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建黨精神有效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路徑研究*

2023-07-28 08:43賀雨菲張映明
智庫時代 2023年16期
關鍵詞:建黨思政理論

賀雨菲 張映明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

一、價值意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現實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主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盵1]此外,偉大建黨精神在報告中也多次被提到,強調了其重大意義。對于高職思政教育來說,融入偉大建黨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表現為有利于高職思政課教學提高理論深度、拓展內容廣度、深化價值尺度。

(一)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理論深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2]。偉大建黨精神不僅很好地展示了黨的百年奮斗史,也很好地解釋了黨歷經百年滄桑仍然生機盎然的原因所在?!皥猿终胬?、堅守理想”充分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展示了黨對科學真理的矢志不移和對崇高信仰的堅貞不渝,“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充分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展示了黨為國為民的不悔初心,“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充分體現了黨的崇高品質,展示了黨從容面對兇險挑戰、無懼犧牲的風范氣概,“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充分體現了黨的人民底色,展示了黨心系人民的價值歸宿。這能直面學生的疑惑點,因為這既可以讓學生知道“是什么”,即將黨的百年奮斗偉大成就展示給學生,又能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即通過偉大建黨精神讓學生掌握黨歷經百年滄桑,仍然生機盎然的原因。

(二)拓展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廣度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盵3]思政課要變得有生命,就必須脫離對課本和文件的宣讀,拓展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拓展不是完全脫離課本,而是針對課本知識體系以及學生學情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解構并重構,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可以拓展其教學內容的廣度。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先進特質,立足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涵養,形成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4]有其特定的生成邏輯。其生成的理論來源、歷史過程、實踐基礎都可以成為思政課的教學素材。與此同時,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背后有無數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無數值得頌揚的人民英雄,這些內容的融入可以使得思政課教學更加鮮活。另一方面,其有著的內涵豐富和完整的邏輯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深刻闡述,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5]。這32 個字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德育資源,深入闡述偉大建黨精神內涵可以進一步拓展教學內容的廣度。

(三)深化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價值尺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盵6]偉大建黨精神蘊含的精神內涵能幫助大學生補足精神之“鈣”。首先,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可以引導學生筑牢信仰根基?!皥猿终胬?、堅守理想”展示了黨對科學真理的矢志不移和對崇高信仰的堅貞不渝,毛澤東曾強調,“共產黨人決不拋棄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7]”,這有利于引導學生確定遠大理想、堅定信仰信念。第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可以促使學生強化使命擔當精神?!佰`行初心、擔當使命”展示了黨的赤子之心,這有利于促使學生用黨的優秀品格和優良作風提升個人境界,強化使命擔當精神。第三,用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內核激勵學生磨礪頑強的意志品質?!安慌聽奚?、英勇斗爭”展示了黨無懼各類風險挑戰的從容氣概,即使面對深重苦難,黨仍然能帶領人民群眾戰勝困難,這有利于激勵學生迎難而上,磨礪學生頑強意志品質。第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可以引領學生厚植愛黨為民情懷?!皩h忠誠、不負人民”展示了黨一心為民的價值旨歸,這既有利于堅定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也可以引導他們扎根人民、服務人民,從而升華人生價值。

二、原則遵循: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主要原則

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可以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進去,需要把握堅持將學生認知與內容設計相融合、線上與線下相融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原則。

(一)堅持將學生認知與內容設計相融合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8]可以說,青年一代的面貌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每一代青年由于所處的時代不一樣,由此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要引導青年一代健康成長,就必須遵循這些特征和成長規律。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絕大多數是“00后”,“經歷改革開放40 多年來的洗禮等重大事件的沖擊,‘00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9],“00 后”大學生思想觀念的變化使得思政教育迎來了新的挑戰。思政課是育人的課程,必須明確學生的思想特征和行為傾向,將學生認知與內容設計相融合,從而為建黨精神的有效融入奠定堅實基礎。

(二)堅持線上與線下相融通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伴隨著“00 后”大學生的成長,他們對于互聯網的接受程度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互聯網技術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參與度、提升學習效果,可以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進行。因此,堅持線上與線下相融通的原則可以有助于偉大建黨精神的有效融入?!啊€上’‘線下’兩個課堂實現課內課外的融通是提高實效性的有力手段”[10],一方面,在線下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中向學生闡述偉大建黨精神;另一方面,利用線上教學突破時空限制的優勢,引導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促進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相互融通,是將偉大建黨精神厚植于學生心中的重要原則。

