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教學實踐研究

2023-07-18 12:51關欣旭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數學

關欣旭

摘 ?要:在小學生課程教學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對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會對其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為此,文章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幾個角度,結合北師大版《數學》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北師大版教材;數學教學

北師大版《數學》教科書的內容生動、圖文美觀、案例新穎、注重創新、覆蓋知識面廣。許多教師在使用北師大版教科書進行教學時,應結合教材的特色和數學與現實緊密結合的特性,運用多種形式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

一、創新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是一門非常復雜的科學,它所包含的知識面很廣,而且它的知識體系也很復雜。在初等教育中,要掌握好數學知識,必須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技能。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數學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使得一些學生對數學產生恐懼、畏難心理,以及部分教師自身對數學課程教學沒有科學地設計、合理規劃,導致學生邏輯混亂,從而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在北師大小學版《數學》的基礎上,按照教材的設計特點,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現階段身心發育、個性化需求等合理地制訂不同的課程,并通過創新性的游戲來創造不同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出北師大版的優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北師版本的小學數學教育效果。

數學的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僅憑口頭或書面表達很困難。在此背景下,對這一知識點進行教育時,要根據具體的事例對其進行科學的規劃,并配以相應的圖片、視頻等形式,貼近小學生生活,進行詳細的剖析,使其對這些知識點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數學的概念、詞匯等特征,運用多媒體手段,把有關數學概念和詞匯的圖形和動作,與教材的內容相聯系,并根據現實的情況,對數學的概念進行詳細的剖析,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在觀察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進而加深對數學的認識和掌握。

二、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逐步占據了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培養。從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來看,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和創造力方面,是提高他們的創造性和創造性的重要途徑。在提高數學教育質量的前提下,必須從課堂上的講評性向探究性的方向發展,在教授數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自我探究來提高課堂的氛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長期以來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教師講解為主,也不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所學到的東西被動地接收,但沒有完全掌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充分發揮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獨立思維,促進其對所學內容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保證了其整體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對北師大五年級上卷二課程中,運用“圖形的面積”進行授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具體、生動的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地毯上的圖形面積”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向學生提問,讓學生把所看到的地毯上的花紋聯系起來,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地毯式的設計中,通過講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中來。在此基礎上,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各種常用的具有花紋或花紋的地毯進行投影,并通過虛線標注出所需的區域,根據有關的數學原理,逐一對所學到的面積區域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學的內容。

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入手

學好數學還應該深刻了解其背后的數理知識,但大多學生對數學心存一種畏難心理,還沒學就對學習產生了焦慮和消極的心理狀態,這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數學成績一降再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發揮北師大數學教材本身的特點,著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解釋數學的概念和詞匯的同時,還可介紹一些學生所熟知的日常事件。在教學的設計上,著重介紹一些所熟知的生活中數學知識,將一些有趣的數字和事件帶入課堂,并設置故事的亮點與懸念,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自然而然地走入數學世界。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導入點的教育方式也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用數學觀察人生,探索數學。

四、注重豐富內涵

五、六年級是處于小學高階段,這一階段的數學課程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技能:注重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小學數學的高水平的教學需要,注重以豐富的內容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運用例題的講解要逐步進行,運用趣味的問題進行介紹,讓學生去思考題目中的美妙之處,并注重數學知識的整體,拓寬學生的視野,利用數學知識的推理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與用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入大量真實數據與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基于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經驗,展開數學的學習過程。生活化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從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方法與規律的們興趣,借助豐富的多媒體設備、實物、語言等,創設生活化情境,可以囊入生活問題、生活話題、生活故事、生活片段等,以此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探尋數學。

