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研究

2023-07-27 16:12曾望軍
物流科技 2023年10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大數據

曾望軍

摘 要: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是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突發災難性事件等一系列突發事件的重點工作內容,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提供了新的機遇。文章從將大數據應用于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背景出發,梳理了大數據在應急物資儲備供應中的物流現狀,提出了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發展的思路和具體措施,以期為我國應急物資儲備供應體系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應急物資儲備;供應體系;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3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29

Abstract: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is key work content of a series of emergencies such a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catastrophic emergencies.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logistics status of big data in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nd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mergency material reserve supply system.

Key words: ?big data; emergency supplies reserve; supply syste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0 ? ?引 ? ?言

自2020年以來,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布局逐步優化、品種不斷豐富、數量大幅增加。我國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庫已增至113個,儲備品種增至165種,新增采購家庭應急包、沖鋒舟、隔離帶挖掘機、偵察無人機等,2020年落實28.58億元中央應急物資增儲,儲備規模增至44.58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的增儲,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逐步加強。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是應對突發事件的重點工作內容,是為保障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所必需的物質、設備、技術、服務等物資與服務的總和。自2016年開始,應急物資儲備供應體系建設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2016—2019年期間,我國陸續發布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相關文件,從政策層面提出了應急物資儲備供應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及基本內容。目前我國依托大數據技術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管理。大數據是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收集、存儲、處理、分析海量的數據,對其中蘊含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度挖掘與處理,從而幫助人們獲取有價值信息的一系列技術手段。大數據技術可以用來分析大范圍、長時間的數據現象及其內在規律,并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體系在融合建設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在信息不對稱、分散式管理及難以實時監測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因此,本文針對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物流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融合路徑,以期為我國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提供新思路。

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以及如何構建應急物流物資儲備供應模式并發揮出大數據在其中的作用,已經成為當前供應鏈管理和應急管理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陳自立等(2023)指出,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率和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業務[1]。周夢莎(2023)指出,大數據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研究現狀包括戰略決策、協同創新、風險管理和績效水平四個方面,并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2]。陳婕等(2021)表明在應急管理領域,我國應急物資管理體制存在物資儲備、調撥、運輸不暢,社會捐贈物資的接收分配效率低下、公開滯后等問題,仍需進一步改革與完善。應急物資的儲備水平直接影響著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救援成效[3]。凌斌濤(2019)指出,大數據和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構建應急物流物資儲備供應模式,建設應急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合理布局物流網絡,科學管理物資,合理控制庫存,發揮大數據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4]。雷秀(2011)提出在全球范圍內,無論哪個國家在面對緊急情況時,都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而應急物資是國家或組織開展緊急救災工作的物資基礎,它的充足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響應能力和救災效果[5]??傊?,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供應鏈管理和應急管理效率,能夠為企業和社會應對突發事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未來,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深入,為各行各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機遇和發展空間。

1 ? ?相關概念

1.1 ? ?大數據

大數據是一個整體概念,涵蓋了所有類型的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價值密度低、處理速度快、獲取成本高、數據類型多樣、快速增長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其具有獨特的價值。

1.1.1 ? ?數據量大

大數據的規模十分巨大。以Google公司為例,Google公司每天產生的數據量超過4PB,相當于一個小型圖書館。

1.1.2 ? ?價值密度低

大數據中包含著大量數據,但這些數據并不一定都有價值,有些數據甚至沒有什么意義,所以我們在對大數據進行處理時要注意對其進行過濾和篩選,不能直接將這些不具有太大價值的數據存儲起來。

1.1.3 ? ?處理速度快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可以憑借大數據處理速度非??斓膬瀯?,在短時間內對大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處理。

1.1.4 ? ?類型多樣

大數據來源廣泛,具有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等多種類型,從不同類型的數據中提取信息是大數據分析的一個重要特點。

1.1.5 ? ?快速增長

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企業在日常運營中產生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網站及各種網絡應用,大數據信息增長率逼近直線。

