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鄉祭祖

2023-07-20 05:12何正良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23年7期
關鍵詞:馬英九

何正良

仲春與暮春交替時節,最是清新嬌艷,最是勃勃生機了,萬物在經歷了漫長的冬藏之后借著春的溫暖和力量破土而出、舒展身姿、蓬勃向上,空氣里四處彌漫著泥土的芬芳。

清晨,布谷喚著晴空,喜鵲登枝歡唱,百鳥和鳴著一片歡笑聲掠過原野,春水悠悠從山間滲出,匯成小溪清凌凌地奔向河流,湖湘大地此時更是一片春和景明、春花爛漫、春意盎然。

這個清明節,還因有一個牽動兩岸人心的孝舉,更顯得明媚燦爛而富有意蘊:“湘潭伢子”馬英九回鄉啦!

馬英九先生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曾擔任兩屆臺灣地區領導人,他帶著姐妹和臺灣學生,在他人生第73 春里終于首次踏上尋根問祖之旅。

我的內心如同廣大盼望兩岸和平統一的所有同胞一樣充滿著激動、憧憬和期待。

馬英九先生是湘潭人,他的母親秦厚修是相隔我老家僅十多公里的寧鄉楓木橋人,從小就聽人說起秦家是一個大戶人家、名門望族,且樂善好施。2009 年11 月7 日,在隨團考察臺灣時,我拜訪了居于臺北市文山區的秦厚修老人,當時老人已是87 歲高齡,見到地道寧鄉老鄉格外親切,噓寒問暖,談了許多家鄉和家庭的往事,告訴我們2005 年10 月曾回到長沙參加周南中學百年校慶,看望了老家鄉親。老人動情地講述著對家鄉、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她告訴我們,她和丈夫時刻都在教育兒女,特別是要求馬英九不能忘本,適時一定要認祖歸宗。我也講起我一個曾是國民黨青年軍的堂兄何寄光,他1949 年去臺灣后直到1988年5 月才回到老家湖南寧鄉,38 年的相思之苦,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趴到母親的墳頭號啕大哭,兩手抓墳上泥土至抓破滲血,裂肺撕心地喊著17 歲離開后再也沒能見到的娘。秦厚修老人為之動容,感同身受,含淚講述因兩岸阻隔沒能為母親盡孝的痛楚。曾有一部電視劇《原鄉》就反映了當年回不到故鄉的去臺老兵內心的苦楚和無奈,他們遙望著海峽對岸的家鄉,唯有淚千行,淺淺的海峽阻隔了臺胞們數十年的回家之路。

兩岸本是一家人,來往自由自在是多么美好,也多么應該??!

考察臺灣歸來后,我走訪了秦厚修老人的寧鄉老家和她就讀的被稱為“三湘第一女中”的周南中學,探訪了馬英九老家湘潭白石鎮和茶恩寺鎮,興致勃勃地四處了解馬英九祖輩及他本人的成長歷史,從而對馬、秦兩家的文化傳承心生欽佩。

馬英九先生73 歲首登大陸回鄉祭祖,也就自然地成了我憧憬這個春天的美麗期盼!

自3 月27 日以來,我每天密切關注著馬英九先生的行程,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令我心動,我為馬先生的原鄉尋根之旅興奮著、感染著、感動著,特別是馬先生3 月31 日回到家鄉湖南后的所有場景都讓我興奮不已。家鄉的人民對馬先生古稀之年首次歸來傾注了極大的熱情,鋪路筑堤、打掃馬家祖墓、查找馬家史料,為馬英九回鄉細心地做著各種準備。馬先生思念家鄉、感恩先祖的言行令人動容,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情懷。

3 月31 日中午從武漢抵達長沙后,他就直奔母親的母校周南中學參訪。下午3時40 分,馬英九到達,鄉親們興奮地翹首盼望著遠方的游子回家。

我和大家一起高聲呼喊著:“馬先生好!”“歡迎回家!”小朋友則坐在長輩的肩膀上高喊:“馬爺爺好!”聽到看到家鄉人民如此熱情,馬英九眼角泛紅,特意由原本要坐的車輛處拐到鄉親們的正對面,揮動雙臂大聲回應“謝謝大家”,擔心大家聽不清,又將雙手合攏呈喇叭狀,用地道湖南話大喊著:“謝謝大家!”

