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結果比較分析
——以廣東某高職院校為例

2023-07-24 09:39蔡鐘川詹佩珊孫永鵬陳超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新生預警

蔡鐘川 詹佩珊 孫永鵬 陳超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廣州,510091)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順利成才、服務社會的重要素質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的加劇、學習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職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多樣,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就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開始,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00后”逐漸成為大學生群體的主力軍,而過度的網絡使用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1-2]。獨特的成長環境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呈現出時代效應,也給新時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學生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3],焦慮和抑郁癥狀者增多[4],心理危機事件更是頻頻發生。目前高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多集中于本科院校,且橫向研究偏多,在高職院校開展的縱向研究不足。

針對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高校的常規工作,也是一次增強全校新生心理健康意識的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心理普查,不僅有利于及早發現學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專業的心理援助,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普查也是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本研究對廣東某高職院校2017-2021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資料進行回溯性整理分析,探索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發展變化,以期更具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以廣東某高職院校2017-2021年新生為調查對象,共16,895名新生參加測試,平均參測比為98.38%,見表1。

表1 2017-2021 年參加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人數及比例

(二)測查工具

1.大學生人格問卷

大學生人格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從日本引進后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委員會修訂[5]。問卷共64個項目,包括56個一般癥狀項目、4個測偽項目和4個輔助項目。一般癥狀項目選“是”計1分,選“否”計0分;測偽項目和輔助項目不計分,問卷總分56分,得分越高心理問題越嚴重。UPI心理預警的篩選標準(3個指標):UPI總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第25題(“有過自殺的念頭”)做肯定選擇者;附加題(61-64)中至少有2題做肯定選擇者。

2.癥狀自評量表

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由王征宇引入并編譯[6]。量表含有 90個項目,分為軀體化、人際敏感、焦慮、強迫癥狀、抑郁、偏執、恐怖、敵對、精神病性及其他10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1表示“沒有”,5表示“嚴重”。量表總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SCL-90心理預警的篩選標準(9個指標):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強迫癥狀、抑郁、偏執、恐怖、敵對、精神病性等9個因子的均分大于或等于2分。

(三)分類標準

根據《大學生人格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的測評數據可將學生分為三類。一類學生,達到UPI和SCL-90心理預警篩選3個指標及以上者或UPI第25題做肯定選擇者,疑似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二類學生,達到UPI和SCL-90心理預警篩選1個或2個指標者,疑似存在一般心理問題;三類學生,未發現心理問題。

(四)測查過程

應用學校的心理健康管理系統平臺收集數據,采用團體施測的方式。心理咨詢中心向各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發送測試流程和具體要求,由二級心理輔導站統一組織學生開展測評。要求學生在50分鐘內完成問卷,測試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保證了測試的隱秘性和效度。

二、結果分析

(一)近五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預警篩查情況

由表2可見,近五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預警人數呈上升趨勢,預警比例逐步上升后趨于平穩,其中一類學生的發展趨勢與新生心理預警人數發展的總體趨勢一致。近五年平均預警篩出率為25.27%,其中一類學生平均預警篩出率為9.13%,二類學生平均預警篩出率為16.14%。

表2 2017-2021 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各類學生構成

(二)近五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預警的性別分布

由表3可見,近五年男生和女生的預警人數均呈上升趨勢,預警比例逐步上升后趨于平穩,與總體心理預警情況的趨勢一致。其中男生平均預警篩出率為24.63%,女生平均預警篩出率為25.92%。同一年級中,2019級的預警篩出率男生略高于女生,其余年級的預警篩出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

表3 2017-2021 年心理預警學生的性別分布情況

(三)近五年高職院校新生心理預警學生的專業分布

由表4可見,近五年平均預警篩出率最高的專業是藝術類專業(30.08%),最低的是文科類專業(24.43%)。同一年級中,2020級藝術類專業的預警篩出率略低于文理科專業,其余年級的預警篩出率均是藝術類專業高于文理科專業。

表4 2017-2021 年心理預警學生的專業分布情況

(四)近五年心理預警學生“UPI”典型問題分布情況

由圖1可見,近五年來UPI總分25分(包括25分)以上和第25題(有過自殺念頭)做肯定選擇的心理預警學生人數均呈波浪式浮動趨勢。第61-64題做肯定選擇的心理預警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其中第61題(感到自身健康有問題)做肯定選擇的人數每年均最多,第62題(曾覺得心理衛生方面有問題)次之,第63題(曾接受過心理咨詢與治療)做肯定選擇的人數每年均最少。

圖1 2017-2021 年心理預警學生“UPI”典型問題分布情況

(五)近五年心理預警學生“SCL-90”各指標分布情況

由圖2可見,預警學生在SCL-90篩選標準(9個指標)上分布較多的指標分別為恐怖、焦慮、抑郁、軀體化、強迫癥狀和精神病性,分布較少的指標分別是人際敏感、敵對和偏執。其中每一年分布最多的指標均為恐怖,分布最少的指標均為偏執。