(三)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要將偉大建黨精神有效融入,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重要抓手,這不僅是由思政課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而且與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密切相關。一方面,思政課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教學內容的實踐來源及其教學目的的實踐指向都決定了思政課的實踐性?!拔覀冎挥性谥袊伯a黨百年歷史實踐的基礎上,才能真正闡發出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魅力與實踐偉力”[11],因此,要將偉大建黨精神有效融入,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因而高職學生更習慣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因此,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在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實踐理論: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路徑探索

要想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探索偉大建黨精神如何有效融入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加強教學研究、完善教學體系、豐富平臺載體,從而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夯實理論基礎、創造教學前提、提供多樣手段。

(一)加強教學研究,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夯實理論基礎

毛澤東指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盵12]高職院校的建設是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那么如何衡量高職院校的發展質量呢,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科研水平的高低,所以說,高職院校加強教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是促進自身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提到,堅持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13]。加強理論研究是促進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教學研究,夯實偉大建黨精神有效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理論基礎。首先,要發揮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下簡稱馬院)的引領作用,為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創造有利的環境。一方面,高職馬院應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研究的根本引領,從而強化政治導向,提供方向遵循和政治保障;另一方面,高職馬院可以發揮引領作用,明確偉大建黨精神理論研究的分工實施,從而為具體研究提供組織保障;其次,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促進教學研究產出成果、落到實處。對于教師而言,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對于自身的全面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在于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統一。最后,要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利用與偉大建黨精神相關的語境、語義,激勵學生汲取其的精神力量,使得他們在自主研究中進一步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完善教學體系,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創造教學前提

于思政課而言,課堂教學是育人主陣地。因此,完善教學體系可以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更好融入創造教學前提。首先,要將其融入教材之中,不斷完善思政課教材體系。具體來說,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中,講清楚其發展邏輯,即給學生具體闡述偉大建黨精神是如何產生的,同時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講清楚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治”教材中,充分挖掘其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講清楚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邏輯;在“形勢與政策”教材中,教師要結合時代熱點,明確偉大建黨精神的現實意義。其次,要強化高職思政課教學體系的整體性和協同性,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和內容來統籌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融入,避免融入內容的重復使得學生反復學習相同內容而產生抵觸心理;最后,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高職的思政課程相對本科院校而言較少,因此,可以在專業課程內容之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促進思政課與專業課的有機銜接,發揮兩者協同育人的作用,從而實現偉大建黨精神的全面融入。

(三)豐富平臺載體,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提供多樣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我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等等?!睉S富平臺載體,為偉大建黨精神更好融入提供多樣化手段。一方面,堅持線上線下聯動。線上與線下兩個平臺的聯動可以有助于更好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完整環節之中,在線上平臺拓展偉大建黨精神教育廣度,在線下平臺講授好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發展邏輯、歷史邏輯、價值邏輯和實踐邏輯等。另一方面,堅持課內課外聯袂。偉大建黨精神的融入不應局限于課堂內,而應堅持課內課外聯袂。在課內,以教師為主導結合學生主體作用,講好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內涵,而在課外,可以組織各類實踐活動,如研究社、學習小組等,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將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這種黨對科學真理的矢志不渝和對崇高信仰的堅貞不渝融入課外學習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索科學真理,感悟真理的力量,又如舉辦各類志愿活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志愿服務中感悟“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性質宗旨以及“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價值歸宿,通過這些實踐活動磨礪學生頑強意志品質,從而讓他們更好感悟“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內涵,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自身的政治信仰和前進動力。

偉大建黨精神既有利于深化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深度和拓展思政課教學的內容廣度,也有利于強化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價值尺度,是引導學生筑牢信仰根基、促使學生強化使命擔當精神、磨礪學生頑強意志品質、引領學生厚植愛黨為民情懷的有效舉措。探索有效融入的路徑是一個長期課題,需要我們在理論上進一步研究,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

猜你喜歡
建黨思政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神秘的混沌理論
建黨百年頌
建黨百年
慶祝建黨百年(五闕)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思政課“需求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