馬英九先生回鄉首站選擇到周南中學,因為這是他母親的母校。

馬母秦厚修1933 年至1936 年就讀于湖南寧鄉著名愛國教育家朱劍凡先生捐獻全部家業,并四處籌資創建的“周南女子中學”。該校占地三十余畝,古樸幽靜,從建校起引導學生“誠樸、健美、篤學、奮進”“養一身正氣,讀萬卷良書”,培養了楊開慧、向警予、蔡暢、帥孟奇等杰出人物。祖籍寧鄉的現任校長張正軍先生向我介紹說,學生時代的秦厚修氣質高雅、積極好學、才華橫溢,各科成績均位于班級前列,之后,她一直心系母校,擔任周南中學臺灣校友會會長。1995 年,73 歲高齡的秦厚修為恭賀周南中學90 周年校慶而首度跨越海峽。2005年10 月,已經83 歲高齡的秦厚修再度回到母校,在周南中學建校100 周年的萬人盛典上,她深情地說,特別感謝周南中學培養了她做人的準則,給予了她后來工作中的各方面知識,并鼓勵周南中學要發揚前輩辦學的良好傳統,為社會為祖國培養優秀人才。在秦厚修心中,故鄉水永遠流淌在心底,故園情永遠縈繞在夢中。

馬英九先生在學校師生的引導下,從覺園走到蛻園再到校史陳列室,當看到秦厚修的照片和寫給學校的書信時,喊隨行的姐妹過來看媽媽,凝視良久,一字一筆都仔細察看,滿含熱淚。

馬英九學識淵博,謙和孝順,溫文爾雅,仕途順利,這與他自身的聰明才智、刻苦努力密不可分,與他成長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馬家忠誠務實、勇義擔當的家風,引領馬英九奮發向上,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他母親秦厚修從早到晚、日復一日的細心教導,對他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秦厚修傳承了秦家的傳統美德,詩禮家書、博愛堅韌、賢妻良母、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為馬英九青少年時期人格規范及后來的勤儉、質樸、親民、清廉、接地氣的良好作風的形成、塑造打下了堅實基礎。

秦厚修,1922 年農歷十月初一出生于湖南長沙寧鄉市楓木橋鄉雙井村。秦家是寧鄉的名門望族,秦厚修的爺爺是前清舉人,父親畢業于上海南洋大學,母親也是當地名門之后,“耕讀傳家,勤儉課子”是秦家的祖訓。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秦厚修受到了良好教育。1930 年,父親把年僅8 歲的秦厚修帶到長沙,后來送進了湖南最著盛名的周南女中上學。1941 年,秦厚修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央政治大學經濟系,在那里,她認識了政治系大她兩歲的湖南同鄉馬鶴凌,并與之結為伉儷。結婚之時,正是抗日戰爭如火如荼時期,馬鶴凌決定從軍抗日報國,擔心新婚妻子阻攔,但征求意見時秦厚修說:“自古成功的男人都是從戰場上走出來的,更何況是去打日本鬼子?!彼钫煞蛞恍耐磽羧湛?,不要為家事擔憂。后來,她為馬鶴凌先后生下一子四女,在艱苦環境下傾盡心力撫養5 個兒女長大成人。為了讓兒女不忘本,她教兒女講湖南老家的方言,教兒子背誦唐詩宋詞,練習書法,時刻囑咐兒女要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她培養子女縝密有道:子女讀什么書,每天什么時候習字、閱讀、背書都有十分明確的規定和安排。小時候,馬英九特別“黏媽媽”,媽媽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媽媽講什么,他總是十分認真地記在心里。秦厚修每天早晨6 點便喚醒孩子們起床看書;到了晚上10 點必須就寢。她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家務,從小培養兒女勤勞發奮的品格。