五、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行為

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習慣。在教育中,從傳統的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到了引導學生自主行為“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試一試”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從過去被動的學習轉變成了積極的探索。從之前教師的盲目灌輸,到后來學生的死記硬背,再到后來的反復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終于有了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反思和探討,將自己的想法融入自己的思維中,“知道為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尤其是在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數學思維和方法技巧方面。例如“乘法交換律”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式的分層式教學,使他們從熟悉的符號入手,逐漸深入開始熟練運用符號,理解公式意義,學會設計公式去解決問題并在不斷的解題實踐中,可以根據題目所列條件進行推斷與應用。而在圖形的學習中,教師可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為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可著重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示范,使課堂具有傳統板書所不全面體現的空間感,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透視圖與動態演示進行教學講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便于學生直觀感受。這樣一來,就能讓學生接收更多的知識點信息。在此種教育方式下,學生也會培養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新一輪的新課改中,教師要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意識發揮出來,通過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得到全面的發展;通過對學生的自我教育,他們的學習方式得到更好的優化。在生命教育理念中,教師要堅持終生學習的教育觀念,自主性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人的生命成長是自主、能動的,具有自主權,包括人的生理發展和精神發展都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發展的主動權只能在自身。生命教育強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把生命教育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給他們提供主動探索、分組探究、分類指導,使學生的生命處于最大限度地主動激活狀態。因此,生命教育應挖掘學生的生命潛能,盡可能地適合每個學生,使其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為他們實現人生最大價值奠定基礎。

七、運用實驗教學增強學習動力和教學技能

通過對小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分析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實驗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數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例如,教師在本學期數學學習開始時,讓學生制作一個小學生的日程表,通過小日記本將本學期的學習計劃分配到每一周。教師按照所備的歷法,將“年、月、日”的概念傳授于學生。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面積的含義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文具盒的蓋面,數學課本的封面,課桌的桌面。然后比較文具盒的表面與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數學課本封面與課桌桌面的大小。再動口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在教學“面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充分動手的同時,學會比較和測量面積。這樣,通過數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促使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充分的啟迪、挖掘和發揮,從而使他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八、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學生不愛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室里的氣氛太過單調,數學教室里充滿了數字、公式、定理和邏輯,沒有了教室里的故事,沒有了課本上的繪本,沒有了課本上的講義,教師僅通過數字來表達數學思想。但是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要有專業扎實的知識功底的同時,如果能擁有一個活躍課堂氣氛的技能更是錦上添花,幽默的語言有利于教師講課的心情,也有利于學生的對知識的吸收。

九、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讓數學回到現實中來

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必須創造良好的生活情境?!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從學生所熟知的現實和神話故事中,選取身邊感興趣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數學和現實的關系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痹跀祵W教育過程中,要抓住機會,創造出符合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學生對數學感興趣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快樂以及學習的需求,并能積極、高效地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選擇課本上所列的學生所熟知的日常場景進行處理,或者自己創造出他們所喜歡的真實的生活場景。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拓展課堂上的知識,把抽象的學習轉化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使他們能夠在新的數學人生中不斷地積累和拓展新的人生體驗。最終通過對學生的生命和愛好進行二次處理與融合,重新創造生命情境,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課堂。

十、指導小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戰略措施。一般來說,在小學生的心中,都會存在渴望與求知,渴望成為一名求知者、發現者和探索者。事實上,當學生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有很大的自主探究和求知的欲望。例如,人們常常見到小學生對自己的玩具有了濃厚的興趣,往往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弄得散架等,這并不是毀滅,這只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望。小學生學習數學也是一樣,他們要學會自主地去學習,而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讓他們去觀察、學習,從而發現數學、學習數學、探討數學。通常來說,假設學生是自己發現并運用的知識,在大腦的映射將更為深刻。例如,在關于“比”的本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比”的本質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索,并通過舉例、證明等方法來歸納規則,從而得到“比”的本質。

十一、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能力與素質的提高。為此,在基于北師大版《數學》教科書進行教學時,必須根據其數學基礎、學習能力等因素,對數學教學進行科學的規劃,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數學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于少軒. 芻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學[J]. 學周刊,2014(24):59.

[2]柴喜兵. 淺議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學[J]. 新課程(中),2017(09):69.

[3]張懷珍.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4):86-87.

(責任編輯:羅 ?欣)

猜你喜歡
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數學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