1.2 ? ?應急物資儲備供應

1.2.1 ? ?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概念

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是指政府針對災害事故所需的應急物資,在緊急情況下,通過市場渠道、社會組織、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對應急物資進行籌集、生產、運輸、供應,以滿足災害事故所需。當災害事故發生后,政府要及時對應急物資進行儲備和供應,以確保應急物資及時到位,最大程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谏鲜龈拍?,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分為四個環節,即政府對災害事故所需的應急物資在緊急情況下進行籌集;政府對應急物資進行生產;政府對應急物資進行運輸;政府對應急物資進行配送。

1.2.2 ? ?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重要性

1.2.2.1 ?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應急物資儲備的作用是在發生突發事件時,通過及時、大量儲備與供應物資,確保受災地區和受災人員能及時得到所需的應急救援物資,盡可能減輕災害損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1.2.2.2 ? ?保障經濟社會穩定

應急物資是確保經濟社會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危急狀態下,應急物資不僅能夠保障人們正常生活需求,而且能有效地穩定市場物價,維護經濟社會的穩定。如2020年,新冠感染使得物資供應不足、價格上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儲備充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都能夠得到保障供應,價格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證了我國供需平衡,穩定了國內市場經濟。

1.2.2.3 ? ?保障國家社會和諧進步

社會和諧發展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當今時代,社會風險頻發,各種危機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某些國家,一旦發生戰爭或重大自然災害,社會和諧建設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如物資哄搶嚴重導致踩踏事件的發生。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是指通過制定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計劃和開展應急物資儲備活動,為突發事件的發生時進行應急救援和恢復重建提供物質保障,其是國家為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所建立的物質保障體系,能夠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1.2.2.4 ? ?保障國家安全

在應急救援中,國家的戰略意圖和決心通過各種方式轉化為實際行動,直接體現在國家在經濟、社會、政治等各領域中做出的宏觀決策和微觀行動上。因此,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保障作用體現在為國家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在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保障我國的安全。當國家遭受外部沖擊時,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發揮調節作用,將損失降到最低;當國家出現重大事故時,可以通過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發揮保障作用,以最小的損失實現最大的救援效果。

2 ? ?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的物流困境

2.1 ? ?缺乏統一的應急物流管理平臺

目前,我國的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層級和多個環節,各方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和協調不暢,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現重復建設、浪費和滯后等現象。缺乏統一的應急物流管理平臺,這就難以實現對應急物資的全程跟蹤和監控,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影響了應急響應的質量和速度。另外,缺乏有效的大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難以實現對應急物資需求的精準預測、對應急物資儲備的動態調整、對應急物資供應的最優路徑選擇。

2.2 ? ?應急物資管理分散

我國應急物資管理分散,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應急物資分類不合理。傳統的救災物資儲備,按照功能、用途和管理權限等標準,被分為救災資金、救災物資和救災設備三類。由于在分類時未考慮社會保障體系中的相關內容,導致應急物資在種類和數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出現自然災害時難以保證物資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是應急物資管理分散。其一是政府管理分散,在實際應急救援工作中,一些部門、單位往往只想顧好自身職能范圍內的工作,缺乏全局意識和協作精神,在應急救援中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其二是社會組織分散,在救援過程中,社會組織的參與主要體現在物資分配方面,這就導致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可能會出現“爭利”現象,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一些社會組織容易出現“袖手旁觀”的情況,難以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2.3 ? ?應急物資供應機制不完善

應急物資供應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信息、資源及機制的順暢程度上。一是信息不暢。由于缺乏統一的信息平臺和標準,各級各部門之間信息的溝通和共享不充分,導致收集到的應急物資的需求、庫存、物流等數據不準確、不及時、不完整,影響了應急物資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資源不均。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和評估,各地區與行業的應急物資供應鏈和供應結構不合理,存在物資過?;虿蛔?、重復或缺失、質量高低不一等問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或緊缺。三是機制不順。應急物流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監督機制,各級各部門之間的責任劃分和配合不明確,導致應急物資供應鏈和物流供應鏈的決策緩慢、執行困難、效果差強人意。