秦厚修賢惠能干,炒得一手好菜,縫補漿洗樣樣行,家里人的衣服幾乎都是她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她與婆母勝似母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孝道。有一次,馬英九告訴母親看見一位老人在泔水桶中找吃食,她立即蒸了饅頭讓兒子給老人送去,以身作則地教會兒子善心助人。她時常給兒子講述民族英雄,特別是一些抗日英烈的故事,教育兒子要有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民族情懷。

秦厚修要求兒子從小練習毛筆字,細心指導馬英九運筆、用墨、臨帖。久而久之,馬英九的字,習的便是母親鐘愛的“柳體”。

對一手含辛茹苦、費盡心血養育自己長大的老母親,馬英九敬愛有加、孝順有加,無論做什么,總是會想起父母的期盼,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2014 年5 月2 日,秦厚修逝世。5 月10日,馬英九發表《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的悼母文。

“媽媽走了,明天就是母親節,我們怎么來過生平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馬英九痛徹心扉地訴說著,他回憶起小時候和媽媽晚餐后,母親教他讀《古文觀止》的一幕幕。就在秦厚修患病初期,馬英九還背《桃花源記》給母親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馬英九說他如今不敢再碰《桃花源記》,生怕控制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悼文中,馬英九感念著母親點點滴滴的恩德。母親彌留之際,他緊緊握著母親微溫的手,吻著母親清瘦的臉頰,輕聲對母親說:“我們母子結緣64 年,來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馬鶴凌稱頌自己的妻子是“真善美的化身”,馬英九稱頌自己的母親是“完美母親”,可見秦厚修在馬家的奉獻付出之多及地位之尊。

在參訪了母親母校的第二天,即4 月1日,馬英九攜姐妹一早出發前往老家湘潭,這是他73 歲首登大陸最為重要的行程:到茶恩寺鎮雙陽村祖父馬立安墳前祭拜。一路跟隨服務的白石鎮和茶恩寺鎮我的好友秦浩、戴智林先生,在我探訪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馬家祖地時介紹說,行走于魂牽夢繞的鄉間小路上,馬先生目不轉睛地緊緊搜索著家鄉的山山水水,老家的鄉親們看到年已古稀卻依然氣宇軒昂、精神矍鑠的馬先生,燃起喜慶的鞭炮,不停地大喊著“歡迎回家”,馬先生則不住地揮手且用地道的鄉音回應“湘潭伢子回來了!”走到祖父墓前,馬英九手撫墓圍久久地深情凝視墓碑,在按當地傳統禮俗行上香禮之后,馬英九用地道的湖南方言念著祭文:

親愛的立安公公:您好!我是英九,您老人家的孫兒,爸爸鶴凌公的長子,今天我跟大姐以南、二姐乃西、三姐冰如與小妹莉君在2023 年的4 月1 日,清明節前四天,一起來到湖南湘潭縣的白石鎮老家,向您祭拜致敬。

從小爸爸就告訴我們,公公您幼年失學,書讀不多,但深明大義,中年創業有成,每年就以您經營事業營收的半數,來助學與濟貧,而且親自寫下“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對聯,掛在家鄉善館的大門上,以教子孫,勸人讀書為善。

我在臺灣出版哈佛大學博士論文的時候,特別把您的遺訓印在專書的扉頁上。爸爸看了,很感欣慰地說,他深深為“祖澤與孝思”(就是您的祖澤與我的孝思)所感動,特別再寫下“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勿忝所生”的對聯,懸在我家的客廳。我印制中英文馬氏家訓書簽,與親友、學生分享,這次也帶來大陸送給大家。

親愛的公公,這是我一生第一次來大陸祭祖與探親,內心非常感動。您的遺訓,使我們子女都懂得自愛自強,為善助人,盡忠職守。這是我們人生最寶貴的資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請您在天之靈,保佑馬家子孫永遠實踐您的家訓,為人類貢獻心力。

孫兒英九、孫女以南、乃西、冰如、莉君謹拜。

祭拜現場,馬先生數次哽咽,甚至泣不成聲,虔誠之至,追先念祖之情感人肺腑。他深情地對鄉親們說:“我的公公民國16年就過世了,我不可能見過他,但幾十年來我心心念念希望來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來祭拜祖父的墳,內心非常感動。我們這一家子,到現在有了38 個子孫,大家都能夠自立自強,一直遵照公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遺訓,這是公公一輩子的理念?!?/p>

