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觀察法優化護患溝通行為對ICU 機械通氣患者療效

2023-07-17 09:36何潑
西藏醫藥 2023年3期
關鍵詞:觀察法護患通氣

何潑

廣安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中心 四川廣安 638000

機械通氣是ICU 常用的生命支持手段[1],但氣道的建立導致患者語言功能暫時喪失,與醫護人員的溝通能力也顯著下降。溝通不暢不僅會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還會使患者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再加上疾病的影響,使大部分患者產生巨大心理壓力,不利于其預后恢復?,F場觀察法是研究人員通過在工作人員現場觀察其工作內容、形式等,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改進,從而提高工作質量的方法。目前該方法已運用于醫療領域,并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方面取的顯著效果[2]。但目前鮮有關于該方法用于ICU 機械通氣患者的研究報道,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現場觀察法優化ICU 機械通氣患者與醫護人員的溝通行為,并觀察該方法對患者心理壓力與溝通質量等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ICU 于2022 年5 月采用現場觀察法對護患溝通行為進行優化,將2021 年11 月~2022 年4 月隨機抽取的54 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022 年5 月~2022年10 月隨機抽取的54 例患者納入觀察組。觀察組男28 例,女26 例;年齡44~68 歲,平均(56.75±5.49)歲;受教育年限(10.85±2.04)年;原發?。褐匕Y肺炎18 例,心力衰竭1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 例,其他7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9 例;年齡46~70 歲,平均(57.46±5.72)歲;受教育年限(10.47±2.21)年;原發?。褐匕Y肺炎23 例,心力衰竭1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 例,其他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70 歲者;行有創機械通氣者;機械通氣時間≥3d 者;意識清醒,能理解護理人員問答者;具備一定讀寫能力者。

排除標準:雙上肢均無法正?;顒诱?;合并心理或精神類疾病者;嚴重聽力障礙者;智力異常無法溝通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用藥指導、生活輔助、口腔護理、心理疏導等,觀察組在其基礎上采用現場觀察法對護患溝通行為進行優化,由研究人員抽取常規護理的30 例患者,在護患溝通時進行現場觀察,每例患者累計觀察72h。組織研究成員進行討論,通過對常規護理中出現的無效溝通進行總結,并結合相關文獻優化并制定溝通方案。具體實施:將患者經常用到的詞匯制成卡片,如翻身、吸痰、口渴等。同時對于比較緊急的情況編成特定的手勢,如胸悶氣喘為輕拍胸部、咽喉部疼痛為輕點氣管插管等。對研究人員進行護患溝通培訓與演練,并由專人予以考核?;颊呷朐汉笥韶熑巫o理人員進行溝通知識與技巧的培訓,同時為患者準備呼叫鈴與書寫板,呼叫鈴可隨時呼叫醫護人員,對于卡片與特定手勢表達范圍以外的內容可采用書寫板進行溝通。定時巡視病房,確保呼叫鈴與書寫板都在患者伸手可獲得的位置。同時組織專人定期對護患溝通行為進行現場觀察,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并督促研究團隊整改。兩組患者均連續干預7d。

1.3 觀察指標

1.3.1 預后相關指標

觀察患者意外脫管情況、機械通氣及ICU 住院時間。

1.3.2 溝通質量

通過監控錄像觀察護患溝通情況,參照溝通互動行為量表(CIBI)[3]記錄的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期間護士與患者發生的正向與負向溝通行為數量,正向溝通行為占比越高表示溝通質量越好。

1.3.3 心理壓力

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I)[4]評估患者焦慮情況,該量表涵蓋了狀態(S-AI)與特質(T-AI)兩個方面的焦慮,各方面均有20 項,分別記1~4 分,評分與焦慮程度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 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預后相關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較(,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比較(,分)

2.2 溝通質量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溝通質量比較[例(%)]

2.3 心理壓力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STAI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STAI 評分比較(,分)

注:a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3 討論

ICU 中約半數的患者需要進行機械通氣,但相關研究顯示,護理人員中認為與該類患者溝通非常順暢的不足5%[5]。護患溝通質量差不僅會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也會對患者心理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因此,提高護患溝通質量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意外脫管率、機械通氣及ICU 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干預期間觀察組溝通質量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基于現場觀察法優化護患溝通行為能有效促進ICU 機械通氣患者預后恢復,提升溝通質量。人工氣道的建立使患者暫時無法通過語言溝通,低質量的護患溝通常會導致機械通氣患者出現躁動與焦慮,使治療配合度降低,從而增加意外脫管率以及自身的疼痛。臨床常采用鎮靜類藥物減輕患者躁動以及疼痛,但過多的鎮靜藥物使用會增加患者機械通氣時間,阻礙其預后恢復[6]。本研究通過預先將患者常用溝通詞匯制成卡片,并將如胸悶、疼痛等較為緊急的情況編為特定的手勢,能幫助患者便捷且有效的表達自我意識。同時預備了書寫板能有效擴大患者表達范圍,呼叫鈴能使患者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從而顯著提升患者溝通質量,減輕不必要的鎮靜藥使用,利于患者預后恢復。

張克穎等人[7]指出,不良的情緒狀態不僅會影響ICU 機械通氣患者預后恢復,甚至會導致其出現ICU后綜合征,因此在日常護理中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應引起重視。本研究中顯示,兩組STAI 評分較干預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基于現場觀察法優化護患溝通行為能有效減輕ICU 機械通氣患者心理壓力??紤]為該護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溝通能力所致,從而減輕其因不能表達內心而產生的不安恐懼。相關研究指出,語言功能的喪失是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的重要影響因素[8],進一步證明本研究護理方案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采用現場觀察法對護患溝通行為進行優化在ICU 機械通氣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能有效促進預后恢復,減少護患無效溝通,改善患者焦慮狀態。

猜你喜歡
觀察法護患通氣
觀察法求解至少有一個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不通氣的鼻孔
實用無創機械通氣技術進修班招生簡介
一種改進的變步長擾動觀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應用
行動觀察法評價的5種應用形式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基于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光伏MPPT研究
護患情境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