圖2 2017-2021 年心理預警學生“SCL-90”各指標分布情況

三、討論

從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分析,五年來學生心理健康預警人數和預警比例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一類學生的預警篩出率在五年間增加了10個百分點,說明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應引起高度重視。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會因素,隨著社會的變遷、各項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校大學生升學和就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給正處在青春期的大學新生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容易感到迷茫,并產生消極悲觀的心理。二是生源因素,近幾年學校擴招,生源復雜化,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三二分段、3+證書、普通高考等多種方式錄取學生。根據招生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非普通高考形式錄取的學生比例高達70%左右,而中學階段的學習氛圍、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學校紀律等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7]。三是疫情因素,2020年新生心理預警篩出率與上一年基礎持平,但是一類學生的預警篩出率卻在2020年出現了明顯的躍升,說明原本心理較為脆弱的學生,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后心理失控的風險性更高。

從性別方面分析,近五年男生和女生的預警人數呈上升趨勢,預警比例逐步上升后趨于平穩。女生近五年的平均預警篩出率高于男生,同一年級中,2019級的預警篩出率男生略高于女生,其余年級的預警篩出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令人擔憂,這一結論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證實,這可能跟男女間的生理結構、思維方式、情感表達、社會期許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有關[8-9]。與男生相比,女生的心思更為細膩敏感、內向程度更高,容易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和羞恥,更容易滋生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反芻的應答方式也更為明顯[10]。

從UPI典型問題分布情況方面分析,近五年心理預警學生中對第25題(有過自殺念頭)做肯定選擇的人數呈波浪式浮動趨勢,占比在38.34%到58.12%之間浮動,這部分學生被歸為一類學生,由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面談。經面談發現,這個題目選擇中假陽性的比例較大,已有的一些研究結果也存在類似情況[11]。對于青春期尾期的大學生來說,心理沖突較多,體驗格外豐富,這也可能導致他們在作答時反應偏高。但該題目在確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排除心理危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對該題目做肯定選擇者如經面談后確定有心理問題,將被列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重點對象。附加題第61-64題主要考察的是大學新生對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的認識程度,近五年來心理預警學生中對附加題做肯定選擇的人數呈上升趨勢,其中“感到自身健康有問題”和“曾覺得心理衛生方面有問題”的學生人數較多,說明學生對自己的身心狀況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而表示“曾接受過心理咨詢與治療”和“有健康或心理方面想咨詢的問題”的學生人數較少,這可能是因為大學新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愿望不夠強烈,或者對心理咨詢的了解不足,存在防御心理[12]。

從SCL-90各指標分布情況方面分析,預警學生在恐怖、焦慮、抑郁、軀體化、強迫癥狀和精神病性等指標上分布較多。每一年最為突出的癥狀均為恐怖,該指標得分越高,說明個體更容易對一些場所或物體發生恐懼,并伴有軀體癥狀??謶值膶ο蟀ǔ鲩T旅行、空曠場地、人群、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等,社交恐懼也納入其中。資源保存理論提出,個體擁有的資源(例如:情緒、時間、精力和注意力等)是有限的,人們會盡力獲取、保存并維持自己有限的資源[13]。網絡時代背景下,學生將大量的資源消耗在網絡使用上,那么用來應對現實的資源就變得相當有限,長此以往會加重與現實生活的疏離,特別表現為恐懼社交活動。新生在情緒方面的問題也較為突出,親子關系不佳、環境適應不良、各種壓力事件等均會導致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如長期處于負性情緒狀態中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優化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建議與對策

(一)重視新生心理普查,及時開展后續跟蹤和主動干預

為提高新生心理普查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學校需進一步優化施測環境和施測方式,安排安靜舒適的環境集中施測,并引導學生端正作答態度。根據心理普查結果,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應盡快對一類學生展開面談,同時將疑似心理預警學生名單反饋給各二級學院,各二級學院通過日常觀察、個人自傳、面談、側面了解等途徑核實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最終共同確定心理預警學生名單,并落實“一人一檔案”制度。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及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需對這些學生進行持續觀察、定期回訪,做到“一人一策”,及時提供干預和輔導。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心理問題,可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進行干預。此外,“學校-二級站-班級-宿舍”四級聯動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同時加強與醫院的轉介診療合作,不斷提升學校心理危機應對能力。

(二)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大力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的基礎上,應根據本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特點,重點開展生命教育、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等專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借助網絡加強課堂的互動性與開放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體驗感。利用心理健康活動月、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世界精神衛生日、考試周、畢業季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海報、廣播、學校網站、部門網頁等傳統媒體,以及易班平臺、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平臺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保健的意識。重視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組織開展有益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不斷增加學生的積極心理資本,促進學生選擇更為積極的方式應對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加大對心理咨詢中心的宣傳力度,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促進學生了解心理咨詢的性質和功能,以增強學生主動進行心理求助的意識。

(三)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提升心理服務實效

在教師層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專職老師、各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負責人每年均需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不斷提升專業勝任力。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面向輔導員、班主任的心理專題培訓,使之具有識別心理疾病和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以便經常性地、及時地針對學生開展工作。通過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升心理工作專業化水平,打造一支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心理服務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隊伍。在學生層面,應充分利用朋輩互助的優勢,定期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和班級心理委員開展培訓,從心理健康的標準、常見心理問題的癥狀及識別、朋輩咨詢常見技巧、心理危機的預防和干預等方面進行系統學習,努力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新生預警
重獲新生 庇佑
法國發布高溫預警 嚴陣以待備戰“史上最熱周”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園林有害生物預警與可持續控制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機載預警雷達對IFF 的干擾分析
新生娃萌萌噠
預警個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