含著淚,神色凝重地告別祖墳,馬英九在鄉親們的簇擁下來到位于湘潭縣白石鎮潭口村的寺門前的義渡參觀。這個義渡是馬英九的祖父1910 年在原有基礎上籌資繼建的,渡口碼頭建成后長年免費擺渡商旅和百姓,造福一方。接著又參觀了祖父馬立安當年創建的鴻興福鍋廠,感念著當年祖父創業的艱辛與樂善好施的義舉。鄉親們還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家譜,馬英九一頁一頁地翻閱著,和族戚們交流家族的來源與變遷,尋根溯源,念祖懷宗。

馬英九祖父馬立安出生于清朝同治七年,即1868 年,12 歲就在自家娘舅家所辦的小鍋爐廠當學徒,十余年后,他接手自辦,加大投資,擴大規模,經過苦心經營,家族生意涉足店鋪、米廠、屠宰場、鴻興福禍廠等,逐漸發家致富,在湘潭一帶頗有名望。其時馬立安擁有水田300 多畝,雇傭長工40 多名。馬立安樂善好施、為鄉里筑路修橋,為鄉民排憂解難,調解紛爭,還出資興辦學堂,勸人讀書行善。他歷覽古賢足跡,總結自己的人生歷練,親自撰寫了“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作為家訓傳給后人。1927 年,一生辛勞創業并布善的馬立安59 歲時去世,安葬于湘潭縣茶恩寺鎮雙陽村一片前臨湘江,后靠山丘的農田之中。馬立安墓于1928 年建成,正因為馬立安先生的善德被世人傳誦,他的墓穴歷經時勢變遷,90 多年依舊保存完好,使馬英九回鄉有真的根可尋可覓。這不能不說是“種善得善”了。否則,如果祖墓被掘,馬英九先生這次返鄉到何處祭祖??!我為此專程到雙陽村采訪了曾任該村支書、現已82 歲的馬仁桃老人。他說,馬立安墓曾有數次險遭挖掘,當地鄉親反復求情并阻攔,反復說明馬立安先生的恩與善,最終有驚無險。

月1 日下午,馬英九又飽含深情地攜姐妹來到位于南岳的岳云中學參訪。岳云中學曾是馬英九父親馬鶴凌就讀6 年的母校。2005 年,馬鶴凌先生寫信給母校稱:“生我者父母,再造我者岳云母校?!笨梢娫涝浦袑W在馬鶴凌先生心中的分量。這所飲譽華夏的百年名校是由近代著名教育家、曾擔任過毛主席老師的何炳麟先生于1909年創辦的,坐落于秀冠五岳的衡山南麓,面迎南岳古鎮,背倚紫云雄峰,三面環山,蒼松翠柏,清荷滿地,修竹叢生,名家題詠,墨香四溢,人文傳統源遠流長。建校伊始,何炳麟先生即定下“以全面發展為宗旨,以數學體育為兩翼,以勘恪忠毅為精神”的辦學思想,全力培養情操高尚、體魄健全、思維敏捷的全面發展人才。一直以來,學校師生秉承何公思想矢志育才,辦學業績蜚聲華夏,享有“北有南開,南有岳云”之美譽,楊開慧、丁玲、賀綠汀、鄧華、廖耀湘、李薰、洛夫等知名人物都曾在此就讀,而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1935 年2 月起在岳云中學就讀6 年,其間接觸到了孫中山的思想體系,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馬鶴凌于1941 年考入重慶南溫泉中央政治大學,作為熱血青年,他高喊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響亮口號,投筆從戎,出征抗日,參加了著名的滇緬戰役。他英勇無畏,奮勇殺寇。其間寫詩明志:“樓船百尺蕩春潮,戰斾迎風分外驕,回首山城重泄涕,斷腸人在灞陵橋?!斌w現了馬鶴凌的俠肝義膽??箲饎倮?,在抗戰中卓有貢獻的馬鶴凌回到湖南老家,繼承了其父馬立安行善助人的家風,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拜訪謝恩,然后讓親戚將所有與他家簽了糧租契約的家中佃農請來。這些農民大多老實本分,開始怕是馬家要收租,苦于無錢而著急,只見馬鶴凌拿起發黃的契約大聲說道:“這些契約是我父親在世時你們與他簽訂的,現在我把它們全部燒了,從今天起,你們欠我馬家的錢糧一筆勾銷,再無虧欠,哈哈哈!”接著他讓一親戚拿來一個火把扔在所有的契約上面,泛黃的紙馬上燃燒起來化為灰燼。鄉親們既感激又疑惑著,似乎不可置信,馬鶴凌便說:“當年我父親就教導我,有能力后一定要為家鄉的人們做些好事,但我常年在外,我唯一能替我父親做的就只有這些了?!编l親們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充滿著對馬鶴凌及其父親馬立安的感激之情。

