評估是實施目標管理的重要流程。只有不斷地對已實現的教學任務與制定的目標進行對比總結,才能發現問題并及時更改,從而可以保障目標管理法在思政教育中發揮最大作用。[8]

首先,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測,對于思政教育目標的實現進行量化評估考核。同時,輔導員應對于已實現的教學任務進行分析,與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對比,從而深入分析在思政教育目標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為下一階段的目標實現提供參考價值。其次,在思政教育的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學生的個人思政學習檔案,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通過建立個人思政學習檔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思政教育指導。學生的思政個人檔案應詳細記錄學生個人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思政學習成效以及各科專業教師給予的相關評價等。通過個人檔案的建立,輔導員可以清晰地了解學生的思政學習情況,詳細掌握學生的思政教育各分目標的實現情況,從而為后續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最后,在思政教育的教學考評中,可設置一定的獎懲機制??茖W的獎懲機制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或是懲罰,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思政教育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在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時,應注意人性化設置,對于超額完成任務的師生,應給予充分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從而促進其開展思政教育、學習思政知識的積極性;對于未完成相關教學目標的師生,應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給予更多包容與理解,引導師生對于前一階段的思政教育工作進行總結分析,探索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同時在下一階段的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給予一定的幫助與支持。

四、結語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教師通過運用目標管理法開展相關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培養出時代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師應合理使用目標管理法。在思政教育的總目標制定時,輔導員應保證教育目標的科學性、適度性、個性化,既保證目標的切實可行,又保證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思政教育目標的執行過程中,輔導員應基于總體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思政水平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思政教育目標的教學檢測中,輔導員應完善相應的教學評價機制,將思政教學完成的任務與制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優化思政教育方式。除此之外,在教學評價中,輔導員可建立學生個人思政學習檔案,對于學生思政學習全過程進行跟蹤,給予學生個性化指導。

參考文獻:

[1] 梁軍軍.高職院??冃Ч芾砉ぷ髦心繕斯芾矸ǖ膽醚芯浚跩].才智,2020(9):246.

[2] 方焱灼.淺談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才智,2013(31):114.

[3] 吳亮.探析目標管理法在高職學校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黑河學刊,2017(6):18-19.

[4] 黃玉娟.論目標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9-10.

[5] 吳亮.探析目標管理法在高職學校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黑河學刊,2017(6):18-19.

[6] 楊富毅.基于華為目標管理法在新建小學德育目標管理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15.

[7] 李元青.淺議目標管理法在教務管理實踐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7(19):166-167.

[8] 張潔,黃佳莉,王嫻.目標管理法在學習型黨支部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9):181-182.

基金項目:“微思政”視域下高校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研究(XJSZ2010009)。

猜你喜歡
應用策略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數形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淺析微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水平井鉆井技術及其在石油開發中的應用探析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