2.4 ? ?應急信息滯后,運輸方式配合不當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應急物資儲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社會對應急物資儲備的需求,存在應急信息滯后、運輸方式配合不當等問題。首先,應急信息滯后。由于突發事件的不可預測性和復雜性,應急信息的獲取和傳遞過程存在延遲和不準確性,影響了對應急物資需求的準確評估和預測,以及對應急物資儲備的合理配置和調度。其次,運輸方式配合不當。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部分運輸方式受到限制甚至癱瘓,影響了應急物資送達的及時性。同時,由于缺乏對不同運輸方式的優劣分析和協同規劃,運輸資源的浪費和效率低下的情況時有發生。

3 ? ?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路徑研究

3.1 ? ?構建應急物資管理大數據平臺

大數據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工具,該技術的應用使政府和企業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加強了對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因此,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在應急物資儲備供應中的優勢,發揮大數據在應急物資儲備供應中的作用,構建應急物流管理大數據平臺,運用信息技術對應急物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數據采集、整合和分析,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應急物資管理數據與外部市場、企業等主體數據之間的共享和互聯互通,從供應、生產、配送等多個環節對應急物資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控,實時掌握應急物資供應情況,提高應急物資儲備運輸供應效率。另外,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完善各部門之間的橫向協同聯動,解決企業在大數據平臺中的“數據孤島”“信息孤島”現象。

3.2 ? ?建立完善的應急物資管理平臺

建立應急物資管理平臺,對應急物資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需要將所有的物資信息整合在一起,通過對各種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處理,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應急物資管理平臺將需求方和供給方、運輸方等多方資源整合在一起,并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可以有效調動各種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與聯合。另外,應完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彌補國家突發事件原處理體系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缺陷,有效完善我國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3.3 ? ?完善應急物資供應鏈

應急物資供應鏈是指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到加工制造、倉儲運輸及最后到達終端用戶手中的整個過程,供應鏈中還存在大量的物流節點企業和運輸機構,這些企業和運輸機構掌握著大量的物流資源。為了提高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效率,應對現有網絡進行優化整合。首先,應建立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急物資供應鏈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供應鏈各環節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析處理,及時發現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案及時將其解決,以提高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效率,優化配送服務。其次,要建立應急物資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物流企業在應急管理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其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優勢,建立應急物資信息共享機制,為應急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提供各類緊急物資的需求信息和生產信息;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信息共享,并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急物資預測分析系統。

3.4 ? ?構建可靠的信息平臺,優化配送方式

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應該構建可靠的信息平臺,優化配送方式。首先,利用物聯網、衛星遙感、社交媒體等多種數據源,實現對突發事件的實時監測和預警,以及對災區情況的快速評估和反饋,為應急物資需求的評估和預測提供數據支持。其次,優化運輸方式的選擇和協調。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綜合評價和比較不同運輸方式的成本、效率、可靠性等因素,為運輸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再次,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發現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潛在關聯和協同模式,為運輸方式的協調提供指導。最后,提高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智能化水平。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智能決策系統,實現對應急物資需求、儲備、調配、運輸等多環節的動態監控和優化管理,提高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的響應速度和滿足率。

4 ? ?結 ? ?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類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在此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將其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相結合,對于提高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對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發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數據與應急物資儲備供應融合發展的思路和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 陳自力,丁煒,郭銳,等.GM2D大數據供應鏈應用流程優化模式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3(4):43-45.

[2] 周夢莎.大數據能力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研究現狀[J].中國儲運,2023(2):119-120.

[3] 陳婕,董皞.我國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體制改革與法律保障問題研究——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J].行政管理改革,

2021(6):68-74.

[4] 凌斌濤.大數據環境下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35):39-41.

[5] 雷秀.應急物資儲備方式選擇與儲存成本控制問題的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大數據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