馬鶴凌在岳云中學勵志向上,刻苦勤奮,學習潛心,各科成績優異,尤愛數學和體育,而岳云中學歷來有重視體育鍛煉的傳統。老校長何炳麟為了鼓勵學生鍛煉身體,就對學生說,你們清早起來爬山,誰先爬到南岳半山亭下,誰先敲我家的門,我就給他煮荷包蛋吃。馬鶴凌真的數次吃上了何老校長親手煮的荷包蛋,也自此養成了晨跑的習慣。他對體育的愛好也深深地影響著家人。馬英九先生長年晨跑健身應該是父親體育愛好的傳承。

具有家國情懷的馬鶴凌對祖國對家鄉一往情深,在臺灣的幾十年里無一日不思念故鄉,寫下“離鄉久遠懷鄉甚,海島遺民淚眼枯”等詩句。他為母校捐款一萬美元;1998 年大陸發生特大洪災,馬老先生憂心不已,號召在臺同鄉親友捐款,親自募集了100 多萬元捐給大陸紅十字會。中國改革開放后,馬鶴凌多次游覽內地,在看到三峽工程時,感嘆“天下第一工”,馬英九此行也去了三峽,顯然受父親影響甚大。

除了與大陸感情深厚外,馬鶴凌還是一位“反獨促統”的和平衛士。他發起、創建“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并任創會主席,先后在臺北、美國等地召開了五屆世界和平大會,其主旨是“謀求世界永久和平與人類真正幸?!?,以“反‘臺獨,促進海峽兩岸通力合作和平統一”作為大會的主要內涵。他從小就教育子女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不敢有所懈怠,時刻告誡兒子一定要將兩岸的事放在首位,臨終之際囑咐馬英九要反對分裂,祖國要早日統一,由此可見其目光遠大。他的思想又深深地根植于中華文化,這種思想也反映在他對馬英九的期許上。母親秦厚修對馬英九教得細,父親馬鶴凌對馬英九管得嚴。在馬英九遇到困難時,馬鶴凌常要馬英九背誦并領悟曾國藩書中的兩句話“惟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惟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培養兒子弘毅英武、勇擔大任。在遺囑中馬鶴凌自承對馬英九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兒子能繼承自己的遺志,主張兩岸融合?!袄^望我兒英九記住世事,適時全力以赴?!薄耙钤诖蠹倚睦?,活在歷史上?!瘪R英九曾說:“父親經歷抗日戰爭,對國家民族有一份超乎常人的感情?!迸R死前馬鶴凌還在遺憾自己最終沒能還鄉歸宗。馬鶴凌去世后,他的骨灰盒上刻著“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馬老先生至死不忘兩岸統一,懷鄉念祖盼團圓之情令人淚目。馬老先生經常對子女這樣描述自己的故鄉:故鄉在湘江邊,上望石灣,下望朱亭,湘水蕩漾,碧波漣漪,久居在湘江岸畔,像一只雄鷹匍匐岸邊展翅欲飛……這是有多深的感情才能將故鄉繪成一幅畫深深地刻在腦海中??!馬英九謹記父親教導,在他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8 年內,海峽兩岸人員往來熱絡,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密切。2015 年11 月7 日,他與習近平總書記實現了世紀會面,長達80 秒的“ 世紀之握”,令兩岸人民為之振奮,開啟了兩岸關系的新篇章,這成為馬英九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瘪R英九堅持一個中國,擁護“九二共識”,親情、鄉情、故土情濃烈,這次排除阻撓,返鄉祭祖并帶學生交流,親身感受大陸人民的熱情,目睹大陸的飛速發展,對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馬英九父母一直對他抱有厚望,希望他能為傳承中華文化、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因此,從小就對他嚴格管教,并制訂了周密的培養計劃,從道德品行到讀書學習,從家國情懷到個性修養,從祖訓家規到起床作息,點點滴滴,無微不至,使馬英九幼年就在心中默默建立了對家鄉的認同感,就懂得祖父家訓里“書”和“善”對一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性。他讀書時非??炭?,苦行僧般嚴格自律,每天早晨都是一邊跑步,一邊背誦課文或單詞,一直是學霸,臺灣大學畢業后考取了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1981 年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畢業后回到臺灣擔任蔣經國英文秘書。他盡職盡責,深得蔣經國信任,蔣經國曾對身邊的人評價馬英九是找不到任何缺點的年輕人。

馬英九做事執著,且特具定力和耐力。他從1975 年開始堅持晨跑,長達48年。有資料介紹他69 歲時參加臺灣5 公里跑步比賽,用時僅25 分17 秒。除了跑步,馬英九還擅長游泳、騎車和做俯臥撐。和跑步一樣,俯臥撐也是他常年堅持的運動,有一次乘機時因場地限制,有人看到他在飛機客艙過道上做俯臥撐。

馬英九先生返鄉祭祖,邊走、邊看、邊聽、邊寫,展現了他溫文爾雅、謙和而又不卑不亢的氣質。十多天數十個點不停奔波也看不出任何疲倦感,這位73 歲老人有著強健體質和翩翩風采。腹有詩書氣自華,身強體健不一般,講話樸實、親民、接地氣,似一股清流沁人心脾,我們都感受到了他的魅力。

馬英九乃大孝子,他此行基本上是圍繞祖上及父母的足跡安排的行程,凡是父母去過的地方他都安排去看,不辭勞苦。觸及父母的遺物他無不眼圈泛紅,喉嚨發嘶,聲音發顫。一個73 歲的老人,從未見過祖父,從未踏上過大陸的土地,從未接觸過故鄉的草木。他在祭祖時,哽咽著泣不成聲,用無比真切的湖南方言念誦祭文,聲淚俱下地喊著:親愛的立安公公,我是您的孫兒,您兒子鶴凌公的長子……遠方游子古稀翁泣血的呼喊,喊得人心碎,喊得淚珠兒在眼眶轉不停。是啊,這里是根本剪不斷臍帶的血地,是即便斷了筋骨卻牢牢連著血脈的原鄉!

馬英九先生回鄉全部講的是純正的湖南長沙方言,還有和他一同回鄉祭祖的4個姐妹也都講的是地道的長沙方言:“公公好,嗯那街好(您好的意思)!”這一句句地道的鄉土話,從一個從未回過老家的73 歲老人的口中說出,聽起來有一種麻癢癢的親切感。從中可見其家鄉情懷之深厚!據介紹:馬英九可以在國語、英語、閩南話、長沙寧鄉話四類語言之間自由切換,可見其學習之刻苦,所獲之功力。

在祭拜祖父之后,他重提了祖父留給他們的家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他時刻銘記于心,一輩子謹遵祖訓,并始終身體力行,在臺灣他被稱為“不粘鍋”,各種糗事他都不沾邊。他的清廉、學識與陽光形象以及善心愛心,廣受臺灣民眾信賴與尊敬。報載他熱心公益,在34 年內捐血146 次,這種卷起袖子輸送愛心的行動,最能詮釋“骨肉同胞,血脈相連”的含義,也最令人感動。

馬英九先生謙遜平和,這次回鄉讓人感到是鄰家的一個遠行的老鄉回來了,在湖南湘潭老家,在長沙的太平街,他赤誠地向相擁歡呼的鄉親們反復地講著:“湘潭伢子回來了,湘潭伢子回來了!湘潭伢子還會再回來的?!睙o論是坐在車子里揮手向鄉親們告別,還是在街頭握著鄉親們的手,都真誠地說,歡迎大家到臺灣來玩,歡迎同學們到臺灣來交流,我自己作陪。在家鄉見到親戚家98 歲的老奶奶,熱情地擁抱著,說著家鄉話,聊著家常情,細心地和老奶奶說說笑笑,互相撫摸對方的手臂和臉頰,寫滿笑意的溫和的臉上盡顯鄰家侄子的親熱;在重慶、武漢、南京、長沙街頭,熱情的女性們見到馬英九激動地喊著:“馬先生好帥??!”馬英九隨即俏皮地笑著回應:“那怎么辦呢?”引來滿滿的笑聲。我在湖南數處現場遠遠看著馬先生,心中自然升起敬仰和愛戴,拋開政治因素,我真覺得馬英九先生是一個人見人愛、人見人喜、人見人夸的謙謙君子,他承善厚德、律己諒人、無私奮進、家和業興,他的國學功底,他的為人處世,他的忠孝仁義,他的言行舉止,他的思維智慧,都升華到了一種境界,難怪他口碑如此之好!真不愧是立善立德的馬立安、馬鶴凌先生的賢孫孝子!

常有人感嘆人生難辨方向和目標,馬英九先生家族通過傳承中華文化而發展壯大的實踐告訴我們:“讀書”和“行善”就是人生最好的出路和目標。獲得知識,拓寬胸襟,開闊視野,走向世界,提升品格,有所作為,靠讀書;但行好事,與人為善,不以善小而不為,常做積德之事,必得福報。世間真正有福氣的人都很善良。夢想因讀書而產生,夢想因讀書而實現!福報因積善而獲得,福報因積善而疊加!

正因為馬家祖上有德,馬家教子有方,馬英九從小就懂得人行千里不忘本、樹高萬丈必有根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內心的渴望暗藏于兩個女兒的名字中。

馬英九第一個女兒在美國出生,按常規給女孩起名字,應該選一些柔美之詞,可馬英九卻給大女兒取名:馬唯中。唯中唯中,這是唯一的中國??!馬唯中和馬英九一樣是學霸,高考后就讀臺灣大學,之后又考取美國哈佛大學讀到了博士學位。

馬英九的小女兒名字同樣寓意深刻:馬元中。小女兒也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她曾表示,說自己想做很中國的中國人,她繼承了馬家的學霸基因,高中畢業考入臺灣大學后到美留學學習藝術。從兩個女兒的名字就可看出:馬英九先生從年輕時就十分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特別想念自己的家鄉。

如今,他終于成功訪問了大陸,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中華文化講究慎終追遠,無論什么時候,臺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唯愿骨肉臺胞隨時可以回家看一看、走一走、尋尋根、暖暖心、安安神,慰藉漂泊流蕩的靈魂。

回到家鄉,馬英九馬不停蹄。4 月2 日上午,他帶領臺灣青年學生參訪湖南大學,并與該校學生用湖南家鄉話交流座談。

他首先來到古意盎然、清幽碧翠的岳麓書院。這座創建于北宋年間的書院,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朱熹、魏源、左宗棠等曾在此講學授徒或求學論道,毛主席曾在此求學。馬英九一行參觀了赫曦臺、御書樓、文廟等,近距離感受這座千年學府的綿延文脈。隨后到了1945 年曾舉行抗日戰爭的中國戰區第四方面軍長衡岳地區受降儀式的湖南大學科技館,回顧抗戰歷史,追憶中華民族“雪百年恥辱,復萬里河山”的歷史時刻。之后的交流中,馬英九回答學生提問并作總結,他希望湖南大學學生和臺灣學生的見面交流可以成為“家常便飯”,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要努力真誠交流,減少隔閡,讓年輕人當好兩岸和平發展的主力軍,兩岸年輕一代并肩同行,一道擔當歷史責任,定能共同創造嶄新的未來。4 月2 日下午,馬英九一行赴湖南廣電,參訪七彩盒子節目生產基地,當現場播放馬先生祭祖視頻《故鄉的云》這首游子之歌時,他忍不住再度哽咽落淚。馬英九還和《聲生不息·寶島季》節目連線,這檔節目是一個搭建起兩岸音樂文化交流的平臺。連線現場在播放了那英、張信哲演唱的《橄欖樹》之后,馬英九和臺灣青年及所有觀眾一起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情不移,我的愛不變,月亮代表我的心!”坐在家鄉長沙的廣電中心演唱這首深情的歌曲,馬英九先生應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懷和感慨。他在接受湖南衛視采訪時說:“回到家鄉讓我特別感動,最感動的就是鄉親們的熱情,從我到達到我離開,好些地方都是夾道在歡呼,我做夢都想不到會有這樣的待遇……”

在離開家鄉時,他再次用湖南長沙話通過媒體向鄉親們道別:“湖南各位鄉親,大家好!這次我過來和大家碰面了,真的感謝大家的熱情,在這里也特別邀請各位到臺灣去,大家一起在臺灣見面好不好?”

老家的鄉親們感到特別親切。

是啊,鄉親們歡迎你回來,鄉親們盼著祖國的寶島早日回歸。就在昨天,我還與依然旅居臺灣桃園、年已96 歲的堂兄何寄光通了電話。我介紹了馬英九回鄉祭祖的情況,他在電話中哭了幾分鐘才緩過神來,他說他時刻盼望著葉落歸根呀!

“湘潭伢子回來了!”“湘潭伢子還會再回來的!”馬英九雖然結束了返鄉祭祖的行程,但那親切的鄉音依然回響在我、在湖南老鄉、在大陸民眾的耳畔?!皻w來吧,浪跡天涯的游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云,為我撫平創傷……”

故鄉的味道讓馬英九先生流連忘返、感慨萬千……

馬英九回鄉祭祖這份拳拳赤子之情,將永遠留在衡山之巔、湘江之畔;湖南乃至大陸鄉親那濃濃的親情也將長久刻印在馬英九先生的心靈深處。唯愿兩岸人民攜手并肩,早日統一團圓,早日共謀福祉,早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七十三載頭一回,

英九祭祖淚漣漣,

湘潭伢子回來了,

念祖尋根跪墳前!

聲淚俱下喊公公,

孫子正是古稀翁!

兩岸阻隔時日久,

無日不念祖家恩!

黃金非寶書為寶,

萬事皆空善不空!

祖父已逝近百載,

祖訓銘心永傳承!

海峽兩岸根連根,

中華民族一家人,

骨肉同胞齊努力,

統一夢圓不離分!

我曾于1978 年入伍到海拔5000 多米的喀喇昆侖戍邊,其間4 年與父母、親人、家鄉不得相見。我時常夜里望著頭頂高懸的月亮喊爹喊娘,淚水常常浸濕了臉頰和衣裳。每每此時,我也會想起我那被逼到臺灣幾十年不得回家的寄光堂兄以及那些思鄉念母的臺灣同胞。我是在為祖國守衛邊疆,總是有盼頭能回到故鄉和母親的懷抱,可當年兩岸的阻隔隔掉了多少人思親念祖的夢想??!給兩岸多少人造成了陰陽兩隔的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恨??!

我一生摯愛的那首《彩云追月》也許最能表達大陸人民對骨肉臺胞的思戀之情:“站在白沙灘,翹首遙望,情思綿綿,何日你才能回還,波濤滾滾綿延無邊,我的相思淚已干!親人啊親人,你可聽見我輕聲的呼喚,門前小樹已成綠蔭,何日相聚在堂前。明月照窗前,一樣的相思,一樣的離愁。月缺尚能復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海相隔難相見!親人啊親人我在盼,盼望相見的明天!鳥兒倦飛也知還,盼望親人乘歸帆!”

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歸,悠悠天宇曠,切切兩岸情!愿中華文化底蘊深厚的馬英九先生積極推動兩岸融為一體,愿親愛的臺灣同胞早日回到日益強大的偉大母親的懷抱!

猜你喜歡
馬英九
賣水果
不夠用
最佳代言
上萬豬農扔糞抗議馬英九
馬英九接種 甲流疫苗
馬英九為何自打嘴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